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六十年代考军校 (对你的深情)


  王爱军和王爱家哥俩,前一刻还美滋滋的抱着皮鞋呢,现在再对比小妹的待遇,心里哇凉。“哥,只有小妹和你是亲的吧。”
  王爱国想了想,一本正经的说,“好像还真是,你俩当初还是我在粪坑边上发现的,才让咱爹给抱回来的的呢。”
  俩人看着彼此和他爹有八成相似的脸,额头上挂满了黑线。不理他哥,抱着自己的皮鞋回屋了。
  王爱国也对他妹妹说,“小花,也带你子萱姐回你屋休息吧。坐了两天的火车也累了,我看厨房里还有热水,你给你子萱姐打一点让她洗洗再睡。”
  王小花一点没有被他哥指使的不满,高兴的应了一声,然后拉着张子萱走了。
  刘香荷看着大儿子这么惦记张子萱,还让小女儿伺候她,刚因为布料的一点好感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她也不敢说啥,就自己坐在那里生闷气。
  王奶奶看几个小的都走了,把好东西都收到柜子里,还有王爱国带回来的收音机也没放过。
  “这个等爱国走了再给你们,要不然村里大家伙都来咱家听广播,就别想有个消停的时候了。”
  王爷爷一听老伴这么说,到嘴的话咽了下去,不在反驳老伴,默默地收回抢收音机的手。
  王奶奶瞪了老头子一眼,转身笑呵呵的对大孙子说,“爱国,你这次回来能呆几天啊?哪天办婚礼。”
  “奶奶,不算今天能呆五个整天。后天办席吧,明天我和子萱去县里把结婚证领了。”
  “那好,你结婚的东西家里都准备好了,铺盖都是让村里的福全人帮忙做的,等后天在给你铺上。
  对了,明天去你小姑家看看,通知她一声早点回来,然后再把张裕的儿子带过来给你压床。
  你看比你小的表弟都有孩子了,你和子萱结婚后也要抓紧给我要个重孙啊。”
  王爱国有点惊讶表弟竟然都当爸爸了,笑嘻嘻的搂着老太太,“知道了,都听奶奶的,我一定努力。”
  王奶奶见孙子这么听话,笑眯了眼,“你俩办喜事子萱家里有人过来吗?”
  “我俩回来的时候去过京市了,我问过子萱爸妈,他们都有工作,要是来咱们这里路上的时间太长,不好请假。就不过来了。”
  刘香荷一直在一旁听着,见张子萱家里没人来,就着急了。说了句,“那他们家岂不是没有嫁妆。”
  王奶奶看儿媳妇眼皮子这么浅,怼了一句,“你给人家出过聘礼吗,你就要嫁妆。再说了,嫌弃子萱没嫁妆,别忘了你当初嫁过来也没带啥。”
  王奶奶也不是非要说儿媳妇,只是这几年家里日子好了,这个儿媳妇行事就越来越没有分寸了。就像上次,私下里带爱国去相亲的事,虽然回来后娘俩都没说,但是王奶奶还是从别人的嘴里知道了这件事。所以现在王奶奶这么大年纪还要担起教育媳妇的责任。
  刘香荷在儿子面前被婆婆揭短,脸被羞的通红,但是从进门那天起刘香荷就不敢和婆婆顶嘴,所以有再多的不满也只能憋着,一句不敢反驳。
  王爱国不知道要怎么说,只能解释,“我们来的时候子萱爸爸已经给子萱钱了,叔叔说我们离得远,办置东西也不方便带过去,就给钱让我们过去自己买。
  我在吉市那边请人打了家具,这次回来还给了子萱家里101块的聘礼钱。
  子萱家回了一台自行车、一台收音机、四床被、两个柜子,还有些小的东西,这些都折成钱给子萱收着了。”
  王奶奶一听,亲家竟然给了这么多嫁妆,在她们这里都够娶三四个媳妇了。面带不安的说,“爱国,那你就给了101块钱,是不是有点失礼啊。”
  “奶奶,子萱家里不在乎这个,子萱大姐结婚他家也给了这些,只不过我们生活在吉市,东西都不方便带而已。叔叔阿姨他们说只要对人家女儿好就成。”王爱国没说自行车和收音机都算是聘礼,然后再带回来的。他说这么多,也是想让他娘对张子萱好点。
  虽然回来才半天,但是王爱国明显能感到他娘对张子萱的不喜,王爱国特意多说张子萱的嫁妆,就是想让他娘心有顾忌,不要为难张子萱。
  “那肯定的,咱家不是苛待人的人家。不会遭禁人家姑娘的。”王奶奶肯定的说,说的时候还特意看了刘香荷一眼。
  刘香荷没想到张子萱家里会给这么多东西,再一次认识的俩人的差距,一句话也不说了。
  王奶奶看刘香荷老实了,继续问孙子,“那子萱在哪里出嫁啊?总不能直接在咱家吧。”
  王爱国想了一下,对奶奶说,“在我大伯家出嫁行不?要是可以的话明天我过去说说,明天晚上就在他家睡。”
  奶奶一想,村里自己和堂哥家关系最好,而且他家房间也宽裕,在她家出嫁确实最合适,于是一锤定音。“那你明天就带点东西过去说说,然后让小花陪着子萱一起,就当是娘家人。”


第66章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王爱国和张子萱就出发了。
  王爱国骑着在大伯家借来的自行车,带着张子萱往镇上去。到镇上的时候正好赶上国营饭店出早餐的时间,“子萱,我带你尝尝我们这边的豆腐脑儿,你们京市都是甜的,今天你尝尝我们这边的咸卤子好不好吃。”
  张子萱闻言也不拒绝,俩人一大早出来还没吃早饭,待会还有事要去办,先吃早饭也好。“好啊,那我尝尝。”
  到了店里,王爱国给张子萱点了两根油条,一碗豆腐脑。油条非常具有东北的特色,很大,一根油条有半斤重。金黄色的长果子上还有炸鼓的气泡。白玉似的豆腐脑,上面浇些木耳鸡蛋炸的卤子,很好看,也能勾起人的食欲。
  王爱国把筷子和小勺递给张子萱,“你吃一下,看看吃不吃得惯。”
  张子萱接过来先挖了一小口豆腐脑,放嘴里品了一下,确实和以前吃的的不一样,但是也很好吃,“挺好吃的,你要不要来一口?”
  王爱国自己叫的是大米粥和白面馒头,还有咸菜。听张子萱让自己吃,就逗她,“那你喂我吃?”
  张子萱白了他一眼,这人,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就没个正形,在外面也不怕被人看见,爱吃不吃。也不再管他,低头吃自己的。
  王爱国嘿嘿一笑,拿起自己的馒头大口吃了来。
  吃完早饭,民政局正好到了上班时间。俩人带的手续都齐全,而且还是军婚,很快就办完了。
  看着手里一张奖状似的结婚证,王爱国都不太敢用劲,怕不小心撕坏了。
  张子萱拿过王爱国手里的,“我收着吧。”说完拿出事先准备的小铁盒,把结婚证仔细叠起来,放进盒子里,然后妥帖放进斜挎包。
  又在包里拿出事先准备的喜糖,分发给工作人员,“谢谢大家,辛苦了,吃点喜糖沾沾喜气。”
  工作人员笑呵呵的接过来,一看糖的包装,发现是他们这里没见过的,一看就是高档货,高兴的把糖收起来,想着晚上回家带给孩子吃。
  糖收了,嘴里的好话一连串的往外冒,“祝你们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俩人谢过大家,从民政局出来。王爱国带着张子萱先去警察局,结婚了要通知好哥们王远和宋夏,还得告诉韩局长一声,韩局长不止是好兄弟的父亲,还算是王爱国的师傅,王爱国结婚,自是要告诉一声的。
  都通知到了之后,王爱国才带着张子萱去小姑家。路上,王爱国给张子萱讲当初自己在县里的情况,“小姑人很好,小姑的婆婆一家人也都很和善。
  当初闹灾荒时候,张奶奶没少让小姑给咱家送粮吃。而且我初中和高中四年,也吃了不少人家的肉,一到休息的时候。小姑就让我去家里解馋。”
  张子萱在王爱国的话中听出了对小姑一家的亲近与感激,自然对这门亲戚更重视一些,“小姑家里有几个孩子?咱们上门要带点礼物吧?”
  “咱们一会去供销社看看有什么,买点东西带过去。小姑家三个孩子,两个表弟,一个表妹。大表弟都结婚了,今天奶奶就是让他他家的小子带回去,给我压床。”
  县城的供销社没有什么好东西,俩人挑挑拣拣,买了两斤糕点、两瓶罐头、二斤红糖、还有两瓶烧酒。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好的上门礼了。
  来到张家,家里只有张老太太和重孙在家。在大门口,小孩子在阳光充足的地放玩一辆铁皮小火车,张奶奶在旁边看着。张老太太办了提前退休,就是为了在家里看着重孙,工作让给了孙媳妇。
  看到王爱国上门,还带着对象,很高兴。张老太太人好,王爱国在县城念书四年,每次休息都是她主动张罗着让王爱国来家里吃饭,一点都不嫌王爱国吃的多,还让儿媳妇多做一些,就怕王爱国吃不饱。
  所以,王爱国真心感激这位老人,每次回来都会上门看看。
  张老太太也喜欢王爱国,这孩子不仅长得精神,为人还孝顺,还是儿媳妇的外甥,自然多照顾一些。
  而且王爱国是个有心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能打到野物,还总会送过来一些。家里没少吃王爱国送来的猎物。所以,张老太太是拿王爱国当自家小辈疼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