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五零巧媳妇 (长白山的雪)


  老李两口子都挺高兴的,赶紧招呼孩子们上炕坐,又让建华快点儿再去搬几个凳子来,给嘉康他们坐着。
  “哎呀,这一晃眼就是十几年音信不通啊。
  当时闹腾的厉害,姜家上蹿下跳的,我们也不敢再给你写信了,生怕姜家顺着地址再去找你们的麻烦。
  这些年咋样儿啊?看你们这穿戴打扮,日子过的还行吧?”
  李嫂子打量了曲家众人几眼,羡慕不已,曲家这些人的穿戴,看着就跟城里人一样,可不是他们这些老农民能比的。
  巧莲让嘉康嘉俊把手里的东西放在了炕上,然后才笑道,“还行吧。
  孩子们都大了,该工作的工作,该上大学的上大学,我们两口子也搬去县城里上班了,日子还算过得去。
  就是这些年没能回来看看,心里总是惦记着。
  好不容易赶上老二出任务休息,老三他们寒假还没结束,我们两口子就请了假,领着孩子们回来看看。”
  “大哥,嫂子,家里咋样儿啊?”
  虽然路上遇见大林他们,已经知道了老家这边日子不太好过,不过这闲唠嗑嘛,总要问两句的。
  “还能咋样儿?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那几年瞎闹腾,咱这地里本来就不出多少粮食,再让种那些产量低的,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好歹那一次打起来,姜德喜那狗东西没敢再来砍咱的树,那树上结点儿板栗啥的,对付着能吃点儿。
  就是结了的果子不让卖,你说谁家能吃上这么多啊?那玩意吃多了也不行。
  唉,没辙了,就偷摸的拿去城里卖一些,多少能换点儿钱或者粮食回来,对付着过吧。”
  “这两年又好点儿了,大海的儿子胜利当了书记,想办法把咱林子里出来的东西往外卖。
  这两年又种了些产量还行的粮食,好歹不饿肚子,一家手里能留几个钱,也就这样儿吧。”
  日子不好过,李嫂子也没啥说的兴致。
  “你家老二这一身,应该是在组织里吧?哎呀,可真不错。
  当初老曲兄弟也是在组织里,可惜后面复员了,老二现在是啥官儿啊?”
  老李看着嘉俊的衣裳,还有肩膀上的肩章,认出不同来。
  这不是一般人特意淘澄的衣裳穿,这是正经组织里的服装,看样子,还是个不小的官儿呢。
  “嗯,是在组织里,比维扬那时候还高两级,现在家里头,就数着老二混的最好了。”
  嘉俊已经习惯了穿制服,让他换平常衣服他不习惯。
  再者他接下来要回凤城,也不好穿别的衣裳,所以巧莲就没管,倒是一眼让人给看出来了。
  “哎呦,那可了不得啊,老曲兄弟那时候应该就跟公社的干部平级呢。
  你家老二比他爸还高两级,那是不是得跟县里的干部一样了?”
  老李一听有些激动,没想到曲家竟然出来了这么能耐的孩子呢。
  “嗯,差不多吧,按照级别来算,应该是差不离。”
  那头曲维扬接了一句,嘉俊现在是县团级,跟老李说的差不多。
  “那几个呢?都干啥?我记得你说过,老大嘉康读大学来着,后来找啥工作了?”
  好奇打听是国人的传统,尤其是这么多年没见了,老李哪能不问一问曲家孩子的事情?
  “老大现在是参场的场长,李大哥应该听过,抚松那头产人参,有专门的参场。
  嘉康在那边当场长,管着三四百户人家吧,反正干的还行。”
  曲维扬也没瞒着,就把孩子们的情况都说了。
  “老三在首都上大学呢,电影学院的研究生。老四老五还有老丫头也在首都上大学,回去就上二年级了,还得念三年才毕业找工作。”
  曲维扬这么一说,可把老李两口子,连带那个李家孙子建华,都惊呆了。
  “了不得啊,老曲家这是出来了多少个大学生啊?
  老曲兄弟,你们两口子厉害啊,能培养出这么多人才来。”
  李家也有孩子在上大学,自然知道这年月大学生多么金贵,没想到曲家七个孩子,六个都是大学生,这真是太了不起了。
  “这要是我曲大叔曲大婶还在,该有多好?
  看着这么多孙子孙女都出息了,老两口不知道多高兴呢。”老李没忍住,念叨了一句。
  李嫂子瞪他一眼,“说啥呢?”
  这老家伙是越老越糊涂了,当着老曲兄弟说这些,多不好?
  当初曲家老两口,就是因为儿子不见了,着急上火才病死的。


第1118章 李家媳妇
  “爹,娘,这是谁来咱家了?”
  屋里正说话呢,外头进来个媳妇,说是媳妇,其实年纪也不小了,看着也得有四十几岁。
  来人巧莲不认识,想来应该是李家的三媳妇了。
  “贵客呗,还能是谁?后屋你曲家大叔大婶。
  那年你曲大叔回来,不是见过一回么?”李嫂子笑呵呵的说道。
  “这是老三媳妇,秋月,五四年秋天嫁过来的,生了三个孩子。
  老大是闺女,早就嫁出去了,老二是个小子,去年考上大学,现在在沈阳读书呢。
  老三就是建华,在宽甸念书,这是放假了还没开学,开学就去县里住着念书了。”李嫂子给巧莲介绍了一下。
  “这是你曲家婶子,那是你曲家几个兄弟和他们媳妇。看看人家,这么多孩子,多兴旺啊。”
  李嫂子挨个儿都给介绍了一下,李家三媳妇秋月,也过来跟众人见礼。
  “那啥,建华啊,赶紧去后屋喊你大伯和大伯娘,就说家里来贵客了,让他们过来。”李嫂子吩咐孙子去后院喊大儿子大儿媳。
  “老二一家现在搬到宽甸城里去了,老二家那俩儿子招工在城里上班,老二也在县城找了个打更的活,前年搬过去的。
  现在老三跟我们一起住,老大在后头房子住。”李嫂子解释了一句。
  “呦,二侄子一家都进城了啊,真不错,嫂子,你有福啊,儿孙也都这么出息。”
  如今这年月,能招工进城,那可是不错的生活呢,难怪李家看起来日子还行,原来是有门路啊,挺不错。
  “混日子呗,但凡能从这穷山沟里走出去啊,就赶紧往外走。
  我一直都说家里这些晚辈儿,一定要好好读书。
  读书说不定就能走出这山沟,要是不读书啊,就只能一辈子在这穷山沟里呆着了。”老李叹口气说道。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读书就是他们的希望。
  “嗯,对,孩子一定要读书,好好读书,就能多一条出路,咱不管是再苦再难,也该供孩子出去念书。”
  巧莲满赞同老李这话的,如今这个年月,读书算是底层人最好最快的出路了。
  尤其是在眼下这几年,只要有文化,都能找个不错的工作。
  建华跑出去不多时,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李家老大两口子也过来了。
  “婶子,真的是你啊?刚才建华跟我说,我还不信呢。
  哎呀,这么多年没见,婶子还和以前一样呢,一点儿都没变。”
  李家大儿媳桃花,见到巧莲特别高兴。
  其实她比巧莲还大几岁呢,巧莲头一年嫁到曲家,桃花第二年开春嫁到曲家,之后俩人又一前一后生了孩子。
  俩人年纪相仿,也有话说,以前就处的特别好,这些年又住着曲家的房子,所以一听说巧莲回来了,桃花可激动呢。
  “是我,桃花,咱们又好多年没见了。”巧莲见了桃花也觉得亲,这种感情,不会因为多少年没见就淡了。
  “婶子,这都是你家孩子啊?哎呀,婶子家的孙子孙女都这么大了。
  这日子可真不见混啊,我们家的孙子也不小了呢。”
  桃花家儿子跟嘉康差不多大,娶媳妇又早,桃花的孙子比雪晴还大好几岁呢。
  “几个皮孩子也不知道跑哪儿去嘚瑟了,等着他们回来,让他们过来,跟婶子家的娃一起玩儿。”
  “娘,是不是该做饭了?都这个时候了,再说曲叔曲婶回来,咱赶紧整点儿吃的吧。
  晚间我们过来跟爹娘挤一挤,让曲叔他们住后院的房子吧。”
  桃花不愧是大媳妇,办事周全不少,一看这都一点多了,便急忙要去做饭。
  还没出正月呢,农家院一般还是吃两顿,这时候做饭,两三点钟吃,正好。
  “对,对,你看我,都忘了这事儿了,那今晚就都在这边吃饭吧。
  仓房里还有肉,这还有你曲婶子他们带来的这么多吃的,赶紧整点儿像样的饭菜来。”
  李嫂子一拍大腿,光顾着说话去了,都忘了做饭的事儿。
  “不够就把咱家那大公鸡杀了,炖鸡吃。”贵客来了,当然得好好招待。
  “弟妹啊,也不知道你们回来,家里没啥好的,就让媳妇们整点儿菜,等下让老曲兄弟跟你大哥喝几杯。
  难得你们回来,可真要喝几杯庆贺庆贺。”李嫂子还像当年那么热情。
  “桃花,随便对付着弄点儿饭菜就行了,可别整的太隆重,千万别杀鸡啊,用不着。
  留着还能换几个钱呢,可别杀了吃。这些东西你拿去看着做吧,随便做点儿就行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