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零妇产圣手 (金面佛)


余秋想到了林斌的那句感慨,他觉得老人像樽偶像,被人们不停地搬去他们需要的地方。
不管他内心深处是真的想还是不想,他都得积极配合,甚至抱着80多岁的多病身体,艰难地跋山涉水,一路而来。
地方政府领导们簇拥着老人走远了,看完群众看完孩子后,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得赶紧汇报。
也许这些事情比眼前的百姓跟孩子更加枯燥,更加难以引起老人的兴趣,可是他仍然得聆听。
余秋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整个人跟煮熟了从筷子上滑脱下来的面条一样,直接软了下去。
宝珍还在旁边打哆嗦,小声表达,自己师傅的肯定:“小秋姐,你可真厉害,你都不害怕的。”
她已经是第二次见主席了,可仍旧浑身抖的连句话都说不出来。
韩朝英同样面色坦白,哆哆嗦嗦的表示赞叹。没错,小秋姐不愧是上过联合国大会的人,什么世面都见过。
哎呀,肯定还是小秋姐他们接生的孩子多,所以身上的气不一样。去年胡奶奶对着主席也是能大大方方说话的呀。
两位女徒弟吹出了七彩彩虹屁,挂在天边,散发出炫目的光彩。她俩再一回头,惊讶地发现,本应在天上俯视众生的师傅居然浑身抖得难以自抑。
两人赶紧伸出胳膊架着师傅,全都吓得不成样,小秋姐这是低血糖犯了还是怎么了?快点儿,拿瓶葡萄糖过来,先给小秋姐灌下去再说
余秋上下牙齿打架,她在心中咆哮,姐这是紧张的,你们能不紧张吗?大佬啊,掌握着生杀与夺大权的大佬啊,就在自己身边,她不害怕才怪呢。
可惜没有人相信小秋大夫会害怕,看看小秋大夫刚才表现的多好,一点儿都不紧张。
余秋在心中留下宽面条眼泪,这就跟上场打仗一样,她能在对手面前表现出紧张吗?她现在两个小腿肚子还在发抖,她急需抱抱亲亲,好好安慰。
然而关键时刻,男朋友总是靠不住的。他们永远会缺席。
余秋看着跟随老人家离开的何东胜的背影,咬牙切齿,她现在真的相信古诗词里头写悔教夫婿觅封侯不是矫情了。
男人,这个时候你应该爱江山,更爱美人的。
※※※※※※※※※※※※※※※※※※※※
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在网上搜一搜张.志.新的事情。我不贴了,格命烈士也被锁suo。一个人胆敢坚持自己的思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感谢在2019-11-11 20:06:41~2019-11-12 06:58: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木木夕 15瓶;小星星星辰 5瓶;山楂酱、37926891、大西北臊子面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那就做个洞中人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这事儿在情侣身上也一样, 所谓的心有灵犀那属于凤毛麟角。
谁真会读心术呀, 起码何队长就完全没瞧出来一路镇定自若的小秋究竟有哪儿不对,他相当老实地跟着大部队候在大队支部的小院子里头, 等待着领导随时cue到自己。
屋子当中,廖副书记正老老实实地汇报工作。
他上任也有差不多大半年的功夫了,这些日子他主要到处搞调研, 然后真正发下去的命令正儿八经的就是一条, 让全省1075个公社11,023个大队放开手脚, 放心大胆地搞自己的小玩意。只要不反党反人民反政府,只要不坑蒙拐骗制假卖假,什么小五金小作坊只要能搞起来就自己弄,省里头坚决不干预。
有什么困难往上面反应, 他来协调着处理。他还开放了自己家的信箱,谁要有事往上头反应没人搭理, 可以给他直接写信。他就让省广播站的大喇叭不停地往全省通报他们家信箱地址。
除了走访之外, 他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去各处捞人。有的地方响应号召刚开始搞小企业,头头脑脑的就要抓反格命典型, 然后他就带着人把被抓的倒霉蛋们给弄出来。真正指导什么搞工农业, 那基本上是没有的。
廖副书记有些忐忑不安, 小心翼翼地解释:“我觉着最了解实际情况的还是他们自己。各个生产队还是有想头的, 希望能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搞点儿工副业跟家庭副业。”
哪个地方历史上没有点儿工副业呢。尤其是交通不发达的地区, 人家买个醋买个酱油买个生活用品难不成还翻山越岭?很多时候都是因地制宜,自己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时间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的地方酿酒特别好,有的地方做醋尤其香,还有的地方自己腌的萝卜干,那真是一块就能下掉一顿饭。
当然大家伙儿不可能家家户户什么都搞,既然有了特色,那就相互间进行交换。货郎就在这其中起到了交通的作用。
也许放在大地方,看这些笨拙的手工业有些提不上嘴,但是对于周边地区而言却基本上满足了自产自销,明显让大家的物质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廖副书记琢磨的就是,与其让大家伙儿从头开始,不如按照以前打下的基础进行。起码这么多年祖祖辈辈积累下了经验。
要资金,他的确没有,但是要技术指导的话,他可以想办法派技术员下去帮着解决问题,顺带着物资方面,他也能东拼西凑的给倒腾出来点儿。
主管工副业的领导翻出了自己的小本本,那上头全省一万多个大队都有哪些特色产业,他一个个都罗列了出来。
他计划的是让大家先蓬勃发展一段时间,等下一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优化。搞得不好没竞争力的,要么想办法提高技术,要么就赶紧换一个行当。不知道怎么办?那就向技术员请教。
有的地方说不定种苹果不好,种橘子挺香。
他这人说话自带喜感,就因为文化水平不高,生怕描述不清楚,尤其喜欢肢体语言,所以他汇报起工作来简直跟唱戏似的,唱念做打俱全。
廖副书记噼里啪啦一通之后,老人居然不嫌他烦,反而津津有味地问了起来:“那你们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呀?”
他本以为廖副书记会跟他要钱要东西,他也没觉得廖副书记是多高风亮节的人,没想到这位从基层爬起来的干部,居然斩钉截铁地只提出了一个要求——要人。
他现在就愁人不够用,方方面面都缺人才。临时再培养有点来不及,他只想把现成的人都用起来。他总不能天天跑到杨树湾的夜校抢人用吧,他再敢这么招的话,杨树湾的老百姓会提起钉耙锄头,直接把他当偷鸡贼赶走。
老人颇感兴趣的样子:“那你想要什么样的人啊?”
廖副书记偷偷抬眼睛看他,一副怪不好意思的模样:“要不,平反的右哌都给我用吧,又红又专的我不想了,那都是宝贝疙瘩蛋,到处都抢着呢。我要跟人抢,人家会和我拼命。还有回城的知青,我不嫌弃,我要。”
老人倒是奇怪了。
右哌他能理解,基本上被打成□□的都是知识分子,虽然有些阴阳怪气,但里头的确有些真有水平的。
现在平反了,的确应该给他们个地方呆着,最好能发光发热,至于是不是改造成功了,他累了,他也不想再强求。他要改造他们其实是为了他们好,但是人家不领情,那就算了吧。
可是回乡的知青,面前的这个干部为什么要呢?
老人心里头有数,不少地方嫌弃知青呢。下放的农村农场嫌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干活不利索,闹事倒是一把好手。管严了他们会折腾。回到城里头也是麻烦,家里头安排不了工作的照样头痛。都是这个年纪的姑娘小伙子,不给他们找到事情做,他们还会闹腾的。
这个姓廖的干部要他们做什么?
“赶紧培训了送去干活呀。”廖副书记双眼发亮,“您就把他们给我吧,我保证不给国家增加负担。”
老人家轻轻拍着藤椅扶手:“你们省人也不少啊,难不成就缺了这些干活的人?”
他当然高兴有人为他分忧解难,逐步解决回城知青的安置问题。但他不希望被人拍这种马屁。这些人实在太精明了,恨不得拿着放大镜,哦不,是显微镜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好投其所好,哄得他高兴呢,他们就觉得自己能捞到好处了。
廖副书记不假思索:“他们有文化学东西快。”
人不学不知道,学习是锻炼脑袋瓜子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
同样讲个事情学个新技术,上过学的娃娃讲几遍就能明白,再上几回手就能弄得有模有样。
没上过学的大字不识几个的里头当然也有聪明人,但那毕竟是少数,有些事情跟他们讲死了他们也理解不了,培训起来效果就特别差。
廖副书记当然知道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可是他现在搞工副业要的就是尽快能上手的人,他总不能什么都管什么都从头开始啊。
老人家仍然没有给个准话:“我们农村就没有学得快的娃娃?”
“当然有,都用起来,但人数真不多。”廖副书记挺严肃的,“您老人家虽然一直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有些人把经给念歪了,虽然现在全省各个大队都有小学,但在这方面抓的不够。后面要加强,文化知识学不好,学技术就吃力,很耽误事情。”
廖副书记不好意思地抓了把脑袋,“我的水平就跟不上,我学个打算盘,半天摸不清楚。我老婆就噼里啪啦一顿,家里头的开支清清爽爽。”
老人家沉默着不吭声,隔了半天,他才开口问:“你要这么多人,你打算怎么养活他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