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华加入战斗,就“到底谁家该出多少”展开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乐此不疲。
雨桐喝口水,扶着乔大花回房休息。
“奶别生气,他们就这德性,欠收拾。”
“臭丫头,怎么说话呢?真是读几年书就得上天了……”想起刚才孙女的口才,她与有荣焉。
“女孩子家,嘴巴厉害些才能少吃点亏,别像你姐那榆木疙瘩。”越说越满意,一时倒忘了生气。
没一会儿,阳子和大梅也进屋,说了不少学校里的趣事,把老人家逗得喜笑颜开。还把大人们下酒的花生米端进屋,祖孙四人坐一起,边吃边聊。
“奶,姐,哥,你们吃啥好吃的?”门口伸进个小脑袋。
“虎头虎脑,臭小子把门关好,别把疯狗放进来。”
强子龇牙咧嘴,大大抓了一把花生米,撑开衣服口袋放进去,又抓一把,直到口袋放不下了,才开始往嘴里放。
雨桐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她有这么大的时候,别说往家带东西,自己家东西别弄丢就算好的。
这小子以后绝对是做生意的料啊,干啥都只赚不赔。
一群人被他逗得哈哈大笑,问题是他也不害臊,“拿回去慢慢吃。”
屋里欢声笑语不断,门外的林雨薇都快气死了。明明她也是孙女,还是城里来的,凭啥他们几个不带她玩,还说悄悄话?笑这么开心肯定是说她坏话了。
哼!这臭农村再也不来了。
妯娌俩吵半个小时,终于累了,换男人上场,两兄弟协商后决定,老二出四百,老三出一百外加随叫随到的人工。
“呵,早知道都要解决,吵啥呢。”乔大花被儿孙环绕,像看耍猴的。
“对,大伯和伯娘好。”
“哟,谁教你说的?以后又想来骗吃骗喝了吧。”
“我不是,我没有,奶奶别乱说……”
一群人又笑了,其乐融融,也没注意外头说了啥。
晚上,林雨薇和陈丽华霸占奶奶的好屋子,大伯睡阳子那间,阳子被撵到大梅的屋,大梅来跟妹妹和奶奶挤。仨人睡虽然暖和,雨桐却发现,林家必须得盖房子了。
拾掇旧房子得花七八百,可现在盖洋楼还便宜,连装修也才四五十块一平的造价,算下来还是盖新房划算。
但就算只盖三百平,也得准备将近两万块钱。这么多钱,林家根本拿不出来,就算勉强盖了,明年她和姐姐的学费,阳子上大学的学费……愁啊。
当然,最愁的还是沈浪,也不知道他的事最后会是个什么定论。
***
星期一到学校,所有人都知道沈浪出事了,其他班的学生专程跑他们班门口打探消息,顺带参观了一把“杀人犯”的座位。
“啥杀人犯,你他妈别胡说八道!”
“咋,杀他爸就不是杀人了?”
“你懂个屁,浪哥不是那种人,他……”
“沈浪就是杀人犯,我就说,怎么着?”
“陈维,我日你妈个……”王小东冲上去,将胖胖的陈维骑在身下,周围都是三班同学,口头上劝着别打了,暗里拉偏架,拉着陈维由王小东揍。
事情闹大,班主任出来制止。
“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沈浪同学,你们放心,沈浪不是杀人犯,和他发生冲突的人只是受了点伤,过几天就能出院。”见大家面露喜色,杨乔顺深吸一口气,“我希望大家能吸取他的经验教训,有什么矛盾好好解决,暴力不止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自己付出代价。”
林雨桐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只是不知道“代价”是什么样。
“以后,如果再听见别人说沈浪是杀人犯,我希望大家能跟对方解释一下,他只是正当防卫。”顺带用一节课时间给大家科普了啥叫“正当防卫”,啥叫“蓄意谋杀”,以及自卫的度……难为英语老师了。
蔡星月听得泪水涟涟,“沈浪好可怜,杨老师好好哦,我好喜欢……呜呜……”
雨桐默默的递上卫生纸,杨乔顺真的是她有史以来遇到最好的老师。不只教学水平高,她相信,这个年轻人的正直、无私、睿智,以后都将成为四十五个孩子终身的财富。
因为案子还没判,杨乔顺也不让学生多加议论,只是让大家专注学习。
但没有沈浪的初一(3)班,就像瘪了气的气球,表面看不出啥,踢起来没有任何活力。
***
终于,两个星期后,沈文华出院了。
他本人极度不愿出院,闹着这儿疼那儿痒,还想在医院多赖几天,可医院也不是傻子,他拿不出一分医药费,撵他还来不及呢。
顺便也出了伤情鉴定书——十级伤残,左颧部8疤痕,脾脏破裂修补。
通俗来说,就是伤残级别里最低的一档,要是沈浪有后台,完全可以动手脚改成无伤残情况。
当时只是脾脏破解,出血太多,看着吓人,村民一传十十传百就变成“沈浪杀人了”。杨乔顺私下找过沈文华几次,想要取得他的谅解书。
可沈文华一想起小崽子阴狠的眼神,一个劲摇头,“不行不行,就是要让他吃牢饭。”给钱也不愿谅解。
***
听了老师转述的话,少年只是静静地点头。
“他不愿谅解,所以……你要有心理准备。”
沈浪抬起头来,露出渐渐长肉的下颌,“好。”忍了忍,又问:“老师,那我出……以后,还可以回去上学吗?”
“可以,只要你好好改造,我会跟校长说。”
沈浪的神色终于放松下来,拘留了十多天,他从一开始的害怕、迷茫,到渐渐冷静,现在,有了老师肯定的答复,他居然有种尘埃落定的放松。
“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那么做?”
少年看向小小的窗子,有阳光照进来,在那一束金黄色的光线里,是尘埃在跳舞。
第021章
大多数时候, 法律要审判一个人, 往往不是一刀给个爽快, 而是将刀悬在头顶,不知何时落下。
沈浪的判刑, 从中秋到重阳, 镇上一句准确消息也没有。大多数传言都是以讹传讹,什么“枪毙”, 什么“关五十年”, 一听就不科学。
但却吓人。
至少, 小镇青年打架斗殴概率大大降低,老师和家长管教孩子都有了现成的反面教材。
王晓东因为这些传言跟人打了几次架, 鼻青脸肿半个月, 连蔡星月也感慨:“沈浪啥时候能回来上课就好了,但我爸说可能会判两三年……到时候咱们都初中毕业, 做不了同学了诶。”
蔡爸爸在乡林业站,他的话大家都信。
林雨桐看着空荡荡的书桌, 心情复杂。如果坐牢两三年, 那等他出狱都十九岁了, 所有同班同学上了高中, 他是继续念初一?还是就此辍学?
成年后的三年时光,一晃而过。
青少年的三年, 不仅是学习基本知识的重要阶段,还是三观塑造、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关乎成长。
心事重重间, 第三次月考悄然而至。这次雨桐特意隐藏“实力”,故意做错两个选择题,把每一门分数都控制在90以上,95以下,尽量不做出头鸟。
谁知班上其他人都发挥失常,她又考了第一。
这次,终于没有老师再怀疑。毕竟,考场和座位是随机调配的,她每一门都跟不同的同学坐一起,要抄也没地方抄啊。
于是,所有人不得不相信,林雨桐是真的进步了。
杨乔顺将她作榜样,鼓励大家向她学习。别说,效果还挺不错,从倒数第二逆袭到全班第一,这碗浓浓的香喷喷的鸡汤,大家干了。
拿着成绩单,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情难得愉悦。
“妹高兴啥?”阳子又冷不丁从身后冒出来。
“哥不是说学习紧张不回来了嘛?”
“我姐呢?”
“喏,后面。”
山路的另一头,大伯弯腰背着个巨大的纸箱子,大梅唧唧喳喳不知说啥,把他逗得哈哈大笑。
“咱爸买了电视机,晚上就通电了。”
雨桐也高兴,陈家坪通电比前世早了整整两年。有了电,能看新闻,能听广播,能看节目,外界大门终于向这个落后的小山村敞开。
“啥时候来电?我灯泡都装好了。”
“你家多少瓦?我的45。”
“哟,45那照得就跟白天一样……”
男女老少,家家户户,都在等着电流来的那一刻。
见他们买了电视机,整个村都沸腾了。强子不知从哪儿跑出来,一路追着叫“电视”。村里孩子听见,也一个个看大熊猫似的跟着他们回家。
三兄妹配合大伯,按照说明书把电视机组装好,坐等通电。伯娘把饭菜做好,摆上桌,大家才恋恋不舍离开电视机前。
土豆炖牛肉,番茄炒鸡蛋,臭豆腐烧茼蒿,全是好菜。强子吃得满头大汗,生怕别人跟他抢似的。
雨桐记得,上辈子她在外打工后,听姐姐说强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出去走街串巷做小生意,没两年自己买个门面,在荣安高铁站,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但绝对是兄妹几个里过得最好的。
正想着,忽然听见一阵欢呼,“亮啦!”
相似小说推荐
-
六十年代考军校 (对你的深情) 晋江非V高积分2019-1-3完结928 2431当武学传家的林立成了力大无比王爱国,从此在军中有了威名赫赫的阎王,一路...
-
山海少女是玄学大佬 (梦里呓语) 2019-12-26完结1329 9001身为玄学大佬的叶楠闭关百年终于突破成功,出关后却发现世事变迁,玄学没落,除去一本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