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这十床织锦缎的被面,全部是红英这当姑姑的,给侄女准备的添箱礼。冬梅母亲准备的十床,就没絮棉花。
  他们家不是没有棉花,而是套好的棉花被子太占空间,套太多的被子,家具里放不开。
  再说了,别人家套的褥子,宽的三尺七,窄的二尺四,冬梅娘家给闺女准备的褥子,全部是两米宽的。
  冬梅买的家具里,床都是二米的,褥子和被子大小是一样的。
  其余的尽管大多数都是粗布的,可这么多的被褥和床单,在十里八乡,绝对是头一份。
  冬梅家就她一个闺女,周楼年年种棉花,打冬梅小的时候,她奶奶和母亲,就开始给闺女攒铺盖,这几年分地了,棉花富足了,石庙村又有了纺纱厂,不用纺花就能织布。
  别人家织的粗布卖钱,冬梅家织的粗布自己留着用。一个春天能织几十床,陪送给冬梅这些,还给儿子们剩下好多。
  其他人家织的粗布,每样留下一床,大部分都卖了。每个妇女冬春两季,光是织布,也能挣个五六百块钱。
  冬梅家不缺这个钱,可布照样织,所以,她母亲每样给了冬梅一床,谁知道都翻出来,竟然有这么多。
  除去这些,还有十件毛毯、蚕丝被、毛巾被,十件四件套。这十件四件套,在农村可是新东西,除了韩屯村以外,估计还没有这样的。
  从八三年冬季,国家废除了布票,城市里开始有卖被罩的,不过除了友谊商店,还真没见过有卖四件套的。
  另外,冬梅的四季衣服和手做的布鞋也多,把衣柜装的满满当当。特别是布鞋,单鞋棉鞋加一块,总共一百双。
  这些鞋里面,光是韩志明的,就有四十双,看来冬梅自己的鞋,是早就准备好了,订婚这一年多,光给韩志明做鞋了。
  鞋垫就更多了,除了每双鞋里垫着的,另外还有一百双,这些鞋垫一部分结婚后要送给婆家人,每人一双。
  冬梅的绣花门帘,可是真漂亮。她整天在悠悠家的代销点里帮忙,见识了各种漂亮的门帘,取各家之长,自己绣出了这独一无二的门帘。
  织布家里人可以帮着准备,鞋和鞋垫,都是自己做的,门帘也是自己绣的,通过这些手工活,可以看出,冬梅的针线活做的非常好,是个心灵手巧的好姑娘。同时,也是个勤快的好姑娘。
  从她十六岁高中毕业后,就在悠悠家的代销点里帮忙,考上韩屯村的工人以后,下班后也去代销点里,这些针线活,应该都是她熬夜干的。
  现在农村送嫁妆,还是用人抬,冬梅这些嫁妆,可都是名贵木材,小件的还好说,大件的人可抬不动,两个村离的再近,可隔着个大堤,抬过去也费劲。
  本来,爱国舅舅打算在韩屯租两辆汽车,把嫁妆拉过来。可冬梅的爷爷说啥也不同意。
  他老人家认为,冬梅要是嫁到别的村,在韩屯村租车还行,可嫁到韩屯村,即便是自己姑父租的汽车,别人说起来,还得是婆家给租的。
  老爷子说的也有道理,可除了韩屯村有汽车,在想找两辆汽车可就难了。张集镇也就供销社里有一辆,第二辆都没有。
  老爷子发话,没有汽车咱就用拖拉机,自己家里就有一辆,韩屯村还有两辆,新石庄也有两辆,二爷家的桂花家也有一辆,六辆拖拉机送嫁妆,这在张集镇可是头一份。
  临水这里娶亲,没有新郎喊门塞红包这些程序,娶亲婆催过三遍,装扮好的新娘才在送女婆的伴随下,走出闺房。
  院子里,早就准备好了。冬梅的爷奶和父母,坐在摆好的椅子上,前面是铺好的红色毛毡。
  冬梅和新郎志明一起,分别给家里的长辈磕头辞别。这一跪,老人和冬梅的父母,泪水都流了下来,冬梅抬起头来,满脸都是泪。
  送女婆上前把她扶了起来,悠悠赶紧过去,用面巾给她把泪吸干,淡淡的刷了一层薄粉。外面的鞭炮响起,冬梅的最大的弟弟蹲在姐姐跟前,一直把姐姐背到外面的花车上。
  满院子的嫁妆,五辆拖拉机也没装下,送嫁人坐的那辆车里,还装着一些零散的嫁妆。
  去时候四辆车,回来十辆车,前后排开,把韩屯村前面的公路占完了,前面的车进村了,后面的车才下大堤。
  十里红妆谈不上,一里红妆可是妥妥的。
  韩屯村前面的公路上,外来人口比较多,卖粮的,卖菜的,还有卖猪的,都在村前的护村林里。
  看见这规模巨大的娶亲队伍,都跟过来看热闹,幸亏韩屯村的街道宽,人多也能走得开。
  汽车进了韩屯村,稳稳的停在新房的院门口,鞭炮声响起,韩志明打开车门先下了车。
  韩道伟的妻子和大儿媳,俩人站在院门口,看见汽车车门打开,娘俩赶紧上前。
  当婆婆的递给冬梅一个大红包,当嫂子分别给冬梅弟弟和智茹,每人一个红包。


第863章 红包
  现在人民币最大的面值是十元的大团结,从红包的厚度来看,肯定快一千了。
  同车的送女婆接过冬梅手里的红包,仔细的数了一遍,又小声的问冬梅弟弟和智茹:“你俩的红包多少钱?”
  “六十六。”
  送女婆心里有了数,高声的喊道:“八百八十八,一辈子发发发;六十六,全家都顺溜。”
  送女婆喊完,旁边的人不由自主的发出惊呼:“这也太多了吧!”
  可不咋的,婆家给新媳妇的喜钱,一般是88元,现在过的差的人家,还有给66的,韩道伟他们家,这可是翻了十倍。
  就连给孩子的钱,也是翻了十倍。
  家里准备给儿子办喜事的哀叹:“他们开了这个头,以后娶媳妇就更难了。”
  接着就有人说:“难啥,你要是能娶个这样的媳妇,给888的喜钱,也是赚大发了。”
  “就是,你们看这拖拉机的嫁妆,不得上万元。”
  送女婆声音落地,韩志明靠近车门,把新娘子给扶了下来。接过旁边人递过来的红玫瑰花束,双手捧着送到冬梅的面前。
  冬梅左手抱着花,右手被新郎挽着,俩人一块走向新房。两旁的男孩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鲜花瓣,撒向俩人,从院门到新房前,十几米的距离,鲜花飞扬,好像下了一场花瓣雨,充满了浪漫和温馨。
  别说新娘和新郎了,就是旁边观看的人,都不约而同的说:“可真漂亮。”
  这么温馨的花雨路,韩道伟的母亲,还没忘在院门口放了一个火盆,这场婚礼真的是中西结合、土洋结合、古今结合了,反正是咋高兴咋来。
  冬梅前脚进院,嫁妆随后就被卸下拖拉机,抬进院子,这么多的嫁妆,把院子摆的满满当当。
  卸嫁妆就不用娘家人了,是韩屯村的人负责,娘家跟来的人,只是在一旁看着就行。
  别墅前临时搭建的婚庆台上,悬挂着一代伟人像,周围簇拥着美丽的鲜花。
  二爷是主婚人,他老人家作为村里辈分最高的长辈,这是头一次做主婚人,主婚词是悠悠提前给他准备好的,他老人家照本宣科也不认字,还是桂萍提前一句句教的。
  “尊敬的亲朋好友、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是一九八五年九月十六日,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韩志明和周冬梅喜结连理。受新人委托,我很高兴也无比荣幸为他们主婚。
  在此,我首先代表新人家人和新人,向来参加婚礼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地感谢!同时向新郎新娘表示最衷心的祝贺!祝福你们新婚幸福,生活美满;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我宣布,韩志明和周冬梅一对新人的婚礼正式开始!”
  二爷话音刚落,院子里响起霹雳啪啦的鞭炮声,两班响起同时奏响,热闹的唢呐声中,两名妇女端着盛满喜糖的木斗,走上婚庆台,一把把的喜糖撒向人群。
  喜糖都是彩色玻璃纸包裹的水果糖,五颜六色特别的好看,这是韩道伟的母亲,拜托悠悠姥姥专门进的货。
  这种彩色玻璃纸的水果糖,是这两年才有的新产品,由于颜色比较鲜艳,比较受人们的喜爱。
  其实这种水果糖,和纸质包装的一样,只是换了个外包装。
  玻璃纸的外包装是塑料制品,由于比较挺实而且亮度大,被人们形象的称为玻璃纸。
  彩色的玻璃纸外观确实比纸质的包装漂亮,由于玻璃纸挺实,同样是一斤糖块,看起来比纸包的多出来好多。
  用彩色玻璃纸包装的水果糖,每斤的价格高了二毛钱,可即便是这样,人们还是喜欢买。
  特别是走亲串友,或者家中有事用,多花二毛钱买斤玻璃纸糖,面子上好看。
  可要是给老人孩子买着吃,大伙还是买纸包的,毕竟大家心里都清楚,里面的糖吃起来是一样的。
  现在的水果糖,用纸包的零卖还是一分钱一颗,可玻璃纸包装的,五分钱只给四颗。
  悠悠来自后世,清楚的知道塑料制品对人体的危害,所以自家的代销点里,平时不进这种玻璃纸的水果糖。
  人们有需要的时候,找到代销点里,姥姥也会单独的给他们进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