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会儿林茵很是享受和珍惜眼下的这一刻光阴。
若是以后能一直过着这样简单又自在的安逸日子就好了!
米和水一起放进锅里,接下来就交给炉子了,锅底的炉火将粥煮好之后,晚饭就可以开饭了。
等待米粥煮好的时候,贺勋搬了张凳子,也坐到院子里来,同林茵聊天:“后天的培训,准备得怎样?”
林茵答:“准备的差不多了。”
其实她哪里需要准备,按照她现在的农业技能水平,做个农业学博士都足够了,短短一天的培训,还不是信手拈来?
“那我明天下午早点下班,带你去商场买几件衣服。”贺勋说。
“买衣服?”林茵愣了一下,蓦地明白过来,这应该是为着去京市见他父母在做准备了。
他父母在京市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眼界自然高于常人,她若是一身村姑打扮,只怕是连他家的门都进不去。
于是答应下来:“好啊,明天下午去商场逛逛。”
这个年代的衣服,都还是挺货真价实的,她是因为在生产队里干农活儿没必要买多好看的衣服,真要是离开了生产队,她自己都会时不时的去商场买几件衣服。
年纪轻轻,身材窈窕,现在不好好的享受一下穿衣打扮的乐趣难道还等到年纪大了人老珠黄的时候不成?
再说了,她又不缺钱,赚了钱在手里不享受一下多浪费。
于是,第二天的下午,林茵便跟着贺勋一起去了商场。
贺勋说的是下午提前下班,实际上他中午就回来了,整个下午的时间都不打算去上班。
有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逛商场,林茵可以敞开了买买买。
买了两身布拉吉,买了两双小皮鞋,又买了一个挎包,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物价是真的便宜,这么几样东西一共还没超过五十块钱。
钱是贺勋付的,林茵给足了他面子没和他抢着付钱。不过她并不会白白花了他的钱,日后找到合适的机会,她会从其他的渠道将之前用了他的钱都补给他。
日后的事暂且先不提,却说此刻林茵对于今天买的这些商品很是满意,这个年代商品的质量真的很不错,一点都没有偷工减料,布料结实,针脚密实,跟几十年后的黑心奸商相比,现在的国营工厂其实还是很靠谱的。
给林茵买了两身衣服之后,贺勋又买了几样小玩意儿当做送给他母上大人的礼物。
两人从商场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自行车的前车篓和后车座上放着的全都是今天下午的“战利品”,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一路上引来了不少路人的侧目,俊男美女走在一处本来就很是惹眼,加之他们的那辆自行车上放着的各色商品,不难猜测这两人的经济条件很是不错。长得俊还有钱,可真是羡煞人啊!
回到贺勋的这处独栋小院里,林茵拿着她新买的布拉吉去卧房里研究了,贺勋则去了厨房做完饭。
一件布拉吉秋裙,十块钱,林茵不是买不起,只是她跟秦大妈学过裁衣服,她觉得这样的秋裙如果她自己做的话,应该能做的比商场里买来的好看!咋样她也是见识过二十一世纪各种流行元素的新新人类不是么。
再则,她自己动手做衣服,还能提升系统的工业技能等级。
自己动手,既省钱,还好看,还能升级自身的工业技能,何乐而不为啊!
林茵将商场里买来的布拉吉秋裙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看了好几遍之后,这个款式的衣服该怎么剪裁,怎么缝纫,式样上该怎样改进,脑子里便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
第218章 什么都别想了
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看明白这布拉吉的制作套路之后,林茵便决定了,等从京市回来之后她就自己动手做。
她有信心,自己动手做出来的布拉吉要比商场里面的好看的多!
这天晚上贺勋做得臊子面。
从厨房里搜罗了几样蔬菜剁碎,放了个鸡蛋等的配料,做了碗浇头。然后擀了面条,煮熟,捞进碗里。
浇头往面条上面一浇,一碗简易版的臊子面便做好了。
两人一起吃了顿晚饭,由于第二天林茵便要开始做培训,贺勋洗过了碗筷收拾好厨房之后便准备离开。
临走的时候叮嘱她,早点休息,明天培训的时候别紧张……
林茵将他连人带车一起推出院门:“贺秘书,你以前的那股子淡漠劲儿哪儿去了?你现在真的很啰嗦你知道不!”
贺勋哭笑不得,现在就开始嫌他了,日后结婚了还了得?
他握住林茵的手,再次开口:“培训之后给你两天的时间回镇上,之后我们就出发去京市。”
林茵应道:“知道了!我一定会给你一起去京市,保证不临阵脱逃。”
“你还想临阵脱逃?”贺勋眉头挑起。
林茵忙道:“贺秘书,咱有话以后再说,你看那边有个大娘在往这边看呢。”
男未婚女未嫁却凑在一个屋檐下,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行为,被别人看到传出什么闲话出去就不好了,贺勋忙住了嘴,推了自行车离开。
林茵送走了贺勋之后,很是利落的关好院门,回了卧房。
明天就要开始做培训了,为了能有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全县各生产队代表们的面前,她还是早点睡吧。
躺下来准备休息的林茵,想着未来的种种,不觉长长的叹息一声,农业培训,是她眼下仅能为大家提供的了。毕竟她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逆转不了整个时代的脚步。大势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即便是身怀异能的她,也得早早的为未来打算,趋利避害,不是么?
明天后天的培训过后,明年的秋收能不能丰收,那她就管不着了。丰收靠技术,同时还要靠天,靠运……她能让林家村生产队的稻子丰收,已经是冒了很大的险了。
罢了,什么都别想了,就这样吧。
林茵收了思绪,渐渐入睡。
第二天,她是在县里的礼堂度过的。
原以为能来几十号人就不错了,没想到整个礼堂都坐的满满当当。看来期待着来年粮食丰收的人有不少呢!
因为听众比较多,又都怀着殷切的希望在听,所以林茵讲得也就很认真。
将深奥的农业知识,尽可能的按照农民们能听得懂的话来表达。从选种,到育苗,再到插秧,然后到锄草除虫等过程中的操作窍门都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来讲,关键的地方还编了顺口溜以方便记忆……
林茵在讲台上讲的很认真,听众们在台下听得也很认真。
上午半天不知觉的就过去了,而下午半天刚开始没多久,一转眼居然也过去了。
对于无比渴求粮食丰收的诀窍的农民们来说,一天的培训远远不够,好在县里给安排了两天的时间。
第二天林茵除了讲解前一天的内容要点之外,还补充了一部分的内容,不仅讲了水稻的种植窍门,还顺带讲了一下麦子的种植窍门。
转眼间,第二天培训也过去了。
可是前来参加培训的农民代表们还有些意犹未尽,强烈要求县里再加一天的培训。
难得平日里在黄土地上刨食吃,大字都不认识一个的泥腿子们有着这样积极的学习热情,县领导大手一挥,那就再加一天的培训吧!
林茵原本计划月底最后两天回镇上,可是县里领导都发话了,她只得将自己的时间挤了一天出来。
三天的培训一结束,已经是月底的最后一天。
月底最后一天是交货的时间,旁的事情林茵全都顾不上了,她一大早的就起床来,去了汽车站,乘车回镇上。
回来镇上之后,直接去了她在镇上买的那处小院里。
交货,其实也不难。
她空间里面的土地不是一般的高产,且三天的时间就能收获一次,另外她空间里面的那个加工作坊也是好用的很,稻子从那台加工机器的入口倒进去,眨眼的时间就能有大米从加工机器的出口流出来,麦子从机器的入口倒进去,眨眼间面粉就能从机器的出口出来……
大米和面粉她老早就已经备好货,用棉布袋封装成一袋袋的堆在空间里,只需要在交货之前从空间里搬出来就好。
让她有点棘手的是豆油。
虽然说有了空间里的那台加工机器榨油很方便,大豆倒进去,眨眼就有豆油流出来,可是这榨出来的油没地方放啊。
空间里只能制作布袋这样的封装工具,显然布袋是装不了油的,所以榨出来的油只能现在那台加工机器里面暂放着。
林茵之所以要用两天的时间回镇上交货,所为的不过就是想找一个妥当的装油的容器。
虽然她之前让向玉给向红军写信的时候提到过让向红军注意多准备一些油壶,可将油装进油壶之前,她总得先找个大型的容器将空间里面的豆油给转移出来吧!
这天林茵从县里赶回来镇上时,已经快要到中午。
她来到她在镇上买下的这处房子里面,先是将备好货的用布袋一袋袋封装好的大米和面粉在空房间里堆好,然后就开始想办法解决装油的容器。
这个年代,好像也没什么大型的装油的容器,至少她穿来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怎么瞧见过大油桶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