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百货楼里的干部服是加厚的斜纹棉布做的,这种布料特别的厚实,做出来的衣服挺括有型,和呢子服效果差不多,被人们称为哔叽呢。
  哔叽呢的干部服二十五元一套,十五尺布票价值三元,加一起就二十八元了。
  现在,涤纶的布料虽然不要布票,但价格比棉布的高多了。哔叽呢幅宽0.75公分,每尺价格0.62元,还得用一尺布票。做干部服的涤纶布也是加厚的,幅宽0.90公分,每尺价格高达1.50元。
  悠悠商城里的涤纶布价格超便宜,幅宽150公分的加厚涤纶布,每尺不超过一元钱。做一套中山装,才用2.50米的布料,加工费比布料都高。
  在这缺衣少穿的年代,在价格差不了太多的情况下,人们还是喜欢厚实耐磨的涤纶衣服。
  至于自己家的人,悠悠当然选纯毛料的。她从商城里选了两套纯毛的中山装,先让姥姥长眼。
  姥姥摸着纯毛的中山装,陷入了回忆:“你姥爷就穿的这种纯毛料的中山装,每次有了重要活动,都订做一身,光是中山装就挂满了一个衣橱。也不知道那些衣服,后来都弄哪里去了?”
  看了准备给大伙捎涤纶的中山装,姥姥却有不同的意见。她说:“村里人干啥都喜欢比较,你给咱家里人穿毛料的,其他人穿涤纶的,大家嘴上不说,心里也不得劲。
  再说了,中山装市里都没卖的,从上海捎几身还说的过去,要是咱村里人都穿,得好几十身,那样也忒显眼了,根本说不过去。
  现在中山装就是黑市上也没见卖的,穿的更少,真追究起来,衣服的来源就说不清。你商城里有干部服吗,没有咱就去批发部买。”
  姥姥说的有道理,不过:“姥姥,百货楼里的衣服是棉布的,得要布票,咱哪能到买这么多布票啊。”
  “平城买不够,咱去临水买,不行再去洪城买些,干部服那里都有卖的。”看来姥姥是认准干部服了,还必须给大伙买回去。
  悠悠只好认命的在商城里找干部服,还好几家做道具服饰的店面里,有涤纶的干部服。价格太合适了,20元一套。款式也比现在的好看,起码裤子不是大肥腿。
  姥姥看着悠悠拿出来的衣服,根本不敢相信这个价格,“真不知道,你那商城是咋回事,和咱这里啥都反着,这么厚实的衣服,才20元,还没人穿,就当戏服用。”
  听了悠悠对道具服饰的解释后,姥姥就给它们换了通俗易懂的名称:戏服,也算贴切。
  做道具的干部服就两种颜色,海蓝和藏蓝。悠悠问姥姥价格,姥姥仔细的想了一会;“咋着也得比哔叽呢的贵,百货楼里的卖25元。咱就按30元一套,这是批发价,只在咱村卖,算是咱们给大伙捎的。”
  孩子的衣服大伙要的就是运动服,差别就在颜色上。悠悠的商城里各种型号齐全,就是一两岁孩子穿的也有。
  悠悠特意订购的加厚腈纶运动服,款式和现在卖的一样。看到适合志斌他们穿的小号运动服,姥姥稀罕的赞不绝口。“这衣服可真喜人,不行,你得多要点,大伙看了肯定喜欢。”
  “姥姥,这些就咱自己人穿,您得知道,现在估计全国都没卖这种小号运动服的,多了咱还是没法解释。咱自己人穿几套好说,就说是您拿大号的改的,他们想穿也买回去自己改。”
  姥姥一听就明白了,不过却嘱咐悠悠:“你再拿些大人穿的运动服,小年轻的不能都穿干部服,俺觉着还是穿运动服好看。不过,别要黑色的,大过年的,黑色不吉利。”
  这个好说,就哪几种颜色,大小号岔开就行。商城里的腈纶运动衣便宜,12—15元一套,颜色得有十几种。
  搞定了各种衣服,商城里有的,悠悠就拿了出来,没有的赶紧下订单。得凑爱国舅舅的拖拉机,捎回村子。
  悠悠打算,从明天起,就得让爱国舅舅往回带东西。首先把今天买的鸡鸭鹅带回去,莲藕、花生和青菜尽量的多带些,这些过年都得用。
  娘俩商议这,把东西准备好了放进东屋里。杨奶奶就来了,今天她还是在这里睡。俩人唠着嗑,悠悠就睡着了。
  腊月二十六,爱国舅舅还是运来了四十头猪肉,他告诉姥姥:“姑,村里还剩四十二头,今天一天就能杀完。”
  姥姥让他把准备好的东西装上车,“这些是咱们过年的东西,俺今天再批些代销点里卖的东西,你明天给带回去。”
  舅舅回去后,娘俩去了洪城。进了自己的院子,东屋里被收拾的干干净净,收来的废品都装好了,整齐的摞在一起。看来,罗新才年前不准备干了。
  悠悠惊喜的发现,这次罗新才收了好多的废纸,都装在麻袋里,里面还能看出好些成册的书籍。
  姥姥和罗新才进来时,他和姥姥说的正起劲。看到悠悠就说:“嫂子,俺就说好人有好报,您看看咱悠悠,再看看您那几个侄子,就知道了,个顶个的活蹦乱跳的。
  还真是怪了,俺附近的邻居,孩子们都得了流脑,有的一家摊上几个,光伤(死亡)了的就快十个了。要不是咱们的药,恐怕还得多。”


第217章 遇贵人
  “您弟妹吓得,把孩子们圈在家里,后来他们舅舅把孩子们都接到村里去了。
  俺没事就琢磨,准是您给的在香桌子上供过的糖豆,起了作用。您把糖豆给了俺们,您弟妹就赶紧去了娘家,孩子们都吃上了。他们村里也有得流脑的,孩子姥姥家就没人得,他们全家人恨不能把您当菩萨供起来。
  俺就给他们说,这次您救的人多了,要不是您的药,得伤多少孩子啊,不是兄弟说大话,咱卖出去一盒药,就是救了一条命。
  嫂子,您是没见着,刚开始的时候,得病的孩子十个得扔(死)七八个。即使俺们住在城里,孩子病了,拿着钱就是没处买药去,用不上药,孩子一天也撑不过去,真揪心啊。
  村里的孩子更不用说了,好多没送到医院就不行了。再说就是送来也白搭,医院没有青霉素,医生也没法。
  现在就好多了,大家都知道这病厉害,看孩子也重意(仔细)了,不管白天黑夜,一不得劲就往医院送。来了用上咱这药的,没一个伤的,都救了回来。
  嫂子,俺这次可是完全按着您的吩咐,一盒药也没流出去。不是您兄弟吹,俺这双眼可不是摆设,谁想从俺这倒腾药发财,俺一眼就能看出来。俺从小在城里逛游,啥人不清楚,想要骗俺,他得再托生几回。
  嫂子,不瞒您说,好多人想和俺合伙,高价往外卖,都让俺骂回去了。上天为啥绕过俺的孩子,那是认为俺心底良善,俺得接着给孩子们积福。
  要是那样,俺也对不住您,更对不住俺的良心。别看俺整天的瞎倒腾,俺可没赚过昧心钱,这种丧良心的事,俺是不会干的。”
  罗新才的嘴嘚吧嘚吧,一个劲的唠叨,悠悠都替他渴得慌。给他递了一杯茶:“罗爷爷,您喝茶。”
  罗新才摸着悠悠的头:“悠悠啊,看到你们健健康康的,爷爷的心里就安稳了。”
  想想也是,城市人口密集,流脑传染的也快,何况是大爆发,再加上缺少有效药品,死亡率超高。任谁置身在周围的哭喊声中,心里也得发毛。
  他家生活水平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好,抵抗力也高,再用了姥姥拿来的菌苗,当然就成了别人眼里的幸运者。
  等他歇了过来,姥姥就跟着他来到了东屋,把里面的东西清点了一遍。由于流脑爆发,家里人不希望他们离家太远,万一有事,不好联系,收购废品从流脑爆发就停止了。
  这段时间,他们一共收了20000斤乱发,15000斤废铜,500斤一尺长的头发,100斤二尺长的头发,还有8000多斤废纸。废品加上利润,差些不足31000元,姥姥按足额给他算的。
  听姥姥说年前不来了,罗新才又要了500盒青霉素,扣除药钱,姥姥给了他11000元。
  罗新才拿着药,对姥姥说:“嫂子,您先歇会,俺把药给他们送去,顺便让他们把中午饭送来。悠悠,想吃什么,告诉爷爷,俺给买去。”
  姥姥说他:“兄弟啊,你忙正事要紧,不用管俺俩,俺还有别的事,一会就回去了。”
  罗新才不依:“嫂子,您今天说什么也不能走,这就到年下了,咱们得在一起聚聚,您弟妹念叨好几次了。”
  姥姥只好说:“听兄弟你的,俺先不走了。”
  罗新才回去了,姥姥让悠悠拿出来两袋花生和一篓苹果,等会让他们给孩子带回去。
  刚十一点半,罗新才他两口子就一块回来了,他要了个羊肉火锅。
  “悠悠,爷爷记得你爱吃火锅,今天可得多吃点。吃得多的长的壮,身体好了不生病。”
  王代娣见到姥姥,热情大发了。“嫂子,俺都不知道咋着谢您了,您啥都替俺们想着,给孩子们求的那糖豆,可是真灵,吃了糖豆的孩子,没一个得病的。
  现在俺在娘家,可是头等的功臣。他们都说俺遇到了您这个贵人,给全家人带来了福气。”
  “妹子,俺可不敢居这功,那是你和俺兄弟俩的福气,那供过的糖豆,就是免个膈应,灵不灵的全凭各人的运气。要俺说那,这都是你俩积德行善修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