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默了默,然后开口:“他们说我爸手底下一个兵当了逃兵,可是我爸将那个兵当成烈士报了上去……你不觉得这事很扯吗?逃兵和烈士,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能混为一谈吗?居然这样的说法部队领导还信了!”
林茵也纳闷,是啊,逃兵是逃兵,烈士是烈士,根本不是一码事,如何逃兵被报成了烈士,居然领导还信了呢?
想到这里,林茵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李旭,你爸下放之前是那个军区的?”
“M军区。”李旭答。
林茵一阵了然,是了,她终于明白上次去县里,为啥会感觉M军区这三个字为啥这样耳熟了。
因为这三个字,她不仅在董晖的军功章上看到过,并且还在李旭这里听说过。
这倒是巧了,董晖和李旭的老爸,居然全都在M军区里呆过。
不对,不仅是他们两个,还有贺勋,贺勋也在M军区里呆过。
“李旭,你爸叫什么名字?”林茵问。
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感觉那这三个人全都在M军区里呆过,好像是老天冥冥中的一种安排。
她穿来这个时代,统共就只认识和听说过三个军人,好巧不巧的这三个军人全都在M军区呆过。这到底只是一种巧合,还是暗地里有着什么关联?
“我爸叫李文忠。怎么,你问这做什么?”李旭好奇。
林茵笑了笑:“随口问一问罢了,就是感觉你爸挺亏的,都当上军官了,居然因为这样扯的事情被人诬告。”
李旭安静下来,没再说话。
林茵此行来红星农场,为的就是确认李旭的身体状况,既然亲眼看到他平安无恙,那她就放心了。现在时间不早,她得赶紧回村去了。
今天中午烙的饼子,她准备给向玉和许卫红各带两个回去,剩下的十五个饼,她全部留给了李旭。
李旭没料到林茵会给他带这么多细面烙饼,很惊讶,又很感激。
现在这样的时候,去年的粮食吃的差不多,今年的新粮食还没下来,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紧吧的很,这个林茵到底哪里来的细面来烙饼?而且一烙还烙了这么多!
不用想,这些细面饼林茵得来肯定不容易!
李旭的心里顿时就感动的不行。
“我刚才已经吃了一块饼,这些饼你拿走吧,我吃不了这么多。”李旭一边说,一边将包着饼子的布包往林茵的方向推。
林茵站起身来,准备离开:“谁让你一顿吃完的,你留着这些饼慢慢吃,受了伤还流了那么多血,不补补怎么成?”
李旭还想再说什么,林茵已经抬脚朝门外走去。
出来李旭的那间小黑屋,林茵抬头看了看天,天边红霞万丈,很快的,就又要是一个日暮降临。
她回过头来,冲着屋里的李旭说:“我走了,你保重。”
李旭浅浅的应了一声:“嗯。”
他看着门外那女孩儿的身姿,在斜阳的照耀下,格外的窈窕好看,心里的某根弦在不经意间被拨了一下,突然就觉得,下放农场,好像也不是什么灭顶的灾难。
有赵大志那样心善的农场主任照应着,还有林茵给送来的十几个香喷喷的细面饼子,这日子好像也没有原以为的那么难熬。
林茵推着自行车出来农场的时候,正好撞见赵大志从垦荒的地里往回走。
“不多坐一会儿,这就走啊?”赵大志冲着林茵打招呼。
林茵:“不坐了,时间不早了呢。李旭同志身体恢复的不错,我得赶紧回去好守成叔说一声。”
之前来的时候就顶着帮林守成探望病人的名头,现在要走了,自然得将慌给圆好了。
赵大志感叹:“林守成真是个负责人的好大夫啊!放心,回头李旭能下地走动了,我亲自带着她去向林守成道谢。”
道谢不道谢的,这事儿林茵就管不着了。她只要确定李旭的身体安然无恙就够了。
她同赵大志寒暄了两句之后,这就骑着自行车离开。
第149章 救我的是你
从红星农场回林家村,骑自行车也不过就是十来分钟的事儿。
回来林家村的知青点后,林茵将仅剩的四块烙饼拿出来,给向玉和许卫红一人分了两块。
看着手里的细面饼子,向玉和许卫红可是高兴坏了,吃了一口,还想吃第二口,可是一下子吃完了又舍不得,可真是愁人呢!
正吃着饼的向玉见林茵口袋空空,忍不住问:“茵子,你自己没留两个?”
林茵答:“我中午吃了不少,不用留了。”
笑话!她是会稀罕两个面饼子的人?她空间里面什么好东西没有?
从粮食到蔬菜,从农副产品到水果,她空间里要啥有啥,几块面饼,她还真没看在眼里!
林茵在大通铺上躺了下来,开始内视空间。
之前为了培育秧苗,整了一大块的地出来,现在秧苗都插完了,那块地便被林茵种了其他的作物。
枣树在原有的两棵的基础上,又多种了两棵,先囤一批枣儿在空间里总没错。
等到向红军的回信一到,她就和向红军商量销路。
出了省城食品厂之外,向红军这样常年跑运输的肯定还有些其他的门路。再加上她的枣儿质量很是不错,到时候只要做的隐蔽,大赚一笔肯定没问题!
林茵正躺在大通铺上做着发财的梦呢,突然许卫红凑了过来,对林茵说:“茵子,我今天看到一个打扮很奇怪的婆子去了你三叔家,我问了别人,他们说那个婆子是媒婆,你说,你三叔家两个儿子,而且都不大,这就开始说亲了?”
林茵闻言一愣,然后问:“什么时候的事?”
许卫红答:“今天上午,我来例假身体不舒服,就从地里回来。进来村里之后就看到那个婆子去了你三叔家。”
林茵冷笑一声:“反正那一家人是做不出来什么好事的。不过这半年来他们都没有再招惹过我,我也懒得去理会他们,静观其变吧。”
许卫红:“说的也是。其实我也就是随口一说,当时我是因为那是你二叔家,才留意了一下,换做旁人,我就不理会了。”
林茵应了一声:“我知道。”
嘴上说知道,心里却是有些纳闷。刘静香养的两个孩子都是儿子,大的九岁,小的七岁,根本没到说亲的年纪。难道说是林老太婆因为成分不好在村里受排挤,在家里被儿媳苛待,没有活路了想学着当媒婆?
可这说不通啊,谁家说亲不想图个吉利,怎么可能去找成分不好的媒婆呢?
林茵将事情掰开揉碎了琢磨一番之后,心里已然有了自己的想法。
是的,这事就先静观其变吧。敌不动,我不动,敌一旦出手,我非让她后悔还活在这世上!
这天之后,没多久,林茵就又忙了起来。
因为开始收麦子了!
收麦子之前,按照公社的意思,还是想让她做一次学农培训,教一教那些知青们怎么割麦子。
割麦子看似简单,不过是将成熟了的麦子从地里收割起来就好,可是这里面也是有着不少的窍门的。
怎样割得多割得快,怎样割着省力,怎样不让镰刀弄伤自己,这都是有着许多的学问的。收割时的效率高,脱粒和晾晒的时间就充裕,入库的粮食的质量才高。
城里面来的年轻知青,就算比不得生产队里的农民效率高,至少至少你别让镰刀把自己弄伤了是不?
所以说,不管是从收麦进度还是其他角度来看,学农培训都是非常必要的。
老队长特意选了一块地势不错的麦地,作为这次学农培训的培训场地。
有了上一次学农培训的经验,这一次的学农培训几乎不用什么准备工作。弄一个场地出来,然后林茵备一备课,计划一下给知青们都讲些什么内容,这就足够了。
日升日落,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的就到了培训的这一天。
这一天林茵早早的起床,吃了早饭之后便去到村口迎接其他生产队的知青。
今天的日程安排和上一次的一样,上午讲授劳动技巧,下午逐一进行考核评分。所有的人的考核都合格了,这次的学农培训便算是结束了。
经过一天的忙碌,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候,培训终于做完了。
所有的知青都考核完成,三五成群的离开了林家村。
林茵拖着疲惫的身躯,收拾了东西,从麦地里上来。
刚来到地头,便被人叫住:“林茵!等一等!”
林茵循声一看,便看到了李旭。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李旭也参加了今天的培训,下午考核的时候表现还不错。
只是他考核完了没有回去农场?咋现在还在林家村?
李旭走到林茵面前,道谢:“真的是非常感谢。”
林茵笑了笑:“不用谢,不是你一个人参加培训,只要是对大家有利的事情,都是我应该做的。”
李旭:“不是,我不是因为这个谢你,而是谢你救了我的命。”
林茵心里一窒,随后很快的恢复平静,开口说:“救你的是守成叔,我不过就是给你送了几块饼。”
李旭道:“不是林守成救的我,我今天早上跟着我们农场主任去向林守成道谢的时候,林守成说他那天就是给我处理了一下伤口,然后喂了我两片消炎药。我妈有个很好的朋友在省城医院当医生,平时常来我家玩……消炎药是个什么样形状和味道,我还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