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烟的搀扶下,她去洗了一把脸,然后虚软的靠在炕头上,等着姜瑜将小饭桌端上来,随后是一碗搀着红糖的小米粥,里面还有一颗鸡蛋,在小米粥里露出一个头,白白嫩嫩的,格外诱人。
随后是炒的大白菜,里面居然还能看到肉丝,旁边的缺口盘子里还有两个窝窝头。
等姐妹俩坐在炕上开始吃饭,姜瑜才仔细的打量起面前的这位“姐姐”。
剧原书中透露出来的消息,姜烟心里藏着一个喜欢的男人,男人是他们这边县城里的一位公安,之前姜家父母的血案就是这个男人带头侦破的,姜烟也是在这期间,悄悄地喜欢上了那个硬汉公安,可是在那段时间,也知道对方是京城人,家里背景很强,之所以在他们这边任职,也是他自己要求在地方上历练。
后来硬汉公安似乎也对姜烟产生了感情,却不料因为姜瑜造的孽,让这两人刚萌芽的感情瞬间枯萎,硬汉公安返回京城后很快就和一个门当户对的姑娘结婚了,而姜烟却香消玉殒。
在心中叹口气,端起大瓷碗,慢悠悠的喝着小米粥,里面加了红糖,甜滋滋的,而且这个年代的小米味道似乎更加的香糯,空荡荡的胃也因为小米粥的滋润,变得舒坦起来。
她下了决心,坚决不掺和进男女主的世界里,这辈子就守着姜烟和姜川,好好的过他们自己的小日子。
------题外话------
依旧是年代文,不过是穿书的。
男主会出现的比较晚,也是第一次尝试高岭之花类型的男主。
希望我不会写崩。
第002章 偷东西的肥猪
吃过早饭,姜烟包裹的严严实实,去田里上工了。
自父母去世后,姜烟就一力撑起了家里的重担,养活着一对弟妹。
如今还是公社制度,集体所有制的管理模式,村子里的村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里拿着固定的工分,等到年底后凭借你这一年赚到的工分分配粮食和钱。
在陆颜……
不,现在是姜瑜了。
在姜瑜看来,此时的南方有些地方已经试点土地包产到户了,可她所处的河西公社还没有任何苗头,不过最晚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就会集体脱离公社制度,那个时候,吃饱吃好都不是什么问题。
如今的河西公社,每年种植的大部分粮食都要送到上面的粮店,这就是所谓的商品粮,是要供应给城里人吃喝的,其中大米和小麦尤其如此。
几乎每年这个时候,大米和小麦成熟后,将会有九成的量被送到上面的粮店里,余下的一成等到年底,公社会按照工分给家家户户分出去,让大家都过一个好年。
可这点数量想要一年到头的吃根本不可能,毕竟亩产并不高,比起之后的各种杂交水稻等高产粮食,差的很多,像他们这里,一年到头能吃上十几二十顿大米饭,就已经了不得了。
而且因为工分制度,只要你早上按时来,一天下来,哪怕你晃晃悠悠的,该有的工分一点都不少,既然如此,很多人都在背地里动小心思,因此劳动积极性普遍不高。
虽说干一年,却不一定能吃上几顿饱饭,可姜瑜并不会说些什么表面的大道理,毕竟上辈子的她身为八零后,那可是妥妥的首都姑娘,虽说出生后全国就已经脱离公社制度,进入经济私有化,可她的父母以及祖父母都是吃商品粮的。
撑起身子下炕,穿上那双鞋底磨的很薄的布鞋,摇摇晃晃的来到庭院里的阴凉处坐下,屋子里实在太闷了。
此时是酷暑六月里,田里的小麦和稻谷都已经是收割阶段,姜烟这两天都是在五点半下地干活,七点半回来做饭吃饭,然后继续去上工,中午十二点到两点休息,下午两点一直干到晚上快七点钟,一刻都不得闲。
她打小就是城里姑娘,后期一路以学霸的姿态从国内顶尖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世界百强企业担任行政助理,两年后荣升为总裁特别助理,年薪轻松达到百万,可谓是顺风顺水。
谁能想到此时居然成为河西公社的姜瑜呢。
眯着眼没多大会儿,就听到外面有脚步声窸窸窣窣的。
她好奇的撑着墙壁走到家门口,就看到一个膀大腰圆的肥胖中年女人,正撅着腚在拔他们家种在墙根的大葱。
一脸拔了有四五根后,女人才直起腰准备回家,可一回头的功夫,就看到静静站在门口的姜瑜,吓得这个肥婆娘一个高跳起来,“嗷”的一声,手里的几颗葱也被她甩了出去。
姜瑜弯起好看的眉眼,声音还带着丝丝虚弱,“胖婶,偷我们家葱呐?”
“啊,我就偷了四五根……”肥婆娘脑子不顺当的跟着姜瑜的话应了一声,然后脸色就黑了,“二妮咋说话呢?这怎么能叫偷,咱们邻里乡亲的,我用你们家几根葱也不是啥大事,大不了还给你就是了。”
说罢,抬脚将面前的一根葱踹了一下,然后甩动着满是肥肉的大屁股,火烧屁股似的跑进了隔壁,还能听到被重重关上的街门。
姜瑜也没有去和对方争执,上前弯腰将几根葱捡起来带回家。
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自从姜翰夫妇去世后,隔壁这个肥婆娘总是来顺他们种在门口的菜,有时候是几根葱,有时候是一把菠菜或者一撮韭菜。
姜烟是个温柔的女孩子,看到两次,对方也是态度很差的将东西还回来,可没看到的时候,谁知道被那个肥猪偷拿了多少。
姜翰夫妇还在世的时候,姜家的日子那自然是过得舒坦,可夫妻俩都走了小半年了,这个家只靠着姜烟一个弱女子撑着,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可想而知,别人不心疼那没关系,他们家也不需要,可你也不能整日里来偷东西吧?
她不是个冲动的人,可很不巧,也绝对不是个吃了亏不言语的人。
陆爸陆妈从来没教过她“吃亏是福”的概念,只告诉她,若是行的正坐得直,就绝对不能吃亏。
这个亏,她是绝对不会咽下去的!
隔壁那个肥婆不能说就是个坏人,可总有一些臭毛病,比如爱占小便宜,比如嘴碎喜欢说三道四,要是真说什么让人恨极了的坏事,她也不敢做。
头虽说眩晕的厉害,可比起昨天刚穿过来的时候好了很多,天知道昨天看人都是重影,整个人连坐都坐不住。
姜家住的是青砖瓦房的六间屋子,建成约有十一二年,在村子里是独一份的。
房子是政府出钱盖的,只因为姜老爷子曾经担任部队营长,后期军衔编制任大尉军衔,八十年代末重新编制为少校军衔,不过姜老爷子多年前不在了,死的时候是大尉军衔。
当然这个军衔只是个名头,当年全国解放后,姜老爷子拒绝了国家的安排,带着妻子孩子回到了生养他的河西村,只因为在战争年代,老爷子的右腿从小腿位置被炸掉,即便是留在帝都,也是给国家添麻烦。
那个年代的人大多都朴实,坚决不会拖累国家,给国家添麻烦。
院子还算是宽敞,其中一处墙边种着几垄菜,有大白菜,大蒜,土豆,量不多,可也都是尽可能的将土地利用起来,另外一边则是有两个窝棚,一个里面养着鸡鸭,一个里面养着一头猪。
鸡鸭除非得病死了,才会自家炖来吃,不然一直都会留着下蛋,毕竟鸡蛋在这个年代算得上是硬通货,不管是生病送礼,谁家红白喜事,几颗鸡蛋那都是走亲访友必备的礼品之一,哪怕是带到集市上以物易物,鸡蛋可以说什么都能换到。
至于那头猪是不允许私人宰杀的,等到年底要卖给国家,这时候一头猪一斤的价格在五毛五左右,养一年大概在两百斤,靠着一头猪能收入一百来块钱,这就是一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姜瑜瞧着猪圈里那头约么有三四十斤的猪仔,舔了舔嘴唇,能看不能吃!?
猪崽:哼哼哼……
------题外话------
挖的坑开始填了,更新时间在凌晨5分,会有延迟到78分的可能。
前期主要是女主的奋斗史,后期是女主和男主谈恋爱后的奋斗史。
这个文的女主可能比起上个文的女主牛逼很多,是否带空间这点还不确定,看你们的意思。
另外,祝各位看官们新年快乐。
第003章 家有一枚小帅哥
姜川先回来的,他们学校中午十一点半放学。
这个特殊的时期,高校停课,高中毕业后就只能参加工作或者去农村接受再教育,因此这两年还会有知青陆续下乡,一直到七七年冬天高考恢复后,所有的知青才会从七八年开始陆续回城,至于有的在农村扎根的,心甘情愿留下的有,可想迫切回城的更多。
态度端正的,会带上家眷一起回去,有的直接就是离婚独自离开,甚至连孩子都能撇下。
虽说高校停课好多年了,可九年义务教育还是存在的。
不过这个时期的九年义务教育,并非高考恢复后的五四制和六三制,而是五二二制,即小学五年,初中两年和高中两年。
姜瑜目前在村子里读初一,马上就要去初二了,按照时间来算,恢复高考的那年她就能读完高中,虽说之后要在家里待半年,这都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