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即便是未参与贪污,也犯了包庇之罪。
此事闹得极大,天下人的目光都在盯着启和帝,但他仍然放任太傅许地安将太子从此事中摘了出来,悄无声息地令那数十个官员死在了大牢里,再无对证。
但太子此次这事做得不漂亮,怎能不令启和帝心生恼怒?
可终究,在启和帝的心里,他的这位嫡子,仍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也因如此,启和帝才会留下本该返回封地的信王,却什么也不说不做,徒留太子赵正倓在东宫之中着急上火,同时也令朝野上下众说纷纭,以为启和帝是否又有了新的打算。
然而启和帝此举,全然是为了挫一挫太子的锐气,信王终究,是白白做了启和帝手中的棋子。
偏偏此时便连信王也以为自己重新有了点夺嫡的希望。
这可真是……好笑。
卫韫扯了扯唇角,眼底流露出几分莫名的兴味。
他倒是真想看看,待那信王赵正荣终于回过味来之后,又会是怎样一副神情?
“既是如此,大人,我们要做什么吗?”卫敬略微思索了片刻后,便问。
卫韫摇头,在凉亭里的石桌前坐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缓缓地喝了一口,才道,“不必,我们暂且看着便是,倒乐得清闲。”
这个日渐沉迷所谓修仙之道,看似昏庸的启和帝,到底还是有着自己的一番算计的,否则,他也不会在那把龙椅上坐了那么久。
他们赵家父子之间的事,不若便让他们自己先斗着罢。
“听说城南的柳玉巷里的荷花酥不错?”
茶碗的杯盖一盖,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他忽而开口,却是转了话题。
卫敬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去买一份回来。”卫韫说这话时,始终神色如常。
“……是。”
卫敬总觉得大人最近有点说不出的怪异,但他又不敢妄自揣测,此刻也只能点头应声,转身往主院外走去。
而那盒荷花酥最终,是进了谢桃的嘴。
好吃到她疯狂打字:“卫韫这也太好吃了吧!!”
卫韫一见那洒金信纸上的那行墨色,便轻轻地勾了勾唇角,也不答她的话,兀自拿出卫敬刚才递上来的一封密文,垂眸看了起来。
之后的几天,卫韫明显发现,自从他接受了这个姑娘的心意之后,她似乎变得更加话痨了,大大小小无数事,总是事无巨细。
“卫韫卫韫!你在干嘛呀?”
“卫韫怎么办我暑假作业还剩好多哦……令人头秃。”
“我好想吃红烧肉哦卫韫……”
“嘀,开学倒计时一天,这真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
“卫韫你每次讲话能不能多几个字?”
……
凡此种种,都是她多数的随兴之言。
而卫韫时常为了堵住她的嘴,便命卫敬去搜罗整个郢都的零食或是糕点之类的,统统压在铜佩下,给她送了去。
但后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对待她,仿佛比之从前,又多了几分他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耐心。
他有时甚至还会问她:“今日想吃什么?”
“糖蒸酥酪!”
谢桃回答得特别果断。
“你已经连着吃了三天了。”他试图提醒她。
“好吃!”
她的理由也总是很简单的两个字。
“……”
最后,卫韫只得叫来卫伯,令其去让后厨做一碗糖蒸酥酪端过来。
近来,国师府的奴仆们明显察觉到,他们这位国师大人,似乎变得过于嗜甜了?
只是这天,谢桃放学之后刚回到小区,她看到了手机上的提示,就兴冲冲地跑到快递储物柜那儿去取快递。
她满心欢喜地打开快递柜,可一打开,她却看见了……一堆书?
还是那种或蓝或红的纯色封皮,用麻绳装订整齐的那种书,就像她在古装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些似的。
???
好吃的呢?
谢桃在快递柜里翻来翻去,却并没有找到任何可以吃的东西。
她只好抱着那一堆书往单元楼里走。
“卫韫!你给我寄书做什么呀?”回到家,谢桃把那一摞书都放在了桌上,然后就拿出手机给他发微信。
那边的回复依旧很慢:
“多读书,少说话。”
谢桃眨了眨眼睛,像是片刻后才察觉到似的,她连忙打字:
“你是觉得我话多吗?”
卫韫在看见信纸上的这句话时,眉峰微拢,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了一点不太好的感觉。
他略微思索了片刻,方才落笔:
“并未。”
谢桃撇撇嘴,轻哼了一声,然后就在桌边坐下来,随手拿了一本蓝色封皮的书,书名叫做《石泉记》。
谢桃一翻开,就被第一页醒目的文言文给劝退了。
“……”
他送她的这些书,是帮助她催眠的吗?
“我看不懂。”她打字跟他说。
谁能想到,卫韫回复她的却是:
“我替你挑的这些,七八岁的稚子尚能看得懂,你却不能?”
“……”
谢桃总觉得自己好像被嘲笑了?
气鼓鼓地再一次翻开那本《石泉记》,谢桃抱着雄心壮志开始一行行扫过去,结果第一句她就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谢桃拿着手机开始上网搜《石泉记》的译文,但很奇怪的是,她却没有找到半点有关于这本书的痕迹。
不要说译文,就连原文都没有。
这是怎么一回事?谢桃皱了皱眉。
她只好抱着手机,遇上不明白的字句就单独拎出来查一查,但也还是弄得她云里雾里的,勉强翻译了几句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打扰了,我还是写的我作业吧。”
谢桃泄了气,戳着手机屏幕,发了一条消息给他。
她把那堆书移到书桌的一旁,从书包里拿出来今天白天没有做完的作业,打算做。
但此时,她放在桌上的手机却忽然震动了一下。
亮起来的屏幕上显示着来自卫韫的微信消息:
“你看的是哪一本?”
谢桃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但也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
“《石泉记》那本呀。”
彼时,卫韫在看见信纸上的那一行字的时候,他略微顿了一下。
《石泉记》?
像是想起来是哪一本了,他便去了旁边的书架边,伸手抽出来一本蓝色封皮的书,那封面上赫然是“石泉记”的字样。
他竟然,提笔之间,便将石泉记里第一卷 极短的故事在信纸上逐字逐句地写成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金光拥着信纸转瞬间化为虚无,而卫韫站立在书案后,脊背挺直,左手提着笔时,那双眼瞳深处竟有片刻温润笑痕。
转瞬即逝。
他站在那儿,一时间那张面庞上神色莫名,竟有片刻发怔。
他这究竟是在做什么?
卫韫蹙着眉,手指一松,将手里的笔扔到了一边的笔洗里,垂眸瞧着那支狼毫笔在清澈如许的水中绽开一团墨色,如同天边陡然笼罩的阴云般,极尽延展,肆意着色。
作者有话要说: 卫韫:……我在做什么?怎么还给她翻译上了?
谢桃:其实我也没有很想看,你打扰到我写作业了:)
第23章 泠泠水声
夜幕降临时分,禁宫里渐渐点燃了一盏又一盏的宫灯。
此时的清波殿内,正是歌舞升平,丝竹鼓乐,声声不息。
今夜,启和帝为庆祝禁宫之内的占星阁顺利建成而举办了宴请朝臣的宫宴。
太子赵正倓坐在下首处第一位,在他的对面坐着的,是信王赵正荣。
卫韫作为国师,又主理占星阁中事,深受皇恩,便自当坐在下首除却太子赵正倓后的第二位,与对面的丞相宋继年,以及太傅许地安相对,而那两个老头子平日里,便是最看不惯卫韫这位过分年轻的国师的。
他们私底下推牌九的时候,还骂过卫韫神棍,这事儿也不知道是怎么的传了出来,弄得人尽皆知,还挺尴尬。
但这会儿这俩老头对上卫韫那双看似平淡无波的眼睛,都不免相互对视一下彼此的老脸,然后再挺直自己的脊背,做出一副风骨清高之态。
即便他们已经被过了大半的人生给压弯了腰,挺着腰背也挺不太直的样子。
而坐在他们对面的国师年仅二十二岁,自是身姿挺拔,那张面庞更是天生殊色,明艳风流。
俩老头耷拉着皱痕满布的脸,忍不住同时冷哼一声。
“今日是为庆祝朕的占星阁正式建成的日子,来,诸位卿家与朕同饮!”坐在龙椅之上的启和帝忽然起身,接过身旁的皇后尤氏递过来的纯金酒盏,抬手举杯。
坐在案几前的所有人在启和帝起身的瞬间就连忙站了起来,然后举着手里的杯盏,齐声道:“恭贺陛下!”
卫韫将酒盏凑到嘴边浅酌了一口,辛辣的味道入喉却又醇厚留香,回味无穷。
到底是禁宫中的御酒。
待启和帝重新落座之后,随着众臣落座的时候,卫韫亦坐了下来。
他放下手里的杯子,抬眼时,却对上了坐在对面下首第一位的信王赵正荣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