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菠菜、油菜、芹菜、卷心菜、生菜、韭菜等绿叶菜,郁郁葱葱,一片生机,随时都能收获。
  三十亩大棚,韩屯村总人口,不足三百了,这些蔬菜根本吃不完。
  地区两办的同志,赶紧给韩玉林打招呼:“韩支书,您们村的蔬菜,我们全包了,别再往外卖了。”
  韩玉林笑着说:“行,听你们的,高主任知道,本来我们也没买过。以前的菜量小,村里住着专家和科技大的师生,没黑没白的给我们帮忙,我们也没啥好东西,就这点青菜稀罕,刚够他们吃的。
  这菜都刚成熟,明天他们就要回去了,今后就都给你们留着。”
  “韩支书,那咱们可说好了,明天我就派车来拉,对了,你们的白莲藕还有吗,最好也给带上十筐。”
  现在副食品门市卖菜,基本上都是五十斤一筐,十筐就是五百斤。
  地区两办的同志埋怨高主任:“高主任,您在韩屯享福,也不能忘了兄弟们啊。这到年底了,各单位都检查验收,接待任务重不说,关键是没东西招待。
  您倒好,守着这么好的东西,也不给打个招呼,就不知道兄弟们作难。”
  高主任指着棚里的蔬菜,委屈极了:“你们也不看看,这些菜刚长成,提前告诉你们也没有啊。”
  当大伙看到麦场里方方正正的草垛时,更加的惊奇,他们都说:“上午在专题片上看到联合收割机割庄稼,总感到不真实,看了这草垛,才知道是真的。明年收麦时,一定得来韩屯看看。”
  接着参观韩屯村的公共设施,大伙更加的意外了,一个不到三百人的小村庄,竟然医院、学校、幼儿园和食堂都有。
  最后参观的是各家的住宅,由于提前安排好了,各家的院门都是敞开的,家里基本上都有人在。
  不止是布置好的院落有人,没布置的空闲院落,院门和楼门也都开着,随便大家观看。
  来开会的可都是主要领导干部,和普通的村民差别大了。他们进门在主人的带领下,楼上楼下的看了个遍,心里感叹,表面没一个大惊小怪的。
  韩屯的住宅别墅和家庭布置,别说是农村了,就是在大都市,也可以说是顶好的。只有院子里的蔬菜和房子里的织布机,还带着农村的气息。
  今天来开会的,是临水地县和公社三级的主要领导,可以说是临水地区的上层人物了。
  他们见多识广,在楼房里转了一圈出来,都有一个共识:韩屯村光是房子里的摆设,最低在万元以上。
  楼房的价格是公开的,每栋四万八,再加上房子里的摆设,各家这得是几个万元啊。
  当大家得知一家有几处房子时,不约而同的说:“韩屯这是妥妥的十万元村。”
  大家一致认为,韩屯这是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今天的会议不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观摩会,应该是共产主义典范村观摩会。
  地区的领导都去了韩援朝的家里,家里早就布置好了,不过他们俩都忙,至今没住过一次。
  领导楼上楼下看了一遍,地高官和援朝开玩笑:“援朝啊,咱们这一班人,你可是最大的土豪了,这别墅可比咱们的家属院好多了。”
  李专员感慨的说:“没想到韩屯能发展到这个地步,咱们这些国家干部,可没有村里的农民收入高。”
  韩玉林感激的说:“李书记,我们村能有今天,多亏了您的帮助和支持,韩屯可是您的联系村,我们村的肉联厂还是您帮着建起来的。
  李书记,村里的可是给您把房子装修好了,一会咱就去看看,您自己去挑一套喜欢的。”
  几个人跟着起哄,就是地高官都说:“走,咱们帮着李专员挑房子去。”
  他们嘴上说是挑房子,其实是去几套公用房慰问专家团和科技大的师生,顺便和山本他们的团队见了个面。
  明天,这些人都要回去了,今天的会议开的正是时候,地县领导给他们赠送了锦旗,表示感谢。
  各县委办的同志则找上了韩道伟,他们也和地委办的一样,都想要新鲜的蔬菜。
  现在也只有临水的郊区,有十几个温室大棚,还不够供应地区的市场,各县根本就买不到。
  韩屯可是有三十个温室大棚,不往外买的话,足够本村人吃的。冬季的反季节蔬菜价格高,可大家参观完韩屯村,都知道韩屯村真的不差这点卖青菜的钱。
  地区要招待省里的检查,县里也得招待地区的检查。努力工作了一年,大家都想争先进,搞好招待尤为重要。


第653章 挖藕
  这两年和以前不同,各种肉类供应充足,冬季里的青菜反而比肉食更受欢迎。
  青菜的价格也上去了,真的是比肉还贵,一斤黄瓜买到了二元,可有价无市也挺无奈。地委办的同志看到韩屯温室大棚里,各种蔬菜都有,连高主任都埋怨上了。
  韩屯确实不差卖青菜的这点钱,种温室大棚的目的,也是准备自己吃的。可领导既然张口了,不想卖也得卖。
  韩道伟回答他们:“你们想要可以提前打电话,别看我们村的温室大棚多,可产量不算高,这么远的路,不能让你们白跑。”
  各县办公室的人,主动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了下来,他们说了:“韩会计,你们村的蔬菜只要有节余,就给我们打电话,我们随时都能来。”
  下午的两点,这些人才离开了韩屯村,他们还得去张集公社其他的村庄参观。
  韩屯村给每个来人,都赠送了一份礼品,用特制的纸箱装着,上面印着赠品和村里的电话号码。箱子里面装着:两盒麦芽糖、两袋方便面、两袋火腿肠、两盒午餐肉、一盒咸鸭蛋、一盒咸鹅,鸭蛋和鹅蛋都是十枚。
  这一箱赠品,按销售价是68元,其实的成本价才13元钱,在这个年代算是高档礼品了。
  送礼也得有借口,赵芳她们几个笑着请求所有的与会人员:“各位领导,请帮我们韩屯宣传一下产品,欢迎你们到韩屯来采购,我们一律出厂价供应。”
  马上就要到春节了,所有的单位都要发福利,这可是拉拢顾客的好时机。
  马上就有人询问:“你们有价格表吗?最好给我们拿几份。”
  接待员笑着说:“价格表放在箱子里,您们打开就看见了。”
  不过里面没有麦芽糖的价格,麦芽糖的后面特别备注上赠品。
  价格这么高的麦芽糖,也就只能是用于出口,国内估计是没有市场的。
  地高官笑着对韩玉林说:“老哥,您可真会抓时机,这送东西都有学问。”
  把开会的人送走,大伙就接着忙碌开了。兵分两路,妇女和老人去食堂帮忙,男人们则去塘子坑里挖藕,明天地委可是要十筐白莲藕。
  晚上大聚餐,给工作组、专家团、科技大的师生和山本他们送行。他们都圆满完成了在韩屯村的任务,明天就要回去了。
  宴会的标准,可是比上午丰富多了,是这里最高的“三绰桌”宴席。全村人都参加,总共得摆二十桌。
  “三绰桌”的宴席,是前后上三次菜,每次二十四个菜加四个大件,共二十八道菜。
  第二次上菜前,就把上一次的撤下去,全部换成新的菜式。整个宴席下来,总共是八十四道菜。
  当然了,“三绰桌”每桌坐的人也多,一般在二十人左右,韩屯这次就是按二十人一桌准备的。
  食堂的师傅各显神通,把自己压箱底的本事都拿了出来。
  蔬菜大棚里,各种新鲜的蔬菜随便摘,韩屯村的食堂天天有肉,青菜更受欢迎。
  韩屯这次统一买的餐桌和椅子,都是相同的款式,单开能用,合起来也行。
  单桌能坐六个人,平时一家人坐一块足够了。两张桌子拼一块,可以坐十人,二十人就得拼四张桌子了。
  拼起来的餐桌,下面铺上大桌布,再用一次性的塑料布罩上,干净漂亮卫生。
  一次性的塑料桌布,还是山本给设计的。韩屯村有了制塑机,做这些东西方便,不过大伙都没见识过,根本想不起来设计这东西。
  来自后世的悠悠的见识多,可自己对一切能造成污染的东西,从内心里抵触,从来不会主动推广。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人们对塑料制品格外的珍惜,每次都是反复的使用。由于技术原因,现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都比较厚实,能反复多次使用。
  山本这小鬼子,拉着悠悠去看挖藕了,他认准悠悠年纪小好骗,关键是悠悠的日语口语好,交流起来方便。
  他自己带来的翻译,对这里的方言和风土人情不了解,时不时的就会闹笑话。
  这小鬼子,自吃了白莲藕就念念不忘,韩屯村的莲藕,一般都是临近春节才开始挖,配合着逮鱼一块进行。
  过年莲藕用量大,这几年韩屯的莲藕打出了名声,各单位来韩屯卖鱼卖肉,乘机拉车莲藕,给职工当福利。
  昨天为了会议的招待特意挖了一次,明天地委要五百斤,今天还得接着挖。
  经过近一年的蒸发,村前的塘子坑边沿已经露出地面。可水面上,结着近二十公分厚的冰层。这次挖藕还是和以前那样,提前破冰,把塘子坑里的水抽干净,大鱼捕捞干净,小鱼留在事先挖好的深坑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