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多出来的一点虽然不能添补九万斤公粮的空缺,可好歹能缓解一下粮食的缺口,不至于为了交公粮让村民们将自己保命的口粮都掏干净。
眼底下,她林茵能为大伙做得,就只有这么多了。
唉……如果可以,她真想一次拿个几千斤的粮食出来,让大伙敞开肚皮吃个够。这个时代的人,绝大多数还是很淳朴的。比方说昨天晚上替她打抱不平的那些婶子们,比方说今天一早给她从陶锅和粮食的桂花婶,还比方说一心为全村人着想的老队长……
让这么多可爱的人挨饿,她不忍心呐。
可是,真要是突然多出来那么多粮食,该怎么解释?
林茵一路上想着这些,不知觉的就回来草屋。
草屋外面的空地上,小霞正生了火在做饭。
和早上一样的,野炊模式,露天搭一个简单的灶,陶锅放上面,锅下面填柴烧火。
林茵回来的时候,陶锅里面的糊糊已经快煮好了。
小霞一边烧火,一边献宝似得对林茵说:“姐,我今天捡柴的时候剜了几棵野菜,跟糊糊一起煮了,等会儿你尝尝看。”
说起来野菜,林茵便想起来空间里面的那些蔬菜来。
她在露天的锅灶旁边坐了下来,一边听着小霞絮叨,一边内视空间。
早上的时候空间里面的蔬菜才刚长好植株,现在那些植株上已经挂了果了!细长的豆角,紫色的茄子,青色的番茄果,半大的冬瓜,南瓜……
挂了果,还没有成熟,估摸着明天早上这些蔬果就能成熟,到时候看看产量如何。
小霞不知道林茵的这些想法,她以为大姐安安静静的坐着是在听她说话呢,她想起来什么,凑林茵,低声说:“姐,我今天捡柴的时候不小心滑到一个山坳里面,然后我在那个山坳里面看到不少野菜!”
林茵一听,滑到山坳里去了?那还了得!忙拉着小霞仔细查看了一遍:“我看你不是滑进山坳,是摔进山坳的吧!我让你守在草屋这里别乱跑,你怎么不听!”
小霞忙说:“姐,没事的!你看我今天捡了这么多柴,囤起来,下雨的时候就不愁了。”
林茵闻言一阵心酸,小霞才九岁啊,却被艰苦的生活磋磨成这样,她前世里见过的那些孩子,九岁的时候小学三年级吧,上个补习班父母都还一旁陪着寸步不离的。
林茵想着,自己既然带小霞出来单过了,就得给小霞过好日子!
于是对小霞说:“明天你别去捡柴了,吃饭的事情我会想办法的。”
小霞摇头:“不!姐,你不知道!我今天发现的那个山坳里有好些野菜,我剜了几棵回来,剩下的找东西给盖了。等会儿你尝尝味道,要是好吃,我就每天都去剜几棵回来……”
林茵无语,野菜,怎么可能好吃?能吃得下去就不错了。
好吃的,那叫菜,前面不会加一个“野”字。
不过,小霞说的那些野菜,倒是让林茵的脑子里冒出来一些想法。
她叮嘱小霞:“小霞,那些野菜先别吃了。我打算过几天去一趟镇上,回头那些野菜我带去镇上换点东西。”
得说换,不能说买卖。
这个年代是计划经济,饭馆啊商店啊全都是国有。除了国有的商场,供销社,饭店之类的场所之外,其他的所有交易都是不允许的,那是投机倒把,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性质非常恶劣,抓住要坐牢的!
所以林茵不敢说拿野菜去镇上卖,只能说换,就是去换东西,也是铤而走险,得夹着尾巴悄悄的换,不能太明显。
话说回来,大老远的去一趟镇上,肯定不能只拿几棵野菜。野菜只是个引子,林茵打算拿空间里面的蔬菜,去镇上换点钱啊,票啊,生活必需品啊之类的好东西。
小霞听闻林茵过几天要去一趟镇上,顿时感觉新奇极了:“姐,镇上是什么样子?我没有去过镇上,你带我一起去好不好?”
林茵摇头:“不行,你得守着我们的这间草屋,我怕奶会找过来。”
小霞一想起奶,就戒备起来,草屋里还有一布袋粮食呢,可不能让奶给搜走了。于是只得放弃了跟林茵一起去镇上的打算。
第17章 老实巴交
林茵安抚小霞说:“放心,以后姐会经常去镇上,有的是机会带你去镇上玩。”
“姐你要经常去镇上?”小霞越发的感觉新奇了,“姐你去镇上干什么?”
林茵暗道,当然是去找可以常住的地方啊!总不能窝在这草屋里过冬吧?那是会冻死人的!
当然了,去镇上找住处,只是一个大体的方向,具体的怎么找,找到地方又怎么住过去,这些都还得慢慢谋划。
这个年代不同于林茵前世,只要有钱,走到哪儿都能落脚。这个年代要看户口的,户口在林家村,那就得一辈子住在林家村,想住到别处去,简直难于上青天!
所以林茵感觉自己面临的挑战还是挺大的!
小霞见林茵一副很是为难的样子,便很乖巧的闭了嘴,不再多问。
正好这个时候陶锅里面的糊糊煮好了,小霞拿了碗来,开始盛饭。
两姐妹吃了个晚饭,之后便熄了火堆,进了草屋开始睡觉。
这样的夜生活,简直等于没有夜生活,乏味到极点!
林茵来这边时间不长,作息还没怎么倒过来。之前几天是因为干农活累太狠,所以沾床就睡了,今天么,她没怎么干活,所以这会儿就睡不着了。
于是便躺在草铺上找了小霞聊天:“小霞,昨天抬我去卫生室的,都是哪几个婶子?”
小霞疑惑:“姐,那几个婶子你不记得了?”
林茵扯了个借口:“昨天姐的脑袋被打了,只顾着头疼了,没怎么留意其他的事情……”
今天林茵守粮仓的时候特意搜了一遍原主的记忆,发现原主对于村里的人和事并没有太多记忆。
也就是说,原主以前应该是个内向到极点的姑娘,除了自己家里头的人,跟旁人几乎不打交道的!
天!难怪了每天只喝稀汤子也任劳任怨!只知道老实巴交闷着头干活,被家里人欺压成那样也不知道反抗。
合着全都是性格使然。性格老实懦弱,所以最后只能饿死……
林茵一边想着这些,一边听着蜷在她身边的林霞扳着手指数:“昨天晚上抬你去卫生室的有大兰婶,香秀婶,苗婶,秀枝婶,哦,还有上回和二婶吵过架的白婶。”
小霞数完之后,林茵问:“昨天就这五个婶子帮的我?”
小霞补充:“帮了我们的还有桂花婶,桂花婶说昨天不知道你挨打,今天早上才听说……”
林茵点头:“好的,这几个婶子我记下了。”
不管这几个婶子昨天是为了看热闹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林茵在那几个婶子的帮助下成功从林老太家脱离出来是事实。
对于林茵来说,从林老太家脱离出来是第一步,只要有了这第一步,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不过就是想办法让自己和小霞活得更好而已。
所以找着机会了她得好好谢谢那几个婶子……
寂静夜晚,姐妹俩聊着天,尽情享受这自由又安静的美好时光……聊得困了才各自入睡。
第二天,林茵和昨天一样去粮仓上工。小霞照旧守在草屋附近捡柴,找野菜。
粮仓里面的活儿很简单,不过就是白天晾晒粮食,傍晚太阳下山时将粮食收进粮仓。
时间才刚入秋不久,正午的时候太阳还是有点点烈,林茵拿着木锨,一边翻着粮仓外面开阔地上晾晒中的粮食,一边偷偷的从空间里面拿粮食出来补给到地上正晾晒的稻粒中去。
拿出来的粮食不多,所以肉眼并看不清楚地上的粮食多了还是少了。
晚上收工后,老队长来检查了一下已经归拢到粮仓中的粮食,捻了颗稻粒,指甲掐了一下:“晒得不错,再晒两天,后天晚上就用麻袋装起来。”
林茵应了下来。
粮仓外面空地的面积有限,收上来的粮食得分批晒,先收上来的那一批粮食后天晒好,接下来便开始晾晒后收上来的粮食。
今年年程不行,粮食产量不太好,所有的粮食都晾晒完,也不过就是那么几天的事情。
老队长查看完粮仓之后便让林茵下工了。
林茵担心小霞,下工之后就慌忙往养殖场附近的那个草屋赶。
老队长一边小心的将粮仓的大门锁好,一边在心里想着,怎么好像粮仓里面的粮食比昨天多了一点?
很快的老队长便自己给了自己解释,今天也有打好的稻粒送进粮仓,所以粮仓里面的粮食多了也是正常。
接下来几天,林茵一直在粮仓里面上工。
每天干的活儿都一样,白天晾晒粮食,傍晚将粮食归拢入库。
这几天里,林茵的生活很是平静,林老太和她的两个儿媳妇一次都没有出现过。
不知是被老队长压制了下去,还是因为存了心的想让林茵和林霞两姐妹在外面饿死。
林茵觉得一定是因为后者,假如她和小霞两个死在老林家,那公安局的同志肯定不能放过老林家,她两个若是在生产队养殖场附近的那座草屋里饿死,那就得生产队担责任,弄不好老林家连丧葬费都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