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难测啊,当初她跟着贺勋一起去京市的时候,陈素心对她还算和善,谁能想到转了个脸,陈素心就能将她贬低的一分钱都不值呢?
因为林茵自己亲身经历过这样的委屈,所以才特别在意弟妹们日后的生活。
林伟是个男孩子,林茵想着,自己先帮他将善名传出去,日后的路怎么走,就让他自己去经营吧。没道理一个男人大丈夫的人生路还需要姐姐去扶着走。
倒是小霞,林茵有些担心,因为是个女孩儿,年纪还小。
可是学校里面并没有针对小霞成分上的事说什么,可见小霞的成分并没有问题,林茵便不好多言。
但愿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秀娥的事被彻底的掩埋进时光废墟,永远不要影响到小霞才好。
林茵和弟妹们说完成分上的事后,便开始商量明年开春资助村里孩子们上学的事。
她说:“资助村里孩子们上学的事,其实也简单。你们放假那天,我去学校接你们的时候就已经和学校领导沟通过,到时候只管交了学费和粮食,办妥入学的手续,把孩子们送到学校里就好。”
“到时候学费由我们资助,粮食么,就让孩子们家里的大人来解决。真要是家里困难到极点,一点粮食都臭不出来的,咱们就再帮一把,反正一个学期的粮食也就几十斤。”
一直低头不语的林伟,不无担忧的开口:“姐,送全村的孩子去上学,就算不出粮食,光是学费都不少钱呢。这钱咱从哪儿弄?”
关于钱的事,早在林茵和老队长合计这件事时,老队长就问过林茵,这么多钱,她准备怎么办。
可是当时林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说是一定会拿钱出来,而且还不是歪门邪道来的钱,是光明正大赚到的钱。
事情过去了几个月,到了现在林伟也想不明白,这么多钱,林茵到底打算从哪儿弄来?
林茵看了眼林伟皱成一团的眉头,不由笑了出来:“小小年纪,别惆怅成了个小老头。这钱打哪儿来,我刚才不是已经说了?”
林伟越发不解了,钱打哪来,他姐刚才说了吗?
林茵见林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不好再逗他,直接说了:“明年我通过招工考试进去县里的纺织厂上班,钱,当然是从我上班的工资来啊。到时候我和厂长说明一下情况,预支一年的工资,村里孩子们上学的学费不就都有了?”
林伟一听,眉头略略松开了些,是啊,姐上班有了工资,不就有了钱了。
“那粮食呢?”林伟想起来姐刚才还说过家里实在困难的,也会帮一把,给筹上学吃的粮食。
这个问题不等林茵开口,小霞已经抢答了:“当然也是姐从她的供应粮里面预支啊!”
工资都可以预支,粮食当然也可以预支啊!这个伟子,可真笨!
林伟没有理会小霞,而是看向林茵,非常认真郑重的开口说:“姐,那些钱和粮食,是我从你这里借的。等我以后长大了,赚了钱了,算上利息还给你。”
林茵笑了:“不错啊,几个月的学没白上哈,都知道利息了。”
林伟点了点头:“嗯,我在学校里面学到了不少知识。”
林茵在他脑门上敲了一栗子:“谁跟你扯知识了!我是说你太看低你姐我了!这个钱我既然掏了出去,就没有再收回来的道理!你呀,好好的念书学习是正经,旁的事情,别瞎操心了!听到没?”
林伟咬了咬牙,坚持道:“反正这个钱,我是一定要还的。”
林茵还想再数落他两句,这时小霞开口了,问:“姐,咱资助村里的孩子上学,是资助一个学期呢,还是以后长期资助?”
林茵想也没想的说:“你姐我是那种装模作样不厚道的人吗?既然要资助,那就一直资助下去,只要孩子们肯上学,我就一直资助。”
小霞朝着林伟摊了下手,表示无奈:“一直资助要好多钱呢,我估计你是还不起了。”
林茵笑了出来,这个小霞,还以为在学校呆了一年多学老实了,原来还是这么个机灵鬼!
这也不知道是帮伟子呢,还是在拆伟子的台。
第301章 什么才是真聪明
林伟再次咬了咬牙:“姐一个女的能挣到这么多钱,等我长大了,一定也能挣到这么多钱,所以不管多少钱,我都会连本带利的还。”
小霞啧啧两声,调侃说:“倒是没看出来,你还能有这样的骨气。”
林伟被自己的妹妹看轻了,心里很不自在,冷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小霞也没有再找林伟说话,而是看向林茵,问:“姐,你说你预支一年的工资,来资助一个学期的学费。那一个学期只有半年,下半年的那个学期的学费,你咋办?”
“你个机灵鬼!”林茵在小霞的脑门上敲了一记,“看把你能耐的!”挤兑完这个挤兑那个的!
“你姐我进了工厂难道就不升职,就不加工资了?”林茵说,“半年之内,我的工资肯定能加上去。你姐我都去县里给人做培训了,难不成还被了一两百块钱给难住?”
小霞朝着林茵竖了个大拇指,笑嘻嘻的说:“姐你真了不起!”
“好了!别给我说这些废话了,赶紧包饺子!”林茵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是开心的很。
今年过年的气氛,真的是非常的好。姐弟几个聚在一处,有说有笑的,多好啊!
希望明年,大家的境遇会更好,生活会更好,聚在一起过年的气氛也能更好!
饺子包好之后,下锅煮了吃,就算是这一年的年夜饭了。
除夕夜之后,便是新一年的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的早上,村里头的村民相互之间要串门拜年。
林茵也带着林伟和林霞在村里串了一趟门,给村里的父老乡亲们拜了个年。
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不许提不吉利的事情。所以乡亲们只一个劲的夸赞林茵,林伟,林霞三个孩子懂事,聪明,至于这三个孩子的妈杨秀娥,乡亲们一个字都没有提。
不吉利的事情不许提,那么吉利的事情,自然是要很多遍的提。
所以林茵在村里串了一趟门下来,不知道被多少遍的问及和贺勋的婚事。
大家伙儿都觉得贺勋是个好的,嫁给了贺勋,她林茵就能一世无忧,这样好的婚事,当然是要好好的撮合撮合。
林茵这段时间忙着这样那样的事情,都快要忘了贺勋的存在了,不想大年初一的出门去串了趟门,竟被人问得答不上话来……
年初一这天之后,从年初二开始,便要走亲戚串朋友的拜年了。
林茵家里没什么亲戚,老林家早就散了,杨秀娥的事情一出,杨秀娥娘家那边的亲戚也不往来了。所以林茵乐得清闲。
年初一在住处守了一天,年初二带着林伟林霞去到二叔家吃了顿饭,整个新年就算是过去了。
年初五,去县里的客运车开工之后,林茵便坐车去了县里,准备参加纺织厂的招工考试。
林伟和林霞留在村里,和老队长商量着资助村里适龄儿童入学念书的事。
这事说起来简单,落实起来可不大容易,得麻烦老队长在村里头开个会,宣传一下,还要麻烦生产队会计,将想要入学的孩子的姓名年龄之类的资料给登记一下。
因为是林伟出面和生产队以及村民们沟通资助孩子们上学的事,所以几乎不需要林茵插手,这桩善事所带来的好名声便落在了林伟的头上。
同时还让林伟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若说之前跟着杨秀娥生活的林伟只是为了活命过日子,那么现在的林伟,已然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长出了脊梁骨,生出了骨气来,明白了些许为人处世的大道理。
活着,其实很简单,只要有口饭吃就成。可是要堂堂正正的活着,就不能只为了自己,得为别人造福行方便。
这次资助村里孩子上学一事,起初是林茵为了顾全林伟的名声不被杨秀娥的脏事所带累,而想出的方法。
现在这桩事情俨然成了打开林伟新的人生篇章的钥匙。
他从这件事里明白了,原来帮助别人是一件这样让人开心的事情。听着乡里乡亲们对他由衷的夸赞,听着村里的孩子们张口闭口伟子哥的叫着他,他心里的那种愉悦的心情,真的是难以言表。
活了十四岁了,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自己有这么一天也可以成为村里头如此有分量的一个人!对比过去十几年的人生,他感觉自己过去那十几年的生活真的是得过且过的白白浪费了!
难怪了林茵总喜欢在农忙的时候帮别人干活,也难怪了林茵从来都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干活的技巧教给别人。原来帮助别人,是一件如此美妙的乐事。
以前林伟总听杨秀娥说林茵帮助别人,是傻,是不知道为自己着想,白白的便宜了别人。
现在林伟品出味道来,常常帮助别人才不是傻,懂得帮助别人的人才是真的聪明,不然为啥林茵在村里头这么受人尊敬,而杨秀娥却因着自私自利去了劳改队参加改造?
起初林伟还觉着常年资助村里头的孩子上学念书,压力挺大的,毕竟那是一笔不少的钱啊!
现在林伟觉得能成为村里头所有孩子的依赖和希望,也挺不错,从今往后,他不为自己,就为着村里头的孩子能明明白白的进学校学知识,能堂堂正正的做人为努力奋斗,这样的人生,似乎比过去的十四年光阴要有意义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