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都高中了嘛,肖敏想让他好好静下心复习。
陈檬可怜兮兮的摇着妈妈的手,抱着她的胳膊哀求:“妈妈,我也要去县城。”她想吃大肉包子。
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特别可爱。
陈檬身上穿着的是一件白色的狐皮袄子,这还是陈小军去年在山上猎到的山狐狸做成的皮袄子,陈檬穿着这样一身,整个人显得特别圆,看着格外的好玩。
而且她也有办法让妈妈多拿点布料回来,为啥就叫小哥哥呢,她垫着脚尖小手拉拉妈妈的衣袖:“妈妈,我也要去县城,我还没有读小学不用期末考试。”所以可以去县城对吧。
好吧,两个孩子都要去县城,肖敏真是一个都不想带的。
但是两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肖敏,沈间:“我要给小肖同志当勤务兵,所以我可以去县城,乖宝,你就在家撸猫就好了,哥哥回来会给你带好吃的。”
兄妹两平时感情多好,这个时候丝毫不能退让,陈檬坚决不同意:“我可以当小孔明,我要跟妈妈去县城。”
但是肖敏的计划原本是,跟着朱干事去到县城,先批下来一批春装料子赶工,然后要跟纺织厂谈明年校服的料子,要是能谈下来校服料子,就不愁拿不到教育局的第一批一千套的订单。
一千套啊,想想就很激动,不仅肖敏想要拿下来这批订单,国营的服装厂也想拿下来。
但是相比来说,肖敏的服装厂设计的款式要更新颖更合理,价格也比国营服装厂很有竞争力,当然嘛,肖敏请的都是本地的农民,工钱开的还不到国营厂的职工的三分之一,国营厂的那些人虽然是老手,但是老手也容易老油条,竞争力其实大大的比不过肖敏的服装厂。
至于活力上来说,肖敏厂子里面的小姑娘和大娘们都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大家都知道要是不好好干,肖老师随时会请大家走,谁也不比谁更有优势,所以干起活来也是相当带劲,一个比一个都要勤奋。
肖敏抱了抱陈檬,这孩子真的重了再也不是妈妈能够抱的起的重量了,孩子圆滚滚的手臂圈住妈妈的脖子,撒娇着说也想去县城玩啊。
小眼神委屈极了,赖在肖敏的怀里不肯走,明明都这么大的孩子了。
自从上次肖敏那么久没有回来,这孩子就特别的没有安全感,好像妈妈不看紧了随时都能不见了……
“那你跟妈妈讲,要怎么才能让纺织厂的厂长把布卖给妈妈。”
“猪啊,咱们家有猪啊。”乖宝淘气的指着猪圈的方向,那意思很明白了——用猪换啊。
“嘿,闺女,没想到你的脑子这么好啊,纺织厂到年底肯定要发福利啊,按单位分的肉票肯定不够,要是咱们做个人情给纺织厂卖几头猪,让厂长多批一点布给我,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不,你不要做人情卖给他们,就跟厂长谈条件,这些事情摆在明面上说比打马虎眼要好的多,他有他的需求,你有你的需求,你的猪卖给谁不是卖,纺织厂不要,别的厂子也会想要要的,你手里头有这个资源,就可以去给人家谈条件,明白了吗?”到现在,猪肉还是紧俏商品,这种情况要等到九十年代初期开始从国外进口以后,才会得到改善。
沈间这人的风格一向是直来直往,不过这样也好,明面上讲价钱至少要比暗示要好很多,你需要什么,我能提供什么,各取所需。
有了沈间这一说肖敏算是茅塞顿开,诚然布料是很难获得的资源,但是食物,说的更透彻一点,肉食是更难得获取的资源,在没有大量进口农产品的年代,猪肉比纺织品要更珍贵!
有了两个孩子的分析,肖敏觉得自己这一趟去县城信心大增。
“啊?小肖同志,你也太不够意思了吧,我们出了这么好的主意,你竟然不带我们去县城?”
“小沈同志,等你期末考试考到了双百分,我奖励一个你想不到的东西给你,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考试,你可不能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就骄傲,你听过伤仲永的故事吗?”
“小肖同志,我只知道大人不能这样言而无信,现在你就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肖同志!”
最后肖敏拗不过这个臭小子,正准备带着他们两个去县城开开荤的时候,村里面来了几个不速之客。
第110章
好嘛,本来打算去县城找纺织厂的领导,这回负责采购的副厂长亲自来村子里面跟肖敏谈大肥猪采购的事情。
这不就有机会了嘛。
之前是我要求你,现在是你要求我,大家的关系就不太一样咯。
纺织厂有两百多号员工,作为新安县数一数二的国营大厂,福利待遇方面就有些不够看了,这不是到了年底,厂里面开始给员工谋福利了嘛,副厂长知道这新安县的民营养猪场里面,就数大河村的猪养得又肥又壮。
参观了肖敏的养猪场,人家感慨了一番,为啥人家养的大肥猪,能够长到两百多斤的膘,看看其他厂的猪瘦成那样。
还别说,万厂长看了不少养猪场,都没有大河村养殖基地的肥猪壮实。
而且看着大河村这个养猪规模,大概率是每个月都有肥猪出厂呢,要不咱除了过年的福利,平常的采购也找大河村好了。
这几年C市大力发展经济,村里要说经济发展的最好的,莫过于大河村了。
看看人家的养猪场,那都是有严格标准的,为了防止瘟疫,肖敏有专门从农业局请专家过一段时间就来做防御工作,那一头头的二师兄可精神了。
一走进大河村的村部 ,万厂长又是精神一振,两层小楼盖着,村支部跟学校挨在一起,在村部的办公大楼旁边就是学校,这学校里面的孩子跑来跑去,就是有活力。
难怪之前就听人家说大河村富得流油,看来这句话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坐在村长办公室,肖敏亲自招待,泡好了一杯茶招待他。
“肖厂长,幸会幸会,久闻大名啊。”万厂长是个爽快人,由于负责采购这一层油水多,人看上去肥肥胖胖的,也相当有亲和力。
放别人那里,人家都是求着采购的,偏偏这个年代不一样,卖家市场占主导因素,买东西的得求爷爷告奶奶。
“万厂长您好,我是大河村的村长肖敏,这是我们的村支书朱明武。”虽说村里村支书才是老大,但是朱明武是肖敏的小迷弟,上哪里都管肖敏叫“肖老师”。
肖老师的名气在县城很大,万厂曾今也是见过肖敏的,当时对民营企业不以为然,没想到这一来大河村算是发现了,肖敏这个人真是不一般。
肖敏落落大方的样子让万厂长心生好感,心说看来肖敏这架子不大嘛,所以也就开门见山的把要求提了提,要十头猪过年呢。
“十头猪,您可真是狮子大开口,我们村里养的猪可都是有主的,固定是要供应给乡屠宰场的,别说十头,五头也没有啊,而且到了年底要年猪的就特别多,您这一下子要十头猪,我哪里有那么多啊。”肖敏真是面不改色气不喘的胡扯。
其实自从她改良了饲料配方以后,大河村的猪的生长周期都变短了,以前农民们养猪,基本上都需要十个月才能屠宰出笼,而大河村养殖场的猪,基本上六个月左右就能出笼,而且人家一出笼就是两百多斤的大肥猪。
万厂长听她这样说来也挺失望的,但是做采购的就是要脸皮厚能磨:“您看看您厂里面还有一百多头呢。”
肖敏的策略是,不能一下子把水都放了,不然到时候人家没那么好松口怎么办,毕竟她的服装厂,还要靠着万厂长大开金口才能有所发展呢。
“您看着这肥猪是多,但是我们厂有固定的出场规格,一定要到二百二十斤才能出笼,而且这一到年底啊,要来采购猪肉的人真是越来越多,昨天副食加工厂的厂长亲自来我厂里来谈,也就拿走了两头猪。”
“肖厂长,您看看您这就不知道了吧,副食加工厂能有多少人,才二十几个人您就给了两头猪,我们厂子里面的人是他十倍啊,您就别扣门,给我十头猪,这不是到年底了职工等着分福利嘛,大家伙都想过个好年不是?”先把年猪谈到,这以后的事情之后再说。
肖敏故意做出来为难的样子:“可以是可以,不过——”
万厂长一看有戏:“不过什么你尽管说,如果猪稍微轻几斤,就按两百二十斤算价钱就一样了嘛,我们厂里是不管那么多的。”有的分,稍微贵一点也不算什么了。
肖敏眼前一亮:“是这样的,我倒是可以给您放低标准,毕竟咱们也是长期合作的单位,就是我们村啊有个服装厂您是知道的……”
万厂长走了以后,肖敏这才回过神来,这事儿就这样谈成啦?
万厂长这次为了拖走十头大肥猪可是下了血本了,什么条件都可以,肖敏要的不过就是一些春装布料,以及明年做校服的布料保证供给嘛,这有什么问题。
对于万厂长来说,这个时候的肖敏,可以算得上是他本人的亲娘,衣食父母了。
搞定了年猪十头,外加每个月两头大肥猪的保证,万厂长也拍着胸脯说,以后大河村的布料供给都包在他身上,只要是服装厂自己使用的,当然如果肖敏要的数量太夸张也是不行,纺织厂保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