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庭道:“但他们含辛茹苦供你读书,却要看着你犯下欺君之罪。你可有想过,这将成为你家族的污点。你的两个弟弟往后若走仕途,怕要备受牵连。”
孙典簿眼中似有惶急之色,但很快又如灭去的火星般沉寂下去。
“那也是以后的事了,其实做官又有什么好?倒不如做个教书先生,还少了那些蝇营狗苟、倾轧相争。”
孙典簿说到这里,忽而以认真的目光看着孟庭。
“孟大人,您来看我,是想要知道我替谁顶罪吧?”
孟庭道:“是。”
孙典簿寥落的笑了一下:“孟大人应该能猜到的吧。”
孟庭面无表情:“张乾。”
孙典簿又笑了一下:“孟大人猜对了,就是张家人找的我。至于张乾为什么要这么害孟大人,相信孟大人更是清楚。有人将张家的把柄抓在手里,张家和张乾自然得替那人动手。”
孙典簿的话,印证了孟庭的猜测。
他就知道张乾是汾阴侯的人,只不过,他本以为张家愿意蹚这浑水是因为崇静大长公主的施压。他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为何张家这样的世家要为汾阴侯如此卖力。
原来是被捏住了把柄,这就说得通了。
“翰林院里五品以上的学士,你还知道谁是汾阴侯的人?”
“掌院学士——我们所有人的最高上官。”
“谢谢。”孟庭已经得到了答案,不需要再在这里待下去了。
临走之前,他对孙典簿说了一句:“我会去圣上面前替你求情,尽力为你求条活路。”
孙典簿没料到,不由惊住:“孟大人您……”
孟庭已然行了个礼,离去。
孙典簿一瞬间反应过来,忙奔到牢门口,双手撑在牢门上向着孟庭大喊:“孟大人往后要小心——”
孟庭没有回他,但他知道孟庭听见了。
走过阴冷潮湿的地牢,孟庭的眼神也冷的无以复加。
连翰林院的最高官掌院学士,都是汾阴侯的人。
汾阴侯想将他扼杀于微末初期,那他就回赠汾阴侯一份大礼。
张乾,他会除掉。
掌院学士,他也要一击拉下水。
他要让汾阴侯看看,什么是害人不成反作嫁!
第51章 宠妻
这之后, 孟庭向宫中递了折子,求见皇帝。
当晚皇帝就唤孟庭进了宫。
皇帝身体虚弱,是半躺在榻上召见孟庭的。
殿门被关得紧紧的, 连窗户都被封锁,不漏一点缝隙,完全隔绝了声音。
没有人知道孟庭和皇帝都谈了些什么。
倒是多日后, 大理寺对孙典簿的判决下来了, 判得竟然只是逐出官场永不录用。
这事还惹了不少惊奇,按说孙典簿欺瞒君王陷害同僚,斩首是免不了的, 哪怕家人跟着流放都符合当下的律法。
偏偏大理寺判得这么轻。
不用说,定是皇帝授意的了。
接着就有小道消息流出,说是孟大人为孙典簿求了情,皇帝心软了,才对孙典簿网开一面。
然后就有人议论,怎么孟大人如此以德报怨。一部分人称赞孟庭心胸开阔,极富美德;一部分人讥讽孟庭莫不是魔怔了, 还为害自己的人求情。
当然, 众人不傻,有人猜到孙典簿有可能是个替罪羊。孟庭愿意保替罪羊,果真品行高洁。
众说纷纭之中,孙典簿带着家人悄悄离开了京城。
他这个替罪羊没被判死罪, 那么他在张家人眼里, 就是一个隐患。京城是待不下去的, 唯有暂时远走。
孙典簿走前,家里收到一封匿名信。
信封里竟然装着足足两千两银票。
惊得孙典簿手一抖,那几张银票飞落在地。他那失明的老母亲循着声音问道:“你怎么把人家的信弄洒了?可惜我是没法帮你捡啦。”
孙典簿弯腰捡起银票,他的眼眶已然红了。
他压抑着,努力不让母亲听出自己喉间的哭腔:“一不小心的,没什么……”
孙典簿猜到了,这些银票是孟庭给他的。
他何德何能,竟然能得孟庭这样以德报怨,这样照拂。
两千两,这是他一辈子都不敢想的数字。却被一个本不必管他是死是活的同僚,送到了他的手里。
孙典簿在心中呐喊发誓:他虽远离京城,却定要谋得来日回归!但凡孟庭有用得上他的地方,他定当涌泉相报!
……
那天,孟庭从宫里回来后,天色已太晚。孟庭回府就歇下了。
第二天孟庭才来得及把和皇帝的对话告诉了韩嫣。
天气愈发的热,两个人坐在凉亭下的石桌旁交流纳凉。
韩嫣坐在坐垫上,觉得有些热,想把坐垫拿走,却被孟庭劝说不要着了凉。韩嫣干脆听孟庭的话。
韩嫣面前摆了一堆零嘴儿,孟庭面前就一壶茶。
韩嫣水葱般的指头间捏着块茯苓夹饼,一口口吃着。旁边紫巧拿着个小蒲扇,在给韩嫣扇风。
孟庭四平八稳的喝茶说道:“我把去见孙典簿的事和圣上说了,并为孙典簿求情,圣上允准。”
韩嫣点点头,她听懂了孟庭这话里的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他顺便告诉了皇帝谁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你说了是汾阴侯陷害你的?”
“没有,以我现在的官位和实力,无法一下子扳倒汾阴侯。”孟庭道,“我与圣上说的是张乾。”
韩嫣忙问:“圣上怎么说?”
孟庭道:“圣上只同我说了三句话。第一句,他说,张家仗着世家的积淀在京城作威作福,他早想对张家动手,却碍于张家人总能第一时间把犯下的缺德事盖住。第二句,圣上说翰林院内部的矛盾他不想管,但他也不喜欢像张乾那种带着一群世家子弟,败坏学府风气的人。第三句,圣上则说的是,文人总有软弱的劣根,他希望翰林院能提拔起一些有心思、不服软的文人。”
听了孟庭的话,韩嫣有感而发,想说圣上真不愧是圣上,怎么说的话都这么有深意。
明显话中有话啊。
韩嫣脑子转得也快,略略把这几句话在脑海里多过两遍,就明白了圣上所表达的几层意思。
思考这期间,韩嫣还含着茯苓夹饼,右边的腮帮因此鼓起一块。这废寝忘食的思考模样,看着有点可爱。孟庭正好在看韩嫣,莫名奇妙就产生这一念头。
意识到自己竟然觉得韩嫣可爱,孟庭只觉是一瞬间的胡思乱想。这回他没有不当回事,而是又多想了一下,他怎么忽然认为韩嫣可爱?韩嫣可爱吗?
反正不讨厌就是了。
韩嫣这会儿声音也响起:“孟庭,所以圣上的意思是,他想要收拾张家,但前提得是张家犯个无法补救的大错,圣上才好借此发作。同时,圣上也对张乾不满,想要好好整顿翰林院的风气?”
孟庭颔首,唇角微微勾起笑弧:“是。”
那么皇帝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就再明显不过了。皇帝说,文人总有软弱的劣根,他希望翰林院能提拔起一些有心思、不服软的文人。韩嫣眯着眼打量孟庭,这有心思、不服软的文人,说的可不就是孟庭这样的吗?
皇帝想收拾张家,想把张乾踢出翰林院,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皇帝又希望孟庭这样的人能在翰林院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这不就是在暗示孟庭,若孟庭能将收拾张家和张乾的由头送到皇帝手里,孟庭就会成为重点提拔的对象了吗?
韩嫣理清了思路,不由拍拍胸口,呼了口气。
被皇帝如此暗示加重视,对孟庭来说当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压力。
连她都跟着有压力了。
韩嫣问:“那你打算怎么做?”
韩嫣话落,旁边在给韩嫣扇风的紫巧,动作僵了一下。
从刚才韩嫣和孟庭开始讨论这事起,紫巧就觉得这事不是她一个丫鬟该听的。男女主人密谋,她一个丫鬟掺和什么?
只是看韩嫣热的额头都是汗,也没说让她下去,紫巧只好继续站在一旁给韩嫣扇风。
这会儿韩嫣和孟庭的话题进行到最机密处了,紫巧觉得自己实在不方便再听。她不由手僵了一下,倒是被韩嫣察觉。
韩嫣看向紫巧。
紫巧嗫嚅着道:“小姐,您看奴婢……”
韩嫣看出了紫巧的担忧,忙笑道:“是我考虑不周,没事没事,你下去歇着吧,总给我扇扇子也挺累的。扇子留下就好啦。”
紫巧递了扇子给韩嫣,福了福身道:“奴婢告退。”
紫巧这一走,韩嫣就得自己动手扇风了。
她一手拿着茯苓夹饼,一手拿着小蒲扇。蒲扇一扇,掀动她鬓边的发丝和软软刘海轻动,露出光洁的额头和被汗水洇得发亮的鬓角。
小嘴微张,嚼两下茯苓夹饼,再吐息几下。口脂的香味也顺着风飘开,浓郁的气息都被吹拂到了孟庭这儿。
孟庭每每呼吸,都能嗅到满鼻甜香。他正想着回答韩嫣,就见韩嫣把蒲扇对着他扇了好几下,她眨着眼睛艳笑:“天真热,我给你也扇扇!”
她快速朝孟庭扇了两下,似觉得一只手往对面方向扇风有点别扭,便放下茯苓夹饼,改成两只手执着扇柄。同时她身体不由自主前倾,顿时那张明艳的脸离孟庭近了。近到孟庭能看清她的每一根睫毛,能看到她脸上因薄汗形成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