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柳若依的这个建议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让他们俩人知道。
但是现在听到后,稍微思索了一下,俩人都觉得这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
诚然2000年的网络泡沫破灭,让香江股市曾经对于网络股有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感觉,但是随着经济的景气度不断转强,香江股市也开始恢复之中,而网聚近期发展势头之强,简直是内地互联网领头羊一样,这样的企业现在放到香江股市上,如果故事再讲好听一些,融资5亿美元似乎也就不是不可想象了。
赵少东和楚洛想通了这一点后,俩人眼神一碰,惊讶中带着一种惊喜!
经过持续不断地收购,网聚股份除了丁石手中的那部分外,剩下的大多数都转移到了赵少东控制下的诸多账户下了,纳斯达克的可交易股份甚至都不足百分之一。
如果不是还顾忌着丁石的情绪,赵少东早就把股份集中起来公告了。
“Annie,把网聚私有化后拿到香江股市重新上市,这是一个好主意,只是我们这样一来股份的比例和构成恐怕就藏不住了,丁石那边会不会有别的想法?”楚洛问道,这正是当初将网聚股票分散化最大理由,否则超过5%的股份集中起来后就必须公告。
现在这些股份都是以5%以下分散在各种不同的账户中,赵少东准备的账户有私人公司,有个人投资者,就算十大股东的名字公布出来,也看不出同香江极光文化和赵少东有什么关系,名义上赵少东还是网聚的二股东代言人!
“现在没关系了,面对成为华夏财富榜前几名的机会,”柳若依笑道,“换成你是丁石,现在还舍得离开吗?”
此一时彼一时,如果真的按照柳若依私有化建议从纳斯达克退市,然后拿到香江股市重新上市能够融资5亿美元,就算是以发行15%较高份额出来,现在网聚的估值,在今天这个时代来说也高得吓人了!
丁石手中剩下的股份虽然说控股权将失去,但是价值上何止增长了十倍!
从当初最落魄的时候几千万美元的估值,到现在超过30亿美元的大型互联网龙头企业,放在当下的内地,那绝对是亮瞎人眼睛的真正巨头!
而丁石手中股票的价值,如果不计算柳若依这个隐形的富豪外,绝对可以排进福布斯华夏富豪榜前三名!
这样的地位和荣誉,丁石还有勇气挥挥手就舍去?
不存在的,没有一个创始人会在网聚这个高歌猛进的时代轻易放弃。
“也对,”楚洛听完柳若依的回答后,也想到了这一点。财物动人心,何况是如此巨大的一笔财富和荣誉。
成为带领华夏互联网的大哥级人物,一般人很难说放弃就放弃的。
“当然,我们在处理网聚股权的时候,也不要集中起来,除了极光文化的股权外,我们再分别成立几家离岸投资公司,将股份拆分后放到离岸公司里面去,对于外人来说我们这些离岸投资公司仍然还是小股东,丁石是明面上的最大股东,只是我们同丁石之间保持一种心照不宣的态度就好。”
柳若依的打算,自然也不想过分刺激丁石,从柳若依前世了解的信息来看,这个老大哥的内心还是蛮丰富的,能不刺激到他柔软的那部分就不要去干这种事情。
通过几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离岸投资公司,仍然可以维持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那就最好了!
第438章 浮出水面
用了一天的时间,柳若依终于将自己的梳理思路同赵少东和楚洛说清楚了。
娱乐产业一分为二,相关的业务分别注入香江极光传媒集团和金海极光影业集团公司中去,金海极光文化中影业相关的一部分成为极光影业业务的核心,而金海极光文化则成为香江极光传媒全资子公司了。
同样在香江极光文化的整合上,电影业务分割出来成立香江极光影业有限公司,成为金海极光影业集团公司的一个全资子公司,然后以香江极光文化的底子,成立香江极光传媒集团公司。
这个香江极光传媒集团公司再将琼海的极光影视基地和ATV卫视台资产以子公司的形式装入进去。
至于新并购过来的矩阵视觉特效公司,柳若依规划让其独立发展,股权目前放到极光风投名下,未来也会转移到三人分别成立的离岸投资控股公司中,以方便进行资本运作。
矩阵视觉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以烧钱为主,能够做到盈亏平衡就不错了,能够从外部融资发展那肯定是以外部融资为主。
在柳若依看来,这种专一性很强的细分领域内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相对来说不算太好,天花板就在那里,即便未来内地电影市场起步开始大发展,特效的市场空间始终就在一个比较小的数量级上。
至于海外业务部分,考虑到现在还是起步阶段,其中大部分投资是柳若依提供的,柳若依索性将这块业务重组成一个独立北美极光娱乐公司,占据了控股的地位,赵少东和楚洛在这个公司沦为小股东,以极光风投的投资股权为主。
对于这个目前还只是烧钱的公司,柳若依的做法让赵少东和楚洛也无话可说。毕竟现在北美极光娱乐公司投资的钱是柳若依私人给出的占大部分。
而在极光风投这块,柳若依也实现了股东法人化,通过离岸公司的个人投资控股公司进行了股份化改造,确保在法律层面上将极光风投股权明晰化。
为了做这件事,柳若依在开曼群岛和所罗门群岛一口气分别注册了3个不同性质的投资有限公司来操作。
有了这次改变后,加上估值上引入战略投资者就会有一个非常好的评估定价,未来如果谁想强取豪夺,那么要么在争斗中败北走人,要么就要拿出真金白银来收购柳若依手中的股权。
想通过其他方式低价将柳若依挤出来的空间几乎不存在了,无论赵少东和楚洛都是一样在利益方面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保障。
而只要能够相对公平地体现自己的价值,未来能不能一起走到最后,对于柳若依来说那就不是唯一的选择了。
极端一点来说,如果能够以现在的高估值套现,柳若依可以以此为基础重新开始,都能够快速打造出自己的新传媒帝国出来。
藏着她脑海中超前将近二十年的见识,这是别人根本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无论未来的大趋势也好,还是各种操作的有效模式也好,柳若依比起现在娱乐圈中的人在新媒体萌芽时期完全还在摸着石头过河,那是不知道超前了多少。
所以现在是合则两利,分开对于柳若依来说是会受到较大冲击和影响,但是极光传媒那就基本上是断了创新的根基。
损失上绝对是对方来得更大,不仅仅是少了柳若依这个强大的创新引擎,还会面临柳若依新传媒集团的全面竞争,这样的局面,相信任何一个想要对极光传媒动手的大佬都会三思而后行的。
搞定了以前留下的坑,柳若依才开始向赵少东和楚洛提出了自己在金融市场上的新构想。
“俩位大少,除了娱乐圈这块业务,有没有兴趣一起再做做投行业务?”柳若依将自己的投行计划做成了一个商业计划书形式,简单向赵少东和楚洛讲解了一下。
严格来说,柳若依原本设计的针对未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宏大计划,实在有些太超前了。如果真像柳若依内心设想的来说,赵少东和楚洛心脏再大也好崩溃的。
即便是被柳若依简化和缩小了无数倍投行规划远景,赵少东和楚洛听了以后也是觉得有点头皮发麻。
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懂投行是干什么的,相反,这俩对于这一块简直不要太清楚了。
别看香江的投行公司密度之高简直是亚洲之冠,但是赵楚俩人都清楚真正能够风生水起活得好的投行都是那些巨头们,香江本地的投行基本上没有多少混出头来的。
没办法,投行这块业务,人脉关系太重要了,没有人脉几个亿几十个亿的交易,凭什么要让你来做?
“Annie,这个投行业务规划得挺好的,可是我们家就有人在干这个行当,说实话,真不好做,现在虽然还能勉强支撑下去,但是也就那样,想大发展很难,金融危机前两年的百富勤何等风光,一次危机就洗白了。”赵少东非常郑重的劝说道。
“这种靠杠杆投机的操作,如果看对了方向自然大赚特赚,可是如果看错了方向,那就是灭顶之灾,想当初百富勤也是短短几年成就白衣市值,旗下业务涵盖了融资、投资、证券、商品期货及外汇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等混业经营,一度是香江本土最大的投资银行,可是转眼间就灰飞烟灭,连一个挽救的机会都来不及实施就直接被破产清盘,百亿市值转眼成空啊!”
作为亲身经历过这一事件的赵少东,现在说起这件事都还有些心有余悸。
2000年以前能够做到香江一百亿市值的公司已经算得上大公司了。至少除了东洋外,亚洲找不出比百富勤更大的投行企业来。
然而遇到金融危机,这种辉煌瞬间就变成过去式。
柳若依在炒股911事件的时候的确是把握住了一次天赐良机,无论是运气还是触觉、操作手段赵少东都是挺佩服柳若依这一次炒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