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十年代农家女 (长面包的树)


  她从小干惯家务和农活,收拾床铺对她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比她先来的同学还没收拾好,她这边就已经全部弄好。
  宿舍里其他人看一眼,对她干活的水平刮目相看,却没有人夸她一句好,反倒有人隐晦的露出鄙视的意思。
  赵乐乐坐一天的车,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又累又饿又渴的她也没有精神注意室友,她只想去食堂吃饭。
  这个点食堂已经开饭,她准备吃完饭再去买一点生活日用品。她带的行李再多也没有这些东西,毕竟光是庸衣物和被子就已经让她费尽力气。
  食堂的饭菜可能考虑到天南地北的同学,菜式的花样比镇上中学多,价格当然也比镇上中学要稍贵一些。
  赵乐乐摸摸口袋,幸好学校有补贴,要不她都不敢在食堂吃饭,只能每餐买两个馒头回去干啃。
  赵乐乐面对种类繁多的饭菜,一时间挑花眼,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不说各种各样的菜,光是主食就有好多种,米饭,馒头,面条,米粉,更有凉皮、凉粉之类的小吃,这些其实都是主食。
  赵乐乐什么都想尝试下,摸摸口袋后却挑了最便宜的饭菜尝鲜。时间还长着,三年的时间够她慢慢把食堂的饭菜吃个遍。
  赵乐乐把饭菜吃进嘴里才发现味道做得也比镇上学校的食堂好,要是再便宜一点就更好。
  饭后赵乐乐去买日用品,学校里就有这种带服务性质的商店。这种商店卖的东西不多,却全都是学生们需要的品种。
  赵乐乐想买的东西全都有,她也不用再跑第二个地方买。她出门时带的钱并不算少,买东西时也就比平时大方一些。
  商店里的便宜洗发膏她没买,选择了更好用的蜂花洗花水,这是服务站的阿姨热心推荐,说她枯黄的头发用这个好,多洗几次就能变得柔亮黑顺。
  赵乐乐被说动心,看着价格也不算贵,狠狠心也就买下来。她买完之后才后悔,这东西和洗发膏又有什么区别,头发再好看又有什么用,她还不是一个黄毛丫头。


第24章 补贴
  赵乐乐第二天才有时间写信,星城的一切都让她感到新鲜,学校里也有很多县城没有的东西,光是学校里的图书馆就让她大呼过瘾。
  她在家里上学的时候想找一本课外书,除了作文书,连参考资料都不多,可是图书馆里却什么书都有,关键是还不要钱。
  赵乐乐迫不急待的办好证件去借书,这是她喜欢呆的地方。
  有了图书馆这个避风港,她在宿舍受到排挤也不在意,反正她每天只是回去睡觉,大部分休息时间都呆在图书馆,和室友关系不好也没影响她的心情。
  一间宿舍八个人,三个同学来自农村,剩下的五名同学都是城里人,小县城也是城里人,人家只认户口本。
  赵乐乐并不觉得出身农村有多丢脸,可室友们却嫌弃她家庭条件差,不愿意和她做朋友。
  几个城里的室友吃点好东西也要躲着她们三个,赵乐乐不知道另两位室友是什么心情。她有次不小心撞见后,室友吃东西再客套的喊她一起吃,她都会礼貌的拒绝。
  赵乐乐想不通,她也没有占室友便宜,她偶尔也会买零食请宿舍所有人一起吃。她自己是舍不得买零食,为还室友人情特意买零食请大家吃,结果还是没讨好。
  赵乐乐也不是钱多,在那之后她尽量减少在宿舍的时间,和室友们也只维持表面的客套。
  赵乐乐到学校后才发现学校的学费并不贵,每个月也确实有补贴,只是想全靠补贴完成学业也难。她们学校太小,又不是什么出名的大学校,各种奖学金和补贴都少,反倒各大著名高校的奖学金和补贴多,家贫的学生也不用担心学费问题。
  赵乐乐写信告诉家里这些信息,她是不想让家里再借钱给大伯家。
  赵小明的学校她也打听过,虽然赵小明只是大专班,但是那所学校在省内还是小有名气,其他专业也大都是本科。
  赵小明只要好好学习,在学校里根本不用为学费发愁,哪怕拿不到各种奖学金,光是学校的补贴,他吃饭也不成问题。学费交不上也可以想办法申请助学金,用不着四处求人借钱。
  赵树新收到赵乐乐的信,先是不相信,然后才在钱满枝的催促下拿着信去问赵树理。
  赵树理和赵母看完信,都不相信这事,母子俩还一起批评赵树新,说赵乐乐和赵小明又不是一个学校,她说得话又不一定是真。
  赵树新也不强求他们信,只是告诉他们,以后不要再上门借钱。
  赵母听到这话可不高兴,上次棉被的工钱还是她付,她最近哪有上门借过钱。
  赵树新也不争辩,转而说起自己看病吃药的事,暗示大家他手头真的没钱。
  “你这病又治不好,我看你中药也别喝。”赵母不负责的给出建议。
  赵树新没好气地摇头:“我早就没喝中药,最近都在吃西药。”
  赵母讪笑道:“你怎么没说,是医生说的吗?”
  “不是,娘,你以后还是别信那个医生。”赵树新语带不满的提醒。
  “为什么不能信,你不信是你的事,我偏要信。”赵母容不得旁人诋毁老中医,她觉得对方医术好,是传说中的“神医。”
  赵树新还要说,钱满枝扯住他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赵树理和赵母不相信赵乐乐信里的话也正常,赵小明写信回家把学校夸得很好,说城里什么都好,唯一不好就是东西卖得贵,什么都比家里贵。
  赵母曾经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她觉得星城的东西卖得贵才是正常,因此赵小明说学校发的补贴不够用,她马上催赵树理寄钱。
  赵小明嘴巴会说话,不像赵乐乐总是和赵母对着干,她的话没人相信也正常。
  兄妹俩从小关系也不是多好,连赵树新都怀疑她是不是故意报复,更别提赵母会这样想。
  赵母心里还记着上次打架和争棉被的事,她直接把赵乐乐的提醒当成耳边风。
  赵树新打过预防针也不会再多事,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管闲事。
  钱满枝回到自己家才开始批评赵树新,怪他不该把信给赵母看。
  赵母本来就不太喜欢孙女,让她看到这样的信,只会更不会喜欢孙女,过年过节连压岁钱都舍不得给,眼里只有两个孙子。
  钱满枝的抱怨是天天都有,赵树新都懒得听,反正天天都是那一套,他不用听也差不多能猜出来。
  赵树新愁的是秋收,他的精力是大不如前。夜里睡觉都是咳个不停,想要睡个安稳觉都成难事,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完成秋收。
  田里的稻谷在割,山上的茶籽要捡,地里的花生也要收,每一件事都需要人手。
  钱满枝也愁:“我们请人吧!”
  她不是不想喊娘家人过来帮忙,而是娘家俩个侄子跟着舅家亲戚南下打工。娘家那头缺少两个壮劳力,自己都忙不过来,又哪有空来帮她干活。
  赵树新摇头给钱满枝算账,请人要多少工钱,秋天收获又能赚多少钱。他算完之后才发现,请人根本不划算,特别是稻谷不值钱,收粮的人都压价。
  “不卖谷,我们卖米,碾完之后直接卖米,糠还能用来喂鸡和猪。”钱满枝在家里养了两头大肥猪和几十只鸡,正愁没有东西喂它们。
  “谁去卖?我现在挑不起重担子,你去?”赵树新用怀疑的目光望着钱满枝。他生病之前,家里的重活都是他负责,钱满枝只负责其他农活,还真没有挑过重担子。
  钱满枝也不服气,她也是天天下地干活的,重一点的担子挑不起,挑一百多斤却完全不是问题,怎么就不能挑米去卖。
  “行,你想去就去,看你能不能把米卖掉。要是能卖掉,我们秋收就请人帮忙,卖不掉还是我们俩慢慢干活。秋天的雨水不多,只要老天爷给脸,多割两天也不要紧的大事。”赵树新决定让钱满枝试一试厉害,知道厉害后她就不会再喊着要挑米去卖。


第25章 卖米
  钱满枝赶集的那天挑着一担米往镇上去,路上不时能遇到挑着各种农产品的乡亲,也有人和她一样挑着米。
  她第一次卖米,箩筐里也不敢装多,别人的箩筐堆尖到把扁担都压弯,她的箩筐才刚刚堆平。
  从家里到镇上有好几里路,哪怕是早上出门,头顶的太阳也晒得人热汗涔涔。
  钱满枝走一段还得停下来休息换肩才敢继续挑走,这样走走停停,等她到集上,已经找不到好位置。
  她挑着担子找来找去也只找到一个偏僻的落脚点,头顶还没有东西遮阴,只能顶着大太阳晒。
  集上卖东西的很多,第一季的早稻才收割没多久,市场上很多卖新米的人,再不卖等着晚稻上市更不好卖。
  钱满枝打听一下价格,一斤米还不到两毛钱,收米的人还要挑三捡四,最好的质量也卖不到两毛,倒是晚稻上市后有可能卖到两毛。
  集上卖东西的人多,买东西的人也多,赶过来收米的米贩子也不少,可他们却只看,并不急着收米,连价格都不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