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个作坊起来,雇几个在厨艺上比较有天赋的手艺人,将蒸包子,烙馅儿饼,制作卤味等的活儿全都交出去,她只负责配料就成了。
开作坊么,其实也不难,她在韩丽丽的帮助下买下来的那套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就稍微装潢一下,做成一个作坊。
之后再在门口张贴个告示出去,说需要几个会做饭的手艺人来帮忙。
不管成还是不成,先这么试一试再说吧。
找工匠装潢房子,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待到开始招聘手艺人的时候,已经是这一年的七月份。
正赶上了盛夏时节,每天都是毒日头,热得人不敢出门。这样的季节里大约是招聘不到什么人了。
林茵特意给殷小五放了一个月的假,让他好好在家里歇一歇,省得大热天的在太阳底下热出个好歹来。
不想殷小五的这个暑假还没放完,约摸八月中的时候吧,就开始有人来找活儿了。而且来找活儿的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
这让林茵有点惊讶,招人干活儿的告示贴了少说也有两个月了,为什么前段日子里一直无人问津,最近这几天里突然就来了不少人。
第683章 春天要来
林茵平日里都是在家里呆着,一早一晚的出门散步时才会来一趟这处靠近路边的房子。就这都能遇上不少来找活儿的年轻人,其他的时候只怕有更多的人来。
一直到八月底的这天晚上贺勋下班回来,同林茵说了一件事情,林茵才突然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贺勋说:“今年夏天,不寻常啊,你的两个妹子都考上了大学。”
林茵不解:“我的两个妹子?我哪里来的两个妹子?”
贺勋沏了杯水,喝了几口水解了渴之后,才道:“吴茼考上了京市的外国语大学,林霞也考上了京市的外国语大学,你说巧不巧。”
“真的!”林茵喜出望外,“那我有空了一定得去那个大学里看一看。”
贺勋开了吊扇,在沙发里坐了下来,一边吹着风一边道:“快立秋了,马上天气就凉快了,等她们开学之后让小胡带着你去外国语大学看一看。”
林茵应了下来,挽起袖子,准备去厨房做晚饭,问贺勋:“今晚想吃点什么?”
贺勋:“你不用忙,我吹一会儿风扇了就去做饭。”虽然立秋,可秋老虎也热得够呛,他一路从厂里回来出了不少汗。
林茵道:“你忙了一天,坐着凉快吧,晚饭我去准备就好。”
她进了厨房,开始做饭,忙着做饭的时候忍不住又想起来刚刚贺勋提起过的事情,说吴茼和林霞都考上了京市外国语大学。
想起来大学,便又想起来最近一段时间去她的那间作坊里找活儿的年轻人来,心里突然就明白过来什么。
这个夏天里一部分年轻人考上了大学,还有一大部分的年轻人和大学无缘,只能找工作户口,可是体制内的工作岗位就那么一点,即便是临时工缺口也不大,所以那些年轻人没办法了只能去她的那个作坊里碰运气。
这么一想,林茵一心一阵激动!属于个体户的春天就要来了!
只要来应聘的人多,就不难从那些人里面选拔出让她满意的人才,到时候稍微培养一下,直接就能在她的食品制作作坊里做事……
这天晚上之后,林茵就闲不住了,她全天候的呆在作坊里,接待应聘者,从应聘者中选拔人才。
忙碌之中,不自觉的就过了一个星期。
暂时先敲定了六个人。敲定下来之后,她便开始对这六个人进行培训,培训他们做包子,做饼子,做饺子,做卤味……
这些食品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即便补充外面买,每家每户的隔三岔五的也都会自己做了吃,并不算什么稀罕东西,培训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
反正调味的配料都掌握在林茵的手里,她在空间里面将制作食品的配料都调配好,之后将调配完成的配料放到作坊里来,供这些小工们使用。
只要小工们制作出来的食品外形不是太差,配上这味道独特的调料,都能很受广大食客的欢迎。
就这样,大致培训了三天之后,六个小工便能独当一面了。没人负责制作一样食品,一个人分配一个炉灶,从早上上班忙到下午下班,基本上能供应殷小五负责的摊位上的销量。
此外,林茵又物色了一处临街的房子。买了下来。
趁着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临街房子的价值,她准备多物色几处临街的房子,等到市场开放起来之后在临街的那面墙上开出一道大门,装潢一下,就是现成的店铺了!
可是这种临街的房子并不好找,要么地段不算好,要么就是结构不太好改造,林茵选了半个多月,才终于选定了一套,跟房主一番交涉,以比市场价高出两三成的价格买了下来。
房主本来就嫌临街的房子太过吵闹,又一套房子多卖了不少钱,价钱敲定下来后很爽利的就签了买卖协议。
于是林茵的手里又多了一处店铺。
只是新买的这个房子她没急着装潢,而是打扫干净之后当做仓库。
批量生产之后,食品作坊里面制作各类食品所需要的原材料的需求量就不在少数了,一袋两袋的供应,根本就跟不上小工们的速度。米,面,以及制作卤味的豆制品等一天下来就要好几个大麻袋。一个临时的仓库,是眼下的急需品。
所以这第二套房子买下来之后,林茵便从空间里面拿了不少的东西出来,大米堆了一大堆,面粉堆了一大堆,其他的各类物品分别堆了一大堆。
所有的原材料将整套房子都堆满之后,林茵便叫了小胡来拉货。
这套房子靠近公路,每天从房子旁边来往的汽车不知道有多少,没人知道这个房子里面的物资到底是哪辆车运来的,而且小胡也不会闲得没事去打听这些东西的来处。
所以备好货后,林茵便叫了小胡来拉货。
今年春天开始,贺勋的身体彻底恢复健康,不再需要乘车去上班,又考虑到全厂就他一个人乘专车上下班影响不好,便变卖了之前的那辆吉普车,让小胡先回家待业。
厂里面的司机已经满员,而小胡除了驾驶之外又没有别的技能,一时半会儿的也不知道给他安排个什么样的职位比较好,所以只能先让他回家待业。
现在好了,现在林茵给小胡想了一个新差事,给了他一定数额的租金,让他想办法租辆货车来,每天从仓库拉货,运送到作坊里去。
虽然活儿不多,可好歹让小胡有了活儿干。一个月下来能领到几十块钱的养家糊口的工资。
忙着这些琐事的时候不知觉间时间过得飞快,待所有的事情都步入正轨,时间便到了这一年的十月。
十月里,天气凉爽下来。而作坊里面的各项事务也都已经就绪。拉货送货的事情派给小胡,补充满满一房子的货,至少能让小胡送个十来天的货。
林茵终于得了空闲来街上散散步,看看风景了。
这一散步不打紧,她发现街上竟然有了好几个学着她摆摊的人,只不过本钱不足,摊位不大,摊位上的商品种类也不算多。
第684章 拮据的吴家
虽然别人的摊位并比不上她的,可是这还是让林茵赶到了几分危机,算一算时间,殷小五的那摊儿已经摆了大半年,效仿着她摆摊的人那么多,再摆下去也摆不出什么新意来。
得赶紧着手准备下一步的买卖了。
继摆摊之后,林茵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开店。开饭店。
那处临时仓库暂且不动,因为做生意需要原材料,原材料需要仓库储存,仓库就是店铺的后盾,动不得。
那么只能将那处作坊给装潢一下了……
林茵一边沿街散着步,一边想着下一步的生意路子,不知觉间,就走到了机械厂家属院的大门外。
前往贺勋住着的那处高级宅区的路和家属院的正门并不在一路,她是因为想事情想的太着迷,不小心走错了路,待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来到了家属院的大门外。
来到了家属院的大门外,便看到了殷小五摆的那个食品摊儿。
因为怜悯殷大娘祖孙俩生活苦,林茵每个月给殷小五的工钱都很丰厚,殷小五现在是越发的自信和精神了,身上的衣服体面了不少不说,话也多了起来,同前来摊位上买东西的人聊得很是热乎。
其实殷小五为人勤奋能干,将食品摊儿的生意操持的越来越好,本身也当得起每月的丰厚报酬。
殷小五一个月的收入有多少?固定收入加上抽成收入,少说也有七八十块!要知道贺勋这个厂长的工资一个月也才一百多一点,这殷小五再努力努力加把劲,超过贺勋这个厂长的收入并不是难事!这让他怎么不精神?
闲话且不提,却说这会儿林茵不经意间逛到了殷小五的摊位旁来,一旁站着看了一会儿殷小五做生意,发现殷小五跟食客打起交道来越来越活络老道了,心里很是满意。
想着等她的饭店开张之后,要不就让殷小五来当饭店的经理好了。自己不用再另外选才,殷小五也能进一步的提高收入,两全其美!
正想着这些,忽然看到殷小五微微笑着伸出手来揉了揉摊位前站着的一个小孩儿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