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零妇产圣手 (金面佛)


他们杨树湾的水土特别养人。村里头一个个老寿星多的是。这位老哥哥人既然来了,就好好住下来,保不齐就能活过百岁呢。
老石也跟着笑,他跟着大丫二丫喝鱼汤。
余秋给他制定了严格的食谱,让他少吃红肉多吃白肉,杀鸡宰鸭子不现实,不过杨树湾就是水乡,现在大队里头的鱼养的多。谁家想吃,随时都能去大沟边上称。
郑家人爱吃鱼,隔三差五就烧鱼汤,要不便改成泥鳅黄鳝或者小鱼小虾,偶尔还会弄一只野鸡,反正绝对不会让桌子上少了荤腥。
他们心疼自己新认下来的亲戚呢。因为怕产气味道不好,老石基本上不吃大蒜洋葱鸡蛋这些东西,这不就少了重要的营养来源吗?
怎么办?当然得从其他地方补上来。
二丫咕噜咕噜喝着鱼汤,认真地跟老石强调:“喝汤好,喝汤有营养。”
小根在旁边,也自己抓勺子往嘴里头塞鸡蛋羹,跟着点头:“姐姐说的对。”
这小家伙是个蔫蔫儿,前头一直不会讲话,连爸爸妈妈都不叫。结果一朝开了窍,三五个字就能直接往外头蹦,瞧着就是个机灵小子,前头那是一直藏着呢。
老石跟着笑:“我们小根说的对,小根也吃鱼鱼。”
吃过晚饭,郑大爹领着老石跟自己的外孙女儿们去学校。
家里头的妇女同志们要忙着打蛋片,就是用刚收上来的小麦秸秆泡完了,然后铡成合适的尺寸,再编织成窗户格子一样的垫片。
这是给大队食品加工厂用的,好垫在蛋与蛋之间,防止皮蛋咸鸭蛋被压坏了。到时候一盒盒成品运出去,放在副食品店跟粮管所的小饭店里,瞧着也漂亮。
小麦秸秆是食品加工厂,统一处理好了的,要做这个副业的社员就自己去食品厂里头登记,数好了原料,商议好交货的日期,自己带回家里头做。
杨树湾食品加工厂收回头的垫片除了自己生产用之外,还会转给市里头的大型食品厂,有的时候是换生产物资有的时候则直接卖钱。
亏得杨树湾功夫越多,几乎家家户户中午一顿饭都在各个合作社吃,晚上还可以选择在合作社蒸好了米饭带回家吃,充分利用太阳灶;不然就他们这样见缝插针一根鸡毛都要卖出价钱的劲儿,柴火是肯定药不够烧的。
老石本来想留下来帮妇女同志们打蛋片,郑家老太太却一叠声地开口赶他走:“多出去转转,累了就去学校坐坐,人味儿最养人,老待在家里头没什么意思。”
郑卫红也笑着推他往外头走:“大大爹,你就出去吧。你还没听出来吗?妇女同志们现在不欢迎我们,嫌我们烦人呢。她们得留下功夫来,好好在背后讲我们的坏话。”
二丫不假思索,直接表明立场:“舅舅做坏事。舅妈管舅舅。”
郑卫红哈哈大笑,一把抱起小外甥女儿,笑着调侃妻子:“瞧你培养出来的小跟班哦。”
秀华哭笑不得,转头跟两个婆婆告状:“奶奶,妈,今晚我们好好开开批判会,多数落数落他们的不是。”
在院子里头跑来跑去的小根跟着学嘴:“数落不是。”
秀华点了下自家的小子,故意虎着脸:“连你一块儿,说,昨晚尿床的是不是你?”
小根立刻扭过头,大声喊爷爷:“去学校。”
老石笑得不行,这小娃娃哦,有个小娃娃真乐呵。
不到学校门口,一家人就散了伙。
大丫二丫跟着李红兵他们去捉知了猴。
小升初已经考完啦!成功升学的李红兵现在师傅忙着造腹腔镜,老师忙于准备高考,很是能松快一阵子,积极投入到生产(挣钱)事业中去了。
眼下入了夏,知了猴也是笔好买卖呢。还有抓田鼠,他们沿着河岸跑,一直把田鼠赶到笼子里头捉住。
逮到的田鼠跟知了猴会根据个人的功劳大小进行分配。夏天才过了一个月不到,大丫就挣到了你下学期的学费,还要给舅妈买供销社卖的那种香肥皂。
小姑娘认真地宣布时,秀华笑得不行,傻妞妞儿哦,那个香肥皂,就是她们师傅小秋大夫教供销社的红梅姨姨做的。
小姑娘跑了,三个大老爷们进了学校也分头行动。郑大爹和郑卫红父子去上建筑课,他们的建筑队盖房子可不仅仅只是泥瓦匠跟木匠,他们是要当现代化的建筑工人的。
至于老石,郑家人也给安排的妥妥当当,让他上养殖课,专门教养鸡,养鸭子,养兔子。
虽然肩膀上还担着观察老石的责任,郑家人却诚心实意的为老师将来做打算。
光在大队里头打零工肯定不行,老石也得发展自己的家庭副业。
他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搞重生活不行,那养鸡养鸭养兔子就是最好的选择。
鸡鸭可以放到林子里头去养,花费的粮食有限,每年光生的蛋就是一笔好进项。
至于兔子,那完全没本的买卖,剪了兔毛送到供销社,每隔几个月就是从银行里头收一笔利息。
养猪不要考虑,捞猪仔要成本,而且猪吃的多,光靠打野食肯定不够。况且现在老石也不怎么吃猪肉,又没有自己的自留地,不用愁农家肥的来源,养猪这件事情就先放下。
何东胜给老石找了副老花镜,老师就带着眼镜坐在课堂里头,认认真真听讲台上的畜牧站技术员给大家讲解养殖技术。
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他周围坐着的男女老少都有,人人都仰着脸,认真地看讲台上的老师,仔细听着他说的每一个字。
有不识字的人没有听明白也没关系,下了课,有学问的技术员,也是好脾气的,站在讲台边上不离开,随时等待自己的学生们过来提问。
老石听了几节课,一直到晚上九点二十铛铛铛的敲响了下课铃,他才跟着大家伙儿一块出教室。
上完课的外村人还有老师赶紧去渡口坐最后一班船,各自回家。
余秋从教室里头出来,她刚给学生上完常见肿瘤的临床症状以及检查方法。
见到了老石,她立刻朝人招手,喊人去医疗站,她要检查老石的造口情况。一个疗程的化疗已经结束了,老石的基本情况尚可,后面主要就是定期观察预防肿瘤复发,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让老石习惯带造口生活的日子。
余秋观察了她腹壁造口的情况,皮肤基本状况良好,没有红肿感染的迹象。
看样子,老石自己也精心护理了,这是最好的。如果他始终消沉,对此排斥,那他永远也没办法开始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余秋询问了他的大便情况,何东胜过来给他推背,他的手法有点儿类似治疗积食的小孩。
老石被推过背之后,很快就产生了便意,赶紧去旁边的卫生间,痛痛快快的解出了成型的大便。
他清理好自己,走出来冲余秋笑:“你没说错,这儿的确是个好地方,我就想着以后在此终老吧。”
余秋直接摇头,打消了他的幻想:“那是不可能的,你这样的人还有大用处呢。”
多年动乱,军队已经被搓磨的不成样子了,后面好像还有对越自卫反击战。到时候要上战场的话,久经沙场的老将是最宝贵的财富。
因为他们丰富的战场经验,可以帮助被折腾惨了的军队尽可能减少损失。
老石怔愣,旋即苦笑:“我还是踏踏实实做个农民比较妥当。如果我早点儿想通了的话,说不定也不至于这样。”
余秋不假思索地摇头:“你不会想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是真正的信仰。”
何东胜也在旁边点头:“不曾做错的事情,为什么要后悔?人只能对自己的心负责。”
前头的医疗站里头响起喊声:“尿了尿了,狗日的,你真尿了。”
三人面面相觑,赶紧往医疗站走。
一群病友都站在医疗站前头的空地上,围着个得意洋洋地老头儿。
那眉毛都雪白的老头子相当不讲究,居然大庭广众之下掏鸟,大喇喇地当着众人的面嘘嘘。
余秋看他射出了一道线,立刻喊:“停!”
就像喷泉按下了开关一样,那道弧线立刻停止。老头子也美滋滋:“瞧见了没有?小秋大夫,我能控制自己撒尿啦。”
余秋目瞪口呆,感觉这老头子的恢复速度实在惊人。
从手术后到现在,满打满算就是5个礼拜,一般人能恢复到他这种程度的,可真是少见。要知道,他尿管拔下来还没多长时间呢,盆底肌的功能恢复锻炼都需要慢慢进行。
她先前在省工人医院开的刀,病人恢复都没到这一步。
老头子兴冲冲地跟众人分享经验:“我一想到伟大的主席看着我,咱们国家一穷二白,条件这么艰难,主席还花大代价找这么好的大夫,给咱们看病,就想着要战胜膀胱癌,让我们贫下中农过好日子,我就觉得浑身暖融融的,像是有谁在揉着我的肚子一样,说尿就尿了。”
旁边人齐齐鼓掌,还有人跟他讨教要怎样进入状态。
余秋也竖起了大拇指:“很好,继续保持,好好锻炼。你以后只要不复发,那就跟没生病一样,还能再当个老寿星。”
何东胜也鼓励他:“你不要有心理负担,循序渐进的来。要是后面你再尿不出来或者控制不住,你喊我,我给你扎针试试。”
老石在旁边看着尿痕,忍不住感慨:“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啊,居然能这样。”
余秋得意洋洋:“这还不算什么呢?等我们的腹腔镜照出来,开完刀你都看不出来开了刀。到时候术后恢复的更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