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我也得试试,悠悠给我找一条能穿的。”
看悠悠给她拿了条特大号的深咖啡色裤子,姥姥对她说:“知道你个子高,特意给你进的大号,试试吧。”
她拿着裤子进里屋,还不忘提醒悠悠:“悠悠,再给我找件褂子,我也要绣花的。”
悠悠接着把一件卡其色的上衣递了进去。
“大一号”咋胡着:“还真穿的下去,俺的个娘唉,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穿上成品的衣服。”
景芝说她:“娘,您可别咋咋呼呼的啦,跟这套衣服不配。”
“大一号”看着闺女,疑惑的问:“啥叫跟衣服不配啊?”
大伙都笑了,赵芳告诉她:“你穿上这套衣服,可有气派了,不说话像个大学老师,你见过大学老师有大声嚷嚷的吗。”
“大一号”笑着说:“像大学老师俺也不是,好看不好看的,这衣服穿着是真得劲,还有俺穿的不,俺都要了。”
还真有,悠悠为了让这帮娘们进京露脸,没少费心思。接着又递给她一套棉麻的衣服。
“大一号”还是咋呼着出来的:“悠悠,这套俺也要,穿着比那套还得劲。”
这是一套铁锈红的套装,下身是阔腿裤,上身是长袖短上衣。“大一号”的个子高,穿阔腿裤显得飘逸大方,大个子反而没那么显眼了。
二奶奶笑着说:“景芝娘,你要是早年穿这衣服,就没人喊你‘大一号’了。”
景芝听了眼前一亮,赶紧问悠悠:“悠悠,这衣服还有别的颜色不,我也得要一套。”
“大一号”说:“多要几套,给你妹妹她们穿,咱娘们能买着成品的衣服,可真不易。”
村里的妇女你挑我捡,每人至少要两套衣服,还有要四五套的,不过款式就两样:健美裤配真丝上衣,成套的棉麻阔腿服。
这两套衣服除了健美裤便宜,十元一条,其他的价格都高。真丝的上衣一百二十元,棉麻的一套二百六。
就是不进京的妇女,也买两身穿,韩屯的收入,妇女买衣服都舍得。
一个下午的时间,全村的妇女,都穿上了健美裤,这裤子弹性大,裤腿瘦,穿着舒适利落,主要是价格便宜。
真丝和棉麻的衣服,妇女们都放了起来,上京的时候再穿。
悠悠给进京的男老爷们,也准备了衣服,棉麻的长裤衬衫,在这个年代,属于低调中的奢侈品。
关键是通气性好,穿着舒适。村里的老娘们,都给家里的男人买回去两套,上京不上京的都要。
韩屯村购物大军,凌晨四点钟就出发,浩浩荡荡的进京了。
悠悠在前面开着吉普车带路,车里坐着姥爷姥姥和二爷。村里人头一次去京都,那里是姥爷的家,姥爷作为韩屯村的女婿,回去招待妻子的娘家人,尽管悠悠舅姥爷家这次没人来。
舅姥爷和爱国舅舅家已经布置好了,这次就没跟来。再说,他们都来过京都,就不跟着大伙凑热闹了。
后面三辆带棚的大卡车,韩志杰和韩道存带队,每家一个代表,加一块近七十人。
妇女们和商量好了似的,都穿着棉麻的衣服,棉麻垂度好,不折不皱不变形。
所有的妇女飘飘洒洒,远远望去,好像穿的长裙。走动起来,比裙子利落方便。
各种颜色的套装混在一起,村里的老爷们看直了眼。他们都说:“人是衣裳马是鞍,这话一点也不假。头一次知道咱们的老娘们,打扮起来这么好看。就是城里上班的妇女,也没咱们的女人漂亮,以前咱没本事,让媳妇受大屈了。”
头一天的晚上,悠悠姥姥就和悠悠妈打了电话,二爷也和桂金打了电话,这么多的人进京,让她们俩照应着。
四点出发,路上在路边的快餐店简单的吃了个早饭,到京已经快十点了。悠悠妈刘冉和桂金都在进京的路口等着,智慧学校有课,就没有过来。
和她们一块等待的,还有部队后勤部的同志。
部队的人是老首长安排的,他们也是经常和韩屯肉联厂联系的人员,和韩志杰韩道存都熟悉。
老首长在部队招待所给大家安排好了食宿,部队有这块开支,拥军爱民专项经费,韩屯村肉联厂的产品基本是专供部队。
分配好住的房间,大家安顿下来,悠悠一家就告辞了,这剩桂金一个人在这里陪着。
大家说好了,下午一点,在友谊商店的门口集合。
大伙稍微洗漱休息了一会,就到了午饭的时间。部队是份饭,简单的吃过午饭。大伙就在桂金的带领下,向华侨商店进发。
悠悠他们去的是艾府,林管家几个早就在大门口候着了。悠悠车刚停下,几人就围了上来。
“艾老、夫人,你们总算是回来了,这么长时间没见,真的让人惦记。”
悠悠直接把车开进后院,后车厢里带着好多吃食,主要是肉食。这年代所有的食品,绿色环保都过关。可韩屯村的猪羊都是喂苜蓿长大的,营养价值特别的高。
后备箱里其实装不了多少东西,从前门绕到后门,悠悠乘机偷渡出好多。
第604章 外汇券
卸车的时候,看着成堆的猪羊肉,叶爷爷笑得合不拢嘴:“悠悠,听说你来,我就知道有好吃的了。”
悠悠搂着叶爷爷的胳膊,馋猫一样的说:“爷爷,我看见你,馋得流口水。”
叶爷爷赶紧说:“知道你们要来,爷爷准备一上午了。饿了吧?走,咱们先去垫吧一口。”
一口怎么可能,悠悠吃上就停不下来,一气吃了个肚子圆。
悠悠姥姥和妈妈,也是简单的吃了个午饭,就去华侨商店了。姥爷留在家里,帮着叶爷爷他们准备晚饭。
他准备晚上在家宴请韩屯村的人,作为韩屯村的女婿,他这是第一次在自己家里招待妻子的娘家人。
悠悠她们赶到友谊商店的时候,刚好韩屯村的人也到了。华侨商店宽敞的大门口,并排停了三辆解放牌的大卡车。
这个年代,机动车辆非常的稀少,卡车被用来载人,比较常见,没人觉得不合适。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一次来了三辆大卡车,带来这么多的人。
贩卖侨汇劵的看见来了这么一大帮子人,而且看穿戴就是有钱的主,全都从呼啦啦围了上来,手里举着侨汇劵,急切的问:“要外汇劵不?”
村里人被她们问懵了,问桂金:“这是干啥的?”
桂金告诉她们:“在华侨商店买东西,得用外侨劵,和咱们的钱是一样的。”
悠悠打听了一下,时值今日,百元的外汇劵的价格竟然提高到了180元,由此可见,人们的生活水平真的是提高了。
桂金告诉大家:“咱们先进去看看,大家选好了东西,再出来买外汇劵,到时候用多少买多少。外汇劵除了华侨商店,在别的地方,没一点用处。”
悠悠姥姥问桂金:“她们在商店门口,就这么公开的卖,没人管吗?”
“基本上没人管,现在人们过的好了,想买紧缺的物品,就来这里。外汇劵的买卖,根本制止不了,时间长了,就没人管了。”
走进商店,一伙人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眼睛不够使了。富丽堂皇的装饰,琳琅满目的商品,韩屯村的人那见过这种大商店啊,全都被晃花了双眼。
友谊商店比以前顾客多了一倍也不止,可和百货大楼比,人还是稀少的。好多的外地人,就是进来开个眼,长些见识,他们大多数只看不买。
宽敞的购物大厅里,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排着的长队,没有大声的喧哗。现在这个年代,恐怕只有在友谊商店里,才能真正做到文明购物。
友谊商店尽管被人们称为华侨商店,可商店里真正的外宾很少,不过还是有二三十人,几大洲的人基本上都有。
韩屯村的人只见过金发碧眼的英国人大卫,在电视上也看到过世界各国的人们,可猛的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的外宾,还是感到特新奇。
进到商店后,他们看外宾兴趣比看商品的都大,这些外宾被围观惯了,看到这么多人关注他们,有些还友好的打声招呼。
艾婉莹会说俄语和英语,刘冉和桂金只会说英语,碰到说英语的,她们还能简单的回话。
碰到其他的语种,只好笑着挥挥手,算是打招呼了。
友谊商店里的东西,价格还和原来一样,按照统一的国家标价销售,可外汇劵黑市价高达1:1.8,价格高了快两倍,一般人还是不愿花这冤枉钱。
桂金告诉大家,这里面的货物,标价都是外汇劵的价格,用人民币是买不到的。
大家看好了想要的商品,出去到门口换了外汇劵,用外汇劵才能买到手。
悠悠妈给每个人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和笔,让大伙把看好的东西记在本子上,回去算好了,一块兑换外汇劵。
悠悠妈、桂金和刘冉三个,分开跟着大伙,给大家当购物顾问,成了大家的导购。
大伙基本上都在一块,人多了壮胆。六十多人走到哪个柜台,都能围满了。
围的有点紧,可静悄悄的,大伙说话一改在家的高声亮嗓,自觉压低了声音,没一个大声的。乡下人进城,腰包再鼓,心里还是打怵。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