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恣悠悠)


  “行,一切听你的,反正我也别不过你,最后还得按你的来,你和王母娘娘一天生,这时运气就是好,劈柴价卖金元宝。”
  悠悠心说:我这都快成千年老妖了,又有空间这作弊利器,再混不开,我还不如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六月初七,姥姥和悠悠去了县城,路上准备了60袋头饰和20袋扣子。罗新才的妻子看见她们,就迎了上来,热情的拉着姥姥。“嫂子,我可是把您给盼来了。”
  罗新才看她着急的样子,笑得合不上嘴。拆台说:“嫂子,别听她的,她哪里是想您了,她主要是想钱那。”话还没落地,就被他妻子掐了一下。
  “哎呦,疼死我了,刚有钱就想翻天啊。嫂子,把货给我,咱不给她了。”罗新才嬉皮笑脸的打哈哈,姥姥把袋子递给了他妻子,“你去点点货,看还行不?”
  罗新才的妻子给大家倒上茶,急忙打开袋子看起来,嘴里还说着:“嫂子,亏得您给俺捎来了,头饰断货两天了。真是没想到,这小东西这么好卖,来钱快啊,真是谢谢您了,给俺想了这么个好营生。”
  罗新才也笑呵呵地说:“嫂子,真得多谢您,我原来东抓西挠的,也没这几天您弟妹来钱快。这又多了一条来钱道,以后我就可以轻松点了。”
  可不是咋的,这才几天,三十袋头饰就能挣三百块钱,这可是学徒工一年的工资,学徒工一个月也就是24.5元。
  “谢什么啊,你也帮了嫂子不少忙。你今天有空吗?我还是去家里等你吧。”姥姥起身要走,他妻子拉住姥姥,“嫂子,您等下,我把钱拿给你。”
  “不用了,我们一起算吧。”姥姥说完领着悠悠回去了。
  回到院子,娘俩先去了后园看花生,由于前几天的大雨,地边上的草又长了出来,姥姥蹲下就拔上了。
  悠悠费了好大劲,才拔下来一颗,被姥姥撵到前院,打扫卫生,准备开水。
  过了一个多小时,罗新才把乱发送了过来,还是5000斤。姥姥给了他300元钱,把饰品的800元扣下了。
  他看姥姥在拔草,就让跟来的两个人帮着拔,自己则和姥姥到前院商量事情去了。
  原来,洪城的乱发他收的差不多了,想去临近的县里去收,问姥姥还要多少。
  姥姥现在有钱了,受了悠悠的影响,告诉他,不只是乱发,还可以收长发废铜和废纸。在国家规定的价格上,给他加10%的利润。并告诉他,自己这是长期的生意,让他放心的去干。
  罗新才听了,顿时来了精神。“嫂子,您算是给兄弟找了个安稳的营生,兄弟我以后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了。”
  姥姥和罗新才聊到快十二点了,花生地里的草也拔干净了,俩人过来告辞。
  罗新才拉着姥姥:“嫂子,您弟妹在家里准备午饭,来时再三的安排我带您回家吃,您不去她饶不了我。”
  “好,跟你回家吃去。”
  吃过午饭,娘俩就告辞了。回到自家的院子,赶紧进了空间,先睡个痛快再说别的,昨天晚上兴奋大发了没睡好,今天真累。


第124章 收拾房子
  一觉睡到三点,赶紧起来去了汽车站。午觉睡了两个小时,悠悠又来精神了,一路上不住的和姥姥说着自己的打算。
  姥姥担心废铜数量大了占钱太多,卖给废品站又怕罗新才再接着买回来。
  悠悠心里明白,笑着对姥姥说:“那还不好办,咱先放着呗,智脑上可有记录,到了八十年代,废铜就涨价了,每斤5元钱,咱那时候在卖。”
  “真的假的啊,你就忽悠姥姥吧。不过也没什么,咱也不是非得卖给废品站,还可以给张庄做铜盆的送去。”
  悠悠对着姥姥竖大拇指,“高,实在是高!罗爷爷绝对买不了第二次。”
  姥姥得意的笑了,“你个小丫头,我上次去张庄进铜盆,他家都开上作坊了。”
  快进头伏了,知了猴少了许多。今天晚上,姥姥只收了一百五十多斤。大伙都遗憾的说:这节气还真准,每年一入伏,知了猴就没了,就是有几个伏了,也小好多。
  悠悠好奇的问:“啥是伏了啊?”
  “就是知了猴,入伏后的个头小了好多,又叫它伏了。”原来如此。
  隔了一天,再进临水的院子,大为改观,令人耳目一新。院子都打扫出来了,就连后园也翻了一半多,连草根都挖了出来,堆了好几堆。
  现在正好是夏天,马上就要入伏,姥姥就让他们堆成积肥堆,利用高温积肥。李保国还是领着人拉旧家具,据他说,今天上午就能拉完了。
  姥姥和悠悠商量着布置房子,主要是把前院布置出来。看原来房子的摆设,正房中间三间是相通的,应该是厅房,里面摆着桌椅板凳。
  东头的两间应该是书房,相通的两间房子,靠墙上放着书橱,只有东面放着张床,看来是用来临时休息的,南面的窗下放着张大书桌。姥姥决定在书房里再放个衣橱,也能当卧室用。
  西面的两间是卧室,也是相通的大房间,里面摆着张四柱床,大衣橱和梳妆台,还有一个屏风。都是普通的老样式,不过相当结实,现在清理出来了,光洁润泽,依然能用。
  房间的窗户上安装了玻璃,有个别的碎了,悠悠仔细的看了下,这种玻璃现在就没处买去,是早先进口的花玻璃,只好去别的房子上拆了,幸好碎的不多。
  东厢房看来是库房,北边的两间相通,南边的三间相通。里面放着一溜的大缸,竟然都好好的,没一个残破的,姥姥说都是装八百斤的。
  西厢房北边的三间是餐厅,里面两个长方形的大餐桌,四面摆放着高背椅。有三四十把,看来原来的人家是个大家庭。
  南边的两间是厨房,里面盘了好几个灶,大的小的,光大灶就两个。不过灶都坏了,上面的锅也不知踪迹。姥姥决定把它们都撤了,重起炉灶。
  十点的时候,李保国回来了,姥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李保国听了,到后面喊过来两个人,立即动手,他雇的人本来就有几个手艺人。玻璃从最后院子的跨院拆,把所有房子的玻璃都修整一遍。
  一切安排好,姥姥带着悠悠去了汽车站旁边的饭店,进去要了一桌菜,另外还要了两个酱肘子,两条糖醋鱼,两条清蒸鱼,二斤红烧肉。交上钱,告诉他们自己十二点来取,现在的国营饭店,还没有送菜上门的服务项目。
  中午十一点,玉玉就来了,告诉姥姥她点好了菜。姥姥让她去退了,自己已经要好了,是国营饭店的,钱都交上了,他们可不给退。
  玉玉只好回去退菜,个人的饭店就这点好,随意方便。
  到了中午,活计基本上结束了,就连锅灶都垒好了,只剩下玻璃没换完。反正也住不着这么多的房子,姥姥就告诉他们先换这些,剩下的以后再说。
  拉来的家具都抬进了屋里,李保国给他们发工钱,姥姥带着悠悠去饭店。押到饭店十元钱,又雇了个三轮车,才把饭菜带了回来,另要的东西被悠悠收进了空间。
  几人吃着饭菜,和私人饭店的做着比较,都认为没有私人饭店的好吃。姥姥就说:“兄弟,有空了你领我认下几个私人饭店的门,姐在这里也算是安家了,以后生活方便。”
  “好,这种地方没人领着还真不好找。我啥时都有空,您有时间了咱就去。”
  李保国接着说起了城里的私人饭店,他们各自的特色菜和风味。谈的头头是道,玉玉在一旁搭着话,看来这爷俩标准的一对吃货。把悠悠馋得不要不要的,恨不得马上吃到嘴里。
  饭后,李保国掏出八百多块钱,递给姥姥,上面还有一张纸,记着收拾院子的各项费用。
  收购旧家具的费用,收购站给开了发票。在三个收购站共买了七万多斤家具,花费了一千多块。
  李保国带点惋惜的说:“看着便宜,哪知道卖起来花了这么多钱,还没多少能用的。早知道我就替您慢慢的寻摸了,反正您也不着急用。这些老家具现在根本卖不出去,给钱就卖,不过得慢慢的陶腾。”
  姥姥没接钱,“兄弟,既然你能陶腾得到,就替姐慢慢的买吧,你也看见了,咱买的这些能用的不多。再买咱就要完整能用的,多花些钱也值。姐年纪大了,就喜欢这些老式家具。”
  “姐您就放心吧,我看着那堆破烂就愁得慌,好多它也只能当劈柴烧,这回一定给您买能用的。”看来他这两天没少受刺激,毕竟一千元钱在现在,比后世的百万元还令人震撼。
  李保国把钥匙交给姥姥,和玉玉一起走了。姥姥关上大门,悠悠就忙了起来。除了前院的家具,其他的一律收进空间。
  现在,由于收进去的东西多了,悠悠在仓储园内,专门划分出一个区域,存放这些东西。并安排了专门的机器人进行管理,清理、分类、登记造册,存放的整齐明白。姥姥看了,相当的惊奇,经常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收拾干净,悠悠放出两个机器人,满院子的喷洒除草剂,这多年的荒草,不知掉落了多少草籽,夏天高温高湿,不用几天,荒草又得长起来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