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七零小公举 完结+番外 (韭菜饼子)


  王美清这一嗓子,没叫来罗老太,倒把二狗子妈叫来了,她跑进来一看,一眼就知道是咋回事了,上前就揪住了王胜利的耳朵,“你个兔崽子,长本事了,敢在我眼皮子底下欺负弟弟妹妹,你给我出来!”
  王胜利疼得嗷嗷叫,“疼疼疼,你快松手!”
  二狗子妈就跟没听到似的,一路揪着耳朵把王胜利揪到了院子里。
  赵菊花一看自己宝贝儿子被二狗子妈揪着耳朵揪了出来,上前就想把王胜利给扯过来,哪知二狗子妈揪的紧,她不但没把王胜利扯出来,反而又让王胜利吃了疼,王胜利登时疼得眼泪都出来了,“妈你干啥,你别动我!”
  赵菊花急了,“赵红霞,你揪我儿子耳朵干啥?!”
  赵红霞就是二狗子妈。
  说起来,赵菊花跟二狗子妈还是一个村的闺女,只是二狗子妈顶看不上赵菊花的为人,所以俩人处的并不好,二狗子妈也丝毫不卖赵菊花的面子,听了赵菊花的话,手一搡,把王胜利搡出去老远,然后双手叉腰,瞪着赵菊花道,“你家三小子,那么大的人了,还去抢仨娃娃的东西吃,丢人不?”
  赵菊花强词夺理,“他就是去找二丫他们玩的,谁说他是去抢东西吃了……”
  “二丫从不说瞎话,她说是那肯定就是……我告诉你赵菊花,今儿个是我管事,谁要是敢给我找不痛快,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二狗子爸弟兄6个,个个都是壮劳力,赵菊花可不敢跟二狗子妈硬碰硬,眼见在二狗子妈跟前讨不了好,立马便换了一幅笑脸,“胜利那是逗他妹妹呢,他稀罕二丫还来不及呢,咋舍得去抢二丫的东西……今儿个来的人多,大小事都得你经手,累坏了吧,来坐下喝口水……”
  二狗子妈从来都没看上过赵菊花,咋会跟她坐一块儿喝水?见赵菊花已经认了怂,便不想再搭理她,白了她一眼便走了。
  赵菊花把王胜利拉到身边,看了看王胜利的耳朵,都被二狗子妈揪红了。
  这个死婆娘,下手这边狠!
  “疼不,妈给揉揉。”
  王胜利甩开了赵菊花的手,不满道,“妈你都出的啥馊主意。”
  “妈不是想让你去蹭点好吃的嘛,咋样,吃着了吗?”
  要是蹭到了好东西吃,就算是被揪了耳朵,那也值得。
  王胜利气愤道,“吃屁啊,他们的菜跟外头的一样。”
  啊,那耳朵不是白被揪了?!二丫不是她家宝贝嘛,咋没单独给她做点好吃的呢?
  酒席一直到下午两点多钟才结束。
  杨家人对今天的婚礼非常满意:孙桂枝家日子过的富裕,孙桂枝为人也好,闺女嫁过来,是掉到福窝里了。
  杨家人走后,街坊邻居也都慢慢的散了,只有那几个过来帮忙的,帮着收拾残局。
  办酒席用的桌椅板凳还有盘子碗都是一家一家借的,用完了要洗干净还给人家。
  新媳妇杨翠英也出来要帮着一起洗碗,帮忙的妇女跟她说,“新媳妇三天不下厨,你歇着吧,往后有你干的。”
  杨翠英,“一直坐着也难受,还不如干点活活动活动。”
  这话显得很明事理,来帮忙的妇女听了都交口称赞,说孙桂枝娶了个好儿媳妇。
  等到碗盘都洗涮干净,连着桌椅板凳都还给人家,已经是下午四点来钟了。
  来帮忙的人都走后,杨翠英回了西屋,从里面拿出几双鞋递给孙桂枝,“妈,我给你们做了几双鞋,也不知道合不合脚。”
  当地风俗,姑娘出嫁,要给婆家人都做一双鞋,估计这也是向婆家人展示一下自己的针线活吧。
  孙桂枝笑眯眯地接过了鞋子。
  杨婆子以前来要过鞋样,就是让杨翠英做鞋子用的,所以这些鞋子不用试,也知道大小合适。
  针线活做的也不错,针脚细密匀称,鞋型也板正,看来确实是个操持家务事的好手。
  孙桂枝看那些鞋里有两双格外醒目些,便拿了出来,不等她问,杨翠英便跟她说,“这两双是给二丫的,一双棉鞋,一双单鞋。”
  姑奶奶跟她说,王美清是这一家子的心肝宝贝,要想讨得这家人的喜欢,就必须先讨好王美清,只要讨得王美清喜欢了,她在这个家就算是站稳脚跟了。
  至于以后,那就看她的本事了,要是她头胎就生个儿子,她就不信这一家子还会把王美清当宝:女娃再金贵,能金贵过男娃?
  当然了,在没生儿子之前,她还是得哄着小姑子。
  所以别的人只有一双鞋,只有王美清,她给做了两双,一双棉鞋现在就可以穿,单鞋明年春天穿。
  孙桂枝听了,果然眉开眼笑,“你是个有心的,咱二丫又多了个疼她的大嫂。”
  二丫看着那两双鞋,却有些无语。
  这两双鞋,虽说做工看上去不错,可颜色搭配,实在是一言难尽:都是红鞋面,上面绣着绿艳艳的蝴蝶和花朵。
  新嫂子,难道你不知道红配绿,臭狗屁吗?
  日子过的飞快,转眼间,又到年关了。
  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不管是吃的好还是坏,起码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不少人家过年的时候还能吃上个大白馒头,大伙儿心里高兴,过年也过的舒心。
  只有一家例外,那就是孙老太家。
  大年初四,孙曼娜娘家给孙曼娜发了封电报,上面只有四个字:父病,速归。
  这八成是孙父病重快不行了,想见孙曼娜最后一面,要不然,也不会舍得花钱发这封电报。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有小天使说老王头厚脸皮,其实这种人我还真见过,以前我哥结婚,有户人家送了50块钱的礼钱,然后连大人带孩子一共来了七八口人,酒席上连吃带拿的,呃,我都替他们难为情。


第55章 撒谎
  到底是养大了自己的父亲, 孙曼娜就算是心里再恨父母,面对父亲病重的消息, 也无法无动于衷, 她想回去看看。
  她现在已经在当地安家落户,想回去看看也不需要特别批准,只要大队给写个介绍信就行了。
  只是路费是个问题。
  家里的钱都攥在孙老太手里,孙老太就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想从她手里抠出钱,难。
  更何况孙老太一向又不待见孙曼娜。
  不过这回,也不知道是王留柱私底下哀求孙老了, 还是孙老太突然发了善心, 竟然主动把路费给了孙曼娜。
  只是,也只有路费, 买礼物的钱,那是没有的。
  孙曼娜记挂着她爸的病,也没心思跟孙老太计较别的,熬到初六车站通了车,就带着王晓菲回娘家了。
  王留柱没有跟着一块儿去,孙曼娜明面上说是省个路费,实际上是心里嫌弃王留柱,觉着王留柱丢她的人。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孙曼娜准备带王晓菲回娘家的前一天,王美清和石南石兰正板板正正的坐在堂屋,听王莲清给他们“上课”。
  放了寒假, 王莲清闲着没事,就迷上了给他们当老师,而且还当的不亦乐乎。
  幸好三个小的也给她面子,都规规矩矩的坐着听她“上课”。
  “今天我给你们讲《草原英雄小姐妹》。。。。”
  王莲清刚拿起课本,就看到有一个人噔噔跑了进来,竟然是王晓菲。
  王晓菲别说跟他们玩了,连话都很少跟他们说,她跑过来干啥?
  四个人傻愣愣地看着她,就见王晓菲目标明确的跑到了王美清跟前,“明天我回姥姥家,我姥姥家在城里。”
  说了这么一句就扭头跑了。
  王美清他们四个面面相觑:你姥姥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跟王美清啥关系啊,为啥还特地跑过来跟王美清说一声?
  真是莫名其妙。
  第二天一大早,王晓菲就跟着孙曼娜回姥姥家,坐车又转车,折腾一整天,才算是到了怀城。
  王晓菲一下车就惊呆了,她妈妈没有骗她,城里的马路果然又平整又宽敞,路两边都是店铺,卖啥的都有,还有楼房,那么高,住在里面的人都不怕掉下来吗?
  在他们大队那么金贵的自行车,这里的大马路上随处可见。
  马路上不光有自行车,还有汽车,她妈跟她说那叫公交车。
  而且路上不管是走路的还是骑自行车的,穿的都比他们好,起码都没有补丁。
  。。。
  其实这个年代的城市,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是又小又破,可对一个从没走出过家门的农村孩子来说,此时的城市在她眼里,无疑就是天堂。
  王晓菲晕晕乎乎的被孙曼娜拉着往前走,一边走,孙曼娜还一边教育她,“菲菲,你看城里多好,不用土里刨食,也不用风吹日晒,人看着多体面,妈一定要带你回来,就算是妈回不来,你也一定要想办法回来,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回来。”
  王晓菲这会儿整个人都是懵的,孙曼娜的话,她就记住了一点:一定要想办法回城,只要能回城,付出啥代价都行。
  孙老太给她的钱不多,孙曼娜没舍得坐公交车,拉着王晓菲步行回家,反正她家离汽车站不算远,走过去顶多半个多小时。
  孙曼娜正拉着王晓菲赶路,有一辆自行车从她们旁边骑了过去,她听到骑车的人好象“咦”了一声,然后自行车又调头回来了,在孙曼娜和王晓菲跟前停了下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