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曼娜披头散发,脸上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听了孙老太的话,冲着王留柱就撞了过去,“你打,你打,今儿个你要是不打死我,你就不是王家的种!”
王留柱哪里舍得打孙曼娜,任凭孙曼娜在他身上撒泼他就是不动手,这下孙老太不愿意了,坐在地上拍着大腿,扯着嗓子嚎,开始掀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哭诉自己把王留柱拉扯大有多不容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如今王留柱有了媳妇忘了娘,不要她了,她还活着干啥,死了算了。
一会儿要撞墙,一会儿要去跳井,拦住了这个劝那个,王留柱差点给俩人下跪。
好不容易的,把两人劝的消停了,王留柱已经心力交瘁,他抱着头痛苦地蹲在了一边:这种日子,啥时候才是头啊。
被吸引过去看了一出大戏的罗老太,回来后感叹道,“老话说,家和万事兴,这见天儿吵来吵去的,好运道也都给吵没了,爱国建国,往后你俩挑媳妇的时候可得长个心眼,不让人省心的媳妇,可千万不能要。”
孙桂枝却看得很明白,“一个巴掌拍不响,针尖对麦芒的,能不见天儿吵吗?”
“苦了留柱喽,那婆媳俩,哪天把他逼死了,就有她们哭的了。”
罗老太一语成谶,后来有一次王留柱还真被那婆媳俩逼得跳了河,不过幸好被人及时发现了,给救回来了,打那以后,婆媳两个才稍微收敛了点。
收敛也只是不象以前那样动辙打骂,俩人是换了种方式斗:冷战,同在一屋檐下,却是谁也不理谁,见了面,也是白眼对白眼,然后暗戳戳的骂对方几句。
饶是这样,王留柱也已经很满足了,对他来说,只要不吵架打架,一家人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就行。
5天后,孙桂枝去照相馆把照片取了出来。
照相师傅实在是喜欢王美清,王美清的单人照他就多洗了一张,跟孙桂枝说他想出钱把照片买下来,然后把照片挂在照相馆里。
要是孙桂枝不同意,那也没啥,他把多洗的那张送给孙桂枝。
照相馆里挂了不少照片,有不少是孩子的照片,孙桂枝觉着哪个都没她的老闺女好看,存了显摆的心思,乐呵呵的让照相师傅只管往外挂,她不要钱。
照相师傅喜出望外,跟孙桂枝说往后王美清再来照相,他不收钱,只要王美清一张照片,孙桂枝爽快的答应了。
照片拿回来后,孙桂枝让王建军给王永兵寄过去一张,另一张还有和石南合影那张都放到了玻璃相框里然后挂到了堂屋最醒目的位置,谁见了都会被逗得忍俊不禁。
转眼之间,已到了6月下旬,地里的小麦已是一片金黄,风吹麦浪,金黄的麦浪随风涌动,一波接着一波,看着就喜人。
又到了虎口夺粮的季节了。
今年的庄稼长的是格外的好,麦黄这几天,又都是大晴天,连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庄稼把式都说,头一回见老天爷这么长脸,该下雨的时候下雨,该晴天的时候晴天,这肯定是今年他们这儿出了个大贵人,老天爷护佑呢
第29章 收麦子
罗老太抱着王美清,美滋滋道,“贵人可不就是咱二丫嘛,老天爷怕咱二丫饿着,就给个好收成,等着吧,往后啊,都会是好年景,咱们呀,是沾了二丫的光喽。”
孙桂枝嗔怪道,“这话可不能乱说,叫外人听到了,又要说你宣传封建迷信。”
话虽这么说,孙桂枝心里其实也怪美的。
前几年不能说年景有多差,可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只有今年,打从春天开始,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二丫就是春天生的,她娘也说了,二丫命好,一脸福相,这不正好应验上了?
这么说起来,她生出个福娃娃,也是好命,这辈子,她知足了。
罗老太眼一瞪,“那我还说过主席是贵人呢,咋没人说我是宣传封建迷信?”
孙桂枝一时语塞,只好举手投降,“行行行,都是你对,行了吧。”
王建国在旁边憨笑,“姜还是老的辣。”
孙桂枝抬手就给了他一巴掌,“你个傻小子,说啥呢,还不赶紧把那几把镰刀磨磨,这两天说开镰就开镰了。”
王建国呵呵笑着磨镰刀去了。
老话说,麦熟一晌,意思是小麦到成熟时,你早上看着还泛着青,下午再去看,就熟了。
麦熟了就得赶紧收,要不然,万一变了天,下场雨,刮场风,或是来场冰雹,麦子一倒伏,那这一季可就白忙活了,所以才有了“虎口夺粮”这一说法。
粮仓早就打扫干净,麻袋该补的也都补了,镰刀也早就磨得锃亮,社员们都摩拳擦掌,就等着王满银一声令下,然后开镰割麦。
孙曼娜和孙老太打过架的第二天,王满银就召开了麦收动员大会,会上少不了展望一下美好的未来,鼓舞下士气,完了大手一挥,“开镰!”
刚才还寂静的麦田里顿时人声鼎沸起来:这可是全队齐上阵,除了躺床上不能动的老人和还不会走路的小娃娃,有手有脚的都下地了,有割麦的,扎捆的,有拉麦去打麦场的。。。。
小孩子呢,人人一个小布兜,跟在后头捡麦穗。
粮食来之不易,要颗粒归仓。
收麦可不是个轻巧活:上头毒辣辣的太阳烤着,小麦的叶子就跟那小锯条似的,划拉的人胳膊腿生疼,再被汗水一蛰,火辣辣的疼。
不过,再热再累,心里也是高兴的,干起活来劲头十足。
就连干活一向懒散的知青们,也少见的亢奋了起来,一个个干的热火朝天。
今年可是个少见的丰收年,交了公粮,估摸着每家还能分到不少粮食,粗面里面就能多掺点细白面了,能不提劲吗?
虽说孙桂枝平时不用去地里忙活,不过这时节大家伙儿都在忙,都恨不得把一个人分成两半使,孙桂枝再宝贝王美清,也不可能抱着孩子在大队部躲轻闲,她可是大队干部,得起带头作用。
孙桂枝便带着王美清专用的小推车,背着王美清下了地,把小推车找了个阴凉地儿一放,嘱咐了石南几句,便下地忙活去了。
不是她心大,农村的娃娃,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爸妈干活的时候,都是这么往地头一丢。
王美清还算是好的,还有小推车坐,旁边还有石南看着,别的孩子,哪有这种待遇,要么背在身上跟着大人一块儿在大太阳底下晒,要么是腰里拴根绳,绳子的另一头往树上一系,然后随孩子在那儿爬,丢不了就行。
王美清今儿个下边穿了条粉底黄色小碎花的小裤衩,上面戴了个同色的小肚兜,头上是一顶天青色带花边的小软帽。
小软帽是前不久王永兵寄回来的,一块儿寄过来的,还有泼浪鼓,不倒翁,上了发条就蹦蹦跳跳的铁皮小青蛙,彩色小皮球。。。
王建军说这些稀罕东西连县里都买不到,也不知道王永兵是打哪儿弄来的。
不光寄东西,还寄钱,一个月5块钱,拦也拦不住,孙桂枝没了辙,只好东西收了,钱却是帮着王永兵存了起来,等到王永兵结婚的时候,再一总儿的还给他。
王美清本就长的白净,被这身衣裳这么一衬,更显得粉嫩嫩的好看,地里干活的人,都不住口的夸她,尤其是那几个女知识青年,得点空就跑到她跟前逗她。
王美清也不怕生,谁逗她她就冲谁笑,嘴里还咿咿呀呀的跟人“说话”,别提多招人喜欢了,不大功夫,小推车上就堆了不少饼干啥的,都是知识青年们回家探亲的时候捎过来的,他们平时不舍得吃,本来是打算干活干饿了充饥的,因为太喜欢王美清了,就乐呵呵的拿出来讨好王美清了。
石南却把这些吃食都收到了小布袋里,不给王美清吃。
孙桂枝跟他说过,妹妹还小,不能让她乱吃东西,他都记着呢。
王美清这会儿也顾不上这些吃食,她的注意力早就被麦地里热火朝天的场面给吸引了去,此时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上辈子只在电影电视里才看到过的场景。
王庄大队不大,只有百来户人家,队里也没有拖拉机,只有一头牛,就养在大队部的牛棚里,孙桂枝抱着王美清去看过好几回,那头牛很温顺,孙桂枝还拿着王美清的小手摸过它。
那头牛可是全大队的宝贝,有专人喂养,吃住比人的待遇都好,养的是膘肥体壮,油光水滑。
而且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会使唤它,比如象麦收这样热的天,就怕热坏了它,不舍得让它干活,往打麦场拉麦子全靠人力。
这会儿麦地里架子车来来去去,来的时候是空车,走的时候,车上就堆成了一座麦子山,装车的人一声吆喝,“走喽!”麦子山缓慢地动了起来,出了麦地,往打麦场走去,后头还跟着几个孩子捡路上掉下来的麦穗。
孙桂枝在田垅里刷刷地割着麦子,她干活麻利,不一会儿功夫就割倒一大片。
孙桂枝割麦的时候,不时直起腰朝王美清这边看上一眼,每次她看过来的时候,王美清就挥舞着小肥手冲着她笑,孙桂枝心里那叫一个甜滋滋。
相似小说推荐
-
爆料 完结+番外 (七壶茶) 2020-1-7完结1136 742我用十年时间寻求一个真相,只是为了最重要的你。——闻文我用十一年时间想清...
-
手下爱豆一百个 (奶酪西瓜) 2019-12-31完结680 2695姜娴睡下的时候,手下小弟无数,各个一方大佬,信徒众多。姜娴醒来的时候,手下小弟依旧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