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七零] 完结+番外 (湖边的小豆豆)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 入库:04.11
聘婷的品牌是古明妍专门去政府部门做过登记注册的专利,虽然知道这么做其实不会真的起到什么作用,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不是。以后若是真的要遇上山寨太过严重的,她也能拿出强有力的证据打官司,不至于让她的品牌损失太过严重。
南边的工厂古明妍只是在大方向上把控并给出每季主打的设计图,其他的具体生产和人员管理方面,她都交给了原来的厂长,一个叫周佳明的大专毕业生。
周佳明是个还没来得及施展抱负,就因为厂子积重难返而失败过一次的人。
古明妍看中他有想法有文化且还有奋进的精神,又有失败过一次的经验,自己再给他机会时他也表现的相当的感恩。
所以,古明妍便放心的把南边的工作交了出去,只她和她的两个助理,时不时的飞过去盯个梢,看着没问题了也不会多插手具体业务,只把控好了财务方面也就罢了。
有了自己的品牌,古明妍就在全国各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品牌店面,尤其是她自己原本就囤有房产铺面的城市——京都、海市、深市、广市、安城等等地方,都按照她的统一设计要求,开了数十家装修风格一致,服务人员统一培训后的直营店,将聘婷这个牌子,很快就带进了大众的视野当中来了。
自己的设计自己的工厂,又是自己的店铺和专业的工作人员,在这供小于需求的卖方市场,古明妍和她的聘婷很快就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半年多来,这个牌子为她挣到的利润且先不论,就光是她不计成本的在报纸和电视上打广告,为盛世和聘婷造的那些势,就已经足以让她在京都的商圈儿站稳脚跟,被各路有心人注意到了。
年纪轻轻的海归博士,本身还是京大的老师,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就创建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且发展壮大到如此地步,古明妍这个名字,很快的被一定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了。
等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纺织厂的领导还是工作组的政府官员,再看到纺织厂发出的公开土地售卖招标书上,投标方有盛世的名字在里面的时候,也就没有多少惊讶的了。
在他们看来,这家公司还是很有实力的,确实够资格参与本次的竞标。
古明妍把所有买地之前能做到工作都做到了,不管是增加自身的实力和名头,还是提前跟能够得上的人脉打好招呼,不叫纺织厂的事有暗箱操作的可能,她都做到了心中有数,一点也不怕自己这次的计划会不成功。
毕竟,在别人看来她的盛世的那些依靠买衣服赚下的资本,于她的全副身家来说,还只是九牛一毛。
她对这块儿地势在必得,真心想要拿下的话,想来是没几个人能争得过她的了。
但是,就在古明妍觉得自己有很大把握,给出竞价后就能拿到土地的时候,工作组来找她的一次约谈,瞬间就将她的一切安排给打破了。
她不得不重新的考量这件事的可行性起来,能不能成功实现计划,还真是有的磨呢……
作者有话要说: 腻腻歪歪的久了,也该开始挣大钱了,哈哈哈。
女主国内的事业线正式开启,可能会有些夸张的部分,希望各位小天们不要过度纠结。反正我写着爽你们看着也爽就成了,具体的细节和部分逻辑就不要过多追究了哈,谢谢大家。
第133章 白忙一场
工作组找到古明妍约谈, 说的不光是买纺织厂土地的事儿,更是在这基础上又提出了叠加方案, 需要盛世把这个新方案也答应了, 才能同意他们参与到土地的购买当中来。
工作组提出的提案,其大致意思,就是他们看中了盛世公司做的服装生意和聘婷品牌良好的发展势头, 希望盛世能够参与到纺织厂的经营中来, 另外多出资一笔投资, 购买获得一定比例的纺织厂股份,就像是其他国有企业最近几年搞的那一套一样, 加入外来资本进入,与工厂共同经营, 利益共享。
也就是说,工作组要让纺织厂变成合资企业的意思。希望盛世,能成为这个合资方,合伙人。
工作组是看中了盛世的经营项目跟纺织厂本身的生产性质本来就有着很大可能的合作基础的缘故,才会有这样的想法的。
再加上,他们又想要为工厂引进一个强有力的资本方, 给厂子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充足的资金,带着工厂改革发展,长远的盈利下去,而不只是想只简单地做一锤子买卖,用土地的价值换取固定数量的资产,勉强让整个厂子续命那么简单。
领导小组们还是看到了大厂固有的问题的, 尤其是在最近的半年内,厂里的效益越来越不好了,他们便想出了这样的办法,以图未来的持续发展。
这个在工作小组看来,他们这样的提案是给了古明妍和盛世公司一个天大的好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到这么大规模的纺织厂的经营中来的好事儿。
但这其实对于古明妍来说,却是恰恰相反的。
她能不知道如果真的参与到这样一个大厂里去,成为其重要股东,在当下,对于她和整个盛世的好处吗?
这一举动,势必会让她的实力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提升的同时,自家的服装品牌——聘婷的生产,还能因有纺织厂这样的原料货源的内部关系,而被降低很大的生产成本。
短期来看,这是既有助于盛世本身的发展,也能给纺织厂找到一个固定的大客户,让厂子在未来的至少五六年内,不用担心没有订单客户的问题了。
如此一来,纺织厂的效益自然就上来了,相应的,这员工的福利待遇也就不是问题了。
而且,拉进了这样的一个股东进来,既不会改变多少工厂本身的制度,还算是相当稳定又安全的给自己找了个大金主。纺织厂的领导们就再也不用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担心给下面的职工发不出福利,出现让工会的人闹起来,把领导的门儿都给堵上的尴尬了。
这样的好事儿,纺织厂这边当然是十分乐意的了,并且厂里的领导以及工作组,还都相当的有信心,觉得古明妍一定会答应他们的这个方案,毕竟这于她来说,也是好事一件不是。
是好事,但是真正好不好的,还是得交给时间来判断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像是这样不涉及到自然资源或是多么高科技的产业的工厂,势必有要让出份额给私人资本的那一天的。这是大势所趋,不管纺织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的挣扎求存,其最后被淘汰的命运也是不可避免,终会发生的。
而正是因为知道这样的结局,古明妍才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要参与进纺织厂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去。
不然的话,她也不会人和公司都在京都,自己开服装厂却要跑到南边去了,完全可以直接就按照工作组现在的想法,提出跟整个纺织厂合作经营,自己带着盛世入主工厂,拿到一定话语权,给自己牟利就是了,何苦再舍近求远呢不是。
京都的纺织厂,其性质跟南边的私人厂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古明妍能在南边说买就买人家经营不下去的工厂,整个的接手,拿着自己的设计去创建新的品牌,瞬间的打开市场挣钱。
但是对于纺织厂这样的国家集体性质的大企业,她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想轻易触碰的。毕竟涉及到这样的事,就不是钱能帮她解决所有问题的了,后续的事情还有不少麻烦呢。
在古明妍看来,纺织厂这样的国有企业,还有好几万职工的大工厂,其实越到最后,其本身不管是厂房、机器还是工人的价值,都已经是微乎其微的了,甚至这些还会成为企业的大包袱,拖着它无法前进。
这样的工厂到了最后,其所剩余的最大价值,便是它自身所有的那片土地了,那才是个金娃娃,值钱的紧呢。
古明妍并不觉得自己早早地知道京都的地价会涨,就把主意打到了纺织厂的那片地上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大家都是商人嘛,必然就是逐利的。只要是在法律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正常操作,这些都不算是错。
就是没有了她掌握这个先机,也还是会有其他人或早或晚地看出这里面的门道,然后下手的。
资本嘛,从来都是精明无比的,它们比谁都懂得,从哪里能挖出宝藏来。
那么原本就只想要最值钱的土地而并不想要参与纺织厂的具体生产经营,从而让自己日后被那上万下岗职工的善后问题拖累的古明妍,现在在面对工作组的约谈,邀请她的加入的时候,便是真真正正地被为难住了。
对方毕竟是代表着政府和工人的,古明妍就是自己再聪明再有背景,也不能指望着人家退步,全然地随她的意,按着她的想法行事吧。她还没有自大到那个份儿上呢。
这件事的转折,也算是叫古明妍这穿越后二十多年顺风顺水的人生中,第一次遇到了有自己想要但没办法实现的事了。
毕竟,工作组都把话说成这样了,她要是还是坚持自己的方案,那么很可能这竞标的事儿就这么黄了。她筹划了大半年的土地,也就再也不会跟她有什么关系了,人家大可找别的更多的有实力的商人,去参与进来,相信他们还是能找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