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知道一些上级的政策,不光s省, 京市也正在对全国的干旱寻找解决之策呢。这才是重中之重,其他都要为它让路。
郝主任面上带着笑意,一脸兴奋地问:”怎么样, 报告完成了吗?”
林舒回以一笑说道:”不负您的期望, 已经完成了。”并把手里的报告递给他。
郝主任大致翻阅了一下没问题,又想起一个事情,他说道:”在这里签上你的名字, 实验室算是你独立完成的。”
”而且我听省里那边说可能要采访你,你这个可是个大功劳啊。”
林舒倒没想到还有这一茬,她看着一脸这理所当然是你的功劳的郝主任和边上激动的王小芳和葛云城。
顿了顿说道:”好。”便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郝主任捧着报告,如获至宝,他神色激动,恨不得现在长了一双飞毛腿儿,立马飞奔到省政府去。
走了几步,他才突然想到一件事道:”丫头要不要和我一块去?”
林舒愣了一下,问道:”我也可以一块儿去吗?。”
郝主任哈哈一笑:”你怎么不可以,你是这份报告的创作人,到时候咱书记估计还要问你话呢。”
“我给你说啊,到时候书记问你话千万别紧张……”
林舒点头,她见过多少大场面,自然不会紧张,只是对于郝主任的好意还是心领了。
两人一起前往省政府,郝主任先去见了刘长清,刘长清看着郝主任送来的水源探测器的报告,又看了下林舒说道:”你这丫头真是立了一功啊,走,现在就跟我去和书记汇报。”
”既然有了结果,最好立刻安排工厂生产。”
刘长清也不管这杂七杂八的,带着两人直奔王书记的办公室。
室内,三人静静地立在那里,王书记手里拿着实验报告。
许久,他笑道:”丫头,你不仅是替咱s省立了一功,你也救了全国的百姓啊。”
郝主任这时候打趣道:“不止呢,这丫头是缺啥研究啥,一心为了咱百姓着想。”
林舒挺起小胸膛,神情坚定的说道:”祖国培育了我,这是理所应当的。”
王书记心里觉得这孩子真实在,说着简单,可许多人的觉悟连小丫头都不如呢。
他想了想道:”你立了这份功,想要什么奖励啊?”
刘长清这时鼓励的说道:“舒丫头大胆的说出来,什么奖励只要咱能办到,一定不会吝啬的,咱可是个大方的”
林舒看了看一脸鼓励看着她的三人,迟疑着说道:”感谢王叔叔和刘叔叔把我接到省城这里,还给我奶安排了工作………”
说到这里她有些不好意思:”可是我的父母家人都在玉溪村……”林舒脸蛋红扑扑的。
王詹恩看着小丫头红扑扑的脸蛋,丝毫没有刚进门的淡定从容,还是个孩子呢。
“好了,不逗你了,你没提这个奖励之前,老刘都跟我商量这奖励要怎么给了?”
”不用不好意思,咱们国家是大方的,对于有功之人给他再多奖赏也不为过,你这功劳可大了去了。”
刘长清道:”舒宝,你不妨猜一下……”
林舒正不好意思讲呢,听到这话吃惊的抬头,小嘴微张,那可爱的小模样,在场人都看笑了。
林舒吃惊的道:”难道是………”
刘长清点点头道:”我跟书记商量了你一个五岁的丫头,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在省城也没人照顾,到时候就把你的家人接来省城。”
林舒心里不敢置信,其实她原本想的是能把父母接过来已经是不错了,她不是说不想接自己的大伯二伯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太贪心了。可没想到奖励竟然会是这个。
她的心里有感动,也有不知所措。
她不自在扭了扭身子道:“这个奖励太大了……”
其实刘长清这个奖励是反复考虑过的,第一林舒是个小丫头得有人照顾她,而且也考虑到以后着重培养,所以顺便给她解决家人安置问题让她没有后顾之忧更好为国家办事。
第二个嘛,便是何仲禹当时从林家回来也跟他说过,林家人比较团结,若是只接林舒她的父母过来,那不是破坏人家一家人的感情吗?
最重要的便是林舒她值得这奖励。
王书记看着受宠若惊的小丫头安抚道:”丫头,这是你应得的,以后要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
林舒揉了揉通红的眼睛,她觉得自己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便经常感动。
她对三人鞠了一躬。
“哎,这丫头。”
可三人心里都觉得林舒这丫头是个知恩图报的性子,对她印象更加好了。
林舒掷地有声的答道:”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一定用自己的知识做贡献。”
屋内的三人都感慨万千,这丫头觉悟太高了,这才是真正的人才。
既然这事已了,王书记也要马上安排工厂来生产这个水源探测器,争取马上应用上,眼下治理干旱也是刻不容缓。
他叫人联系s省的一家制造厂。
等到林舒和郝旭走了后,刘长清一脸感叹地对王书记道:”书记,林舒那丫头心思纯良,也不贪多,咱可要好好培养啊。”
王书记也觉得这样,可他叹了口气说道:”可惜这样的人才不知能不能在s省多呆一段时间。”
省里加紧派人安排工厂制作林舒的水源探测器。而林舒的这份实验报告也被传输到了京市。
京市的科学院内,一人看着从s省传来的报告眼前一亮,s省那边可是粮食大省,水源探测器,看可行性好像可以。
这里是国家专门为治理全国干旱成立的一支科研队伍,每一个人都是经过严密选拔而来,是科学院的人才,换言之,这里绝对没有特务,这是可以保证的 。
这人眉目疏展,又看报告:”……已经得到了实验。”
他心里惊喜,连忙拿着这份报告去了内里的实验室里,里面一个人年约五十岁戴着一副眼镜的人正观察着实验的数据。
小李道:”傅院士,S省那边出了份报告,我觉得还可行,您看一下。”
傅博兴这几天已经连着看了好多份从全国而来的报告,有些言之有物,但基本没一个能真的用得上,他们就是与老天争分夺秒,按照那些报告实验的进度是一两年都出不了结果 。
弄得他一个斯文的老头子都想说粗话,那些报告简直屁用没有,等到实验真的出了结果,老百姓都饿死了,还用得着他们。
只是上面有政策要他们在十天之内必须拿出个方案来,他现在简直愁的头发都掉了不知多少了,心里也很是不耐。
他接过报告,咦,水源探测器,这个倒是还可以。
他越往下看,眉目越舒展,嘴角带着笑意。
最后激动的拍着实验台说道:”这个创作者简直是个天才,而且他们已经开始应用了,如果推广到全国,在五月份之前还能赶上种一波粮食。”
小李也看了报告,可是,他迟疑的说道:”傅院士这个能全国推行吗?”
傅国兴笑道:”这个水源探测器最重要的是能惠及大部分的地区,江南那些粮食多产的还有华南华北这些地方。”
”而那些地方以往降水可是不少的,这说明地下水储量丰富,而若是有了这个小机器,挖井只不过费些人工罢了,时间倒不是很长。”
小王听了这话也激动,这代表有希望了。
傅国兴道:”我去跟上面汇报去,这个必须动用全国之力马上推行,一分钟都不能耽搁。”
说说罢拿着报告也不顾实验的数据就走了。
傅国兴把实验报告做了重点标记,便报给了他的上级。然后联合科学院做了评估,他们争分夺秒。
“不错,实验数据没问题,可以批量生产。”科学院众人神情兴奋。
既然知道没问题,科学院便把这份报告上交。
政府大楼,一间会议室内。
这里做的都是京市大人物,一人道:”各地干旱越来越严重,但目前还没有解决办法。”
另外几人也静默不语,显然也在为这事担心忧愁呢。
此时会议室门被推开,递上了一份报告。
科学院送来的,那人看了看:“水源探测器?这个水源探测器倒是不错,若是能批量生产,我觉得江南的粮食问题可以解决,其他地方也能缓解一下。”
“你们也看下。”
另外几人拿着看了也都点头,觉得可以应用 。
“我觉得不错。”
“可以节省时间。”
”既然没问题,那我就汇报给上级,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
这一天,京市一些顶顶大名的人都对林舒这这个名字有了印象,能设计出这样机器的人,必定不一般。
………
林舒照样还是上班下班忙得不亦乐乎,她现在已经是人工降雨研究队的主力成员,当然空闲之余也在研究她的水源探测机器人。
因为实验进度要加快,有时很晚才回来,这样的工作力度,对于实验室的其他人来说可能有些累,但对于林院士来说,前世比这更累的时候也多的是,只是自己这个小孩的身体也确实容易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