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饭,她家男人也回来了。
“饭盒给我,你先吃着,我给你装明天的饭。”
周程宁中午吃完饭都是在学校把饭盒洗好,不用再洗一遍,把饭盒递给爱人,爱人去厨房,他就问瓜瓜中午吃了什么。
“面,猪肝,青菜,外公吃了那么大碗。”瓜瓜比划了个大圈。
“辣辣。”再点了点桌上的一罐辣椒酱。
周程宁这才注意到辣椒酱,拿起还没用过的筷子,蘸了一些尝尝味。
香辣,唇齿留香,虽然女儿说的也不详尽,但周程宁已经想来一大碗手擀面,辣椒酱拌着,吃着别提多舒服。
徐香娟装好饭盒回来,周程宁已经吃上饭了。
周程宁觉着,没有面,这豇豆吃着也下饭。
“陈木匠怎么说?”
“他说可以做,得要30元,我没说什么,回家问你意见。”
30元在徐香娟以前看来,绝对是贵了,但现在觉得还是值的,“明天给你带上15元做定金,剩下的15等做完再付。”
周程宁犹豫,“30元挺贵的……”
徐香娟:“不舍得给牛牛打床?”
周程宁立马解释:“不是不是,家里应该没那么多钱。”
“有,没有我怎么想着给牛牛打床呢?你别瞎想了,我要买东西就是家里还有钱。”
瓜瓜此时插嘴,“好妈妈,我要糖。”
“要什么糖?吃糖以后就别吃饭了。”
“不要糖了。”
一大一小终于能开始吃饭了,徐香娟考虑了一事,说道:“阿宁,等你休息那天,我们带着瓜瓜牛牛去看看爷爷。”
她知道阿宁对他爷爷感情深,就是爸妈一家太让人寒心。
“去看爷爷?”周程宁不是很相信自己的耳朵。
“嗯,去看爷爷,瓜瓜也没见过太爷爷。”
瓜瓜:“有糖吃吗?”
“有,妈给你两颗水果糖。”
“饭有吗?”
“再说不带你去看太爷爷了,就带牛牛去。”
瓜瓜可终于安静下来了。
小家伙即使吃到饭,还是时不时念叨糖。
晚上又是被窝聊天。
周程宁没想到爱人会提到看爷爷,他结婚后和家里关系就更僵了,都不用挑明来说。
结婚三四年,他还没去看过爷爷,只遇到同村的会问几句他爷爷,听到他们说爷爷身子还硬朗他就放心了。
周程宁依旧犹豫,“我爸妈……”
“你爸妈怎么了?我们一家人是去看爷爷的,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你不生气就好。”
“我生什么气?你不要想太多。”
徐香娟拍了拍周程宁的肩膀,回被窝去了。
入秋天气渐凉,周程宁一个大男人,体温高,被窝暖和,徐香娟心想,等牛牛床好了,她就把瓜瓜抱一头来睡,暖被窝。
...
到了周程宁休息日,一家人整装待发。
周程宁一手牵着瓜瓜一手挎着竹篮,竹篮里是两捆豇豆,一搪瓷缸子的鲫鱼豆腐汤,拎篮子的时候可小心了,徐香娟则是专心抱着软绵绵的牛牛。
周爷爷家在周程宁父母院子的隔壁,是间茅草屋。
没记错的话,周程宁还有个姑姑,徐香娟对周程宁家里不是很了解,但看周程宁父母住的院子,就感觉是在虐待他爷了。
豆腐鲫鱼,她妈之前给她买的鲫鱼,养在盆里,她捉了一条,本来打算再切块豆腐,带两捆豇豆就行了。
但是她家阿宁跟她说,他爷爷都没吃过好东西,希望她给炖了再带过去。
她听了这话还是挺有感触的,就给炖了再送去。
不说阿宁对他爷爷的感情了,就是她,也会想着好吃的给爸妈送过去。
老人家很多喜欢坐在家门前晒太阳,没事情就坐着晒太阳,而且还能十几年坚持如一日,当然,如果哪天村里少了个经常坐在那儿晒太阳的老人,八成就是去了。
一家人去的时候,老人就坐在茅草屋前,坐在一个板凳上,手上没闲着,在串珠子。
第010章
爷爷面前是三个编织袋,最小的放了绳子,一般大的放了珠子,最大的是放串好的珠子。
看样子串的是手串,老人的动作也还利索,见有人来了,黝黑干瘦的手停止动作。
“爷爷,我带爱人和孩子来看你了,这是香娟,这是女儿瓜瓜,大名周以沛,这是小儿子牛牛,大名周以览。”周程宁见到爷爷,脸上不自觉就带着灿烂笑容,忙给爷爷介绍家人。
“爷爷好,瓜瓜,喊太爷爷。”徐香娟向爷爷问好,顺便提醒了一下瓜瓜。
出发前就和瓜瓜说了,太爷爷,就怕瓜瓜跟着她和阿宁喊了爷爷。
瓜瓜糯糯喊了声太爷爷。
“回来啦,小程宁回来就好,瓜瓜是吧,爷爷给你拿糖瓜吃。”老人站起来,洗了手离开。
徐香娟总觉得老人眼里泛着泪光了。
不知道这家是经历了什么,徐香娟抱着牛牛没说话。
瓜瓜不甘寂寞,“妈妈,糖瓜是什么?也是糖吗?”
“嗯,太爷爷给你吃,你就吃好了,不许说这说那知道吗?”
“知道。”
“阿宁,你把鱼汤倒好,搪瓷缸子得带回家。”这搪瓷缸子还是她从她妈家拿来的,大小刚刚好,不还回去又得被她妈喷。
周程宁已经没有牵着瓜瓜,空着的手举起来擦了擦眼角,应了声好,去茅草屋里倒鱼汤。
“妈妈,爸爸哭了。”
“你爸爸没哭,是眼睛进沙子了。”
瓜瓜没有深究爸爸是哭了还是眼睛进沙子,问妈妈糖瓜什么味道。
糖瓜当然是甜的,徐香娟这样回答。
见有一会儿了周程宁还没出来,徐香娟进去看,“分两碗倒进去就好……爷爷这里只有两口碗?”
徐香娟来的时候看到这茅草屋就觉觉得简陋地不可思议,现在来到屋内,更加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
简单一张木板床,上面的棉被都没被套,能直接看到发黑的被芯,老人把被子叠得整齐,说明会拿去晒,被子就是几十年前的棉芯。
枕头是荞麦皮枕头,屋内一览无余,没有灶台,想来烧饭是用门口旁边放了个小铁锅的老旧炉子。
屋子里还没有桌子,有两个挺大号的木箱,一个木箱直接当桌子摆了碗筷,两口粗陶碗,其中一口还有个缺口,一个小菜盆,装了咸菜,一个水瓢,充当桌子的木箱旁边是个小板凳,角落里放了一大一小两个编织袋,看样子装的衣服或者棉被。
“小时候爸妈不让我读书,我干完活也不让我读,我就喜欢来爷爷这里,我爷爷教我读书识字给我启蒙,后来我要读高中也是爷爷支持我,给我姑姑写信,我爸妈才让我读的,只是我读大学毕业之后爸妈不让我……反正我就回来了,但是我不回家,我爷爷也被我爸妈伤透心,让我不要回来这里了,但我知道爷爷是想我回来看看他的。”
徐香娟听着周程宁的话,没有多说什么,只问了爷爷行踪,“爷爷是不是去隔壁要糖瓜了?”
周程宁:“是的,爷爷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
把已经醒了的牛牛递给周程宁,“现在还没回来是被拦着了吗?来,你这样抱着牛牛,我再去会会公婆或者小弟小妹。”
徐香娟出门了,瓜瓜小短腿看到妈妈出去,迈开步子跟上妈妈。
周程宁一抱到软绵绵的牛牛就不知所措,但爱人已经出去,他只能硬着头皮把牛牛抱在怀里,跟上去。
徐香娟进院子就听到周小妹对爷爷的冷嘲热讽,“爷爷,大嫂家有钱着呢,哥都吃她住她的,不稀罕咱家糖瓜,您就别拿过去丢人了。”
徐香娟可不是会吃亏的人,“我家有钱也没你家有钱吧,瞧这院子,诶哟,可真阔气,咋的,你们住大院子,爷爷就住旁边小茅草屋?”
爷爷手里已经拿了两块糖瓜,就是被在家的周小妹周小弟拦住。
爷爷拿糖瓜当然不能不给,但不能“白给”,尤其爷爷说糖瓜是给小曾孙女的。
小曾孙女,周小弟刚结婚,周小妹没结婚,哪来的曾孙?就是怂蛋大哥家的。
他们一家人当初都见识过徐香娟的泼辣,跟她说不清道理。
周小弟的媳妇倒是安生的,在煮猪食,他们家还养猪了,她结婚后,院子里活交到她手上,都是她干完的。
周小弟:“爷爷自己要住茅草屋的,住了二三十年,还不兴我家住好院子?”
“瞧小弟这话说的,兴,当然兴,我也没说不让你住啊,瞧我,净在这里和你们磨嘴皮子了,不让我和我女儿进去做做客?我女儿这年纪就爱吃,天天喊吃不饱,瓜瓜,我们进去,小叔小姑家有好吃的,你还没有小堂弟小堂妹,你爷爷奶奶家有好吃的就都是你的。”
瓜瓜年纪小啊,再懂事也受年纪的局限,听到好吃的,很自然就配合妈妈了,“都是我的吗?”
“都是咱家瓜瓜的。”
“我要吃好吃的,果子。”瓜瓜已经盯上了院子里的枣树。
“阿宁,待会儿我抱着牛牛,你给瓜瓜打一盆枣带回家,还有糖瓜,别说一颗两颗了,爸妈回来一袋子都愿意让咱们带走,你说是不是啊小弟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