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十四的晚上,二奶奶给送了两块切开的花糕,每块得有碗口大,半尺多高,散发着浓浓的红枣香甜味。
  “桂花婆家给蒸的花糕大,让孩子们尝尝,吃个稀罕。”
  “二奶奶,闺女就给拿这一次花糕,还得压回去一半,您二老身体又不好,放着多吃顿养养身子,您还想着孩子,他们还小以后什么东西吃不着。”
  二奶奶根本不听姥姥的的,把花糕放到了悠悠家的厨房里。
  按农村里的讲究,新媳妇十五的花糕得给婆家留一半,十六回去时带着。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的人们连元宵是什么都不知道。本地的风俗是早饭吃花糕,寓意五谷杂粮收成高。
  花糕里面放上了红枣,整个馍都带着香甜味,吃起来还有种浓浓的枣香味。碗口大的花糕,悠悠自己就吃了一个。
  姥姥溜了满满一篦子的花糕,一顿早饭下来,就剩下了两个。
  昊昊满足的捧着肚子提建议:“姥姥,咱也在院子里栽颗枣树吧,晒了枣咱也能多蒸几回花糕吃。”
  姥姥笑了,“傻孩子,咱差的不是枣,是白面。再说,这院子是队里的,栽啥树得队里说了算。”
  吃过早饭,姥姥和妈妈就忙了起来。先准备饺子馅,把辣萝卜、粉条剁碎,将过年特意留下的一块半斤来重的熟肉切成碎丁。
  锅里放了两勺油,放入葱姜沫爆香,加进熟肉丁翻炒到肉里出油,将萝卜粉条倒进锅里,加上盐和花椒面拌匀,扁食馅调好了。别看只有半斤肉,闻着却挺香。
  油撇子比铜钱大不了多少,中间有个浅浅的窝,两次也舀不出一汤匙油。
  姥姥还说这就是大的了,有的人家铜钱中间的孔里插个木棍当油撇子用,根本舀不住油,也就能沥拉点油星。
  接着淹腊肉,过年剩下的五六块熟猪肉大约有三斤,放锅里煮了一滚,捞出晾干四周抹上细盐,放到小口坛子里封好口,据姥姥说腊肉可以放到三伏天。
  中午用煮过肉的汤加上白菜粉条和绿豆面丸子炖了一锅菜,这是过年后第二次炖菜。悠悠的仓储园区里虽然有各种美食,但一没机会独处,二不愿自己吃独食。现在一碗清汤白菜,香的悠悠舌头都快吞进去了。
  下午,妈妈和了好大一块白面,“咋这么多?”悠悠不明白。
  姥姥给悠悠解惑:“这是今晚和明早两顿的饺子面,正月十六小年下,吃了明早的饺子新年就算过去了,三十剩馅十五剩面。”
  姥姥和妈妈俩人包饺子,看到哥哥学着包,悠悠也喊着要帮忙,姥姥让她摁剂子,迪迪跟着捣乱,被悠悠用手抹了一脸的面粉,还乐得裂着嘴,像戏台上的小丑,惹得一家子笑个不停。
  刚包了一会,桂花三姐妹就来了,进屋就上手帮着包,桂花吩咐四妮桂萍:“给迪迪洗干净脸,领他上街玩去”。
  姥姥也洗了手,跟着来到街上。悠悠见状,麻溜的跟了出去。
  大街上,货郎车又来了,被大人孩子紧紧的围着,生意挺红火。
  悠悠挤了进去,这次多了过十五的烟火。小手指大的红蜡烛插在筷子长短的竹签上,十个一把一毛钱。旗火(钻天猴)有大小两种,都是二十个一把,大的两毛钱,小的五分钱。半尺高的土花五分,小点的二分。滴滴筋一分钱两把,一把五根。
  有小孩子的人家多少都买上一些,让孩子高兴的过个年,也就是花费一毛两毛的。没钱也可以用鸡蛋、乱头发和烂鞋底、废铁换。
  姥姥买了一把红蜡烛,一把小旗火,两个小土花和两把滴滴筋,一共花了两毛钱。
  回到家里,扁食已经包好了。姥姥拿出几张彩色的点心包装纸,领着三妮、四妮扎花树。
  三妮跑出去,在外面的柳树上折了两个二尺多高的枝杈。姥姥把彩纸剪成条,挂在树杈上,花花绿绿的彩条飘荡着,还真是名副其实的“花树”。
  接着,姥姥又用秫秸(高粱秸秆)和彩纸扎了两个花姑娘,臂挎花篮,篮里装了几朵棉花,把花姑娘挂在花树上。三妮和自家一家一个,插在院子里的粪堆上,意在希望棉花丰收。
  天还没黑,人们就早早地吃了晚饭,聚集在街中心,拿出自己家买的烟火集中燃放。
  几个土花一起燃放,场面也挺壮观,好似火树银花撒满天,高的有两米多。
  放旗火还是需要技术的,会放的点着一撒手,“嗖”的一声直直的上了天;不会的一撒手,架吗溜斜(一溜歪斜)地就出去了,慌的人群急忙躲闪,引起阵阵惊叫声。
  小孩子举着燃烧的蜡烛,稍大点的孩子凑上去点燃滴滴筋,甩动着划圈,一朵朵小火花飞下来,可以用美丽来形容。
  高兴的笑脸,欢快的人群,给新年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第19章 跑百龄
  正月十六天刚亮,悠悠就被姥姥喊起来去跑百龄。谚语:“正月十六跑百龄,一年不生病”,充分体现了人们希冀健康长寿的良好愿望。
  兄妹三人跟在姥爷和姥姥的后面,先跑向村头的老井,绕井转三圈,往井里投一个坷垃,说是一年不害眼。
  跑百龄向北跑,村西的南北路上,三五成群的村民一路向北,还不时地弯腰捡根柴禾。
  路上,偶尔有个1分、2分的小银元(硬币),姥姥嘱咐不要捡,说那是有慢性病的人扔的卖病钱,谁捡钱病就卖给了谁。
  悠悠是第一次到村北,一眼望去,成方连片的平整土地上长着稀疏的小麦。路的两旁栽的也是柳树,村北2华里有一条3米多高的东西长堤,东边和黄河大堤连接在一起,堤的南面栽着柳树。
  姥姥告诉悠悠这个堤是生产堤,能防住夏季黄河的多次小汛期,保住村里的一千多亩耕地有收成。
  人们到了生产堤南面就停了下来,用路上捡到的柴禾点着了几个火堆,转着身烤火,边烤边念叨:“烤烤头,头不疼。烤烤腰,腰不疼。烤烤腿,腿不疼。”
  迪迪撅着屁股烤腚,嘴里喊着:“烤烤腚,腚不疼”。被姥姥拉出来照腚拍了两巴掌,大伙逗他:“迪迪,腚疼不?”
  好多人用树枝插个馍馍在火上烤,姥姥也从腰里掏出个馍馍烤着,烤到外面成了金黄色的饹馇(gezha),掰开递给兄妹三人,说是吃了壮实。
  悠悠跑到生产堤上往北看,一眼就望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宽阔的黄河蜿蜒而来,犹如一条巨龙。实在是太壮观了,激动的悠悠跳了起来。
  冬天的黄河静静地流淌,黄色的河水在晨曦的映照下泛着金光,偶尔跳起几朵雪白的浪花,像温柔的母亲,宽容温暖。
  黄河岸边的沙滩被冲刷成波纹状,已有零星的野菜透出淡淡绿意。稍远的地方成簇的荫柳橔只留下几寸高的根部,干枯的野草成片的散布着。
  生产堤离河水约300多米,河滩靠近生产堤的近百米土地,大部分被犁了起来,其余的则是一片荒地。
  黄河转弯留下的三角滩东面,也有一条生产堤,南北走向,把洪城和平城两个县的黄河滩区分隔开来。
  光是这个三角滩,就有几百亩,因为处于韩屯村的北面,就归韩屯耕种。由于收成不能保证,不算耕地面积。
  悠悠看着大片荒芜的河滩,想到智脑提供的科学养猪方案中,就有使用苜蓿和燕麦的绿色喂养法,心里顿时美翻了。
  原本悠悠还想着在村子里的沟渠路旁,尽量的多撒些苜蓿燕麦的种子,能出多少是多少,给村民养猪提供饲草。
  如今有了这些闲置的河滩地,姐的养殖大计终于可以实施了,这几百亩的空闲地姐都给撒上燕麦和苜蓿,猪羊的春天到了,敞开肚子可劲的吃吧。
  从智脑中悠悠得知,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其中蛋白质的含量特别高,而且容易种植,喜温暖半湿润气候,抗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苜蓿草还可以加工成干性青绿饲料,使贮存期得以延期,在冬季也能向生畜提供充足的植物性饲料,满足生畜的营养需求,苜蓿一般在开花初期收割,此时产量高、草质好。
  苜蓿播种当年一般可收割1~2次,二年后每年可收割4-5次。播种后二三年达到生长高峰,寿命可维持10-20年,甚至40年。
  燕麦营养价值丰富,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是饲养家畜家禽的优质饲料,叶茎多汁柔嫩、可消化纤维含量高,是最好的饲草。燕麦喜光喜湿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
  燕麦能自播繁衍,生长期短,一般在90天左右,可用作青饲料也可收获干秸秆。在后世是人们追捧的优质营养保健品,现在是人们眼中的杂草,俗称“铃铛麦”。
  燕麦和苜蓿在黄河下游地区适宜早春撒播,现在季节已到雨水,马上就能播种了。
  早饭悠悠看到碗里除了饺子还有饺子皮和面条,就找姥姥解惑。得到的解答是:“正月十六小年下,饺子相当于元宝,饺子皮相当于钱币,面条相当于钱串子,期盼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发大财,其实也就是个念想。”


第20章 换银元
  饭后,爸爸去舅姥爷家借自行车,妈妈今天要去公社教育组开会,广播里连着下了两天的通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