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枝又给王永庆倒了一杯酒,“永庆,你的四个孩子我都给你带大了,咱最小的二丫也要上初中了,我也该给自己考虑考虑了,你不在了,我还得过下去对不对?其实我知道你是不会怪我的,因为你肯定也知道,一个人的滋味不好熬。”
孙桂枝又絮絮叨叨的说了好些话,有家里的事,有队上的事,有公社上的事,最后又给王永庆倒了一杯酒,“好了,永庆,我不跟你说了,大全还等着我呢,等啥时候有空了,我俩再一块儿来看你。”
孙桂枝把酒瓶和酒杯都放到了篮子里,站起来,一扭头,看到高大全就站在不远处,温和地看着她。
孙桂枝抹了下眼睛,然后笑了,回头说了句“永庆我走了啊”,然后快步走到高大全跟前,“走吧。”
高大全帮她把一络碎发掖到了耳后,然后冲着王永庆的坟头喊了一声,“永庆我们走了。”
回应他的是荒草相互磨挲的沙沙声,轻轻的,很温和,就象王永庆在说话一样。
孙桂枝就知道,王永庆是不会怪她的。
1976年的5.1,高大全和孙桂枝结婚了,也没大办,就是把两家的亲朋好友叫一块儿吃了顿饭,就算是一家人了。
俩人结婚那天,康明辉来参加婚礼,然后把高玉芬和康伟接走了。
康伟才当了没几天的哥哥,就要离开王美清,死活不愿意,最后还是王美清答应以后经常给他写信,才算是把他哄住了,眼泪汪汪的跟着他爸走了。
高玉芬走后,高大全把东屋重新粉刷了一遍,又添置了一些新家俱,还特意添置了一张书桌给姐妹俩学习用。
屋子收拾好后,罗老太和王莲清姐妹俩搬了进去。
村里做饭,烧的都是土灶和柴禾,到了公社,用的是蜂窝煤,方便又省事,罗老太又是个闲不住的,每天上班上学的都走后,她就在家里琢磨吃的,就算是三合面和白菜萝卜,她也能做出好几个花样来。
高大全以前基本上一年到头都是吃食堂,哪有过这待遇,感觉就跟到了天堂差不多,一个月不到,就吃胖了一圈,人也精神,脸色红润,走路带风。
因为这个,李志没少调侃他。
杨翠英和王爱军的第二个孩子也生了,是个女孩。
杨翠英原想着孙桂枝和王爱军是因为喜欢女娃娃,所以才把王美清当心肝宝贝疼,所以这回生了个女娃娃,她还挺高兴,想着自己终于也能“母凭女贵”了。
结果呢,王美清还是家里人的心头宝,她的小闺女的待遇,也没有比当年的黑蛋强多少。
这下她算是彻底看清了,就算是她生个金疙瘩出来,那也撼动不了王美清在这个家的地位。
从此她也彻底死了跟王美清一较高下的心。
李梅也生了个女儿,好在孙家和李家都不是那种重男轻女的人家,生个女儿也高兴,照样热热闹闹的给办了满月酒。
时间转眼就到了1977年。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那就是恢复高考,恢复高考后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以及当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也就是说,基本上所有人都有参加高考的资格。
这一消息公布后,举国欢腾,尤其是那些一直找不到回城门路,以为自己一辈子要老死在农村的知识青年,一下子又看到了回城的希望,简直是喜极而泣,四处托关系找复习资料。
各个生产大队也都能理解这些知青的心情,也都对他们放宽了要求,只要大体上过得去,都不大管他们了,让他们能多些时间学习。
毕竟是一辈子的大事呢,他们能考上大学回城,对这些大队干部来说,也是一件积德的事。
石国强早就断了回城的念头,所以即使听说恢复高考了,也只是为那些下乡的知青们感到高兴而已。
孙曼娜听到这个消息后,却是快要高兴疯了,她终于也有机会回城了!
中断了10年的高考恢复了,多少人都想要参加高考,复习资料有多紧俏可想而知,知青点的知青,谁弄到了复习资料,都跟宝贝似的,平时关系再好的人,也都不会外借。
毕竟多一个人参加高考,就多一个竞争对象。
象孙曼娜这种多年不跟知青点的知青有来往的,就更借不到复习书了,她也没别的门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眼看着就快要考试了,她还没借到一本书,差点要急疯了。
后来还是李建业好心帮了她,给她弄了一套复习资料寄了过来。
孙曼娜以前都不大下地干活,现在更是门都不出,成天躲在屋里看书。
孙老太气得不行,暗地里让王留柱把孙曼娜的那些书给烧了,省得她考上了再远走高飞。
王留柱年纪不小了,要是孙曼娜走了,只怕往后就很难再娶上媳妇了。
王留柱却是越来越沉默,他也没听孙老太的话,把孙曼娜的书偷偷给烧了,他也没表示支持孙曼娜参加高考,反正就是啥也没说,气得孙老太指着他的鼻子直骂他“窝囊。”
恢复高考的消息是10月21号正式公布的,高考却是在一个月后进行,只有一个月的复习时间,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很多人已经多年不接触书本了,现在再去看书本,就跟看天书差不多。
出了考场,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成绩出来的时候,更是有人哭有人笑。
孙曼娜是哭的那一个,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了一天一夜,吓得王留柱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不过知道孙曼娜不会回城了,倒也让他松了一口气。
在外人看来,孙曼娜哪哪儿都不行,可他还是喜欢这个媳妇,不舍得她走。
孙曼娜大哭了一场,然后就彻底断了回城的心,只一心一意的教王晓菲。
虽然有时候还会吵骂王晓菲,不过王晓菲已经不再去跟孙曼娜计较了,她现在也是一门心思的学习,非常刻苦。
王晓菲不是李东顺那种脑瓜子不开窍的人,她很聪明,再加上自己也努力,所以回回考试,都是班里的第一名。
不过她好好学习的目的,不是象她妈想的那样回城,而是想考出去,摆脱她妈。
这话她是偷偷跟王美清说的,王美清听了,为孙曼娜默哀了三分钟,心说亲生女儿都想摆脱她,孙曼娜这个妈妈当的是有多失败啊。
说来也是有意思,以前吧,王美清跟王晓菲,俩人基本上不说话。
主要是王晓菲妒嫉王美清,然后就不愿意跟王美清玩。
自从上次王晓菲在王美清家住了一晚上,俩人关系奇迹般的变好了。
不能说是好朋友吧,起码比普通同学的关系要近些,最主要的是,王晓菲有什么心里话,她不愿意跟孙曼娜说,但她愿意跟王美清说。
遇到了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她也去请教王美清,让王美清帮她拿个主意,因为她现在承认了她不如王美清,没王美清懂的多。
王美清这边,以前是觉着王晓菲很讨厌,所以不愿意搭理她,现在不讨厌王晓菲了,就尽自己所能去帮她。
毕竟帮人一把,胜造七级浮屠嘛。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人已被掏空,请求支援啊,拜托拜托!
第96章 考试
1977年的春节,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过的比往年热闹的多, 家家户户, 别管是穷的还是富的,都买了鞭炮,大年三十的晚上,噼哩啪啦的放了半宿。
虽然大家依然穷, 有些人家依然吃不饱饭,可大家眼里看到了希望。
有希望就有奔头!
一眨眼的功夫,7年就过去了一半。
王莲清就要初中毕业了, 她学习成绩一般, 也是硬撑着拿了个初中毕业的文凭。
王莲清知道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所以也没想过去上高中, 她更乐意做的事,是在家里操持家务,做针线活。
这几年,王莲清学习上没啥长进,家务活,尤其是针线活倒是学的飞快,纳的鞋底,针脚匀称,细密,在王庄大队是一等一的好。
程爱淑经常夸王莲清,“就凭大丫这手针线活, 以后也不愁找个好婆家。”
脾气好,长的周正,又做的一手好针线活,还是个初中毕业生,这样的姑娘,在农村可是是抢手的很,所以王莲清初中还没毕业呢,就不断有人上门提亲。
孙桂枝却是叹了一口气,“我倒宁愿她学习上多下点功夫,起码能上个高中,日后哪儿招工了,凭着个高中毕业证,也能吃上商品粮。”
农村人,天天地里刨食,风吹雨淋的,再标致的姑娘,天长日久的,也会变成黄脸婆,这点看看孙曼娜就知道了。
孙曼娜刚来王庄大队的时候,多水灵一姑娘哟,可这么些年下来,当年的水灵大姑娘,早就成个脸糙人也糙的乡下婆娘了。
可偏偏的这个大闺女,跟她大哥一样,压根儿就没想过吃商品粮这回事,土里刨食也刨得乐呵呵的。
程爱淑安慰她道,“各人有各人命,你看着好的,她看着不一定就好,只要她自个儿喜欢,日后不后悔就行。”
孙桂枝又叹了一口气,“也只能随她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爆料 完结+番外 (七壶茶) 2020-1-7完结1136 742我用十年时间寻求一个真相,只是为了最重要的你。——闻文我用十一年时间想清...
-
手下爱豆一百个 (奶酪西瓜) 2019-12-31完结680 2695姜娴睡下的时候,手下小弟无数,各个一方大佬,信徒众多。姜娴醒来的时候,手下小弟依旧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