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茵这才知道,秦大妈和秦艳住在这家属院里,以前也是受了不少的白眼。
想来也是,秦大妈没有供应粮吃也没有工资收入,秦艳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自己和老妈两个人,这日子不穷才怪。
可是穷一点又有什么呢,秦大妈的心地好啊,先是对眼盲的崔老师照顾有加,然后又收留了林茵姐妹两个。
因着秦大妈照顾了崔老师,贺勋给秦艳介绍了一个好对象,还有林茵,要不是秦大妈好心收留,林茵这个冬天怕是只能去卖命干农田基建了!
林茵想着,自己以后出息了,咋样都不会忘了秦大妈。
所以说,秦大妈即便是没有工资,没有供应粮,光是凭着她的一副好心肠,这晚年的光景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这倒是启发了林茵,只有在她帮助别人的时候才给她贵重的奖励,应该就是在鼓励她多为别人着想吧?
利人者自利,对别人好,又何尝不是在给自己铺路?
这时秦大妈又开口了,没再说家属院里的那些嘴碎的人,而是说起了贺勋。
“小贺家里头是京市那边的,若不是为了照拂崔老师,他也不会到一个县城里面工作。”秦大妈说。
林茵问:“贺勋和崔老师的儿子董晖关系很好吧?”
秦大妈:“那关系肯定好!当初在部队里头,是过命的兄弟,唉……可惜就可惜在董晖不在了。要是董晖还在,崔老师现在肯定不是这样……你是不知道,小贺每次来照拂崔老师,崔老师就会想起董晖,然后他们两个人的心里都不好受……有时候我真想劝小贺,不如别来看崔老师了,大家将悲痛的往事都忘掉,开始新的生活,不好吗?”
林茵叹息一声,不知道这话该怎么接。有的人有的事,怕是到死都忘不掉的。
秦大妈又道:“小贺这人脾性其实挺好,我找他说话的时候,他都和气的很。可是一到了崔老师面前,小贺的心情就沉重的很,他虽然经常来看望崔老师,可是他和崔老师之间的话并不多……”
林茵听着秦大妈的话,突然就想起来自己第一次见贺勋时,贺勋那淡漠疏离的表情。
原来他的性格并不是那样,而是因为他来到这镇上见着崔老师孤苦苍凉的生活,想起来往日的好战友,心里很沉重,故而显出一副淡漠冰冷的表情来。
事实上,后来几次见面,贺勋都像秦大妈说的那样,表现的挺和气的。
不仅很和气,出手还很大方,心思也细腻的很,很会照顾人……
以前她还想着,贺勋对她好,是因为在工作上有的地方需要她配合,现在看来,贺勋一高门子弟来鹿江市那么个县城里工作已经很委屈了,哪里需要讨好她一个村野丫头?
人贺勋对她照顾,那是人贺勋的人品好,心地好,根本就没有掺杂其他的任何因素!
这时只听秦大妈又说:“茵子啊,我瞧着小贺对你挺不错的,什么时候你找个时间,跟他去一趟他家里。现在虽然流行自由恋爱,可是这家里面的长辈意见,也不能不顾……茵子,你懂大妈的意思吗?”
林茵好歹是活了两辈子的人,哪里会听不懂秦大妈的意思。
秦大妈是担心她和贺勋走得太近,又年纪太小,不会控制自己,对象处了,到头来男方的家长不同意,吃亏的肯定不会是贺勋这样的优秀男青年。
林茵没想到秦大妈会这样为她着想。
不是真的关心她,谁会闲得没事跟她提这个。
所以林茵很是感激秦大妈,她对秦大妈说:“大妈,你的意思我懂,放心吧,我自己是个什么情况我自己心里清楚的很,我过了年才十六岁,还没到处对象的年纪。我呀,准备先在生产队里好好表现,想办法把我妹子给供出来。然后再考虑我自己的个人问题。”
秦大妈不信:“你和小贺,当真什么事都没有?那他为什么给你买那么多衣服,还托齐卫斌给你送那么多票?”
林茵解释:“大妈,贺勋给我买东西还送东西给我,那是他可怜我,他之前去过我们村里,看见过我住的草屋,这是将我当小乞丐一样可怜了。不过他给我的那些东西我不会白要,回头我能挣钱了,一定连本带利的将这些人情都还给他。”
秦大妈若有所思的看了林茵一阵,见她态度坚定,想来刚才的话应该不是在敷衍。
“行吧,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秦大妈从椅子里起身,“我去崔老师那里看看。”
“崔老师带着小霞上街了,说眼睛好了,想去街上转转。”林茵叫住秦大妈。
说完这些,林茵突然想起来什么,对秦大妈说:“大妈,你站着别动,我来给你量一量尺寸,我想给你做一套春装,明年开春艳子姐办婚礼的时候穿。”
听到林茵说要给做衣服,秦大妈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这孩子也太不知道东西贵贱了,一个冬天花了那么多钱去买布,好不容易消停下来怎么还要做衣服?
第106章 都是没良心的
可是后面听到林茵提起来艳子明年开春办婚礼,秦大妈的心里就有些松动了,闺女嫁的是城里人,原本嫁妆就没有多少,这要是娘家人再穿得穷酸寒碜的,闺女在男方的亲友面前,肯定会抬不起头的。
所以秦大妈迟疑了一下后,答应了:“做衣服可以,不过这布我自己来买。”
林茵忙说:“我是准备给你和崔大妈一人做一套的,你自己出钱买布,难不成崔大妈的那套衣服也让崔老师自己出钱?”
秦大妈:“别人我知道,你崔大妈的脾性我清楚着呢,你给她做一套衣服,她得还你两套衣服的钱和票,你还不如让她自己掏钱买布呢,就是这样,她还惦记着你给她做衣服的辛苦……”
正说着话,门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崔大妈的声音传来:“你们在说崔大妈什么坏话?我可隔着门就听到了!”
秦大妈乐了,玩笑道:“背后不能说人,一说人就到。”一边说,一边拉开门。
门外站着崔大妈和小霞。
崔大妈的裤角上沾了些面粉,想来面粉应该是买回来了。
这个年代城镇户口的粮食是拿着供应本,钱和粮票去粮店买的。
崔大妈是公社小学的退休职工,有工资拿,这供应粮肯定也是有的,平日里她生活简朴又有贺勋的照应着,这供应本上印着的不少东西都还没买。
正巧快过年了,粮店里面供应的粮油物资种类要比平时多一些,质量也要好一些,所以崔大妈才能买到细面。
“姐,我和崔大妈买了细面和猪肉,今天晚上咱们可以包饺子吃了!”不等崔大妈说话,小霞兴致冲冲的抢先开了口。
崔大妈抚了抚小霞的脑袋,笑着道:“小霞这丫头,今天开心的很呢。东西刚买回来,就拉着我来叫你们了。”
秦大妈逗小霞:“这么喜欢吃你崔大妈家的饺子,以后就留在你崔大妈家做闺女好不好?”
小霞语结,朝着林茵看去。
林茵答应了:“好呀,就是怕崔大妈嫌我们姐妹闹腾。”
秦大妈笑了笑,不再说话。
崔大妈想起来什么,问:“刚才我在门外听你们提到我,你们在背后说了我什么?”
这倒是提醒了秦大妈,秦大妈忙说:“茵子是个闲不住的,前些天给她二叔家的几口人做衣裳,这才松快两天就有想做衣裳了,说是给你和我两个老的一人做一套春装。我刚才就说她,自己有钱自己攒着,这做衣服的布啊,我们自己掏钱买。”
崔老师听了,连连点头:“是这个理。茵子你治好我的眼睛,我都还没有好好的谢谢你,怎么能这样麻烦你?”
几人就着做衣服的事聊了一阵,最后决定了,两个大妈自己买布,林茵抽着时间给做出来就好。也不用赶时间,从年里到年外,时间多的是。
这天下午,秦大妈带着林茵去了趟镇上的供销社,买了两大块料子回来。
这天晚上,几人在崔大妈家里包了顿大肉饺子,捧着饭碗,围着火炉,边吃边取暖,别提多开心!
很快的,左邻右舍的人又不解了,昨天晚上这两家人吃的热闹,是为了庆贺秦艳要去县里登记领证,那么今天晚上这两家人又吃的这么热闹,这又是为了什么?
这又是买布,又是买肉和细面包饺子的,刚过午就听到她们剁肉剁的砰砰响,这日子过得,可真要把人馋坏了!
这一个瞎老太婆和一个一分钱工资都没有全赖闺女养活着的老太婆,平时别提多穷酸,咋就突然过得这样红火了?
于是第二天早上,秦大妈刚一来到水井边打水,就又被一群妇女给围住了。
“艳子昨天晚上回来了?啥时候给我们发喜糖?”显然这话只是试探。
秦大妈:“冬天天黑的早,艳子要到今天才能回来,就这还得事情办的顺……”
紧接着就又有人问了:“不是艳子回来,昨晚上你们咋那么高兴?”
秦大妈不乐意了,咋了,我虽然没有工资吃不上供应粮,可没有规定我不能高兴啊!
这个公社小学家属院,就那么二三十户人,可是这里面的弯弯绕绕秦大妈可没少见识。还不就是那么一两个势利眼,捧着院子里那些生活条件好的,瞧不起那些生活条件差的,带得整个院子的女人们成天尽盯着别人家怎么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