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元宵节,韩屯村过的比较低调。村里的工厂放了一天假,大伙还是在食堂一块吃的。村里没组织放烟花,各家给孩子们买了些小烟花,没有一家买大烟花的。
韩玉臣他们家,十几户都有蹲监狱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月十五闹花灯,家里人的心里肯定不得劲。
宝贵家连伤俩人,甜甜到现在不能大幅度活动,宝贵娘还在卧床休养,也没心思过十五。
周围村庄的人,都说韩屯今年得放烟火,说不定还得唱大戏,哪知道韩屯这么低调。
倒是新石庄,今年办了场烟花晚会,地点选在他们村南面的黄河大堤上。他们村的纺纱厂和村庄隔着一条公路,肯定不能放烟花。
新石庄今年办的烟花晚会,比韩屯办的那场,规模大多了,烟花的数量大品种多。可人们赞不绝口的,还是当年韩屯村的那场烟花。
韩屯村的那场烟花,是十年动乱后举办的第一场,在哪娱乐活动几近为零的年代,肯定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正月十六吃过早饭,全家人都准备好了行程。韩爱军一家出发回部队,智萍留在了韩屯。韩援朝去临水搬家,志斌和志新兄弟俩留在韩屯。
第697章 轮流第一
悠悠妈和智慧、志远、志亮、昊昊五人,和爱军全家一块去临水坐火车,寒假结束了,他们都得回学校。
志斌志新智萍和智茹一块,都在奶奶家居住,老人都喜欢隔辈人,把爷爷和奶奶高兴的,整天合不拢嘴。
一家人依然在家里做饭吃,人都走了,做饭的重任就落在了悠悠身上,智茹也会跟着帮忙。
迪迪跟在吴馨儿姑奶奶的身边学习,被病人亲切的称为小吴医生,整天板着脸充小大人。
吴馨儿和大卫留了下来,大卫设计的床上用品,由于过年的原因,服装厂放假了,还没加工完,他留在韩屯等成品。
韩屯联中是正月十八开学的,志斌、志新和智萍,都成了学校的新生,志斌和智茹在三年级,志新和智萍在一年级。
开学后,韩屯村的孩子都在学生食堂统一就餐,志彬他们三个,感觉特别的新鲜。
志斌说:“咱村里的学校比临水的学校,可是好多了,上学还带管饭的。”
智萍也说:“比部队的学校也好,饭菜也好吃。”
智茹告诉他们:“你们可不能光顾着吃,学习得好,不能给咱们家丢人。我可告诉你们,咱们家的人,在班里那可都是第一名。”
智茹说的一点不错,年前的考试成绩,悠悠迪迪和智茹,都是第一名,志高肯定是第二,他和悠悠一个班。
志斌最先反应过来,对智茹说:“咱俩一个班,我是当哥哥的,你以后就是第二了。”
智茹傻眼了,懊恼的说:“志高比悠悠姐小,他就是第二。志斌哥你回来了,我也得老二了。
唉?!既生瑜何生亮!古人诚不欺我!”
志新高兴的说:“我知道,这是三国上说的。智萍,我也是哥哥,你以后就是第二了。”
智萍不高兴的说:“你就比我大几天,咱俩商量一下,轮流当第一行不?我在学校里,可一直是第一名。”
志新霸气的说:“大几天我也是哥哥,咱俩都考双一百,就都是第一了。”
一二年级能考双一百,到了三年级,语文考试有了作文,想考一百分,简直是太难了。
智茹看着他俩,更加的纠结了:“三年级要是没有作文,我也能考双一百。”
志斌对她说:“别幼稚了,悠悠姐语文都考不了一百。”
悠悠在这个家里,就是孩子们的榜样和标杆。
冬梅和韩志明经过几次接触,俩人都感觉合适。韩道伟一家,高兴的张罗着给俩人订婚。
他们请了韩道存的奶奶“老骡子”当媒人,她本人就是村里的“明白人”,村里的红白事,和妇女有关的,都靠她张罗,对订婚的流程,可是门清。
两孩子同意,两家也没意见,“老骡子”这个媒人,当得是真顺当。
冬梅家的意思是,既然俩孩子原意,定亲就是走个过场,有那回事就行,不想大操办。
冬梅的爷爷说:“俺知道韩屯村过的好,道伟他们家也是说事的人家,可俺家也不贪图闺女的彩礼,大操大办的反而招人眼,两家交换个庚帖就行。”
韩道伟家却想大办,他们的说法是:“冬梅这么好的孩子,俺不能委屈她。又不是没钱,这是孩子的喜事,就得办的热热闹闹的。”
“老骡子”私下里对红英说:“红英,你回家劝劝老人,道伟他们家既然想大办,就依着他们好了,这样说明他们家看中咋孩子。
咱们知道志明和冬梅定亲,是他们家先求的。可外人看来,还是咱冬梅高攀了。咱韩屯这几年年轻人找对象,都是挑着找,志明又是个大学生,可不就认为冬梅高攀他们家了。
说句实心话,要不是他们先说了,我还想着把冬梅说给俺道义,光想着辈分差了,没想到被道伟家给抢了个先。”
红英被她说愣了,仔细想了一下说:“大奶奶,这可真不合适,咱俩村离的这么近,辈分差了不好叫。”
“老骡子”遗憾的说:“咱们都想错了,桂金和你家胜英错的更离谱,还不是结婚了,现在过的也挺好。又没有血缘关系,各亲各叫呗。
唉,现在说啥都晚了。道伟他们一家子,别看个子矮,心眼子可真多。”
听了她们的议论,悠悠突然想起,后世好像有句名言:浓缩的都是精品,说的就是个子矮的。
俩人订婚的日子是二月初六,韩道伟家说的大办,还真是够大的。
依照这里的风俗,订婚的酒席摆在女方家,可是由男方家操办。男方带着东西和厨师,提前去女方家准备。
订婚宴席对于男女双方,都够麻烦的。所以,男方家宁愿多给些彩礼,也不愿意办订婚宴。
以前日子过的苦,订婚都是在下午进行,男方跟着媒人,带着订婚的物品,给女方家送过去就行。
这两年生活好了,订婚宴又办了起来,大都是过的好的人家,才会操办。
韩道伟家准备的订婚宴,不仅是最高规格的“三绰桌”,还是男女都坐席,两个“三绰桌”。
本来韩志明已经开学了,为了订婚特意给学校请了假。
他们家的彩礼,倒是不出格,和大多数订婚的一样,也是三百元。可除了彩礼以外,他们给冬梅准备了一对龙凤手镯。这是韩道伟的媳妇,去年在京都的友谊商店购买的。
现在的手镯,都是足金足量的。还是按照原来的一斤十六两制,每个手镯一两31.25克。国家的金价是每克32元,一只手镯就是一千元。一对龙凤手镯,可是二千元整。
1976年,国家的金价是每克21.96元。自七八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黄金的价格逐年上升,省级的城市,金店也恢复了经营。
金灿灿的崭新手镯装在大红的缎盒里,打开就赢来了一片的惊呼声,农村人光是听说过金首饰,可见过的还真不多。
大家都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真的黄金,沾冬梅的光,跟着长见识。”
第698章 五讲四美
这一对金手镯,比韩道伟家摆的“三绰桌”酒席还吸引人,人们都夸冬梅好命。
“冬梅这是掉福窝里了,能嫁到韩屯还这么受婆家重视。”
“他对象还是个大学生,放着吃国粮的不找,听说就相中冬梅了。”
“冬梅考上韩屯的工人,那点比吃国粮的差,工资可是比国家的正式职工都高。”
“韩屯村的工人除了不吃国粮,哪点都比正式的工人好,过年的时候,韩屯村给工人发的节礼,比一个月的工资都多。”
“吃国粮有啥,一个月34斤粮票还得花钱买,韩屯村的工人在家都有地,种一年收的粮食三年吃不完,还不用花一分钱。”
有夸的也有说酸话的:“你们都知道,冬梅的公公可是韩屯村的会计,韩屯村每天收支那么多的钱,笔尖歪下钱就跑自己口袋里去了,可不是有钱吗。”
“他们家这是光图人家的东西了,冬梅这么好的姑娘,就找这么个小矮子,个头还没冬梅高。”
“男方就是相中冬梅长的俊了,才愿意的这门亲事。别说个子矮了,韩屯村就是个瘸子,说媳妇也得挑着找。”
“冬梅这么俊的姑娘,能在韩屯村找个小矮子,也是沾了她姑姑的光。她姑姑的公公是村支书,小叔子又当了大官,要不是看她姑姑的面上,男方还不愿意哪。”
韩屯村的人可不是这么说的,大伙都认为韩志明和冬梅订婚,是韩道伟家高攀了。
“韩道伟可真鬼,听说援朝当大官了,赶紧和人家攀亲家。就他家那儿子,要不是考上大学了,红英的娘家说啥也不能同意。”
“可不咋的,支书和会计搁亲家,以后这村里,就是他们说了算。志杰这主任,就是个摆设。”
“主任能当啥家啊,就是领着出力干活的命。”
红英听到这些议论,忐忑不安的对公婆说:“爹娘,早知道这样,俺说啥不能让冬梅和志明订婚,都怪俺没考虑周全。”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