只需要回家拿点盐巴来撒上去,把鱼烤的两面金黄,他们就会把鱼连骨头都嚼碎了吞进肚子里。
虽然腥气,可至少是能饱肚子的。
毕竟如今好多家里,都是一窝一窝的生孩子,一般一家三四个孩子都算是少的。
多的有生了十几个孩子的,孩子一多,家里能吃的东西扣除壮劳力要吃饱外,剩下的吃食分摊下来,自然就少了。
所以,春天和秋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季节。
春天,万物复苏,好多东西都能吃。
秋天,硕果累累,好多东西都能吃。
所以,当知青点传出来消息,说能拿抓来的小鱼儿去换水果糖。
想到那甜甜的滋味,好多大男孩都很是兴奋的跑去河边抓小鱼了。
没过几天功夫,两亩地所需要的鱼苗就全给抓来了。
而且,那些鱼苗基本都是两指宽的小鱼儿,这还是因为孩子们怕抓的小了,知青点的那些知青不要的缘故。
当宁静看到满满一桶的两指宽的小鱼儿时,一时间都有些傻眼了。
不过,宁静并没有让顾问他们白给。
她用鸡蛋炒了炒后,就跟放好佐料的韭菜拌在一起,然后用麦粉做成韭菜饼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的铁蛋送了过去。
因为知青点那边如今就剩下4个人,她就先做了8张,一人能分到两张。
剩下的麦粉和馅,让她足足做了大概有二十来张。
她放了6张在碗里,让秀花给赵家送去。
剩下的,自己家每个人至少能吃两张以上。
等把韭菜饼摊好后,她就坐在水井边,仔细的洗那些小鱼儿。
先在竹篮子里一边让秀春浇水,一边微微用点力度按着那些小鱼儿顺时针的搓。
很快,顺着秀春浇下来的水,那些泛着银色的鱼鳞就被搓下来了。
等那些鱼鳞搓的差不多了,宁静就捏着鱼肚子一掐,那小鱼儿肚子里的肠子就全部被挤了出来。
秀春和四丫学着嫂子的样,一手一个,很快一桶的小鱼儿就被收拾的干干净净。
看到这些小鱼儿被清理干净了,铁蛋和秀花也回来了,宁静就赶着他们快去吃韭菜饼。
这韭菜饼得趁热吃,不然等饼皮子变硬了,不好吃了。
等傅红星一脸尘土的回来,几个孩子都已经吃的肚子滚圆了。
而这时,宁静做的小鱼酱也已经做好了。
看着那一大盘子的小鱼酱,几个孩子直咽口水,完全是肚饱眼不饱的状态。
到是便宜了傅红星,洗完脸和手后,坐下来,就这小鱼酱,硬是吃了四张韭菜饼。
第583章 学木匠
王桂花拿了碗接过秀花碗里的韭菜饼后,招呼秀花进屋玩,秀花却是挥着手,蹦跳着快速跑回了家。
她好笑的摇了摇头,虽说过完年,秀花都已经15了。
可现在这性子看来,还是个孩子。
“孩他娘,你咋又收傅家的东西?”
赵大柱看着那碗里油汪汪的韭菜饼,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自家把粮食全给高大妮后,家里吃的上面就比较困难起来。
不过,把细粮全换成粗粮后,总归是不会让家里人饿肚子的。
如今他们家现在这一个多月,全靠了之前宁静说要去养鸡鸭,他们家也养了几只。
后来多余的卖掉后,家里按人头养的鸡,如今每天都能生一个。
几天功夫,就能凑出两斤鸡蛋来,拿着鸡蛋去跟人换些粗粮。
可是,要想吃的好,那肯定是不能的。
上次傅家给送来了青团子,正好那天桂花娘家送了一些榆钱做的面饼子过来。
可是跟傅家的一比,吃进嘴里,高低立马就一清二楚了。
宁静妹子做东西,放的调料实在足,之前青团子还需要咬进嘴里才感觉的出来。
可这次送来的韭菜饼,光从外面看,就能看的出来,也不知道放了多少油。
让赵大柱这么一个大男人,都觉得心疼死了。
王桂花哪里会不知道自家男人的想法,不过,她是看出来了,人家傅红星根本舍不得说宁静一句。
只要她愿意,恐怕天上的星星都想摘给她。
而且,傅家的几个孩子,之前亏空的厉害。
如今既然傅红星做大哥的有这个能力,宁静做点好吃的,油水足一些的,好好把几个孩子的身体养回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见才过了一个年,秀花他们几个孩子的个头,都往上窜了一大截了么?
秀花拿这韭菜饼过来时,难道她没想过拒绝么?
只是,想到根树,根木还有根娣他们,再看着这油汪汪的韭菜饼,那拒绝的话她就说不出口。
“行了,你想的我都知道。
以后等咱家好点了,再还回去就行。”
至于其他,根本就不用说。
赵大柱听了自家媳妇的话,暗叹了一声。
等把几个孩子都喊来了,赵大柱先让他们坐下。
看到孩子们大口吃着那韭菜饼香甜的模样,再看到那韭菜饼里居然还拌着鸡蛋,他的心里头就直发酸。
也是他这个做爹没用,自家养了这么好几只鸡,却没法让孩子们吃上一口鸡蛋。
等孩子们吃好了,赵大柱没有马上让他们走。
而是犹豫了一会儿,才抬头看着大儿子说道:“根林啊,我跟你外家说好了,想让你去学木匠,你愿不愿意?”
赵根林原本想着,爹没让他们走,是不是有啥话要说。
听到这话,先是一愣。
毕竟这家里真说起来,可就他跟爹两个真正的壮劳力。
要去给人家当徒弟,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人家手艺人,怎么可能白白的教会你这个徒弟,饿死他这个师傅。
前后在师傅家,当牛做马的起码待3年后,师傅才会指点一二。
第584章 姜花
他今年18岁,如果去学手艺的话,3年后才能正式接受师傅的指点,等学会了,还得帮师傅白干好多年的活。
等完全可以自己独立接活,起码是10年后。
10年后的话,自己可就28岁了。
弟妹的年纪还小,如果他不在家10年的话,家里的重担可全落在他爹的身上了。
想到这,赵根林就犹豫不决起来。
赵根林想到的,赵大柱肯定也都想的到。
可是,他比自家大儿子想的更长远一些。
自家儿子出了这档子事,虽说错的不是根林,可总归名声还是有碍的。
要是再娶,总得让根林有些手艺可以傍身。
若是学会木匠活,农闲的时候,单单靠几个村子里做箱子之类的家具,总能多赚个三瓜俩枣。
一点一滴的攒,总能攒够钱,娶个体面点的媳妇。
至于下面两个,现在还小,他还能干活,等老二大了,他就能轻松一些。
到时,等老三大了,老大和老二也能帮衬一下小弟。
就算帮不到,也没关系,就算10年后,自己也不算太老,总能把孩子们都拉扯大的。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总不可能人家行,自己就做不到。
所以,当根林犹豫的把自己的担忧说出口时,赵大柱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安心的去外家那边的木匠家里去好好学。
这事他们也去跟谭定国说了一声,毕竟根林始终是西山村的人。
在农闲的时候去学东西,他肯定不会反对。
但是,一旦农忙起来,根林就必须回来上工。
这个对方那木匠师傅也知道,如今不比旧社会。
所以,并没有意见。
其实这件事,是王桂花回娘家后,跟她亲娘提了提,她亲娘给拉的线。
另外一个,王桂花怕那高大妮不死心,偷偷的回来找根林。
所以,索性让根林去学手艺,顺便还能避开高大妮的接触。
还别说,高大妮有几回,都走到西山村这边来了,远远地看着赵家,只是打听不到赵根林的消息,这才失落的离开。
而赵根林去了外家后,除了晚上住在外婆家。
其他时间,都是待在他那个师傅的家里,帮忙上下的干活。
砍柴挑水做饭打扫卫生,就没有他不伺候周到的。
那老木匠姓姜,排行九,不太亲近的人都喊他姜木匠,亲近的都喊他姜老九。
他没有父母,也没娶老婆,以前是孤家寡人一个,后来有了一个孙女,今年十五岁,他起名叫姜花。
姜花还是他去给人干活时,从路边捡来的。
只是,这孙女捡回来养大后才发现,是个哑巴,不会说话。
十个聋子九个哑,可哑巴却不一定是聋子。
除了不会说话,姜花其他都很正常。
本来姜家的家务事,基本都是姜花在干,现在赵根林来了,把这些事情全给抢去干完了。
就连做饭,都用不到姜花出手帮忙。
一下子闲空下来的姜花没办法,只能跟着隔壁林大娘做鞋子。
林大娘正是赵根林的外婆,王桂花的亲娘,她那一手做鞋子衣服的手艺,就是从亲娘这里学来的。
第585章 节礼
听闻姜花在跟林大娘学做鞋子衣服的活,姜老九没有多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