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粮食和油
心里想着华哥,林茵的嘴上便问了:“向叔,这次我交给你的大枣,可是要卖给那个‘华哥’?”
向红军点头:“对,卖给华哥……其实也不是卖,我就是个拉货的,从中赚点辛苦费,给你的价钱是华哥订的,货款是华哥给的,说白了,我其实就是替华哥跑腿的。”
这么一说,林茵越发的好奇了,问向红军:“那个华哥,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就能在黑市上混得这样好?”
向红军摇头:“我也不知道啊,我从来没见过华哥,仔细说起来,我认识华哥,其实是华哥派人联络上我,那人和老刘一样做采购,起初我以为那人是老刘介绍给我的,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华哥的人,那人给的钱比老刘给的多,我就答应了跟他干……至于华哥的名号,我也是后来从那人的嘴里听说的。”
林茵了然,原来所有的活动都跟当年的地下组织似得,非常隐蔽,非常谨慎,轻易的不让人抓到把柄。
只是当时的地下工作是为了民族大义,而华哥的地下组织是为了钱。
如此,林茵忍不住想,自己现在算不算是加入了华哥的地下组织?
很快的,又觉得没必要想那么多,只要能安安稳稳的赚大钱,这就够了!
想来那些跟着华哥干活的人或者和华哥达成买卖关系的人,应该都和她一样,只想人不知鬼不觉的安安稳稳的赚钱,其他的,根本不会想太多。同时为了保住这条财路,自觉自发的就对华哥组织的一切事情保密。
也许这就是华哥组织越来越庞大的原因吧?
不然何以解释这样一个纪律严明的计划经济时代,华哥这个黑市一霸却能混得风生水起又安安稳稳?
林茵想完了这些,便跟着向红军上了车,坐在副驾驶上,给向红军指路,带着向红军来到她新买的这个小院。
进了院子,再进来一个房间,向红军用随车带着的手电筒一照,便看到了占去半个屋子的麻袋。
果然货都已经备好了!
向红军走上前,伸手按了按麻袋,麻袋里面的干枣装的很是实在,按都按不动。
装货的麻袋不是纯布的麻袋,乃是用棉麻两种材料织出来的网袋,网眼一个厘米见方,透过网眼能看到袋里面的货,同时还能透气散热,不会让货物捂坏。
林茵随手解开一个麻袋,从中拿出一个干枣来,递给向红军:“尝尝看。”
向红军尝着干枣的时候,林茵又解开一大袋的湿枣,拿出一颗枣来,再递给向红军:“这是湿的,你也尝尝。”
向红军尝了两颗枣,感觉唇齿留甘,很是香甜,真不愧是大老远从新疆揽回来的货,他活了这么些年,从来都没吃过这样好吃的枣儿!
成!这货他拉了!
向红军将枣核一吐,开始谈价:“干枣七分一斤,湿枣五分一斤,如果你觉得可以,那我就开始搬货了。”
林茵暗道,我觉得不可以又能怎样,买家就只有这一个,没有竞争,没有竞价机制,只能买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好就好在空间出品的东西成本为零,哪怕只卖一分钱她也能赚,不然怕是也跟向红军一样只能赚一点点辛苦钱了。
向红军见林茵没说话,不由又道:“茵子,我知道你的枣儿好,可是价给高了华哥就没有赚头了……”
林茵笑了笑:“向叔,我知道你为我好一心帮我找销路,只是就事论事,如果华哥的价钱不好,别的买家有了给了好价,那我只能捡高价卖。我认识的那个卖家既然能从新疆揽货,自然就能在其他的地方找到买家……”
向红军立即会意,华哥只是宁北省的黑市大哥,其他的身份,怕也有华哥一类的人。
于是忙说:“茵子,放心,我回去了就让人给华哥传话……现在各种物资都紧缺,只要你有货,价钱都好谈。”
很多事情,敲打一下就行,敲狠了,难免伤和气。
林茵装作吃了大亏的模样,开口说:“成吧,就按你说的价钱来吧。”
想起来去年卖水果主动给老刘让价的事,林茵又道:“我认识那卖家,去年只是揽货玩玩儿,今年才决定揽货做买卖,这做买卖本来就担风险,若是价格不好,那下次再合作就难了。”
向红军点头:“我明白,我明白。卖家的意思,我会转告给华哥的。”这么说的时候心里忍不住嘀咕,天底下还有人揽货揽着玩儿?那这个卖家可真是个人物,要么家世显赫不愁钱花,要么就是极有能耐玩世不恭。
这下好了,那个黑市一霸的华哥遇上这样的卖家,也算是下棋遇上了对手,强人遇上了强人。
一时间,向红军对于以后的事,突然就充满了无限的期待。能在两个强人之间跑腿办事,想想都感觉刺激。
既然那卖家是个本事人,那能揽到的货应该有不少,想起来这个月初听华哥那边的人提起过,所有的东西都没有粮和油紧俏,偏偏粮和油又是最紧缺的。
当时向红军还觉得这话不是废话,粮和油每天都要吃,家家都要用,偏偏最近几年的粮食产量摆在那里,每个月一到发工资的那几天,所有人都到粮站排队,按照供应买回来那一点点粮食,之后就得扣扣搜搜的省着吃,粮和油有多紧缺,不用大人说,小孩子都知道。
不知是不是极有本事的卖家给了向红军异想天开的勇气,平日里感觉不太可能的事,向红军忽然就想试一试。
于是他问林茵:“茵子,回头你问问卖家,看能不能揽到粮食和油。这可都是家家户户都想要的东西。”
林茵有些担忧:“私下里买卖粮食,被查到了咋办?”
向红军道:“枣儿都能卖,粮食一样能卖,华哥在粮站和商场都有人,放心吧,只要足够隐蔽,不会有问题。”
林茵想了想,每个月买粮的那些天,每个粮站里面应该都会运来不少的粮食。只要她拿出来的粮食不是太多,小数量的粮食在粮站里大数量的粮食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第203章 稻子丰收了
真要是华哥组织在粮站那样的地方也有自己人,那她拿点粮食出来交给华哥,应该引不出多大的风浪。
“好吧,这事我记下了。回头我跟卖家联络好了让向玉给你寄信。”林茵答应下来。
林茵知道向红军在省城的地址,不过林茵是不会给向红军写信的,写了信就落了证据,真要被有心人看到,那就是隐患!
现在这样面对面的交货她不怕,货交出去钱拿到手,没有旁人在场,一旦向红军将货拉走,这事就能一页翻过去,就算有人来查,也查不到一丁点证据,到时候她只要一口咬定什么都没给向红军就成了。
落后年代也有落后年代的好,没有监控,没有指纹检测,人们又都晚上都休息的早,林茵只要交货的时候小心一点不被旁人看到,货交出去之后就能万事大吉。
向玉是向红军的亲侄女,向玉给自家二叔写信,再合理不过。
林茵计划着,半个月之内将粮食和油都准备好,下个月底,就又能出货一批。当然了,具体的出货时间到时候在向玉寄出去的信里沟通。
果然是有了这处房子当仓库,交货就方便多了。
向红军开始点货了,数了数装着干枣的麻袋数,又数了数装着湿枣的麻袋数。
林茵说:“向叔,干枣有个两千斤出头,湿枣不耐放,弄了一千斤出头。货款就按照两千斤和一千斤的整数来算,货物富余出来的零头你自己留下也好,交给华哥也罢,全凭你自己处理。”
向红军一听,心里顿时就乐了,富余出来的货物,他可以算进货物总重,这样就能从华哥给的总货款里面抽一部分钱出来了!
粗略一算,跑这一趟车,可是能赚不少钱呢!
有了钱赚,向红军便来了劲头,将货款给林茵点好之后,这便开始搬货。
两千斤干枣,一千斤湿枣,林茵这次一共赚了一百九十块钱!
一百九十块的进项,乍一看去很是喜人,可是想想自己在贺勋那里借的二百五十块钱,顿时就又觉得这一百九十快不算什么了。
她忙活了这么些天,来来回回往镇上跑了好几趟,又占了随身系统的优势,这才赚到这一百九十块钱,可是人家贺勋却是轻轻松松的随手一拿,就拿出一大叠的钞票和票证……
这让林茵突然就想起来一句老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这个安静的夜里,林茵一边帮向红军搬货,一边在心里合计着,等再出两次货,应该能把从贺勋那里借的钱都还清了吧?
她欠贺勋的,除了买房时借的那二百五十块钱之外,还有从前跟他去县里花的钱。
从第一次跟他去县里他给她买衣服花的二百多,到后来她去县里时他请她吃饭,以及她跟他一起去贵省找李文忠的时候他替她买车票带她住招待所花的钱……仔细算起来她得还他五六百块才行。
虽然她现在手里的钱不多,可是所有的事情她心里都有数。
亲兄弟都还要明算账呢,何况她现在还不是他法律意义上的什么人。
向红军在外跑运输,帮忙扛麻袋是常有的事,不过平时都是帮着运输公司扛麻袋,现在他是为着自己,将这些麻袋扛上车,拉到省城去交出去,就能有几十块钱赚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