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茵琢磨这这些事情,没有说话。女子以为林茵在为粮食的事情犯愁。
便又开口劝道:“一个学期五十斤粮食,像你妹这种中途来插班的,带个二三十斤粮食就好。”二三十斤粮食总没有问题吧?
林茵才不是为了粮食犯愁,她其实根本就不缺粮,空间里面储备着数万斤的粮食,几十斤的粮食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她愁的是,怎样将空间里面拿出的粮食合理化!
带粮食回村,可以说是镇上遇到了有钱人给换的粮食,可是带粮食来镇上,该怎么解释?总不能说粮食是村里带的?
林家村现在是个什么光景,她和小霞在林家村里又是什么光景,随便找个村民打听一下就能打听出来。
她不想小霞在学校伙食太差,那么肯定要带好粮食进学校,那么这几十斤的细粮,哪里来的,旁人问起来的时候,该怎么解释?
看来在送小霞入学之前,她得先将粮食的问题给解决掉!最好能一次多解决一些粮食,这样就不用每次都为着粮食的事情闹心。
一边想着这些,林茵一边向秦大妈的闺女告辞:“多谢你了姐,我一定尽快将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尽早送我妹子来上学。”
秦大妈闺女客气的笑:“我叫秦艳。你送你妹来学校的时候,可以去校职工办公室来找我。”
“艳姐,你真是个好人,这次可多亏了你,不然我肯定没头苍蝇一样,什么都不知道。”林茵很是感激,心里面再次感慨,这个年代的人啊,是真的厚道,思想觉悟真的是高!
秦艳回应说:“这不算什么,举手之劳罢了。你今天不是也送了我妈好几个红薯?”
林茵忙说:“大妈对我好,这些都是应该的。”
问清楚想问的事情之后,林茵便向秦艳道了别。
从公社小学的家属院出来,直接来到事先约定的地方,和老队长以及桂花婶子碰面。
林茵来到约定的地方时,桂花婶已经在那里了,脚边放着布袋,袋口扎的紧紧的也不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外型上看,这袋里里面似乎是装着粮食。
记得早上出来村子的时候,桂花婶的布袋里装的是有棱有角的东西……半天的时间,那有棱有角的东西便换成了粮食。
看来这个年代里,虽然是很严格的计划经济,可是老百姓为了生活,私底下进行交易的事情一点不新鲜。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不被抓到,在私底下开展交易,也不是什么难事。
林茵一边琢磨着这些,一边暗自庆幸,幸好自己今天去黑市卖红薯的时候没有和桂花婶子遇上,不然这红薯的来处还真不好解释。
如此,林茵觉得,日后得将眼光放开阔一点,不一定非要到镇上来卖东西。
镇子还是太小了,万一哪天遇到了村里的老乡,那就说不清楚了。
日后还是得去城里,去外地,这样甭管拿出来多少东西,只管买卖就好,不用费口舌去解释东西的来源。
反正这个年代里私底下的买卖都做得很低调,大家都非常谨慎,见到货给了钱就赶紧收场,应该没人会那么无聊的盘问货物的来源。
是了,去外地卖东西,这倒是个不错的路子。
林茵暗自给自己点了个赞,觉得自己想出来的这个路子是真的很不错。
杨桂花这边,见林茵一直盯着她的布袋看,忍不住了,开口说:“茵子啊,婶子没拿你当外人,实话给你说了你可不许告诉别人。”
林茵刚刚是在琢磨赚钱的路子呢,并不是有意要盯着杨桂花的那布袋看,不过杨桂花要告诉她内情,她立马装出老实巴交的木讷模样来:“婶子,我保证不说。”
杨桂花是看着林茵长大的,知道她是个憨厚的孩子,便如实说了:“这是你叔偷摸出去打的一只野山鸡。我今天给拿来镇上,换了十来斤的粮食。没办法啊,家里的粮食不多,总不能坐着等死。”
林茵了然,原来上午桂花婶的布袋里装的是野山鸡啊……
说起来打猎,林茵便想起来村子后头的那座山。
那座山上草木植被旺盛,里面的猎物应该有不少。就是不知道那座山会吃人的传言是不是真的。
这会儿老队长还没来,林茵和杨桂花一处站着,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向杨桂花打听一下村后头的那座山的事。
于是林茵试着问了:“婶子,咱们村后面的那座山……”
话还没问完,杨桂花便拦住话头:“那座山不能去,会吃人的!你叔原本也是想进那座山去打野味,被我给劝住了。咱粮食不够吃,大不了多饿几顿,可是进了那山,就真的要没命!”
林茵好奇:“为什么进了那座山会没命?”
杨桂花答:“从我嫁到林家村的时候起,但凡进了那座山的人,都没有能活着出来的!你四婆的小儿子,我是亲眼看着,上午的时候还好好的,下午贪玩跑进那座山,之后就再没回来……我也不知道那山里头究竟有什么,反正那座山就是不能去!”
林茵纳闷了,要不要这么邪门啊!
都说是靠山吃山,放着那么一个物产丰饶的山不吃,天天吃粗粮熬日子,亏不亏!
说话间,老队长出现了,披着个沾着尘土旧军装外套,两手背在身后,脸上的表情有些纠结,低着头朝这边走过来。
“队长,救济粮什么时候拨下来,打听到了没?”杨桂花问。
第31章 咱有吃的了
老队长拧了拧眉头,回答说:“问是问到了,就是日期不确定。”
“问到什么了?”杨桂花一脸迫切。
老队长叹息一声:“公社书记说了,最快也得一个月后……”
杨桂花默了默,然后说:“一个月,咱们村或许还能挺住,可是上水村和其他的几个村,怕是熬不住的……”
队长摆了摆手:“我只管我们村,别的村,顾不上了。”
杨桂花不再说话。
老队长这就带着林茵和杨桂花两个去取牛车。
回村的路上,几个人的心情都很是沉重。
特别是老队长,虽然今天中午公社管得饭,让他在公社食堂吃了顿饱饭,可是他今天的心情一点都不好。
说的是救济粮最快一个月后下来,可是一个月后能不能下来还是个问题,这万一拖上两三个月,林家村就算比其他村的情况好一些,只怕是也挺不住。
唉……这年程啊!啥时候才能快快活活的吃一顿饱饭呢?
牛车的车轮吱吱呀呀的碾过路面,回来村里的时候,已经下午。
林茵今天天不亮就出发,忙活了一天,一口饭都没吃。回来草屋的时候,早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
所以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煮饭吃!
白花花的大米,兑上削了皮的红薯,煮它一锅红薯稀饭,说什么都得吃顿饱饭。
小霞看到林茵从布袋里抓了一大把精细的大米丢进锅里,顿时就惊呆了。
“姐,野菜真的能换大米?”小霞的心里满满的难以置信。
林茵解释说:“上回那些带粗粮的粮食是用野菜换的,这回的粮食啊,是遇着好心人,送给我的。”
小霞道:“是啊,要是野菜能换粮食,那村里头的人肯定不干活了,都去找野菜。”
林茵在小霞的脑门上点了一下:“知道你机灵,还不快来帮忙煮饭?”
说起煮饭,小霞的劲头就来了,袖子一挽:“姐,我去洗米。”
很快的,米洗好了,红薯也去皮收拾好,陶锅里加上水,这就开始煮粥。
一边煮着粥,两姐妹一边坐在陶锅旁聊天。
“姐,我今天捡柴的时候,听人说老林家在闹分家,奶和二婶吵架了,吵得很凶。”小霞说。
林茵对这则消息一点都不意外,分家啊,吵架啊,全部都在她的意料之中。
倒是小霞见林茵表情淡淡的,不觉好奇起来:“姐,他们要分家了,你咋一点反应都没有?”
林茵笑了笑,对小霞说:“还记得姐昨天说起过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吗?”
小霞点头,这个她当然记得,就是不知道奶和二婶闹分家,跟这个故事又有什么关系?
林茵一边懒懒的往锅里填着柴,一边开口说:“两个桃子,都能让三个很厉害的人送命。石头从我们这里偷的那十几斤粮食,足够让那个家乱成一团。”
小霞挠了挠头,姐说的这些话,是个什么意思?她怎么听不懂呢?
林茵微微一笑:“小霞,等着瞧好了,这闹分家啊,还只是个开端,以后那几家人,还有得闹!咱们啊,只管躲在旁边看热闹就好。”
小霞还想再问,可是陶锅里面的粥已经沸腾了,大米的香味已经飘了出来。
美食当前,小霞什么都顾不得了,慌忙往锅底填柴,火要烧得旺一些,这样煮出来的粥才香。
姐妹俩饱餐了一顿大米红薯粥之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林茵想着张小翠那边和林老太闹分家,这都闹了一天,肯定是累了。
于是捡了几个红薯,再装了三两斤的大米,让小霞偷摸给张小翠送去。
要想马儿欢,至少得让马儿先吃饱饭吧?这些吃的啊,就是拿去给张小翠加油的。
最好张小翠得了这些东西之后,明天和林老太继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