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四间土坯房,右侧还修了灶房、柴房,左侧则修了茅厕、牲畜棚、鸡鸭猪圈。横着的四间土坯房中间还有个堂屋,正对着宽阔的大院儿。
此刻有人在修房顶,有人在修围墙。围墙也是黄土,按照曲红梅的想法,院墙修到最少两米高,免得有人爬墙偷东西。
瞧见她们四人过来,有人招呼:“哟,曲知青,你来了啊?来来,看看屋子修的合不合你意,要是不合意,我们马上改修。”
“我很满意,没有不合意的地方。”曲知青四处看了一眼,这才向那人笑着打了一声招呼说:“赵叔,我记得我就起土坯屋子的啊,这哪来的白灰涂墙啊。”
虽然修的是土屋子,但是修房子要用的泥土、木材、器用具等等,都是要在大队买或借的。
曲红梅算下来,她买了这些,支付工钱后,还能剩点钱和粮食。如果再添加其他东西,她手头的钱就不够用,恐怕得向李霞借。
赵显祥哪里不知道她的意思,蹲在房梁上,一边把屋顶的最后一道程序,压实茅草,一边笑呵呵的对她说:“这白灰是我前年给人家修了房子剩下的,放了好几年没用,主要太少了,不够修个整的。你看,我只给你涂了屋后面的墙,防止受潮,多的就没有了。你放心,这白灰不要钱,是我免费送的。”
要说这赵显祥可是修葺房屋的高手,他从15岁起就跟他爹帮人搭房修屋,干这行已经快30年了。经验十分丰富,修的房子不管是土坯的还是砖瓦房的,都十分牢固,在里面住上五六十年都没问题。
周遭谁家要修房子,都会找他。他为人实诚,不过却有自己的小心眼儿。
比如这白灰,的确是修了上家剩下的。这几年也有人请他修屋子,知道他家里还剩了点白灰,话里话外让他把那点白灰送了,他每次都拐着弯儿婉拒了。
开玩笑,这白灰看着不值多少钱,要找它可费功夫了,得大队开证明,然后去城里托关系到国营五金店买。
那些请他修房子的人,大多都很扣,不给工钱也就算了,每天管的两顿饭就两个硬的吞不下的黑窝头,再加点玉米糊糊、红薯稀粥啥的,他愿意给才怪!
哪像人家曲红梅,修房子之前就给每人拿了20斤粮食当工钱,还跟他们说好,他们这些泥瓦匠修完房子后,每人再给8块钱,杂工给3块钱。
修屋子的这几天,每顿都是实打实的玉米窝头,白面卷子,红烧土豆,或者人手四五个拳头大小的红薯。
这些吃食,就是过年也不一定有这么丰富。人家待他们这些帮工的人这么实诚,他送点白灰算得了啥。
其他帮忙修房子的人也有同感,以前他们觉得曲红梅仗着自己是城里人读过几天书,开口就是那些他们听不懂的语录,时常看不上他们,和他们大队上的人闹不少矛盾。
现在看来,人家本就是过惯好日子的城里人,她有那个资本来矫情。
瞧瞧人家不克扣他们这些修房子人的粮食、工钱,那就是党的好儿女,值得尊敬!所以,他们干活十分有干劲儿。
曲红梅当初跟他们说好只盖四间房,一个灶房、一个茅厕,外加一堵院墙就够了。
可他们想,光有这些不实际,不养点牲畜鸡鸭啥的补给家用吗?于是加了盖牲畜棚和鸡鸭猪圈。
后来又一想,这做饭要用柴禾,总要有放柴火的地方吧,又加盖了柴房。
如果有客人来拜访,总不能直接领卧室吧,于是横着的四间屋子里又加盖了一间堂屋。
以前国家不允许社员们私自在院子里种菜、种果树。如果家里原本就有果树的,只能留一颗。
现在□□倒了,上头政策一天一变,他们岩门第四大队现在在家里种菜、种果树,大队的干部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几个过来帮忙的人家里有几颗不大不小的果树,也不开花结果,还占着院子,就挪了几颗过来,种在了院子的四周。
于是曲红梅儿的新屋子就这么成型了,还好地基够大,不然弄了这么多东西,会显得逼仄狭窄。
现在,看着自己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曲红梅眼中带笑,跟赵显祥道了声谢,瞅着他们快完工了,打算回李霞屋里,给他们做完工前的最后一顿饭。
小英连忙把她拉在一边,小小声的说:“妈妈,你又要给他们做饭?我们家里的粮食已经没有多少了,再给他们做饭吃,我们吃啥。”
曲红分家所得的一千多斤粮食中,600斤当做工钱付了出去,剩下500多斤的粮食,和之前肖家给的500斤粮食,本来还有一千多斤。这几日给工人们做饭吃,已经吃掉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粮食,要撑到来年的秋收,足足一年的时间。她们家有三口人吃饭,还不知道能不能熬到那个时候。
曲红梅楞了下,没想到小英还是个护食儿的主儿,捂住笑了一下,逗她:“那不给他们做饭,只有拿钱给他们当饭钱,要花很多钱的。他们每个人的饭量,每天最少是一斤。他们做了劳累活儿,要吃点好的补充体力,每人就要两块钱儿,30个人就是60块钱,能买好多好吃的糖果和漂亮的衣服穿呢。可如果我们自己煮饭给他们吃,只需要一百斤粮食就够了。剩下的四百斤粮食,咱们娘仨能吃好几个月,在断晌之前,娘会想办法赚钱买粮食堆在家里,让你和佑佑吃的饱饱的。”
小英一听不做饭要给那么多钱出去,纠结了一下说:“那如果煮了饭给他们吃,剩下的钱儿,妈妈你会给我买糖吃,给我买衣服穿吗?”
她已经很久没吃过糖,穿过新衣服了。
以前爹在家里的时候还会偷偷给她买糖吃,衣服却是没穿过新的,都是捡着大伯母家的小燕、小花两个堂姐姐的衣服穿。
那些衣服全是补丁摞补丁,看着太丑,穿着都不好意思出门。
跟她同年的陈小妮儿,每年都有新衣服穿,那花花绿绿没有补丁的衣服,穿在身上真好看。
再过两多月就要过年了,要是妈妈能给她买件新衣服穿,那该多好啊!
小英眼里浓重的渴望,看得曲红梅眼睛直发酸,连连答应道:“会给你买的,明天我们就去县城,妈妈给你和佑佑一人买一身衣裳。”
“真的吗?那太好了!”小英眼睛一下亮了,喜滋滋的跑去找佑佑,嘴里大声喊着:“弟弟!妈妈说给我们买新衣服呢.....”
李霞在旁边听得微笑,走到曲红梅的身边,故意拉长声音问:“三嫂,你放弃回城拉?”
周围干活儿的人都竖起了耳朵,曲红梅前段时间还要死要活的闹离婚,被王金凤、马艳兰推倒在硬土疙瘩上,撞到了脑子就变了。
这又是分家、又是盖房子的,还对从前百般看不上的女儿好,莫不是真撞坏脑子了?
第16章
这话其实李霞前几天就问过了一次,今天再次问起,曲红梅立马明白她的用意。
她笑着道:“还回啥呀!都把老公气跑了,我再坚持回去,我俩孩子还要不要了!我都已经结婚嫁人了,就已经是岩门大队的人,是这里的一份子,还能去哪。前段时间听到说知青可以回城,我想我父母,这才闹腾着要回去。现在冷静下来一想,我已经是有丈夫有孩子的人了,哪能去跟人家那些未婚的知青争回城名额。真要回去,等孩子他爹回来,我们一家去北京看我父母就成。”
这是不打算离婚了?众人不知怎么地,心里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肖承国虽然不爱说话,性子沉闷,但为人仗义,以前大队上哪家有困难请他帮忙,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都会帮忙。
这样好的一个人,当初要娶曲红梅的时候,大家都替他不值。
曲红梅是长得漂亮,又是城里人,举止谈吐都和乡下的姑娘不一样,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曲红梅心不在他的身上。
之所以嫁给他,是因为曲红梅刚下乡的时候处于十年大动乱,她的父母被批成了坏份子,关进牛棚去了。
她的成分也一下被贬低,挂上了资本家坏份子的名头。虽然没有下牛棚,但每日都得做大量的农活儿,才能换得稀薄的一碗稀粥吃。
大队每次开会的时候,她还得挂上羞辱牌子,接受社员们的各种议论眼光。
她平时走在村道上,那些手脚不净的光棍儿男人们老对她动手动脚。那些爱挑事儿的长舌妇看见,时常四处传她闲话,说她和某个男人睡在一起换粮食等等。甚至队上的小孩儿看见她,不是吐她口水,就是各种难听的话她。
这种情况下,曲红梅嫁给肖承国,绝对是逃避劳动,以及利用肖家的贫农成分,来洗脱自己的坏份子帽子。
有人就劝肖承国,说你别途人好看就娶回家,看她那个样子就不是个安分过日子的主儿,以后会闹腾的家宅不安。
肖承国却说,看人不能看表面,不管她为人如何,他对她好就够了,其余的都不重要。
结果俩人结了婚,两口子看着倒没什么问题,但大家伙儿总觉得曲红梅跟他过日子过得心不在蔫,很多时候不搭理他和孩子。
相似小说推荐
-
离婚后,我爆红 (宋家桃花) 2019-12-21完结3481 15588——“想复婚?叫爸爸。”——“爸爸!”文...
-
掌心星光 (糖不停) 2019-12-27完结685 1752文案一:景桑第一次见到楚臻,是在命案现场。她是嫌疑人。他是法医。别人都用怀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