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妈妈 (雪上一枝刀)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雪上一枝刀
- 入库:04.11
吃胖了就有力气了。
王文广笑着答应了。
当得知前儿媳妇调到了惠阳县工作,并且将四个孩子也转学带走了之后,曹丽娟的心情是异常愤怒的。
前些天因为她说儿子王文广在农场的日子不好过,要想过得好一些就得多花钱从老乡手里买东西,她信以为真了,急吼吼的给了赵珍珍一千块钱,但现在想来,可能压根就没这件事儿,农场那样封闭的地方,犯人根本出不来,这么跟外头的人买东西?
是她作为母亲一听儿子受苦就不辨真假了,所以才会上了她的当。
曹丽娟可以肯定,儿子对这件事儿毫不知情,而且这钱一定还在赵珍珍手里!要搁她以前的脾气,非要坐车去惠阳县,亲自把这个钱要回来不可!一千块对她来说是不多,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人一辈子都没有这么多钱!
但她一想到这笔钱最终还是会花在四个孙子的身上,就不是很想去要了。
但也因为这样,她心里更加生气了。
其实,曹丽娟真的冤枉赵珍珍了,钱的确在赵珍珍手里,但王文广是知情的。赵珍珍很坦然告诉她,这钱是她主动跟老人提起来的。王文广完全没放在心上,他从小到大生活优渥,从来没有为钱发过愁,也就和赵珍珍结婚后,父母切断了经济供应,他只能花用有限的工资,让他偶尔会觉得手头紧张,但一切在赵珍珍的安排下,日子还算得去。
关于父母的家底儿,作为唯一的儿子,他当然是知道的,父亲手里值钱的东西都是字画玉石,母亲不一样,她手里有满满一匣子的金条,这点钱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简直九牛一毛。
而且说实话,王文广对父母是有点失望的。
诚然现在局势紧张,像他这样有问题的劳改犯,所有人都恨不得躲得越远越好,他写的平安信父母没有回,也从来没有给他邮寄过任何东西,听赵珍珍说,母亲曹丽娟准备了一包东西但没能捎过来,明明可以寄来,却非要假借别人之手,那肯定就是要跟他划清界线的意思了。
但其实,农场很多和他类似的情况,家里来探视的可不只是妻儿,父母甚至姐妹都会来探视一两次的。
虽然父母的做法,理智上他可以理解。
“曹阿姨,您这这就走了?”刘大嫂十分热情的说道。
邻居赵珍珍不声不响就调走了,竟然连前公公婆婆都没通知,这件事儿足够她在单位说上好几天的了!
曹丽娟头也不回的走出平城大学家属院,回到家就赶紧跟丈夫商量怎么办。
王稼轩没想到赵珍珍的动作这么快,不过他消息还算灵通,了解到赵珍珍好像在工作上表现还不错,这一次调到惠阳还升了一级,就叹了口气说道,“丽娟啊,凡事不可强求,咱们能做的都已经做了,你也不要再多想了!”
曹丽娟点点头,从桌子上的点心盒子里拿出一块儿酥皮绿豆糕,一边吃一边说道,“话是这么说,可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你说,一个女人又要工作,又要带四个孩子,她能把建民他们照顾好吗?惠阳县我没去过,不过听说很穷的,和乡下也差不多了!”
王稼轩放下手里的报纸,说道,“这些都是小事儿!桂生昨天又来信了,说一个徐局长马上要来平城了,这个人很不简单,桂生说很多地方都闹成了一锅粥,就是这姓徐的在背后操作的!别看咱们平城下放了那么多人,还算是好的了,有些地方已经彻底乱了!所以啊,这些一天咱们尽量不冒头,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等风头过去了再说!”
曹丽娟一听心慌了,一口茶水差点喝呛了?
“咱们都退休了,还能查到咱们头上来?论资历,咱们可都是给国家做过贡献的人!”
王稼轩点点头,压低了声音说道,“谁说不是呢,但你还记得几年前老任的事情吧?现在也没个定论,他们一家人还在干校没回来呢,那里的条件比农场好也十分有限!”
曹丽娟立即说道,“那我明天跟医院请个假吧,明天把家里好好收拾一下!”
是该好好收拾一下,有些东西要收到仓库里了。
王稼轩点了点头。
因为发生了几件突发事件,徐局长的平城之行一拖再拖,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后,终于在三月初到达了平城。
前面说了,徐局长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到了平城之后并没有去听陈市长的汇报,而是在张处长的陪同下去了青禾农场。
不过,让他感到疑惑的是,农场的一切没有什么异常,似乎和卢志伟说得不太一样。
第67章
若一定要找出不同来,那也是好的方面,青禾农场看起来很有秩序,各方面都打理的井井有条,监管人员工作都很认真,在这里接受劳动改造的犯人也都挺老实,他站在农田边上观察了好一会儿,发现大多数人干活动作比较娴熟,而且也肯下力气,这说明什么,说明平时也应该是这种状态,而不是搞形式主义。
徐局长行伍出身,但父辈往上都是农民。
“徐局长,再往前走就是荒滩了!”李场长脸上挂着殷勤的笑容,好意提醒道。
但徐承天没有理会他的话,仍旧大步流星的往前走,一直到了干涸的芦苇荡旁边才停下脚步。
他抬头望了望一眼望不到边的盐碱地,有些疑惑的问道,“这样的地能种什么样的庄稼?去年你们农场的农作物产量如何?能不能供应自身的粮食供应?如果不能,每年的缺口有多大?”
青禾农场从今年开春开始修建,因此没来及耕种冬季小麦,听取了当地农民的意见后,分别种植了大豆,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第一批劳改犯是从其他农场转过来的,人员比较少,劳动士气也不高,因此种植的面积有限,各自种了五十亩左右,当然了,土质本身就差,后期的施肥和管理也都有点跟不上,所以产量也很低。
现在农场里有好几千下放的劳改犯,这些人一年的口粮是个庞大的数字,收获的那点粮食根本不值一提。
李场长回答道,“回领导的话,因为农场春天人员不到位,只种植了一百五十亩的农作物,收获的粮食总量在三万斤左右。要是按照人头算的话,每个人一个月三十斤的口粮,三千人就是十万多斤,粮食的缺口还很大,不过,今年的耕种量是去年的两倍,而且有七十亩冬小麦,估计今年秋天的总收获量在十万斤左右,到时候农场就会实现基本的自给自足!”
他的这个话听着似乎头头是道,实际上掺了不少水分,首先,去年种植的大豆玉米等总产量只有一万七千斤,其次他的算法也有问题,一个成年人,尤其是还要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一个月三十斤的口粮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食堂里供应的饭菜已经很差了,每顿都是水煮萝卜或白菜加上两个玉米面馍馍。馍馍做的很结实,个头也不小,三顿六个就不止一斤了,而且不少人还能侥幸多打上一个馍馍。
也就是说,现在很多人吃不饱,但口粮也不止一个月三十斤。
李场长或许能糊弄得了别人,但对于经历过枪林弹雨和各种政治考验的徐局长来说,对细微末节最敏感,一下子就听出了问题。
他瞟了李场长一眼,算了一笔账,“今年风调雨顺,各地的庄稼都获得了大丰收,平城的农村作物平均亩产量在二百七十斤左右,我来之前跟有关方面的同志沟通过了,你们农场这地大部分都是盐碱地,开垦改良的难度不小,三万斤产量,那就是一亩地二百斤,能有这个产量真是让人意外!”
李场长原来就是政工科干部出身,练就了厚脸皮和好口才,虽然谎话当场被戳穿了,他还是笑呵呵的说道,“徐局长,我们农场上下都干劲儿失足,到现在为止已经开恳出来三百多亩地了,最好的地块都耕种了冬小麦,要是没有旱情的话,估计到明年农场在粮食上就能实现自给自足!”
李场长刚才吃了吹牛的亏,就刻意少说了农田的数量,实际上,经过农场办公室的测量,他们开出来的地至少有四百亩了,即便是产量低,明年也差不多能实现自给自足。
徐局长没理会他,也没点头。
一直站在他身后没有说话的程秘书说道,“局长,这里风大,马上也到中午了,不如先回去吧!”
徐承天点了点头,十分严肃的对李场长说道,“等一会儿做一个全面的口头工作报告!”
李场长这个人其实口才是很好的,前些天给农场的犯人上思想政治课,他滔滔不绝,一连讲上两个钟头都没有问题,而且他尤其善于做口头报告,就笑着答应了,说道,“好,一切都听领导的!现在请领导去食堂吃个便饭吧!”
因为之前上头有明确的指示,现在国家还出于比较困难的时期,各行各业在生活问题上都要遵循勤俭节约的基本原则,农场的犯人和监管人员吃的饭菜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犯人定量,工作人员管饱,吃多少都不限制。
鉴于上次卢主任来农场的经验,而且李场长得到的消息,这一位徐局长又是卢主任的上级,所以工作作风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李场长没敢让食堂另外开小灶。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80有空间 (寒月清魂) 潇湘VIP2019-11-06 完结温琼枝从来都没有想到,那个表面冷若寒冰的男人会痴情如斯。前世眼瞎,被闺蜜陷害致使身...
-
八零宠婚:致富种田秀恩爱 (二分之一) 阿里文学VIP2018-7-30完结重生八零小山村,没地没钱没爹娘!被批斗?陈秋:我忍!被游街?陈秋:我再忍!妨碍我做生意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