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玄学大师 (阿nyaa)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阿nyaa
- 入库:04.11
景书书又看了眼队长,他似乎并不在意自己抢了风头。队长看到景书书在看他,对景书书伸出大拇指比了个赞,然后大喊:“你要是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会儿,别把身体整坏了,回去还要工作呢。”
景书书马上叫:“不累不累,我能干的。”
戚铁牛把沙子倒完跑回来,听见队长的话又向景书书说:“看你那细胳膊细腿的,万一等会儿弄折了怎么办?这里男人多,天天都是干农活的。挖一个河道也就一上午的事儿,你真干不了,就旁边歇着去。”
戚老实阴阳怪气的叫:“您快去歇着吧。托了您的福,今天来的都是男人,14个男人!干得了这活。”
除了他俩大喊大叫,其他的男人也没闲着,有一搭没一搭的对景书书进行语言或眼神上的讽刺。
戚老实说让景书书歇着,不少人也起哄:“行啦,行啦,黄花大闺女。咱都是男人也不计较,你拿了工资赶紧给岸上歇着吧。”
“你今天第一天上班打扮的像模像样的,可惜是进了泥地里,洋娃娃也染成泥娃娃了。”
又是一阵哄笑。
队长维持秩序:“大家都别再闹了,抓紧时间干。早干完早回去,昨晚下了雨,谁家的责任田没点儿事儿,难道你们都不着急回去看看吗?”
“队长我们也急呀,所以刚才你就该找个力气大点的,这样我们干活也快。”有人小声说,队长没听见,景书书假装没听见。
队长一催促,男人们的动作瞬间快了很多,但嘴里依旧不停声音都很小,而句句都清晰地落入景书书耳中。
男人废起话来,真要命。
景书书想:行,我干不动这些活,我去给大家烧水喝吧。景书书看见旁边有一辆破自行车,她在民国的大上海也登过这样的自行车。给大家烧点水,补充点体力,保障一下后勤工作,也算是出了力吧,景书书这样想着。
戚老实:“你去干啥?”
“我回公社给大家弄点水喝。”
“哈哈哈。”四周传来男人们的笑声,粗犷而奔放。景书书感觉周围的河水泥沙都跟着他们的声音一起震动了起来。
一个男人朝前走了两步,走到河流上游离泥沙较远的地方,捧起一股清凉的河水,一饮而尽。
“姑娘看到了吗?还用跑回公社拿水喝?公社的水,还不是河里挑的。”
话音一落,又听见其他男人们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又有一个男人从怀中在衣兜里掏出了一块干馍,“看见了吗?咱们来干活,水是就地取材,粮食都是自备的,你第一次来没经验,肯定也没带粮食吧?”他是在嘲笑景书书,毫无经验又不懂事。
景书书的确没想到这一节,这么一看,自己还真是有点傻乎乎的。
戚小白昨天做完晚饭以后,给景书书塞了个白馍馍。叮嘱她去生产队上班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景书书随手就放进了空间里,这么看来,中午还得找个没人处,把白馍馍拿出来。
戚铁牛说:“行了行了,大家也别笑着小姑娘了,看把人家给吓得,人家刚来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欺负他呢,她也是好心想为我们办点事儿嘛,不过能力有限,大家伙给出出主意,她能干点什么。”
远处有人叫:“她能干什么呀?乖乖呆着,别给咱们添乱就好了。”
远处又传来附和的声音:“对啊对啊,乖乖待着就好了,女人家能干什么呀?花拳绣腿。”
景书书不说话了,拿着自己的小铁锨,能挖多少算多少,保存体力,她不晓得回去以后,公社要给她安排什么活,今天就累瘫的确不好。
农村里谈资非常少,她一个小姑娘干活又干得不好,以后免不了成为大家的话题,所以继续当好那个实习期的小姑娘,把表面上该干的活干好。反正自己一直没闲着,那些男人也不至于到处宣扬她好吃懒做吧。
景书书闭上眼睛,总觉得这泥沙地里不一般。村东头都是山,日照时间比较少,离田地很远。除了丰富的树林资源,看不出还有什么稀奇的,她闭上眼睛仔细的感应,终于发现了一处有意思的东西。
从早上八点多钟开始干活,一直干到了下午两点,总算是干完了,农民们拿出自己带的干馍馍,啃了起来。
抗洪抢险完成,吃完午饭再去地里,今天还能挣半个工分。
景书书:“今天我干的活比较少,但我也不是没用的人。”
一个男人说:“知道你运气好了吧!今天你还是干了点的,不算白拿工分,哈哈哈。”
景书书不理他,转头看大队长:“大队长,我有事报告。”
戚老实听见景书书这样说,吓了一跳,刚才轮到他骑牛车把红土倒去村里的时候,趁没人,戚老实偷偷拿了点放自己家里了,灶房老是漏雨,这红土细软,填上漏洞就不怕灶房漏雨了。
景书书刚才休息的时候到处乱转,不会看到了吧?本以为自己很小心,已经做得滴水不漏了,但她若是有心,故意找自己茬呢?挖土的时候自己也因为扣工分的事情,讽刺了她,这丧气丫头,不会真记仇了吧?
第31章
这头, 戚老实正在惴惴不安, 那头, 景书书不紧不慢地说:“队长,我是新来的, 这件事也不知道报告的得不得法。”
大队长:“有话就讲,不会因为你是新来的,就失了公平。”
景书书点头:“刚才我在后边休息,发现一大片雨后的蘑菇。数量……大概”景书书眼神看了一圈,“这里所有的竹筐能装满。”
众人皆是一惊, 景书书听得到男人们兴奋的声音。
“队长, 捡蘑菇这件事,不属于队里农活的范畴, 所以...”已经有男人们在跃跃欲试了。
“哎呀,老六你就直接说嘛。这蘑菇我们捡回家,就是自己的。我虽然不识几个字,但队里的规章,我背的很清楚。野蘑菇野猪野山参,甚至连野河里的野鱼。只要公社不把他列为公社财产,那都是农民自己捡的,能不能捡得上全凭运气。队长你说是吧?”
队长听得出来,大家七嘴八舌的意思就是这东西见者有份, 不见者当然没份。
队长思忖了半片刻。“如果量非常多的话, 确实需要上报公共财产, 野蘑菇, 既不是农民劳动所得,量又不够全生产队来分。那就按平时的操作来吧。”
其实让大队长发话也就是走个过场,野蘑菇,大队长都没权把他上交公社。除非在场的十五个人全部都愿意主动上交并提出保证书。大队长说那句话也就给是给大家吃个定心丸。
“小丫头,你不是骗我们的吧?”短暂兴奋过后,有人质疑。
景书书自信的补充说:“我去看过了,都是上好的蘑菇,没有毒性的,大家拿回家。炒菜吃够吃一阵子的啦。”
“我以为你运气好,没想到你不止运气好,还一点儿也不自私,有这些好事愿意跟我们分享。”有好处了,马上有人口风突变,景书书很满意。
就这么一个情报,已经让在场的所有人的态度转了180个弯儿。她能明显的感觉到大家的眼神开始变得柔和起来,刚才干活时的嫌弃全然消失无踪,景书书的满意的看着大家背上竹筐,向她指的方向进发。
空山新雨后,蘑菇成小丘。
男人们大多比较稳重,但是看到那么多的蘑菇,也忍不住露出了喜悦和兴奋的面容。
“景书书同志啊,你可真是我们的大福星。我活这么大了,第一次看见这么多蘑菇。”
景书书想,其实山上还有,只是这山的红土太松,一大群人过去,土质疏松,不值得冒那么大风险,而且景书书看过了,山上的蘑菇颜色花,口感也不好,干脆就没跟大家说。
十五个竹筐装的满满的,牛车也拉满了。大家心满意足的往回赶路。
戚铁牛在牛车上腾出一块地,让景书书坐着回去,“今天把你这小姑娘累坏了,回去让你坐牛车,大家没啥意见吧?”
每人背着满满一竹筐的蘑菇,谁会有意见呢?
“让福星坐啊!”
农民生活里没有太多的新奇事儿,第一次见这么大群的蘑菇,还能整筐的带回家。
小小蘑菇能炖汤,能炒菜。回家,家里的女人们肯定欢天喜地,说不定被窝里还能多听几句温柔话。
大家背着蘑菇,各回各家,景书书不急着回清泠庙,跟着大队长,反正时间还早,报到的手续办完再走也不迟。
记分员小刘把蘑菇搬回家,就追了回来,等会他还要去队里登记今天的工分,队长也顺路把蘑菇放回家,还帮景书书把部分蘑菇送到了景大壮家。
景书书的蘑菇分成了三分,一份给刚认的亲爹,一份给自己,另外一份就当还戚小白给自己做饭的人情了。
天空飘过一只小噪:“啊!景书书 ,你怎么总在还戚小白的人情?先是衣服又是蘑菇...”
景书书:“闭嘴,滚,我买好衣服他不是又来做饭了吗?那顿饭的人情还没还。”
一边嘴硬一边强行解释。
景书书突然发现戚老实不见了,不过她很快给自己的怀疑找到合适的理由,刚才人多大家走乱了也不是没有可能,戚老实家不远 ,兴许早就走到了,真是的,干活的时候没见他特别积极,运蘑菇倒是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