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一家兑了二元钱,看到他家缺什么,就在悠悠家的代销点里买了,直接给拿到他家里,算是大家给他们的贺礼。
村里把仓库里的面粉拿出来一百斤,让妇女们蒸馒头,事情突然,韩道荣家就剩下了十多斤面粉,根本不够用的。
男劳力把他家的东西都倒腾出来,把屋子里的墙面用石灰膏抹了一遍。妇女们负责打扫卫生,把东西都擦得放光。韩道荣的娘光知道笑,谁叫都应着,却不知道该忙什么。
石庙村的干部要走,舅姥爷把他们留住了。上午,韩道荣他们回来,还得举行婚礼,他们就算娘家人,当送客的了。
其实,他们也想着让韩屯村的干部跟着回去,把事情给刘翠兰的原婆婆说开了。
等韩道荣他们回来时,家里已经准备好了。他们不仅把结婚证领了,户口迁了,连购粮本都改了过来。
韩玉臣当主婚人,举行了个简单的婚礼。刘翠兰给石庙的村干部和石老师夫妇深深的鞠了几个躬,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
全村人又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刘翠兰在敬酒时,给石老师夫妇俩磕了个头,感激的说:“看到全村这么热情,俺就知道你们给俺找了个好人家。今后,不管你们认不认,俺把你俩当亲生父母孝顺。”
石老师夫妇把她拉起来,齐声说:“俺们帮你,不是图你孝敬俺们,就盼着你以后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你也看到了,这娘俩都是实在人,保证不会给你气受。韩屯过的又好,你以后要好好的跟道荣过日子,就不枉俺们帮你一场。”刘翠兰含泪答应了。
下午,舅姥爷和韩道伟跟着去了石庙,那老婆子还不知道儿媳改嫁的事,看到村干部也知道害怕了。赶紧撇清自己:“俺可没给她气受,她死活给俺没关系。”
原来,她找遍了村子,也没看见刘翠兰,有人吓唬她说刘翠兰跳黄河了。这会看见村干部来了,就以为真的出事了。
第250章 八月十五收猪肉
村干部吓唬她:“早上,还听见你骂人,你说没关系就没关系了,大家都长着耳朵那。”
她也慌了神,犟着不认错。“反正俺没打她,她想不开是她自己的事。她娘家都不管。咱们才是一个村的,你们得帮俺。”
这歪理说的,刘翠兰的娘家在东北,现在通信落后,即使拍电报,娘家人过来不得半个月。何况,她娘家还没亲人了。
村干部也不愿意和她掰扯,将计就计,对他说:“刘翠兰跳河被韩屯的韩道荣救了,俺们这是来给你要医药费。”
那老婆子耍赖:“别是跟野汉子跑了吧,还想糊弄俺,俺知道他,那是个光棍。俺不给他们要彩礼就不错了,倒过来讹俺,还想给俺要钱,没门。
俺可是清请白白的人家,这样的破鞋俺可不敢要了。这才离了男人几个月,就找了野汉子。俺那苦命的儿啊,你死都死了,还被个小骚货给带了绿帽子。”
舅姥爷不能认,这关系到韩屯村的名誉:“你胡说什么那,救人还救出错来了,咱到公社说理去。”
老婆子一听去公社,就怕了。“要钱俺没有,这家里你们也看到了,没吃没住的,俺还发愁怎么过冬天那。既然她俩在一起了,人俺也不要了,这破鞋俺嫌寒掺。”老婆子这破嘴可够损的。
他们村的干部听了这话,脸上也挂不住了,呵斥她:“你胡咧咧什么那,人家就是在一起过,也是光明正大的过,孩子没离开过一天,咋就是搞破鞋了。你赶紧的给人家拿医药费去,再去把孩子接回来。”
她死猪不怕开水烫:“要钱没有,人俺也不接,别想让俺老婆子伺候她,她不是想死吗,那就接着跳河去。反正俺是不要了。野男人碰过的东西,俺嫌脏。”
这正合了几个人的意思,石庙的村干部说:“大伙都在这里那,你可别后悔,再去找人家后账。”
“俺绝对不后悔,那脏货,俺看见也得躲得远远的,省得沾俺一身脏。”一听不给她要钱了,她痛快的答应了。
院子的外面围了几百人,大伙看不下去,都朝她吐口水。舅姥爷他们达到了目的,就回来了。
从此以后,韩道荣家算是有了主家人,刘翠兰日子过舒坦了,东北人的豪爽性格就显出来了。家里家外一把手,带着婆婆和男人,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该着韩道荣命好,刘翠兰来了就怀孕。三十八岁的高龄产妇,五年生了仨儿子。个个人高马大的,都随他们娘,性格开朗,模样又好。二十年后,他家又成了韩屯的富足人家。当然,这都是后话。
进入秋季,韩屯村基本上安定下来,孩子们上学,其他人集中在场院里,开始搞起了柳编,这也是灾后自救的一个门路。县外贸局专门派了两名技术人员,教大家编制新的款式。
有了上一年的基础,大伙上手很快,几天过去,大家每天就能挣到一元多的加工费。当然,得交到村里一半,柳条是集体的,上交的那一半,全部按人口分配。
今年的夏季收获的柳条量大,况且河滩里还有大量的资源。大伙白天黑夜的干,积极性特高。
有人就说:“俺算了一下,干柳编比种地挣的还多,咱今年别看受灾了,不会比去年差。”
村里的三辆拖拉机没闲着,路通了,大伙开始备砖瓦,明年开春就盖房子。各家都有存款,准备的砖瓦都多,不仅有盖房子的,就连院墙和猪圈也准备全部用砖垒。
倒了土墙的房子,大家也准备用砖垒。这样以来,基本上家家买砖。为了让滩区的灾民安全过冬,公社窑厂对河滩的村庄,优先供应砖瓦。
几个村干部开了个会,统计出各家购买的数量,把钱收起来,统一的交到窑厂,一家家挨着送。
先送塌了土墙的人家,运来砖就把墙垒上,用塌了的院墙掺上石灰膏当泥抹,再抹上水泥墙面,两三天就收拾好一家。
悠悠家的水泥、沙子和石灰膏,卖的很快,尽管悠悠偷着加了好多,眼看着也快卖完了。大伙看着,有些发急,就有人想提前买了,放着备用。
姥姥对大伙说:“大家不用急,卖完了俺再去进,保证不耽搁大家用。”这才让大伙歇了提前买的心思。
现在,是农忙季节,农村一般不建房子。公社砖窑的砖瓦相对好买,加上支援灾区重建,砖窑烧制的砖瓦几乎让韩屯给包了,爱国舅舅他们天天拉砖瓦。
这次大水把大家吓怕了,翻盖房子的想着加高宅基。现在地里好似沼泽,人都站不住,土取不出来,因此只好等着明春再盖房子。
进了农历的八月,各家的猪都长到了二百多斤,大伙就来找悠悠姥姥,问她今年还收猪肉不。要是不收的话,他们就准备卖给食品站了。
今年各家都喂十头猪,靠集市卖不出去几头,去年石庙村就是个例子。
收猪肉是悠悠和姥姥早就定下的计划,不过姥姥还是先和舅姥爷商量。
吃了晚饭,一家人坐到一起,商量这个事:“哥,俺今年还想出去帮大伙卖猪肉,咱合计一下,今年的猪多,从那天开始,咋着个收法。”
舅姥爷说:“你要是能卖出去,咱就接着收,外贸局的同志给我说,八月节他们要十头,给省市的上级送去。今年咱村养的猪多,得早动手,你那边要好卖,越早越好。”
其实,就是现在杀,悠悠也卖的出去,不过对外就不好说了。姥姥想了下,说道:“初八就有送节礼的,咱初七开始吧,不过今年天太热,得下午动手,宁肯熬夜,也不能让肉有了味。”
舅姥爷板着指头算帐:“从初八到十四,一共七天的时间,一天得杀六十头猪,还得去周楼请人帮忙。”
姥姥就说:“哥,家里您看着办,开始几天少些,后两天多杀些。还有,俺想着回来时捎些水泥和沙子,就让红英跟着吧,别找外人了。红英力气也大,跟个男劳力有劲。”
大舅妈高兴的说:“行,俺跟着去,出去也长些见识。看着姑走南闯北的,俺也跟着学点本事。”
舅姥姥说她:“你姑这本事,你要是能学到一点半星的,就够你吃一辈子了。”
第251章 苹果
村里集体喂的猪,进了农历的八月就卖给了食品站,58头猪一共卖了4783元,平均每家80多元。大伙就说:“别看咱受灾了,就养猪一项,也跟他们干一年挣的多。”
农历的八月初七,姥姥就带着悠悠去了平城。进了院子,先把厨房收拾出来,得在这住一个星期,不能在吃上亏着自己。
厨房里点上了散炭的炉子,锅碗瓢盆都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干净卫生。
再把住房打扫干净,放上铺盖,杨奶奶有时住在这里,不然娘俩直接在空间休息,根本用不着收拾住房。
姥姥现在已经习惯空间了,经常主动提出进空间休息,洗澡按摩加护理,确实舒服。
吃住收拾好了,娘俩就出去了。在副食门市,大肆购买了一番。家里十多口人,吃菜都靠卖,幸亏悠悠家的地窖没进水,青菜在地窖里能放几天。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