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六零年代好妈妈 (雪上一枝刀)


  “珍珍,你在想什么呢,还不快吃,饺子都凉了!”
  赵珍珍回过神来笑了笑。
  惠阳工会这边的工作已经跟郭大姐交代的差不多了,王文广的假期并不多,按说起来,全家人应该早点收拾东西早点搬过去比较好,但因为建民和建国一直同意转学,赵珍珍就没有勉强孩子。
  反正现在是在暑假期间,早一天晚一天没有什么关系。
  让她没想到的是,王文广回来的第三天,大宝和二宝就主动找到她,说同意转学了。
  不过,有些话赵珍珍需要说在前面。
  “建民,建国,妈妈要跟你们说一件事儿!”
  她的表情异常郑重,两个小孩都有点紧张的看着妈妈。
  赵珍珍接着说道,“农场的情况有点特殊,爸爸有自己的工作,妈妈也要自己的工作,到时候也许会很忙,很可能,你爸爸不能像现在这样天天陪着你们!”
  王建民紧绷着小脸儿没说话。
  王建国则有些可怜兮兮的说道,“妈妈,那爸爸会特别忙吗?一个星期能回来一次吗?”
  赵珍珍摸了摸他的头,说道,“肯定能!”
  王建民的小表情缓和了不少,王建国也很高兴。
  兄弟俩都对这个答案很满意。
  赵珍珍从平城搬来惠阳,带来的东西并不多,但来到惠阳后添置了不少生活必须品,有些还是比较笨重的东西,收拾起来也要费些时间,不过因为王文广在,他现在干活又麻利又稳当,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所有的东西都打包了。
  惠阳到农场每天有一辆班车,但他们携带的东西太多,甚至连面缸都用麻绳捆着带上了,幸而赵珍珍早有准备,已经提前写信给堂叔赵青山了,也是巧了,化肥厂正好有一批货要拉到惠阳,卸了货后,堂叔要回家探望二爷爷和二奶奶,正好可以捎着他们。
  农场新建的小学从外观上来看还不错,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瓦房,学校应该有的各种配备也比较齐全,前后的空地都很大,后面应该是操场,但除了一个孤零零的篮球架,什么也没有。
  赵珍珍看着十分不错,但在杨光胜眼里就不行了,他绕着整个学校走了一圈,觉得哪哪都比不上他们四小。
  眼看着着开学在即,学校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虽然两个校长还没有到岗,但吴清芳和苗兰兰这些人早就过来上班了,不过领导他们的王场长也没有经验,只能领着这帮人把卫生都搞好,食堂后勤的准备工作,还有给学生下放的课本等物料理好,至于招生这一方面的准备,完全没有。
  她第一次和王场长,杨校长开碰头会议,因为彼此都还不熟悉,因此说话特别的客气。王场长对他们的到来首先表示了欢迎,然后说了一大套场面话就结束了。
  赵珍珍看了一眼杨校长,对方十分客气的让她先来。
  “因为对学校的情况还不是太了解,我只提一个建议,因为现有的教室比较多,教员的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不如咱们学校也对外招生!”


第86章
  惠阳第四小学被合并以后,杨光胜的副校长当不成了,在实验小学任职年级主任,先不说这是个虚职,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和油水不说,屁大点儿官儿,事情还不少,他手下的老师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很多都是正规师范中专毕业的,又有教学经验,说起话来就底气十足,常常因为一点小事情争执半天,不太服气他这个外来户。
  手下人不服气,杨光胜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改善,他已经年过五十,人上了岁数比较念旧,四小都被合并了两三年了,他好像还没从这件事儿的影响里走出来,日常除了认真授课,其他的事情他都不是很在乎。
  那些年轻人爱闹就闹吧,反正到最后还是要按照他的想法来办,反正这个年级主任他也不是很想当,大不了,谁愿意当谁当去吧!
  在这个前提下,他突然接到了调令,让他来农场小学当副校长,杨光胜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他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了家庭,也没啥好安排的,他的妻子前年得病去世了,两个儿子早都成家立业了,需要他管的就是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但其实老太太身体很硬朗,不但生活自理没问题,有时候还帮着他洗衣服做饭呢。
  接到调令的第三天杨光胜就来学校报到了,也就是说,已经到岗一个多周了,在这七八天里,他也把学校的基本情况摸了一个遍。
  虽然是新建的学校,但临时搭起来的班子似乎水平还不错,尤其是教员队伍,有一半以上都是正规师范大学毕业的,这水平教初中或者高中都可以了!更好的一点是,这些人的另一个身份,是农场接受劳动改造的犯人,那肯定在管理上就比较容易了。
  实验小学那些年青的难缠的老师,现在想想还头疼呢。
  根据他这些天的观察也的确印证了这一点,这些劳改犯教师为人都十分谦虚,别说对他这个副校长了,对学校后勤和行政上的职工都特别客气。
  杨光胜在来农场之前,就已经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了,来农场小学担任正职的是县里的工会主席。
  对于赵珍珍这个人,杨光胜虽然不认识,但早就知道她的大名,原因无他,去年惠阳县的两起抄家案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他本身是老党员很关心政治,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今日一见,让杨光胜没想到的是,这位赵主席原来这么年轻!
  赵珍珍提出来的对外招生,其实杨光胜这些天也在琢磨,一个学校要想办大办强,除了上头政府的各种支持,师资力量的雄厚,人员内部的管理,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生源。
  农场比起其他的小学,不足之处还是很多的,虽然师资占点优势,但很明显财力不行,上头的支持很有限,这从学校的各种细节都能看出来,而且王场长也一直强调要求少花钱多办事儿,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上头财力不太支持,那只有他们自己想想办法了,农场的适龄孩子现在还不太多,可以招收一些外来的孩子,不但可以丰富生源,而且还可以创收。
  因此,杨光胜立即表示同意,“赵校长说得很对,建立学校就是为了教书育人,不能让教室白白闲置!而且这几天我也去附近了解过了,他们樱桃公社只有一所小学,每年不但要接受公社的孩子,还有下面几十个自然村的孩子,小学规模不大,老师也不多,每个班上至少都有五六十个孩子。要是咱们对外招生,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只是现在已经八月中旬了,没有几天时间了,要招生必须要抓紧时间了!”
  赵珍珍冲他笑笑,说道,“杨校长,那招生的事情就由你全权负责吧,你尽快列出一张表格,列出需要的人力物力支持,我会让行政尽快准备,争取早点开始工作!”
  杨光胜重重点了点头。
  眼看着时间不早了,两个新上任的校长还在谈论学校的管理问题,看起来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一旁的王场长有些急了,对他来说,如果是饿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尤其是农场食堂的丁师傅做菜水平很好,一想起他做的菜就更饿了。
  当然了,王场长是很有党性的人,一般来说,只要没有事情耽误,他正点去食堂吃饭的话,那么多眼睛看着,他是不可能吃小灶的,也就是哪天有事耽误了,食堂里饭菜没有了,没办法只能吃吃小灶。
  而且他绝对不会占集体的便宜,每个月会交给丁师傅十元钱,算是开小灶的费用。这个丁师傅不愧是以前做过大厨的人,不但菜做的好吃,买菜也很有水平,现在鲜肉不好买,他隔上两天就去码头跑一趟,回回都能买来肥美的鱼虾,而且价格也不贵,一斤也就三四毛钱,往往一个月过去了,十元钱还没花完。
  王场长抬腕看看时间,耐心的又等了半个小时,完美的错过了农场食堂的开饭时间。
  “两位校长打扰一下啊,已经中午了,学校这边的人员还不太到位,食堂暂时没有饭菜供应,二位要是不嫌弃,跟我去农场食堂就餐?”杨校长老光棍一条,去哪里吃饭无所谓,就点了点头。
  赵珍珍本来想拒绝,但转念一想,孩子们都在二爷爷二奶奶家里不用她操心,从这里到樱桃公社也有三四里地了,回去吃饭最起码要花费一个多小时了,而且说实话,她也有点好奇农场的饭菜到底是什么样的。
  也跟着点了点头。
  王场长热情的在前面带路,走到学校大门口的时候,碰到了吴清芳和苗兰兰等几个女教师。
  苗兰兰瞄了一眼和杨校长并排走在后面的狐狸精,笑着说道,“王场长,今天学校订购的课本到了,我们负责清点归类,一忙就忙到现在了,这都快一点钟了,也不知道食堂还有没有饭菜了?
  她心里的小九九王场长一清二楚,他心里忍不住想笑,不过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还是公事公办的说道,“辛苦你们几位了,这样吧,我正要领两位校长去吃饭,小苗!你对食堂比较熟悉,先去通知一下丁师傅,让他准备六个人的饭菜!”
  苗兰兰愉快的点了点头,一路小跑先走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