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妈妈 (雪上一枝刀)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雪上一枝刀
- 入库:04.11
“老吴,我看清芳这一阵子情况还不错,你要是出去了,还可以从外面捎点东西给她,要是一家人都被困在里面,反而更不好办了!”
梁校长这话很有道理,吴启元有点动摇了。
吴清芳抱着孩子在旁边急得不行,她怒视着父亲,说道,“爸!我都快三十岁的人了,我能行的!你放心好了!再说你出去了,还能给我捎点好吃的,我想吃麻团了,等过一阵你给我寄点来好不好?”
吴校长深深叹了口气,接过女儿手里的外孙紧紧搂在怀里,使劲儿亲了亲他的小脸蛋。
腾腾被姥爷脸上的胡子扎的有点痒了,小家伙嘎嘎笑起来,伸出小手拍了一下吴启元的脸。
这孩子还不会说话,他这动作的意思就是不要再亲他了。
眼看着就要晚了,而且已经有人好奇的围观了,王文广和梁校长一左一右拉着吴启元就往外走。
他们一行人都换上了干净整齐的衣服,每个人心里既高兴又激动,但也不敢太溢于言表。
因此,每个人的脸色还是不太好看,但个个看起来精神都很好。
李场长看到吴启元有些意外,他虽然不太关心项目组的事情,但毕竟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事情,如果他没记错,这位吴校长并没有参与项目组。
客观的来讲,吴启元就是想参加也不太现实,这项目和别的实验不一样,是需要经常到田里去的,每天的日常劳动已经够累了,吴启元六十多的人了,放了工还要看外孙,实在是没有体力也没有时间,而且专业也不对口。
王文广飞快地跟小胡交代了一句,胡利农立即大声说道,“吴校长,原来我们这项目最初是您提出来的啊,你是我们的总顾问啊!”
吴启元有点心虚,但还是点了点头。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一听这话就觉得经不起推敲,不过在农场这大半年的劳动改造,已经让他们明白了少管闲事明哲保身的道理,而且,多一个吴校长,对他们也没什么影响。
李场长皱了皱眉,没有开口说话。
反正项目组也就是加了这个一个人,而且还是个德高望重的老校长,他马上就要调走了,还是不要管那么多了!
李场长和几个监管人员走在前面,一行人跟着大踏步往外走。
当终于走出农场的大门,很多人都明显舒了一口气。
王文广和梁校长不约而同的回头望了望,梁校长低声说了一句,“文广,这会儿我真觉得和做梦一样!”
不止是他,在场的大多数人恐怕都是这么想的!
从樱桃公社坐车到惠阳,再从惠阳县坐车去平城,等他们赶到平城市政府,已经是中午了,他们这些人只有少数人挎包里拿了饼干充饥,大多数人从早上到现在都没来得及吃饭,早就饿坏了。
辛亏市政府早有安排,几个年轻干事领着他们先去了市政府的食堂,笑着说道,“各位同志辛苦了,餐具在那边,你们想吃什么随便打啊!”
政府的食堂菜品很多丰富,除了炖萝卜炒白菜,还有炖土豆炖豆腐,荤菜种类也不少,烧鱼炖肉肉丸子都有。
大家好久没吃这么丰富的饭菜了,也着实饿了,各自打了菜就埋头大吃。
王文广也不例外,虽然这里的烧黄鱼比不上大学食堂的味道,但他还是吃了满满一大盘子,外加两个肉丸子和两个白馍馍。
所人吃饱喝足后,几个干事又带着他们来到市政府招待所。
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多,陈市长终于抽出时间来,在大会议室和大家见了面。
陈友松坐到主席台上往下看了一眼,饶是他见多识广,心里也微微被震撼了,下面坐着的这些人,明明都是平城的高级知识分子,但一个个灰头呛脸,面色黑黄,皮肤粗糙,外表看起来真和农民没什么区别了。
他接过王文广交上来的项目报告,当场就看了起来,不过涉及到专业的内容他都是飞快地浏览一下就略过了,一直翻到最后实验的成果,每种农作物的具体亩产量,以及分析的前景,认真的看了两遍。
陈市长在心里飞快地算了一笔账,心情十分的愉悦,他微笑着对在场的每个人说道,“你们这个项目非常不错,刚才我看了王校长的报告,推测出来实施的成本不算太高,难度也不是太大,是非常适合在整个平城大力推广的!咱们平城靠海,滨海盐碱地带的面积非常广,几乎占了耕田的三分之一,若是把这些土地都改造了,咱们平城就不会轻易闹饥荒了!古代人都知道民以食为天!这是一项利民利国的大事儿,我先替平城的老百姓谢谢在座的每一位!”
他这一席话非常有感染力,在座的每个人都被他说得心潮澎湃,有几个年龄大的教授甚至擦了擦眼泪。
第二天,关于项目组的具体安排才宣布下来。
其实对于目前的平城市来说,土壤改良固然是重中之重,但目前最为迫切的,却是要尽快改善目前越来越严重的干旱问题,因此他们这些项目组的人被分开了,一部分由王文广带队,负责去平城各地推广改善盐碱地增产的经验,剩下的人由梁校长带队,不计成本,专门改善整个平城农田的灌溉系统。
如今天旱,从春天到现在就没下几场雨,而且每次下雨都是毛毛雨,地面还没湿透就停了,和没下雨的区别不大。
市政府秘书处很快起草好了文件,文件又很快被下发到各个基层单位,要求救援队过去指导工作的时候,必须全力配合、
他们这些人被命名为救助队,一队队长王文广,二队队长梁校长,这个救助队不隶属于任何单位,直接归市政府的领导,具体工作安排则是由罗市长身边的孙秘书来统一安排,但是大的事情必须上报给陈市长。
罗市长本身就分管农林水这一摊子,对平城各县市的干旱情况非常了解,因此就把救助队的第一站,安排到了目前干旱情况比较严重的惠安县,惠阳县受灾最轻,排在在最后。
末了,孙秘书又有些歉意的说道,“咱们市政府的资金比较紧张,所以暂时只能每个月给大家发放四十元的生活费,不过,如果的确在生活上有困难,可以提出申请额外补贴!”
要跟以前在大学时候的工资相比,四十元当然不算多,但很多人已经不敢这么想,也不敢这么比较了。
这比起在农场已经是好的不能再好了,在农场每天那么下苦力的干活,非但一分钱都没有,还要忍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现在终于摆脱了劳改犯的身份,还每个月能领工资!
而且,青禾农场现在一共有四千多的劳改犯,只有他们二十几人走出来了,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和这个比起来,其他的都不太重要了。
孙秘书看到没人说话,继续笑着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现在就把第一个月的生活费发下去,大家回去休整两天,后天一早来市政府报到!”
此时才上午十点多钟,王文广走出市政府的大门,顺着熟悉的街道往前走,却着实有些茫然。
大学家属院里的房子已经是空空如也,是不可能回去的了。
妻子赵珍珍和四个孩子在哪儿,哪儿才是他的家。
不过,犹豫了片刻,王文广决定,还是要回父母家里看一看。
前几个月,因为儿子和儿媳已经离了婚,王稼轩和曹丽娟两口子一心想要抚养四个孙子,或者至少将两个小的接到身边,然而费尽力气,这件事也没有办成。老两口为此都很生气,王稼轩很快就释然了,但曹丽娟一直堵着一口气,后来硬着头皮去了一趟惠阳,发现孙子们都被养得很好,而且,因为一段时间没见,明显跟她这这个奶奶没那么亲了。
虽然她知道小孩子就是这样,比大人还要实际,养在谁的身边,谁对他好,谁陪着的时间比较长,就依赖亲近谁。
然而她心里还是很失落。
从惠阳回来后,曹丽娟闷闷不乐了很多天,除了去医院坐诊的时间,实在是闲得慌,就新添了一项爱好,也不算是新添吧,她从小就有国画基础,现在不过是重新拾起来。不得不说,若要修身养性,绘画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时候曹丽娟甚至能对着一朵鲜花观察半个上午,只为能临摹出它最美的瞬间。
老夫妻俩一个养花儿,一个绘画,彼此相安无事又能彼此欣赏,日子过得倒是比以前更和谐了。
这天上午,曹丽娟在院子里做完半副画,看看时间不早了,就招呼丈夫,“老王!今天该你做饭了啊,昨天我刚炸了一瓶子肉酱,咱们中午就简单煮个面吃吧!”
王稼轩从厢房里走出来,两只手都沾满了花泥,笑呵呵的说道,“好,我这就去煮了,前几天做的泡菜应该差不多了,一会捞一盘子就着面条吃!”
曹丽娟是上海人,口味向来十分清淡,但最近她去季家串门,跟季东的妈妈学会了做泡菜,因为里面有辣椒,一开始只是做给丈夫吃的,后来她尝了一点里面的萝卜,又酸又脆,只带了一点点微辣,意外的很好吃。
于是夫妻俩顿顿饭都离不开一碟泡菜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80有空间 (寒月清魂) 潇湘VIP2019-11-06 完结温琼枝从来都没有想到,那个表面冷若寒冰的男人会痴情如斯。前世眼瞎,被闺蜜陷害致使身...
-
八零宠婚:致富种田秀恩爱 (二分之一) 阿里文学VIP2018-7-30完结重生八零小山村,没地没钱没爹娘!被批斗?陈秋:我忍!被游街?陈秋:我再忍!妨碍我做生意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