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零妇产圣手 (金面佛)


幸亏她白大褂里头穿了自己的衣服,钥匙跟手机也在口袋里,可以方便随时夺命狂奔。
直到冲上地铁,她才来得及骂一声艹。
艹谁?艹该死的老天爷,真他妈的晦气,为什么偏偏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要发生在她身上。
余秋抹着脸,死死抓住扶手。她也想难受,她也想哭,可是哭有个屁用。她想起产妇丈夫的咒骂,忍不住苦笑。
还赤脚医生呢,还当年呢,知不知道这么多年母婴死亡率下降了多少。真到那个年代,活活生死了也只能干看着,他才知道厉害。
“那里!就是她。”车厢尽头传来喊叫声。
两三个满头大汗的中年男女往余秋的方向挤过来,嘴里头喊着,“你还我闺女命来!”
余秋吓得一身汗,赶紧往边上躲,生怕叫人抓住。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都出了医院上地铁了,产妇家属居然还能追过来。
产妇跟孩子不还在ICU抢救吗?他们怎么追着她不放。
那个穿蓝色工作服的男人嗓子都劈了,撕心裂肺地喊:“你就是想捞钱,你们丧尽天良,什么钱都要挣!你还我老婆孩子命来。”
余秋拼命躲:“我挣什么钱了,我开一台刀才拿十五块钱站台费。我疯了我下夜班不休息,为了挣这十五块钱。麻醉意外谁都不想,你们冷静一点。”
可惜这时候家属怎么冷静得下来,只赤红了眼睛揪着余秋不放。
周围的乘客不知道是生怕殃及池鱼还是与家属同仇敌忾,明明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厢居然如同摩西分海般的让出一条道,叫家属们顺利拽住了余秋。
“你甭想跑,开刀会死人,你为什么要开刀?”
“开刀更多的是救人。”余秋被拽住了头发,疼得眼泪都下来了。她扯着嗓子喊,“地铁还可能碰到隧道坍塌呢,难不成全世界都别建地铁。”
她话音刚落,就听到一声巨大的响动,整个世界陷入黑暗。
余秋的脑袋挨了重重一击,眼冒金星晕倒前的瞬间,她在心中草泥马奔腾。
麻蛋,她这乌鸦嘴,该不会真碰到隧道坍塌吧。
※※※※※※※※※※※※※※※※※※※※
嗯,就是妇产科医生穿越到七十年代的故事。
主角任务有两条,一条是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环境,一条是带领乡亲发家致富。没啥新鲜的,我可能会顺带着在作说中普及点儿孕产方面的知识。
另外,有一条要说一下。
平常大家习惯将刚生过孩子的母亲称为产妇。但是在临床上,进入临产状态的女性,也就是有规律宫.缩之后,就称为产妇了。但医生护士日常用语当中并不会分得很清楚。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reaction)是由药物引起的一类遗传性异常反应,发生在有遗传性药物代谢和反应变异的个体。特异质反应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类,是少数遗传缺陷者由于缺少特定的生化物质而造成的药物异常反应,不同于变态反应。这种反应不是免疫遗传反应,因此没有预先致敏过程,特异质反应通常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

穿越了
1972年6月,映山红开得红霞胜火的时候,田雨跟同伴们也发誓将红旗插遍全世界。
十几二十年后,她在电影上看着上山下乡的知青哭天抢地抹眼泪的画面,总会忍不住嗤笑出声。
鬼扯淡,他们当年是怀揣着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壮志雄心主动请缨下乡的。
哭个屁,最多爹妈哭,他们只兴奋可以在祖国广袤的大地翱翔,要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丽的祖国。
解放了祖国人民还不够,他们要带领全世界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站起来!
最起码的,往红星公社插队的一路上,她跟同伴没有一个人哭。
他们先在火车上大合唱,唱完《东方红》再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下了火车走水路改坐船,他们也在唱“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嗓子哑了都不肯停下。
直到后面下暴雨发洪水,船到了渡口还翻了,他们才消停下来,乖乖等着红星公社派人来接这波第一批接收的知青。
“哎,你看,那边,是不是有个人趴着。”胡杨左右眼视力2.0,眼神堪比夜猫子。
风雨交加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都没耽误他趁着闪电的瞬间看清河岸边的状况。
河水已经漫上岸,刚才搭载他们的船破了个大洞。那人半个身子卡在洞里头,旁边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的芦苇几乎要盖住了她的身体。
“是有个人。”
天空又闪过一道霹雳,这回田雨也看清楚了,她赶紧抬脚招呼胡杨,“快点儿,咱们把人救回来。别壮志未酬身先死,叫雷给劈没了。”
三四个胆子大的知青也跟着起身,冒着大雨过去把人拽出破洞。
谢天谢地,她刚被拽出来,那船就叫风浪裹着撞上了礁石,碎了个四分五裂。
余秋脑袋晕晕乎乎,睁开眼,只见天空像泼了浓墨,上面还撕开个大口子,哗啦啦地往下倒水。
围着她的人七手八脚,跟抬小猪仔似的把她拖到了岸边稍微干燥一点儿的石亭放下。
说是猪仔,也只有油水少的现在才能养出这么瘦的猪仔。这姑娘虽然个子不小,看着有一米六的样子,但人真是轻的很。
田雨捏捏自己壮实的胳膊,老怀疑有人家小腿粗了。
她抓起余秋身上的挎包,从里头翻出学生证来,就着胡杨划亮的火柴勉强辨认出字迹:“余秋,……第八中学。哎,周卫东,你们八中的。你不是说八中这届你是第一个主动申请下乡的吗?屁,人家明显比你手脚快。”
周卫东从后面露出脸,扯着嗓子喊了句:“余秋?妈呀,该不会那个余秋吧。”
田雨不耐烦:“哪个余秋啊?”
周卫东的眉毛往上飞:“废话,当然是那个让她妈跳忠字舞她不乐意,直接畏罪自杀。她爸污蔑贫下中农生不出孩子,被关牛棚的那位。”
没想到这姑娘长这样啊。平常在学校里头她老低着头,他见过几次都没看清脸。
胡杨骂了句:“是那些人太过分了。批判可以,为什么非要剃阴阳头,明明她妈是钢琴家,腿脚不便,还硬逼着人家在台上跳舞,简直无聊。”
至于她父亲,女人生孩子生不下来这种事好像跟是不是贫下中农也没关系。
田雨也白了周卫东一眼:“少说风凉话啦,人家起码下乡比你积极。”
周卫东不服气:“那可不一定,说不定她是要外逃呢。”
这两年逃港的人又不稀罕,他堂哥在广东插队,听说那里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苦练游泳技术,明面上口号是为了锻炼身体建设祖国,实际上是时刻想着趁边防战士不备,从大海上游到香港去。
田雨瞪眼:“你说什么浑话呢,她要逃港的话,在这儿逃?逃进荒山老林当野人吗?”
知青们你一言我一语,经过激烈的争辩之后,最终还是通过集体表态决议接纳他们这位新同伴。
即使母亲畏罪自杀,父亲是臭老右,但也要给黑五类子女积极投身革命的机会。
田雨拍着余秋的肩膀,语重心长:“你好好在泥巴地里头多滚滚,扎根农村,用自己的努力洗刷骨头缝里的罪恶。”
她年纪虽然不大,常年帮着当码头工人父母扛活的手掌却宽厚的很,几下子一拍,差点儿没把余秋给拍散了架。
余秋却顾不上抱怨,她脑袋瓜子糊成了浆糊,一时间怀疑自己是碰上了恶搞真人秀,一时间又觉得自己是睡死了做噩梦。
1972年,下乡插队,知青,还逃港?
《省港旗兵》吗?
开什么玩笑,就算地铁真碰到隧道事故,也不至于发生如此荒谬的事情。
余秋沙哑着嗓子:“你们……我……”
她还没有来得组织好语言,前头就传来欢呼声。
“来了来了,红星公社接我们的人来了。”
十几个介于孩子与大人之间的大孩子哗啦啦地全往外头涌,丝毫不畏惧瀑布一样的暴雨。
公社干部年纪不大,扯着嗓子跟风雨声较劲:“人都在吗?一共十三位知青。”
“报告!我们这儿多了位同志。”田雨拉着余秋的手,跟旋风似的把人拽到前头去,“省立八中的余秋,她也跟着下乡来了。”
公社干部皱起了眉毛,现在出门都是要介绍信的,知青下乡也不例外。
怎么好端端的,还多出个人来。
“她想积极追求进步,为贫下中农服务。”
这批下乡知青里头女孩子恰好比男生少一位,田雨觉得余秋来的刚刚好,帮着她们娘子军正儿八经撑起半边天。
公社干部还想说什么,抬头看天上雨突然间下小了,赶紧领着大家上路:“先回去再说,这不合规定的。”
“主动申请下乡跟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不好吗?”田雨挺起胸膛,为萍水相逢的女同胞背书,“我们都是一颗红心为人民服务。”
旁边胡杨也动了恻隐之心。
现在只有红五类子女才有继续求学的机会,厂里头招工也不会轮到她的。自己想下乡挣口饭吃,也不是什么错误。
胡杨帮着女同胞说话:“我们多个人就多一份建设的力量。”
公社干部心里道,也多了张吃饭的嘴。
不过他现在没心思计较,把人安稳送到地方再说。
暴雨虽然小了,但河水仍旧湍急,就连运客的大船都翻了,其他小船更加不敢下水去。
公社干部在前头领路,其他人跟着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