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尽心思,眼看着有机会把一个大佬轻轻拉上自己的战车。柳若依心中还是挺满足了,带着这样的心情,柳若依答应了凯特琳的请求,决定去北美走一圈。
能够有机会在好莱坞的传统地盘圈一波粉丝和捞一笔美金,柳若依还是很有成就感。
她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歌曲在异国他乡也有这样的热度,说实话,在她的那些中文歌曲中,很多情感都是东方人的表达方式,所以在改编方面柳若依同意凯特琳进行相当大的重新再创造。
没想到这张专辑在北美也取得这样亮眼的成绩。
“Annie,这位是我们的销售总监康纳先生,在过去一个月的销售中,康纳先生走遍了美国每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将Newsoul这张专辑的歌曲推广到这些城市的每一个电视台和电台。”
一看到柳若依,凯特琳马上将手中的大将介绍给对方,说实在的,眼前这个局面,凯特琳虽然功不可没,但是真正的幕后英雄,还是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康纳先生。
同柳若依见惯的大腹便便美国佬不一样,康纳个子不高,最多也就是一米七的样子,而且身材单薄,脸上雀斑数量比起普通美国人至少密集了一倍以上,年龄起码四十多岁以上。
“你好,康纳先生,辛苦了!”柳若依倒是没想到凯特琳这么直,对康纳客气的打招呼道。
“你好,Annie小姐,我听过Annie小姐的歌,心目中早就绝对Annie小姐应该是天使一样的精灵,没想到看到真人,Annie小姐比天使还要漂亮!”康纳先生满脸堆起笑容,就像是一堆皱起的芝麻一样。
“谢谢!康纳先生过奖了。”柳若依没想到这个歪果仁这样没有底线,这马屁直得让她都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哈哈,康纳先生还是这样直爽。”凯特琳在旁边看柳若依表情不太像是受用的样子,赶紧出来打圆场道。
“回到今天我们的主题,康纳先生不如讲讲未来我们的宣传计划是怎么样的?让Annie小姐批评指正。”
凯特琳将话题引到了正题。
说道正题,康纳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非常认真的开始讲解起柳若依的行程安排来。
在康纳的计划中,柳若依基本上将围绕美国走上一圈,知名的大城市被串成一条线,这个旅程一个月下来都非常紧凑,基本上每天都有一段不短的旅程。
柳若依一看这个头皮一紧,“我想这个行程是不是太密集了?”柳若依有些无奈的提意见道。
“不,不,不,我这个安排还遗漏了不少很有潜力的市场,但是凯特琳小姐告诉我,最多只能做一个月的行程,所以才被迫削减了很多潜力市场的宣传。”康纳认真地说道。
“康纳先生,我不是在质疑你的安排,而是我的行程安排不会有这么长的时间,我这次从香江飞到美国,还有一些别的事情要做,不仅仅是宣传,或许凯特琳没有同你沟通好,我不仅仅是一个艺人,还是一个生意人。”
柳若依看着这个认真的中年大叔,也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但是这次她的时间真的不能只浪费在这个宣传上。
尽管柳若依对于这些宣传本身并不是太反感,她只是觉得这样多城市一日游没有必要,效率不会太高。
“我觉得,我们需要选择一些真正的潜力市场”柳若依接着说道。
“现在,专辑销售的地域或者城市分布图有吗?”
“有,你看,这就是过去一个月销售的地域分布图。”康纳果然是非常专业的销售总监,很快就调出来一张销售的城市分布图--这是柳若依非常熟悉的Excel图表,在销售量大的城市,圆圈也画得大,因此柳若依非常清楚地看待自己的专辑其实主要的销售区域就是俩大区域。
一个是加州城市群,一个就是纽约都市圈,这俩地方销售合起来几乎占了总销售的六成。
柳若依站起来,走到了投影幕旁边。
“我想最应该去的就是这个,和这里俩个区域!”柳若依指着最大的俩个销售量圆圈的地方说道。
这个思路同康纳选择的线路截然不同。
“为什么?Annie小姐,这些地方诚然是我们一些非常重要的区域,但是从目前的销售量来说,这些区域应该相对已经比较饱和了,那些销量少的地方不是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吗?”康纳不解地问道。
“加州这块,单单是旧金山湾区这块附近城市群就是近千万人口,华裔近百万对吧?”柳若依问道。
“不错,”虽然不知道柳若依怎么清楚这些数据,康纳还是点头认可。
“纽约湾区这块城市群,如果我没有记错,人口总数超过2000万以上,其中华裔和亚裔数量也不少。”柳若依接着说道。
“所以从我们的销售情况来说,如果我没有猜错,在购买我专辑的人群中,恐怕也是以华裔、亚裔为主吧?”
对于自己的专辑覆盖人群,柳若依原本对于北美市场这个超出预期的销售量有些疑问,但是看了康纳做的销售量地域分布图后,才恍然大悟。
喜欢她歌曲的,恐怕还是以华裔、亚裔这些亚洲来的族群为主,虽然说在歌词方面进行了本地化再创作,但是曲调和旋律这方面骨子里仍然是东方音乐的底子。
华裔和日韩亚裔真正的乐迷一听恐怕就听出来了,所以在这块是没法进行改变的。
不过对于柳若依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发行了一张英文专辑后找到了自己的基本盘,那就在这个基本盘上面继续在深耕一下,将这些现在还刚刚入坑的歌迷转化好了,那就是自己未来新作品不折不扣的粉丝!
虽然说要形成铁粉绝非一朝一日就能够一蹴而就,但是有了现在这个基础,再加上时不时搞点歌迷见面会、甚至未来演唱会这种方式的话,柳若依在北美的铁粉群就会慢慢形成。
所以对于柳若依来说,与其漫天撒网不如选择几个根据地进行深耕,俩大区域合计人口超过3000多万,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市场,将这俩个区域市场稳固下来,那基本上就很不错了。
北美对于盗版的容忍度几乎为零,这个独有的市场特性,让柳若依的第一张专辑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
第453章 北美之旅
“Annie姐,这些都是今天的报纸财经部和新闻版,基本上我们手里的公司股票没有太多负面新闻,新闻部分,白宫小布提出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不可接受的,对伊采取的措施越来越严。”
“受到该消息影响,原油进一步上涨,蔡总希望可以借机冲高的时候做一次仓位调整,了解一部分利润,将仓位调节到7成以内。避免在利好出来后的调整行情。”
完成了白天的各种见面会后,柳若依回到酒店,谢绝了凯特琳等人的饭局,开始做自己事情。
首先听完薇薇安的简报,然后开始自己浏览当天各大报刊的新闻。
毕竟很多东西,光是听薇薇安整理后的简要汇总,还是难免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
这已经养成了柳若依日常习惯,尽管看起来很辛苦,但是柳若依已经学会苦中作乐。
重生过来的记忆越来越模糊,很多大事件提前做了记录,保存到自己加密的电脑文件中,可以作为未来的一些重要研判参考基准。
但是一些原本不太清晰的记忆,往往还是需要各种信息诱发联想。
所以在这方面柳若依没法假手于人,只能自己辛苦一些。
柳若依看报的速度很快,她的英文本来就非常好,一目十行浏览都不会错过什么重要信息。
《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
今天果然也没有太多值得关注的新消息,只是在柳若依特别关注的海湾事件上,今天白宫再度放出嘴炮,对伊提出了又一次的战争警告。
只不过这种宣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连头版都没有占到,让人怀疑白宫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大多数人对此没有什么反应。
倒是油价受到这个消息影响,持续上涨几天后,今天跳空又高涨了1个多点,不断创出近一年来的新高,市场一片火热。
这些短期事情虽然不是柳若依可以预测到的,但是相对来说,现在还不到30美元的新高,远远没有达到柳若依心理价位。
而且这些消息刺激也没有达到让油价飙升到高点的能量,真正完成这一波油价飙升终点的,应该是白宫终于下定决心,让游弋在海湾的航母群发出第一枚战斧导弹!
不断增加的美战略油储备量,在柳若依看来这才是这一波行情的重要推手。
在国际期货市场顶级玩家中,绝大部分不是像柳若依这样靠先知先觉,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市场供需走向。
美战略石油储备总量的增加不是什么绝密信息,在华尔街和欧洲那些顶级石油期货玩家眼里,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跟踪着这个走才是正道。
至于战争是否真的来临,什么时候来临反而是其次。
说不定真的发生战争,那个时候反而是石油期货市场“利空出尽”,兑现利好的下场就是高涨后的新一轮下跌。
柳若依在哥大学习的就是这个相关,尽管这些信息对于她来说已经久远到不可记忆,但是凭着她学习的知识,已经非常清楚这个套路才是玩这一波石油期货最正确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