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点开手机看,邮件全都是英文的,她看得速度慢了一点。
但最开始那个‘ngratutions!’一下就让云烟的心放下来大半。
她往下继续扫读。
看到确认自己获奖,以及颁奖典礼的日期。
云烟的心彻底落回原位。
她开心的把手机放在桌面上,推到远墨那边。
“墨哥,我获奖了!那个十大青年。”
远墨眼皮一抬,“你先吃饭。”
刚说自己很饿的人,饭才吃到一半,就忍不住开心起来。
果然是小孩子。
云烟依言拿起筷子,没吃,就是做做样子。
“我真的太开心了,哥!”
远墨有些无奈,果然小孩子脾气都是这样的么?
还能怎么办,只能顺着她来啊。
“方云烟小朋友,恭喜你。”
一顿饭吃完,云烟只能选择翘掉了下午的例会。
因为她要去准备参加颁奖大会。
方妈妈那边也在打电话给本来约好茶会的小姐妹们道歉。
“不好意思,我闺女获奖了,我得带她去选衣服,还得连夜飞去北地。”
“……”颁奖?小姐妹们怀疑自己听错了。
颁奖大会的时间就在三天后。
时间很紧不说,前面还得跟各位老师见面,当场演讲展示自己的新课题。
这么一算,三天的时间都没有。
虽然这不算什么国际性大奖。
可在国内青年科学家中,含金量还是一等一的高。
这可以算是最高级的奖项了!
况且,这对数学界来说却不是一件小事。
别人的‘十大青年新科技奖’拿出的都是专利、或者就是研究某一药物的进展。
唯独一个例外,那就是方云烟。
钱贤教授知道这件事后,也很开心,做为验证这份成果的指导老师。
他也跟着云烟去北地参加颁奖。
同行的还有方爸爸、方妈妈和方铮。
云烟第一个问的是远墨要不要一起去。
远墨当时拒绝了云烟,说还有其它事情要忙。
云烟脸上的表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沮丧起来,直到远墨拿出自己的祝贺信。
他说,“不以陪同人的身份去,但我们可以一起同台领奖。”
方云烟当场就想给墨哥打call。
原来墨哥也获奖了,简直不能更厉害。
=
云烟回家后,方妈妈甚至忘记问她为什么突然出现在海省。
之前不是在北地学习学得好好的么。
方妈妈拉着云烟去选正装。
毕竟这是科技大奖,不是走红毯,打扮的正式一点比较好。
云烟之前没穿过正装。
现在量体裁衣来做根本来不及,只能挑一两套合身的,再找人修一下细节部分。
当天下午,云烟就在不停的试衣服中度过。
方妈妈对衣服的要求很高,腰部的褶子都要做得对称起来。
云烟当时就有点后悔跟妈妈出来试衣服了。
以她的直男欣赏水平,感觉自己能穿上就是合身……
毕竟小时候买衣服都是这么过来的,买大一点,能穿好几年呢。
可到了最后,真正把改良过后的正装套上神。
云烟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只觉得整个人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云烟惊讶的发现,自己好像还是有点审美的。
毕竟她现在居然可以分辨出来这衣服现在穿,比之前更加凸显气质。
方妈妈在旁边揽着她的肩膀。
“你怎么跟你哥哥试衣服时候一个样?你可是女孩子啊囡囡。”
囡囡心里小声逼逼说自己是个女汉子。
不是什么女孩子。
方妈妈听不到她的心声,问道:“看,这样是不是更加合身了?”
云烟重重点头,“嗯,确实比最开始好看。”
方妈妈的审美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天,早上八点。
北地,迎宾酒店。
方妈妈在云烟换好衣服,打理好领结后,给她上了一层浅淡的妆容。
嘴唇上,方妈妈让云烟随便挑一个色号。
“反正都是薄涂,看不出来颜色的。”
可一分钟内方妈妈就不想说话了。
因为云烟人白啊。
她自己拿了一款烂番茄色的唇釉。
这么一涂,只觉得人百到发光,无比亮眼。
第97章
方妈妈思量了一下,拿出一只卸妆面签。
开始努力的把云烟的唇釉抹得淡一点。
再淡一点。
最后都要抹得干干净净,跟没涂过一样……
还是遮掩不了闺女白的惊人,漂亮的夺人眼球。
第一回,方妈妈陡然意识到。
闺女已经成年半年了,不是之前那个总是充满孩子气、还没成年的囡囡了。
现在的囡囡,举手投足、一颦一簇间都让人移不开眼。
云烟见母上大人抹了一根又一根的棉签。
脸上只能挂上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笑容。
所以呢,刚刚让她干啥来着?
涂了薄薄一层唇釉,然后,全、擦、干、净、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
方云烟可不敢对母上大人地安排有任何质疑。
她乖乖的任由母上大人折腾完。
随后就跟着母上一起出了房间。
=
于此同时,时刻关注着科学界动向的各高校也拿到了完整的获奖名单。
因为这是全国性的奖项,又是青年的第一大奖。
热度和讨论度都很高。
看到方云烟三个字的时候,葛宋教授明显愣了一下。
旁边有同事已经念出来。
“方云烟,这不就是之前那个独立推导出西塔藩猜想的高中生吗?”
对着他疑惑的目光,葛宋点头:“是。”
同事目光扫过葛宋和在座的几位大佬。
“院士们,你们谁偷偷给小姑娘写了推荐信啊?”
那岂不是等于把小姑娘收在门下了。
“不是我,我不研究数学逻辑领域。”
一位年迈的老教授说,“不过,之前她推导的闭路计算倒是符合我的方向,也不知道你们肯不肯让人。”
看样子,他也认为有人把方云烟同学收为学生。
而且,很想抢人。
讨论了几分钟,葛宋才震惊的问出来,“你们都没给她写推荐信?”
这句话宛若石破天惊一般。
让本来吵闹的小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过了会儿,“这么好的一个苗子,你们就放任她被隔壁大学抢走?”
“是啊,才高二就能独立推导西塔藩猜想,之后还自学了闭路计算,你们就没一个人联系过这位学生?”
葛宋教授脸色发青,他说:“我们之前联系过海省一中,他们说方云烟肯定会报名清华。”
不然,那三个校长推免名额也不会白白送出去。
“既然学校和学生都答应了,那就不该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位教授经验老道,“那你们说她会不会被其他的系要走?”
推断出人还在本校,大家的措辞也就没那么的激烈。
“咱们再打个电话问问,不问一下我这心里老放不下。”
“对,之前看她开始研究闭路计算,就想收下她了。可那天一下午都没看到她人,一问她的老师,才知道出去玩了。”
打完电话后,有人提出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
“之前我们没有抛出橄榄枝,现在她都获奖了,估计不少大牛都想收下她了。”
葛宋教授听到这句话,脸色更是不好看。
方云烟分明是远墨最先介绍给他的,最开始他腾不出手,让钱贤帮忙带带方云烟做数学逻辑。
现在终于空闲下来,方云烟居然已经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其实葛宋教授想要再等等,看看方云烟在其它方面的研究潜力再发表意见,也无可厚非。
如今的教育现状就是这样。
高中生和大学本科生都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深奥的研究领域知识。
因为就算接触到了,也被迫于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各种考证、四六级、雅思托福和期末考上。
很难有一整块时间去做研究某个领域。
所以,教授们收人一般也是在研究生之后。
哪想到,这一届出了方云烟。
才高二就能独立的推导西塔藩猜想和闭路计算的演变。
这也让教授们起了惜才之心,想把她收在门下。
他们以为自己动作都算快的了。
——在西塔藩猜想和闭路计算之后的短短一两个月内。
哪想到,居然有人动作更快,更早的发现了方云烟这块璞玉。
在方云烟推导闭路计算之前,就给她写了推荐信。
而且,身份还是位院士。
一群老师们头疼,“不行,方云烟必须来咱们数学系。”
“去其他系简直埋没了这么好的天份。”
“就算是位院士,咱们抢不来,还有葛宋呢。”
葛宋:“???”
葛宋教授职称高,但其它老师胜在年纪大、教学经验足。
有位甚至还是葛宋教授的老师。
他们都这么说了,葛宋正好也有收方云烟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