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零渔家小奶狗 (任性小娘子)


  “真被咬了,别把手提出水面,也别硬掰,要是硬掰,把蟹螯掰下来,它还死死咬着呢。就放水下忍耐一人儿,螃蟹不会往死里咬,它觉得自己安全了就会松口的。”
  陆春归听得兴趣盎然,“那螃蟹是不是很难捉?”
  “不难吧,每次潮水来,我都可以摸个小半桶,吃都吃不完。”
  陆春归眼睛亮了,“那什么时候潮水再来啊?”
  烤鸡之约是不方便再提了,那就吃别的也好啊,不要钱的螃蟹,想想都流口水。
  “最近几天都可以的,就是下午三点到七八点这个时候。”
  “那你啥时候去捉螃蟹,叫上我好不好?我也去捉螃蟹。”陆春归悠然神往,“我到这边后还没吃过螃蟹呢!可想吃了!”
  沈青岩愣了一下,陆春归这话奇怪啊,“我到这边后……”
  不过他没有机会深入想下去,因为陆春归开始想象捉到螃蟹后的美食,“你说这螃蟹捉到了,是当场烤了吃呢,还是拿回家做香辣蟹呢?”
  当场烤了吃?
  沈青岩也没试过,但这话让他想起了和陆春归相对而坐,分食烤鸡的场景,一股巨大的期待与诱惑击中了他,他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烤了吃!烤了吃特别香!”
  “真的,那就烤了吃!那是啥时候去,明天就去行不行?”陆春归迫不及待。
  油条好吃,白米糕也好吃,可这是相对大安村的村民来说,对陆春归来说,必须得吃荤的,一日无肉不欢啊!
  啃地瓜叶喝酸菜汤的生活,根本就不是人过的嘛!
  沈青岩连连点头,“当然可以!当然可以!下午三点,我到村口等你!哦,你家有钟不?”
  陆春归看看陆春喜,“家里有钟不?”她好像没有见到过。
  陆春喜摇头,“没钟。”
  陆春燕:“烤螃蟹,我也要去。”
  摸螃蟹她没兴趣,但是他们摸到了螃蟹就要现场烤了吃啊!那谁知道还有没有螃蟹拎回家?都给陆春归吃光了!
  陆春喜也跟上,“春燕去,我也要去。”
  “好啊好啊,人多热闹。”陆春归笑得没心没肺的,她要收服两个给她干活的帮手,趁这个机会带她们去吃螃蟹也是好事啊!
  不给兵吃饭,怎么叫兵干活?
  她没捉过螃蟹,正担心捉不到几个螃蟹呢,现在多两个人去正好啊!
  沈青岩却有些心塞。
  他怎么忘记了,这旁边还有两个大大的电灯泡呢?这会儿已经照得够亮堂了,明天还要接着照。
  不过,总比完全没有机会的好。
  沈青岩傻乎乎地笑起来。


第43章 货源
  到了万安镇, 沈青岩便和陆春归几姐妹分开了, 各走各路, 沈青岩要去港口送油条,而陆春归几个要去采购, 顺便到处逛逛。
  万安镇是一个海滨小镇,在新荣区算是数一数二富裕的小镇了,说它富裕,只是相对其它乡镇来说。
  镇上有一个供销大楼, 是货物品种最齐全的, 但是售货员的服务态度也最差。陆春归前不久在这里问过布料,依稀记得供销大楼有衣柜卖, 这次便直奔供销大楼。
  那些木柜刷了油光闪亮的漆,在一众朴实无华的家具里,显得价值不菲。
  陆春归问了问价格, 岂料售货员避而不答, 反而问她有没有工业券。
  陆春归傻了眼, 就买个衣柜也还要工业券?
  “没有工业券, 你问啥问啊!谁有功夫理你啊!”售货员翻了个白眼,低下头来打着毛线衣。
  陆春归不明白, 大热天的,她打毛线衣干啥。
  “不买就不买, 我们问问还不行啊!二姐, 我们走。”陆春燕小声嘀咕了一句。
  三姐妹一出大门, 陆春喜就埋怨上了, “春归,你又不买衣柜,打听价格干啥,这个刘菊花最坏了,仗着有一份工作,就眼睛长在头顶上,特别看不起人!我每次跟阿妈来供销大楼,她总是像个皇后一样的!”
  陆春喜有点发愁,买衣柜还要在券,居然把木柜归入了工业类。那不知道她能不能买到锁头了?起码得买一把锁头吧!
  她现在睡的这间小房,锁头倒是有的,但是,陆春归并没有把这个做为保障钱安全的首选。她并不知道家里其它人有没有钥匙,要是人手一把,那她外出的时候,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她的房间里去找钱了。
  她的房间里面陈设很简单,就一张由两张长凳、几块木板搭起来的木床,床上铺了张草席。没有桌子,也没有衣柜,衣服都是直接在墙上打了钉子就挂上去。
  房间里的东西一目了然,想藏钱都没有地方藏。
  好在除了供销大楼,镇上还有几个小商铺,陆春归到底还是买到了一把锁头,配一把钥匙。
  买好了这些,陆春归又去市场看了看,除了买白米糕需要的材料,主要还是想看看有没有面粉卖。
  特别幸运的是,这回买到了十斤面粉,陆春归心里暗自高兴。
  有十斤面粉,就可以赚个十来块钱了。
  不过,这个面粉来源也得想办法解决,要不然,长期靠来市场碰运气,也不是办法。
  卖面粉的老婆婆,说是这十斤面粉是她家里攒了两个月的。她儿子是镇上粮食站的工作人员,每个月配五斤面粉,家里不爱吃面食,就都攒下来卖。
  “家里人多,这面粉是精贵东西,一斤面粉能换三斤大米,谁舍得吃哟?还不是都攒下来卖掉。”
  老婆婆面相很和善,陆春归灵机一动,“婆婆,那这里的人是不是都把面粉攒着,拿来卖?”
  老婆婆点点头,陆春归便提出,下个月粮食到时,她就到婆婆家去拿面粉,不用她辛苦拎出来卖了。
  “你有什么亲戚,邻居啥的,麻烦你也跟她们说说,我下个月就来跟她们买这些面粉。”
  老婆婆惊讶,“你一个女娃子,你买这么多面粉做啥?”
  陆春归实言相告,老婆婆连声叹道,“真没想到,你这样一个生得这么好看的女娃子,还有炸油条这门手艺,难得,难得呀!那这样正好,你下个月15号后就来我家。”
  老婆婆心里头高兴,以前她拎面粉出来卖,十斤面粉要卖上好几天才卖完。面粉这玩意儿,想卖的人多,要买的人少,大伙儿都是想着用面粉换大米,家里的人能吃饱点。
  现在有个小姑娘说以后不用她攒着面粉卖了,那等于每个月家里的面粉就能立即换成大米,每月家里多十几斤大米,也够一个半大小子一个月的口粮了。
  老婆婆乐呵呵地领着陆春归去认门,免得她下个月不认得路。
  这老婆子姓王,人称王婆子。有个儿子在粮食站,这是油水部门了,但是最近这两年,渐渐地也没有以前风光了,国家现在有了新的政策,要改变过去统购统销的局面,要开始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怎么回事,王婆子她不关心,但儿子那些不为人知的外块油水少了,每个月只能严格定额定量把粮食弄回家。王婆子家里四代同堂,曾孙都有好几个,虽然家里有个吃皇粮的顶梁柱,可这日子也不免过得捉襟见肘。
  拿了面粉出来卖,精白是一毛七的成本,卖出去是两毛一分,十斤面粉就赚了四毛钱。
  这倒还不是钱的问题,关键是换成了钱,就可以用这四毛钱买三斤多接近四斤的米。
  王婆婆家住政府大院,离市场有一小段距离。还没走到政府大院,陆春归已经套了王婆婆不少话,并开始跟她谈起怎么合作。
  政府大院里有不少像王婆婆这样要拿面粉换大米的人,以后王婆婆就负责把他们的面粉收齐,陆春归给她每斤面粉1分钱的提成。能帮忙收集到十斤面粉,王婆婆就有一毛钱的提成。
  王婆婆听得眼睛都亮了,“一斤面粉一分钱?我只管把人给发动过来卖面粉,我就能拿钱?”
  陆春归微笑,“是啊,您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行了,不用担任何风险。”
  “可是,我跟他们都是熟悉的,这样赚钱,要是让人知道了,怕要在背后戳我脊梁骨。”王婆子有些顾虑。
  “戳什么脊梁骨,您多虑了,您赚的又不是他们的钱,我买他们的面粉就按市场价两毛一分,一分不少。您是在帮他们的忙,还省得他们辛苦拎到市场去,在市场等上半天也不一定有人买。您说是不是?”
  “那这一分钱……”
  “您别小看一分钱,您要是能发动十户人家,每户人家卖五斤,您就能拿五毛钱的辛苦费。”陆春归把账算得很清,在诱惑着王婆婆。
  王婆婆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可是,我啥也没有干啊,我只是动了动嘴皮子,这样就能拿钱?我老婆子可不相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小姑娘,你不是看我人老,想要蒙我吧?”
  陆春归有点不高兴了,她苦口婆心说了这么久,“您也不是不劳而获,你帮我收集了面粉,替我节省了时间,所以我给你一点报酬,那是应该的。”
  此时已经到了政府大院外,王婆婆站定了,“我是琢磨着,我这算不算是投机倒把?我听我儿子说过……”
  “算了,”陆春归决定以退为进,“您有那么多顾虑,那我找别人就是了,你不愿意干,肯定有人愿意干的,白拿钱又不犯法的事儿,不干白不干啊。我是凑巧买到了您的面粉,觉得你人不错,这才找你合作的。你前怕狼后怕虎,那就算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