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悠悠是经常用智脑作弊,可从来没用在自己的学习上,想自己作为后世一堂堂学霸,今生又多了过目不忘的福利,区区的初中的考试,要是再利用智脑作弊,找块豆腐撞死得了。
  为了让姥姥放心,悠悠回家就老实的坐进教室,别的课程不用学,政治和语文课本得赶快看一遍。
  悠悠每天除了上学,就是给全家人做饭。自她回家那天起,全家就开始在家吃饭,一日三餐不离海鲜,就没一个吃够的。
  幸亏悠悠在阜城时,经常光顾阜城的大小饭店,仓储园里储备了足够的海鲜大餐。
  家里人不知道,还以为是悠悠自己做的,边吃边夸悠悠聪明,去一趟阜城,就学会了做海鲜,悠悠收获了一堆不属于自己的夸奖。
  悠悠给迪迪智茹他们,带回一大箱漂亮的海螺和贝壳。孩子们也不小气,慷慨的和自己的小朋友分享,学校里的孩子,基本上人人有份。
  悠悠送给智茹和智萍的风铃,她俩可喜欢了,挂在自己的卧室里,没风的时候,自己摇几下,听听铃铛清脆的响声。
  村里的孩子看着悠悠小麦色的皮肤,听悠悠讲解浩瀚的大海和巨大的海水浴场,全都露出羡慕的表情。
  智萍对志斌和志新说:“哥哥,你们爸妈工作的地方真好,有大海,还能游泳。我爸妈工作的地方,除了雪就没别的了,出门能冻死人。”
  智茹果断的吩咐:“等放了暑假,你俩去阜城看爸妈,我们都跟着一块去。对了,把智莉也带上,她这么小,肯定想妈妈了。”
  志新反驳说:“智莉一定是想爸爸了,她和爸爸亲。我才是想妈妈了,悠悠姐,放假了你送我去看妈妈好吗?”
  看着志新微红的眼睛,悠悠要是不答应,一准得哭出来。
  “好,你们都好好的复习考试,放了暑假咱们就去阜城报喜。”听了悠悠的保证,孩子们都高兴的去学习了。
  悠悠和姥姥离开三个月的时间,韩屯村的变化是真大,到处鸟语花香。村台的斜坡上,茂盛的葛八根长到了半尺高,好像一块块碧绿的地毯,中间间杂着不知名的野花。
  这些花草是悠悠随意撒种的,都是些适应性强、生命里旺盛的漂亮花卉,看来效果不错。
  环绕村台的铁蔷薇已经接近一米高,枝繁叶茂,五颜六色的花朵尽管不大,可胜在花絮多,远远望去,好像一片彩色的云霞。
  最令人满意的是铁蔷薇上的尖刺,不仅硬如铁,而且特别的密,长长短短的尖刺覆盖在枝蔓和叶柄上,有效的保护了铁蔷薇的叶片和花朵,也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隔离墙。
  别说猪羊了,就是只兔子也很难钻进来。铁蔷薇的根系特别发达,而且和地上的藤蔓一样坚硬,在地下密集的交叉在一起,有铁蔷薇的根系阻隔,兔子想打洞都难。
  村台斜坡被公路隔成的四个区域,全都被铁蔷薇围了起来,入口是两米多高的铁大门,里面的果树被有效的保护了起来。
  去年冬季新栽的红富山苹果全都挂果了,鸡蛋般大小的果子点缀在枝头,长势喜人。
  悠悠回来的时候,街道绿化带里的桃、李子、嘎啦苹果、葡萄正值成熟季节,村里的农业组每天早上统一采摘了,按人口分到各家各户。
  这些果树今年是头一年挂果,每颗挂果数量都不算多,可栽种的棵数多,足够村里人自己吃的。
  智茹吃着白桃,遗憾的对悠悠说:“姐,你要是早回来几天,就能吃到李光桃了,可真甜啊,还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反正和今天的甜桃不是一个味道。
  姐,课本上描写的春天里百花开,我长这么大,第一次亲眼看到这种景色,咱们村的春天,比现在还好看,可惜你和姑奶奶都没在家。
  还有,姑老爷栽的紫藤开花了,可真漂亮,紫色的花这么老长一大串,从棚子上垂下来,都挨着我的头了。姑老爷说了,他也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紫藤花。”
  她说着用手比划着,夸张的伸开双臂,得有一米多了。悠悠今年虽然没亲眼看到,可后世每年的春季都能看到紫藤花开,花絮长的超过了二米。
  各家的庭院,一改去年种菜的格局,都种上了花花草草,姹紫嫣红,各有特色,好多的花草,就是从村台的斜坡上移植过来的。
  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把闲置的水缸利用起来,栽上几枝莲藕,养几条寸长的杂鱼,虽说还没开花,可碧绿的荷叶漂浮在水面上,鱼戏莲叶间,也令人赏心悦目。
  各家的庭院里都搭起了棚架,上面爬满了葫芦和丝瓜,也是一种别样的景致。
  棚架下摆上一套桌椅,吃饭纳凉,孩子们还能做作业。
  有孩子的人家,自制一架秋千吊在棚下。好些年轻人也做个秋千,空闲的时候,坐着荡上一会,找找童年的感觉。
  今年韩屯村收割苜蓿,也用上了联合收割机,每天早上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十亩,成捆的鲜苜蓿运到养殖场,各家喂家畜去养殖场取就可以了。
  成熟的苜蓿草,收割后就地晾晒,干草再打成捆,运到麦场里存放起来。
  悠悠回来的这半个多月,韩屯村就来过两次参观的,还是小规模的参观,每次就十来个人。
  据舅姥娘说,自“三夏”大忙开始,来韩屯参观的就少了。现在国家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忙季节,人们都在田间耕作,基本上很少外出。


第713章 第一
  像韩屯村这样村庄,在全国都很少见到。以工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在集体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上千亩的耕地,只有二十多个五六十岁的老人负责耕种。
  进入1984年,韩屯村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几个工厂满负荷运转,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就连被山本包销的火腿肠,在国内也打开了销售渠道,销量逐月上升。
  新石庄新购的五千锭纺纱设备,安装完成并投入了生产,棉纱的产量增加了一倍,依然供不应求。
  一万锭的规模每天生产三吨棉纱,可以织2400勾子棉布,也就是说能供应二千四百名妇女织布,张集镇的妇女就能消耗完。
  沿黄河大堤,张集镇的所有塘子坑,都栽上了白莲藕,坑边上竖着醒目的木牌:严禁捕鱼。
  由于经常接待参观人员,滩区各村的环境卫生都保持的比较好,猪羊圈养,街道整洁卫生,就连吵架闹乱子的也少多了。
  7月20日,悠悠妈他们回来了,把震宇公司的中巴客车开了回来。这是悠悠提出的要求,孩子们都想去阜城,还是开客车方便。
  一块回来的,不仅有昊昊、智慧和志亮,也有志刚他们兄弟三人,他们放假后,先去了京大和姑姑汇合后,一块回到韩屯。
  志远利用暑假的时间,跟着姑父去医院见习。
  姥姥抓紧时间,把加工好的粗布床上用品和鞋垫等手工品,给大卫发了过去。
  大卫回去后,粗布制作的床上用品,一度热销,每个月都得给他发货。
  7月22日,韩屯联中放假。期终考试成绩也出来了,志斌和志新考了第一,智茹和智萍都是第二名。
  智茹比志斌的语文少了三分,智萍语文少写了个句号,比志新少了一分。
  智萍看着自己的成绩,唉声叹气的说:“幸亏我就比你小几天,咱俩差了一分。我要是比你小几个月,第二名都危险。”
  大伙都被她绕迷糊了,智茹不解的问:“为什么哪?”
  智萍认真的给她解释:“智茹姐,你比志斌哥哥小三月,就少考了三分。我要是少考三分,在班里得排十名以后。”
  这都哪跟哪啊!敢情在智萍的心目中,一个月一分的差距啊。
  志斌和志新都考了第一名,哥俩高兴极了。
  志新拉着悠悠,急切的问:“悠悠姐,咱们啥时候去阜城啊?”
  舅姥娘看着俩孩子,对悠悠姥姥说:“妹妹,咱们明天就走吧,这俩孩子几个月没见爸妈,看这样是想他们了。”
  “好,我去给志斌姥娘打个电话,让他们准备好。”姥姥已经提前给志斌姥姥说好了,放暑假带着智莉一块去阜城,就是没定具体出发时间。
  志新听到明天就出发,高兴的又蹦又跳:“嗷,明天就能看到妈妈了。”
  智萍到底还是小,听了志新的话,跑到悠悠姥姥跟前,眼巴巴的说:“姑奶奶,您给我妈妈打个电话,我想和她说话。”
  “好,智萍想妈妈了,姑奶奶这就给你打电话。”
  电话接通,智萍委屈的对妈妈说:“妈妈,你咋不早生我几天,那样我就能给志新当姐姐了。”
  这熊孩子,咋就和这几天杠上了。
  朝霞不解的问:“智萍,和你志新哥哥吵架了?”
  “才没有那,我考语文忘了写句号,得了99分,志新哥哥考了双一百,他第一名,我第二名。妈妈,要是我是姐姐,就能考第一名了。”
  朝霞问她:“智萍,你当姐姐就能不忘写句号了。粗心大意是个坏习惯,妈妈说了你多少次,你就是不改,这次知道了吧。
  你志新哥哥就比你大几天,可比你细心多了,以后好好向他学习,妈妈等着智萍考双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