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茵想着夏天里人们都贪凉快,而凉快过了头就会出问题,大人们还好,小孩子抵抗力弱就要生病。再加上这个年代生活物资非常贫乏,小孩子平日里吃不上什么有营养的东西,身体的底子不好,就扛不住病,反反复复的发烧也是有的……
正当林茵想着这些的时候,只听那老大爷又说了:“家里人接二连三的生病,钱像流水一样往外话,饭都快吃不上了,再这样下去,怕是只能卖房子……”
卖房子!
这三个字让林茵的脑子里叮的一下突然就想起来一件很要紧的事。
如果这位老大爷真要买房子的话,她可以将房子买下来啊!
一直以来她都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交货的地点犯愁,只能临时随便找一处地方将货放出来了事。
之前做买卖的次数极少,所以临时随便找个地方放货还能应付的过去,可现在不同了,现在向红军帮她搭上了“华哥”那条线。
华哥什么人,那是宁北省黑市上的一霸,暗地里的买卖做得极大,相应的对各类物资的需求也很大。
林茵想通过向红军和华哥搭上线,并且和华哥保持住稳定的供求关系,那么以后的交货次数可想而知,肯定会比以前多的多。再随便找个地方交货的话,显然就不太妥当。
如果能买一套房子在手里,那就方便多了!房子不用多大,只要能作为一个临时的仓库,每次交货之前能有个安稳的地方存放一下货物就成。
可是老大爷现在正为着孙子的病有心,这个时候问他卖不卖房子,显然不太合适。
于是林茵对老大爷说了:“大爷,我跟着我们村的赤脚医生学过一些治病的偏方,您家的孙子吃完退烧药之后没多久又烧起来,可见退烧药的作用已经不大,打针要花钱,您家现在手头正紧,不如您试试我的偏方?我的偏方不花钱。”
本来老大爷还有些犹豫,在听林茵说偏方不花钱之后便心动了:“你那偏方,是个什么样的?”
林茵卖了个关子:“既然是偏方,那就是别人都不知道的。我答应过教我偏方的那个人不往外说。反正这偏方非常稳妥,用的都是土里长出来的草药,对身体没有坏处……”
老大爷思忖几秒钟后答应下来:“成!就试试你那偏方。”
“那我得先去看看孩子。”林茵说。
老大爷朝着巷子里面一指:“就那个门,走吧,我带你去。”
林茵跟着老大爷走进院门,进了正屋,拐进里屋。
里屋的床上果然躺着个两岁多的孩子,孩子脸色泛红,呼吸有点重。
床沿上坐着个老婆子,正是老大爷的老伴。老婆子握着孙子的手,心疼的直掉眼泪,心事重重的一时间也没认出来林茵,还问老大爷:“不是去找大夫吗?怎地才出去就回来了?”
老大爷解释:“我遇见去年卖咱们红薯的姑娘,说是有退烧的偏方,都是草药对身体没坏处,还不要钱……不如先试试这偏方?”
林茵笑微微的同老婆子打招呼:“奶奶,我去年吃过你用红薯做得零嘴,可好吃了。”
老婆子这下算是认出林茵来,很有些惊讶:“去年还是个脏啦吧唧的小姑娘,今年居然就出落的这么好看了!”
林茵笑了笑:“奶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咱们啊,肯定是越活越好的。”
老婆子叹息一声:“唉……我现在什么都不求,只求我孙子的病能赶紧好起来。”
林茵走到床边,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触手滚烫,烧得不低。
这时只听老婆子又说:“前些日子我儿子病了一场,在县里的医院花了不少钱,闹得我们家现在穷得连饭都快要吃不上了,那医院就不是个好地方,我说什么都不能让我孙子再进医院。”
林茵了然,难怪了孩子烧成这样,却没有被抱进医院去,而是让家里人去卫生所的请医生来家里。
这位老奶奶的想法实在有些愚,可是多少从侧面反映出来这个年代的老百姓对生病的恐惧,这个年代没有医疗保险,一旦生了病,很可能就要动了一个家的根基。
认识一场就是缘分,林茵觉得自己有责任救治这孩子,于是她催动意念从空间里掰了一小块灵芝拿出来,放到老婆子的手里:“奶奶,这是我在我们村后山里找到的草药,也就是我说的偏方了,你想办法让孩子把它吃下去,要不了多久应该就能看到效果。”
空间里面的灵芝,从去年林茵得到种子播种下去之后,就一直在空间中的土地里长着。
长了半年多的时间,个头已经小伞般的大,区区一小块灵芝肉,根本不算什么。
老婆子得了那块灵芝肉,拿在手里看了半天,根本看不出来这黑了吧唧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后来一想,既然是偏方,肯定是旁人想不到的东西。
于是拿到厨房去切碎,用开水泡了,然后端出来给林茵看:“是这样子直接喝,还是煮一煮再喝?”
林茵:“直接给孩子灌下去吧。”
老婆子依言,将床上躺着的孩子抱了起来,拍了拍孩子的脸将孩子叫醒。
第189章 得买房
小孩子烧得迷迷糊糊,没精打采的,奶奶递了碗到他嘴边,正好他现在有些口渴,而且最近没怎么吃东西饿得难受,便张口将碗里的东西都喝了下去。
老婆子亲眼看着自己的孙子将碗里的东西喝完之后,看向林茵:“这样就好了?”
林茵点头:“嗯。接下来守着孩子,等等效果。”
老婆子将信将疑的将怀里的孙子放回到床上,屏息等着效果。
虽然知道效果不会那么快,可是孙子是她的心头肉,孙子生病遭罪,她的心就像是放在油锅里煎着,万般难熬!
可是说来也是奇了,那老婆子坐在床沿上没守多久,发现孙子的呼吸居然平稳了下来,小脸也没有那么红了,伸手摸了摸额头,居然就这么退烧了!
“你这偏方的效果,可真的是太好了!”老婆子无比惊喜的看向林茵。
林茵点了点头:“嗯,有效果就好。”
老婆子想起来什么,问林茵:“你这偏方,当真不要钱?”
林茵再次点头:“嗯,不要钱。”
老婆子还想再说什么,林茵抢先开口:“奶奶,您先守着孩子,我出去找老大爷说两句话。”
然后林茵从里屋出来,找到院子里站着的老大爷,对老大爷说:“孩子的烧已经退了,现在情况已经稳定下来,大爷,您不用再去找医生了。”
老大爷听了林茵的话,不太敢相信,居然这么快就退烧了?该不会过不了多久又会反复吧?
老大爷进了里屋看了一眼,只见自家老伴面露喜色,不无欢喜的说:“烧退了,是真的退了,孩子现在是真的好了!”
老大爷放心不少,来到林茵面前道谢:“姑娘,真的是太谢谢你了!”
林茵拦住那老大爷:“先别谢的这么早,我其实是有事想向你打听。”
老大爷好奇:“什么事?”
林茵将这座院子打量了一遍,然后问:“大爷,您这房子卖不卖?”
怕直接提出买房子会热闹了对方,林茵忙又说:“大爷,我就随口一问,您卖不卖都没关系,如果你这房子要卖,能不能卖给我?我愿意多出三成的价钱。”
老大爷原是不大乐意卖房的,房子是居家过日子的基础,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卖的。可是听完林茵说的最后一句话,突然就有些心动。
多出三成的价钱。
这处房子卖四百块的话,那多出三成,岂不是可以卖到五百多块?
自家儿子在县里工作的工资一个月才三十块左右,五百多块,那可能顶不少事啊!
老大爷迟疑了一下,对林茵说:“这事我得和我家的老婆子商量一下,要不你过两天再来,到时候卖不卖房子我给你一个准话。”
林茵点头应了:“好,那我就过几天再过来。”
出了这段小插曲,时间已经快要过午。
从老大爷家离开的时候林茵拿了董晖的照片向老大爷打听了一下。
老大爷摇头:“这人我没见过,就算见过也记不得了,年纪大了,记性差。”
林茵收了照片,告别了老大爷,径直回了崔老师家。
家里头小霞果然已经做好了饭,等着她和崔老师回来吃。
林茵吃过午饭,崔老师还没有回来。
想来崔老师念子心切,不打听出个眉目没有心思吃饭。
如此,林茵也不好在家里多休息,吃过午饭之后便重新出了门。
下午又沿街打听了好半天。
一整天下来,不知道出了多少汗费了多少口舌,却是一点实质性的收获都没有。
崔老师的心情有点沮丧,晚饭吃了几口便不吃了。
林茵劝崔老师:“干妈,事情不能急。照片上的董晖和现在的董晖还是有着不少的出入的,拿着照片去打听人,难免的会有难度。不过你今天在大街上打听了一听,想来全镇的人都知道您的事。真要是董晖听说了这事,肯定会主动来找你。”
崔老师叹息一声,点了点头:“现在也只能盼着小晖他明白我的苦,主动来找我了。”
林茵又说:“干妈,我不能离开生产队太久,明天早上我就带着小霞和大红回村去,您自己要好好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