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买了傅红国工作的人,不可能一来就进他们科室,只能听从人事的安排。
而原本以傅红国的资历,科室里好多人都不用跟他争的。
现在傅红国一走,那竞争的强而有力的对手就少了一个,他们不要太高兴。
而傅秀春这边却不一样,因为罗梁辉的原因,朱茉莉对她很是注意。
得知傅秀春居然把工作卖了,顿时心里很是得意。
只可惜,傅秀春专心看书,除了来办手续的时候来了一趟厂里,其他时间一直窝在西山村自己的房间里看书。
朱茉莉憋了一肚子的话,硬是没派上任何用处。
只能到处的传傅秀春的小话,说她是被罗梁辉甩了,所以才会没脸见人,只能黯然神伤的把工作卖了。
虽然认识傅秀春的那些同事并不相信朱茉莉的话,可架不住这谣言的传播力度。
毕竟,纺织厂那么大,傅秀春也只是跟同个车间的几名同事交情比较好罢了!
其他不认识她的人,多了去了。
听到朱茉莉的话,很多人都自然而然的相信了。
第922章 信心
因为换成他们,他们也觉得无法理解傅秀春的所作所为。
居然为了读书把工作卖了,实在不可思议。
去念书是为了啥?
不就是为了读多点书,然后能找一份好的工作么?
可傅秀春现在的工作也不差啊,再过段时间,只要评上了优秀,就能在厂里申请住房补贴了。
现在这么走了,可啥也得不到,厂里可巴不得傅秀春快点儿走。
西山村的人知道傅红国和傅秀春两兄妹把工作卖掉的事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了,得知这个消息,有惋惜的,也有那暗搓搓偷着乐的。
不过,不管外人怎么说。
他们几个人,真正是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程度。
等到了77年的十一月份,高考正式进行了。
宁静和傅红星早早的帮四个孩子报了名,然后准备好了一切,让他们没有一点后顾之忧的去考试。
毕竟他们都是自习的,虽然傅红国把复习材料也提供给县城学校里,然后趁机也把他不懂的一些题目询问学校里的老师。
可惜,那些老师对那些题目的认知比傅红国还不如。
傅红国只能作罢,回家后,跟两个妹妹还有大侄女一起探讨问题。
四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没想到相互讨论间,还真的解了许多难题。
从那以后,四个人就常常凑一起讨论,然后相互的帮对方补习对方没有弄懂的题目。
每天都是5点多就起床了,除了中午吃饭后,大嫂强烈要求,不许他们四个人立马拿起书本,必须休息1个小时,再看书,等到了晚上10点左右,就要求他们准点睡觉。
每天吃的东西营养也尽量的给他们补偿好,平时的时候,就连家里最小的向西和向北,放学回家时,都是垫着脚尖进来的,避免吵到他们四个人学习。
所以,当高考开始,所有人反而都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跟做贼似的过日子了。
这次高考需要考的科目就四门,如果报的是外语专业的,还需要另外加一门外语考试。
全市统一组织拟题考试,傅红国和傅秀梅考的是理科,傅秀春还有张小凤考的是文科。
四个人进去时,脸色很是郑重。
准备了那么久,为的就是这一刻。
可等真正的考完出来后,却感觉自己仿佛脱胎换骨,宛如新生一般。
宁静心疼的上前,没问他们考的怎么样,免得给他们增加压力。
要是真的不行,她都打算好了,大不了重新读一年再考就是了。
傅红国考完试后对自己的成绩感觉还是挺好的,基本上考卷上的题目,他平时都有跟大家讨论过。
所以,他对秀春和秀美还有小凤都很有信心。
就算靠不到最好,可也绝对成绩是偏上的。
不过,他怕自己说出来,会被说太不谦虚了,所以就没有说出口。
秀春对自己考的也很有信心,到是秀梅和小凤,心里打着鼓。
在家里的时候,她们两个不懂的题目就是最多的。
好多题目,有时候都需要傅红国反复的说好几遍,她们才会领悟。
第923章 路途
傅红国和傅秀春填报的志愿是同一所学校,都是北方大学,傅红星报的是计算机专业,傅秀春报的是图书馆学专业,他们报一个学校主要是为了方便两个人能相互照顾。
而傅秀梅和张小凤,报的却是青木大学,秀梅填报的是管理学,小凤报的是历史学。
青木大学跟北方大学在同个城市,而且两所学校相距也不算很远,坐公交车的话,大概是2站的路程。
四个人的第二志愿报的,也是同个城市的其他学校,出门在外,总得在一起有个照应。
宁静和傅红星因为他们考完试后,没有询问他们考的怎么样,心底里七上八下的。
傅红国见了,怕影响到秀春和秀梅还有小凤,到没有开口安慰大嫂。
一家子人在家里一直等着学校的通知,因为今年是冬天高考的,如果要入学的话,明年开春就得去报名了。
这等待的时间并不算很久,拿到四份录取通知书时,整个西山村都沸腾了。
他们村子里出了四个大学生啊,这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而县城傅红国提供复习材料的学校,考上了两个,一个还是大专院校。
那些知青,知道消息时已经太迟,每天下地干活早就把当初学到的知识全给忘记了。
这次临时抱佛脚的去考,基本上都没有考上,这个消息让很多想回城的知青很是沮丧。
几家欢喜几家愁,村子里好多人会跑到傅家来,询问宁静,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让家里的四个孩子都考上大学的?
每个人都想知道,考大学有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
宁静在心底里忍不住吐槽,他们只看到了红国和秀春他们风光的一面,却不记得,当初他们两个把工作给别人,安心待在家里读书时的嘲笑了。
更别说,家里四个孩子,全都是起早摸黑的看书学习,学习看书。
可当宁静告诉大家,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看书,别人听了,哪里肯信。
不管信不信,反正宁静如实说了,人家不相信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当这个年过完,宁静和傅红星就收拾好了东西,把家里的其他几个孩子托付给王桂花看顾。
然后他们俩夫妻跟傅红国他们四个人一起坐车去四平市,然后再买火车票去往北方。
坐火车大概三天三夜的样子,报道的时间是中旬十五号这三天。
宁静和傅红星提早去,一个是因为他们四个人,傅红国和傅秀春是一个学校,而秀梅和小凤又是另外一个学校。
得先安排好其中两个,再去安排另外两个。
要是去的晚的话,万一路途上有什么状况,或者是去那边学校有什么问题,就没有时间来处理了。
既然要去,早去晚去不如早点去,把事情办好了,也好放下心来。
毕竟,这么辛苦考上的大学,总不能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意外吧!
因为要去那么远,宁静早就准备好了一堆路上吃的东西。
除了吃的东西,就让他们带了一床铺盖和换洗的衣物。
第924章 前往
要不是报好名要去宿舍铺铺盖选床位,宁静是连铺盖都不想让他们四个人带的。
想想他们一行6个人,换洗的衣物鞋子还有牙刷牙杯之类的日常用品,就已经捆了好大一个包了。
再加上铺盖折叠好后背在身后,斜跨着小包,手里还拎着行李,宁静准备的那些吃食,全由傅红星一个人扛着。
拿着介绍信,去火车站卖票处买了6张票。
一个座位可以坐两个人,两两相对,可以坐四个人,而上车的人根本不需要按票来坐座位。
所以,宁静和傅红星还有秀春小凤面对面坐着,傅红国和秀梅坐在宁静他们身后的那个座位上。
这一节列车厢里,人并不多。
可能是因为如今出来的人都需要介绍信,平时也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到处乱跑。
所以,看到傅红国和秀梅两个人的对面,并没有人去跟他们对着坐。
都是分开来,三三两两的坐在那里,谁也没搭理谁。
这样一来,秀梅趁机就换了座位,跟傅红国面对面的坐着。
秀春也趁机跑到傅红国那边,把他挤到靠过道的位置上,自己和秀梅还有小凤她们三个人,一起趴在窗口边上,朝外面瞧。
列车飞快的行驶着,眼前的物景如同一帧帧彩色的画片似的,从她们的眼前飞过。
这让从来没有坐过列车的三个人,嘴巴一直惊呼个不停,惊讶赞叹的住不了嘴。
一开始的时候,傅红国也同样稀罕着外面的景色。
可是时间一长,他就懒得再去看外面了,毕竟他们要在这车上过三天三夜呢!
想看景物,这三天里随时都可以。
到是车上要待三天三夜,他得好好的睡一觉,也方便和大哥两个人相互轮流换班守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