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这么小的孩子完全弄懂回声的原理肯定是不可能的,这涉及到什么叫声源,什么叫做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声波的反射等等。这些东西要到小学自然科学或是初中物理课上才能讲明白。这娃,幼儿园都没有上呢。不过,能让孩子简单直观地看到两个小球演示回声,老三已经合格了。
孟晨熙此时已经想着大嫂怎么让她演绎回声是什么意图了。对了,因为她要做的是播音员,播音员靠声音去传播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但不是说播音员只有声音可以用。为了让信息传给更多的人知道,是不是有时候非常时态不仅靠声音。
多做社会实践,亲近各种人群,这是大嫂给她未来怎么走职业路子的忠告。
接下来轮到两个哥哥的题目了。这时候其他孩子才知道两个哥哥的题目其实是一样的,叫做请解释怎么铁杵成针磨成针的理论依据。
两个哥哥看来为了这个题目没有少跑腿查资料,脸色并不显得很轻松,尤其是想到宁云夕每道题目不仅针对的是三岁的磊磊对他们自己都有深意时。
“铁杵磨成针,不讨论塑性加工以及敲碎再磨这类方法,仅仅考虑磨擦带来的质量损失,这显然是一个简单的磨损问题,需要的时间等于总磨损量除以磨损速度。总磨损量很好确定,基本上等于铁杵质量,关键在于确定磨损速度。根据Archard磨损公式,材料之间相互滑动时,由于磨损带来的体积损耗为——”
学霸哥哥们说了一堆理科公式什么的,老三小四小五以及娃子磊磊,都听得眼珠子大大的,和两个哥哥距离好远的感觉。
他们是不是和哥哥们活在两个世界里了。几个孩子想。
第1052章 【1053】告密妈妈1
只有宁云夕边听着两个大学生的话边微点着头。这点理科理论,对于宁老师而言,小case罢了。
孟晨逸和林尚贤轮流说完理论,总结道:“如果设计奶奶是用一块比较软的铁来磨,不吃不喝需要手动磨个一百年估计才能磨成针。”
一百年!奶奶能活到一百年以上吗?几个孩子脸上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堪忧。话说宁老师出这道题目是想说明什么?想教小朋友要有耐心吗,没有必要说到理论依据不是吗?
因此,两个哥哥同样是把宁老师的问题绕来绕去绕了很多个圈圈,估摸着说:“刚才看到他们几个的回答,我们想,宁老师的意思是,看每个问题其实不可以用铁杵磨成针的固执来看,而是应该用理智的具有批判精神的理念来分析问题。耐心固然需要,但是批判思维更需要用在学术上。与其用手动来磨,人类智慧发展史上早已发明了不用手动,用拉丝等工艺轻轻松松磨成针了。”
难得两个大学生学会用哲学而不是直接用公式来分析题目了,宁云夕对他们两个肯定地点头。因此这一题的答案是。接到二叔的耳语,磊磊张开小嘴巴回答妈妈:“铁杵,针,是一样的,是铁!”
对了,这是这个问题的本质。铁杵之所以能磨成针,不正是原材料一样吗?否则怎能磨成针。
“这个,也太烧脑筋了!”孟晨峻大声喊道。
孟晨熙朝弟弟瞪个眼:要是让你这么容易解答出题目,你怎么深入学习?
孟晨橙继而想到自己今天到学校拿回来的暑假作业,问哥哥姐姐:“你们没有作业做了是吗?”
嘻嘻嘻。孟晨峻得意地冲妹妹笑:你四哥中考,没有暑假作业,这个暑假不用跟你一起做作业了。
哼。孟晨橙甩过两条小辫子,嘴巴里哼着歌儿:我做作业我高兴怎么了,气死你。
这两个一天不吵架都叫人感到奇怪的小鬼,其他人看着都无语了。
姑姑叔叔哥哥们帮自己做完了自己的作业,磊磊自己先高兴地拍打着自己的小掌心。小娃子第一次做作业完成作业,好有成就感。于是这娃子又自己扭扭捏捏在地上跳跳蹦蹦几个迪斯科。
“都来吃晚饭了。”孟奶奶把饭菜摆上桌,喊着家里所有人吃饭。
宁云夕想到了丈夫。她睡着的时候,他这是回部队去了吗?
这时磊磊爬到了妈妈身上,在妈妈的耳朵边叽咕起来。
宁云夕一边抱着儿子到阳台一边听儿子叽咕,听完很惊讶地看看儿子的小脸蛋:“你爸爸不让你告诉任何人?”
磊磊点点小脑袋。
可你怎么告诉妈妈了?宁云夕望着儿子萌哒哒的样子,想象着此时此刻自己丈夫内心深处的那大片阴影面积。
儿子这个小间谍,自认告诉妈妈不是罪,妈妈和其他人不一样。
“行啦。”宁云夕拍拍儿子小屁股给儿子一句忠告,“你千万别回头告诉你爸爸你告诉妈妈了。”
第1053章 【1054】告密妈妈2
否则你这个小屁屁有得被你爸爸揍了。
磊磊听见妈妈这句忠告怕怕,用小手捂紧自己的小嘴巴,同时和爸爸一样固执的驴脾气挤出小声音:“妈妈。”
妈妈不一样嘛。
话说,儿子刚才告的密什么意思?说曹希敏哥哥哭了?
曹希敏为什么哭了?宁云夕拧了拧眉头想。其实来之前,她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个大男孩有些成长的样子,要不然不会选择曹希敏随她出国了。
门口发出开门声。
孟奶奶喊回来的大孙子:“吃饭没有?”
孟晨浩走进去先看起来的媳妇。
磊磊想到妈妈的忠告,不敢扭头看爸爸,做贼心虚地趴在妈妈的肩膀上躲着。
孟晨浩犀利的眼神一下子捕捉到儿子的小动作,走近问:“他做了什么事?”
“没什么。”宁云夕给儿子这个小间谍打打掩护。
听媳妇说没什么事,孟晨浩就此没有放在心头上,伸手抚摸下她刘海:“还累吗?要不,你再睡睡。我看你中午一躺下床就睡着了。”
“主要是时差,刚睡够了,精神了。”宁云夕说。
“她刚才给一帮孩子们讲课呢。”孟爷爷伸过脑袋补充道,“给了我和你奶奶一人一块国外的巧克力,很甜。”
孟晨浩拉过媳妇的胳膊,要和媳妇好好谈这个问题,眯着眼说:“你不要把你自己累倒了。”
“我知道。”宁云夕急忙道。
磊磊扭过小身子,想到妈妈累以后,立马挪到爸爸身上去了。
抱紧儿子,孟晨浩问儿子:“你自己招供你自己做了什么?”
磊磊汗涔涔,原来爸爸没有忘记~于是小手举起来捂住自己的小脸蛋。
“不说是吧?”孟晨浩冲儿子道,“爸爸自己查出来。”
不要~磊磊往爸爸的脖子搂紧了,用力到快勒死老爸。
孟晨浩把儿子抱出去先吃饭。
宁云夕刚吃完一大碗面条有点饱,在房间里翻了会儿书。
孟晨浩走到外面,转头又对她说道:“下个周六,他们摆喜酒。”
说的是曹德英和窦骁面对亲戚好友在家里终于摆喜酒了。孟家一家人都在邀请的行列当中。
孟爷爷孟奶奶听说要去参加人家的喜酒,开始有点儿紧张起来。说起来,家里其他孩子们,只参加过英雄团给军人军嫂举办的婚礼,关于喜酒真没有去过。
英雄团办的新人婚礼肯定和传统喜酒不太一样,最少英雄团办的婚礼不弄酒。
“到那边,是有酒喝吧?”孟爷爷问大孙子。
“是,爷爷到时候不要喝醉了。”孟晨浩告诉老人家。
孟爷爷挺担心自己这点的。
“送新人的东西准备好了吗?”孟奶奶问他们两口子送礼的筹备情况。
“这次出国的时候。”宁云夕提到,“因为苗姐姐说可以从国外带点小纪念品回来估计他们两个从国外回来的会喜欢。刚好芬兰那边的木制品很出名。所以我委托了薛教授找人弄了一对娃娃回来。”
“主要是上次去百货大楼,看床上用品什么的,他们都自己买了。”孟晨浩补充。
第1054章 【1055】盘算1
结婚的新人是学者派。所以请来参加喜酒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据说新郎窦骁出身于知识分子世家。父母都是在国外研究所做研究的学者。新郎那边的一帮朋友几乎全是这种类型的人。
相对而言,曹家因为大多数从军,请来了不少部队里的同志来观礼。因为这样,部队那些同志听说要去面对一群理论高深的学者坐在一个桌子,都一样挺紧张的。
孩子们听着大人们议论,好像听出点什么东西,大人们又好像故意说的模模糊糊的欲盖弥彰的。
孟晨橙贴在自己四哥身边问:“新娘花是什么,四哥?”
曹德英和窦骁从国外回来,沿袭了国外新式婚礼的风俗,打算弄个新娘花束。因此来参加这对新人婚礼的,有许多单身女性和单身男性。
这是换着法子给单身的叔叔阿姨们介绍对象呢。孟晨熙边听边想。
“曹政委说。”孟晨浩扭头又对媳妇说道,“说那些给部队讲课你的那几个学生,说是都要请过来参加喜酒。”
“这么多人,喜酒在哪里办?”孟爷爷和孟奶奶问,眼看这个人数好像很多,肯定在家里办,没有一家的面积能挤得下这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