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第643章 熬糖
  麦芽糖厂设在二爷家闲置的那套房子里,二爷家三套房子,装修了两套。桂萍的房子,暂时没有装修。
  宝景今年都二十二岁了,已经到了国家规定的结婚年龄。现在,国家新制定的《婚姻法》,对结婚年龄进行了调整,男满二十二周岁、女满二十周岁可以登记结婚。
  宝景和桂萍兄妹俩,都到了结婚年龄,可宝景至今没订婚,二爷也不敢给桂萍订亲。
  给宝景提亲的可真不少,可是宝景就是不吐口,这是新社会,二爷和二奶奶再着急,也拿唯一的儿子没办法。
  宝景在韩屯算是年龄最大的未婚男青年了,又有小神医的名声,相貌堂堂,是所有未婚女青年的意中人。
  可在这保守的年代,倒是没人敢热情的追求他。不过,三天两头的,就有长相出众的貌美姑娘,羞答答的来找他瞧病,都是些头疼发热的小毛病,可就没一个能入他眼的。
  二爷做麦芽糖,就没组织专门的班子,主要人员就他们老两口子,他还喂着村里的大牲畜。
  悠悠扛着录像机,跟在二大爷的身后,将每个制作环节都仔细的录制下来。
  制作麦芽糖的工具其实很简单,石磨、一只大锅、两口小锅,簸箕、水缸、舀具、抬糖板等。
  主要原料是五谷:大麦、大米、小米、黍子、芝麻。
  做麦芽糖先从发大麦芽开始,经筛选过的大麦,在30℃水中浸渍半个小时,捞出放到底部留孔的缸或罐中,根据吸收水份及发热的情况,每天淋水3至4次。
  两天后开始露根,等麦根出齐,倒出平铺在竹筐里,摊开厚度在8至10厘米,继续培养到麦芽长度超过自身长度1至1.5倍就可用于制作麦芽浆,用不完的麦芽可在通风处阴干备用。
  接着就是磨麦芽浆,村里闲置的石磨被清理出来,套上毛驴,把生好的大麦芽加等量的水用磨浆机磨碎,即成麦芽浆。麦芽浆的用量,按干麦芽粉(晾干的麦芽磨成的粉)计算,鲜麦芽可适当增加用量。
  大米、小米、黍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均与的掺和(huo)在一起,先用温水浸泡4个小时,然后上笼蒸熟。
  把煮熟的米饭起到大缸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当温度降到75℃时,把事先准备好的麦芽浆加入缸中。
  加入麦芽浆以后粥温继续下降,到60℃时开始保温糖化。恒温60℃是很困难的,允许在50至60℃之间波动,但不要超过60℃。
  糖化期间,缸中上下温度不一致,可适当搅动。糖化时间约需6至8小时。糖化结果,缸上部出现澄清液,用手捏料液无粘性,即认为糖化结束。
  把糖化完毕的粥用布袋过滤,把白布四角吊起滤浆、挤干后加入温水再滤,滤净为止。浆渣可当饲料。
  糖稀颜色较深,制作芝麻糖时需脱色。把滤过的浆液倒入大锅,升温到80℃左右,加入原料重量2%至2.5%的活性炭,充分搅拌,并继续升温到100℃,保持30分钟,使糖液成为透明白色。脱色之后用干净布袋趁热过滤,以滤去活性炭残渣。
  第二次过滤后的糖浆放入干净的大锅中,开始熬糖。火候应先大后小。
  熬糖的过程,能出三种产品:生产食品用的糖稀、货郎担买的糖球、制作麦芽糖的糖浆。
  制作麦芽糖的糖浆,在熬制过程中,加入适量熬制好的猪油,制作出来的麦芽糖特别的酥脆。
  同时用铲子不停抽底搅动,以防糊锅。加热浓缩到用棍挑起一点,遇风变脆即可以停火出锅。
  把盆子里边刷一遍植物油(防粘盆),用铲子把熬好的糖铲在盆子里。铲净后锅内加入少量清水,烧开,让其大冒热气。糖盆架在锅上,开始拔糖。
  拔糖需要二人操作,用抹了油的刀切下一块重约2至3公斤的软糖,两人趁势快速抻拔,折叠、再拔。
  灶台旁竖着光滑木桩,上面抹上猪油,软糖拔到一定的长度,就绕在木桩上面拔。通过反复抻拔,糖块变成长条,并且越拔越白。
  等拔到直径约30毫米粗细时,其中一人快速把拔好的糖通过墙上预留的洞口送到室外。
  洞口外边放一工作台,一人接糖,用力一拉糖条就成了10毫米左右的细条。放在案子上,用刀快速的截成200毫米长的小段,码好。
  因糖送到室外遇冷即变脆,所以动作应快捷,万一太脆不好切时,可把刀加热再切。
  这也是必须等天冷上冻后,才能制作麦芽糖的主要原因。黏软的麦芽糖只有迅速冷却,才出现中空酥脆的效果。
  冷却好的麦芽糖,大约为1.5厘米粗的圆柱形,中间是空的,四周的壁厚2——3毫米,里面布满微小的细孔。
  据二爷说,好的麦芽糖,细孔分布均匀,大约在一百个以上。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粘芝麻,芝麻应事先浸泡几个小时,控干水份,放在筐子里用木杵脱皮,之后放锅里炒。
  炒芝麻的同是还炒了许多的熟花生,把炒好的花生外衣去掉,用石碾压成花生碎。
  火不能太大,保持芝麻炒熟且颜色洁白。用簸箕扬去皮就可以使用了。
  粘芝麻时,需用一个锅烧热水冒热气,把切好的糖棒摆在铁笊篱上,放在热气中哈一下。
  糖棒外表发粘时,立即倒入装芝麻的筐里,用小勺撒上一层脱皮熟芝麻,之后稍加清理就可包装了。
  制作好的麦芽糖,必须放在室外储存。麦芽糖遇热软化,也失去了酥脆的特点。
  拿起一根做好的麻糖,放到嘴里不用咬嚼,就会感到已经粉碎,仔细品尝,感到满嘴生香,有时吃不好就会往地上掉渣的,必须用手捂着吃,
  制作麦芽糖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二爷亲自动手和指挥。兑水的多少,五谷的比例,温度和湿度的掌控,添加猪油的比例和时间,糖浆熬制的成色,芝麻炒制的成色,处处皆学问。


第644章 麦芽糖
  其中的具体温度,是悠悠用温度计量出来的,时间也是悠悠看着钟表计算出来的,二爷可没用温度计,他都是用手来感觉温度的。
  二爷做麦芽糖的手艺,是在关东跟内地的一位老乡学的。据说这位二爷的师傅,是正宗的家传手艺。
  他们家制作的麦芽糖粗细均匀,芝麻沾满不露皮,每根麻糖中间都有129个小孔,两端封口不通气,食之酥脆,香甜适口,以香、甜、酥、脆四大特点久负盛名。
  他们前十多辈子都加工麻糖,是祖传手艺,谁也搞不清具体从哪个年代开始的,传说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已有四、五百年历史,因其味美可口,香酥脆甜,清朝顺治年间,成为贡品,得到皇上赏赐。
  他们家的麦芽糖主要原料是精选大米、小米、黍子、大麦、芝麻,集五谷之精华,进多重发酵手工制作的传统休闲食品,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选料严格,制作精良,工艺繁多,循序有章,每道工序都要恰到好处,把握好火候。时在冬月,始做麻糖。
  他们家祖祖辈辈靠熬制麦芽糖发了家,家产万贯,良田万顷,这才真是买梨膏的竖(盖)楼,慢慢熬出来的。
  解放后,妥妥的大地主,财产没收,土地均分,作坊归功,人员被镇压,可以说是家破人亡。
  二爷师傅家人分离,心灰意冷下只身一人闯了关东,碰巧了和二爷住一个屯子,俩人对脾气,相互帮扶着生活。
  漫长的冬季无聊,为了给孩子做些零嘴,俩人就捣鼓着做麦芽糖,做的多了,也卖些给附近的村民,多少能补贴家用。
  二爷他们闯关东,去的是最北面的极寒之地,生活极为艰苦。二爷的师傅,没几年就去世了。
  去世之前,他把自家的积蓄全部给了二爷,嘱咐他一定回家乡,不为大人也为孩子。那时候二爷的身体就有隐患,他们的居住地实在是不适合病情的恢复。
  二爷正是靠着师傅的馈赠,才顺利回到了韩屯。回来的时候,他把师傅的遗骸带了回来,和家人并骨葬在了一起,完成了师傅的意愿。
  二爷还用熬好的麦芽糖浆,做了其他种类的麦芽糖。
  花生碎麦芽糖:麦芽糖浆放入花生碎,搅拌均匀,放入涂了油的二厘米深的方托盘内,趁热压实整平,放在室外冷却后,迅速切成2厘米左右的方块或菱形。
  芝麻糖:和花生碎麦芽糖做法一样,只不过是把花生碎换成了熟芝麻。
  芝麻球:把两厘米粗的糖条切成方块,用手快速的搓成圆形,放到铺满熟芝麻的盘子里打个滚,外面就沾满了熟芝麻。
  玉片糖:熬好的麦芽糖浆加入熟芝麻,搅拌均匀后放到涂油的案板上,迅速的用涂油的擀面杖压成一厘米左右的薄片,然后切成五公分宽十公分长的长方形快。这种麦芽糖像玉片般透明温润,被人们形象的称为玉片糖。
  玉片糖加入部分黑芝麻,黑白分明,更加的漂亮。
  敲敲碎:就是把熬制好的麦芽糖浆,直接冷却成砖头那样的大块。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空隙,吃的时候,用榔头轻轻一敲,就掉下来几小块。
  这两年货郎担就有买这种敲敲碎的,一毛钱一两,能买一大包。敲敲碎酥脆香甜,老人孩子都爱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