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 完结+番外 (冰莲清妍)


  陈茂良道理说了一大堆,陈猛就是不愿意,还说:“外公,按说您有这身本事,应该可以生活得很好。可是,您老的生活还比不过我家,这是何道理呀?”
  陈茂良语塞,他这身本事,确实没为家里增加点收入。以前种田,生产队里也没因为自己干的活多,多分自己工分。后来,家里一堆女娃,他除了多砍些柴火,好像也没比妻子多做什么。
  事实如此,他无可辩驳。可是,他的这一身功夫,总得有个传人呀。传给儿子,儿子被一群娘们宠坏了,哪肯下苦功?传给外人,他又不甘心,这才打起了外孙的主意。
  只是,没想到,其他外孙没有根骨。找到一个有根骨的,却又不肯学。陈茂良真是郁闷得不得了,决心在陈猛家长住,呆到陈猛真心愿意学为止。
  所以,当陈文干提出这个收徒条件时,陈茂良心里暗暗高兴。
  一则陈文干是柳镇陈家人,说了也巧,柳镇陈家其实是陈茂良曾祖父那一辈,有个兄弟在那边买了田,说那里近城,在那里落居。可以说,是青山镇陈家的分支,如今大家的名字还在同一本族谱上呢。
  二来,陈茂良确实拿外孙陈猛没办法。如果陈文干能说服陈猛,两人一起习武,互相促进,说不定效果更好。
  可是,也不用那么快吧?陈茂良就在院子里卷了一根汉烟,这才刚抽完呢,两娃儿就手牵着手下楼了。
  “外公,如今我可是师兄了,不能比不上师弟,从今天开始,外公教什么,我学什么。一定认真,如果学得不好,外孙可以打我屁股。”
  “这、这,你说的是真的?”这话怎么这么好听呢?陈茂良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心里那喜悦呀,直冲往五脏六腑,全身舒畅透了。
  “师傅,陈猛说的是真的。我也会在一旁监督他的,您老就放心吧!”
  “好!好!好!师傅就收下你了。从今天开始,你们就一起习武。陈猛先学了一些,是师兄,你迟了一步,就是师弟了。以后,两人一定要互相激励、互相促进,把我们陈家的武术发扬光大。”
  “是,师傅!”两人异口同声,声音又响亮高亢。
  话说,陈文干到底对陈猛说了什么呢?
  “陈猛,你想不想去当兵?”
  “当兵?做威风的军人?”
  “对!你想去吗?”
  “以前没想过这事,不过被你这么一问,我发现以我的身高,确实可以去当兵。”
  陈猛兴奋得跳了起来,他成绩不好,经常被长辈们批评。一直得过且过,没什么目标。这几年,有好些大哥哥大姐姐到外面的大城市打工,他早想着要去打工了。无奈父母爷奶都不同意,一定要他再读几年书。
  他想:再读,也是养大一些罢了。可又拗不过长辈,只好继续上学。如今听陈文干这么一提点,觉得做威风凌凌的军人,比起出外打工要更适合自己。
  “那你知道新时代的军人不是谁都可以当的吗?”
  “啊?我也不可以吗?我个子够高呀!”
  “个子够高也不行,我听说如今参军还要有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陈猛一听这个,满心的欢喜成了泡影。
  “当然,如果有别的特长,军队也会收。”
  “什么特长?”
  “比如——武术。”
  “武术?”陈猛眼睛一亮:武术还不容易?外公这几年变着法子让自己习武,虽说自己不愿意,但还是被逼着学了一些。这应该也算特长吧?
  “如果只是一点皮毛,肯定不够。如果武艺精进,说不定还能成为特种兵,那时候可就威风了。”
  陈文干进一步放出诱饵,果然,陈猛一拍大腿,道:“好,那我就跟着外公多学几年武艺,然后再去参军,一定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不让人家看不起。”
  “好,我们都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两位小伙伴就这样击掌定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四十七章 惊喜
  一路上,曾文芳都在想陈文干与陈猛上一世的事情,陈猛去当兵,为什么陈文干没有去呢?是不是因为陈文干是独生子女?
  按陈文干的年龄来算,陈文干父母应该可以生两个孩子。毕竟1980年才全面实施计划生育,陈文干却是与自己同岁。
  曾文芳一直想不通这个问题。其实,陈文干成为独生子,也是汪依桐这辈子最深的痛。这几年,她对婆家逐渐淡漠,很大的原因就在这里。
  汪依桐卫校毕业,分配到柳镇的卫生站,与在工商所上班的陈志越相识相爱。然后不顾父母反对,嫁入陈家。
  汪依桐信心满满地想改变陈家父母,改变陈家现状。
  开始几年,陈父陈母倒是收敛了许多。汪依桐心里暗喜,对陈家更加尽心尽力,即使那时陈母不愿意帮忙带孩子,她也站在婆婆的角度考虑,体谅公公婆婆。并且帮忙给大伯牵线、操办大伯的婚事,一边省吃俭用,供小叔子读书。还经常出诊接生,所赚的钱大部分花建新房上。
  努力了好几年,才建起了三层小楼房。没料到,家里生活慢慢好起来后,公公婆婆就变了。不,应该说没变,而是露出了原来的面目。
  婆婆逢人就说他二儿子有本事,说汪依桐沾了他们儿子的光;说汪依桐平时没给老人伙食费;说汪依桐吃的粮食都是婆家给的,却只顾娘家,什么都往娘家搬……
  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汪依桐忍了。最烦人的是,家中二老一点都不顾及儿孙脸面,不但经常因为田地的边界问题同村里人吵架,还经常买了猪肉、豆腐等物不付钱。
  汪依桐一家三口回到老家过春节,好几次都有人上门要债。汪依桐一向好强要面子,看到要债的人似笑非笑的表情,羞得直恨没有个地洞让她钻。
  后来,汪依桐在年前就让陈志越回一趟老家,看看有没有未结算的债务,说先结了再回去过年。可是,陈父陈母及大伯摸到了这一规律,竟然年头到年尾的猪肉钱都等着陈志越结账。弄得好几年春节,陈志越都身无分文。
  这事,汪依桐直到第三年才知道。这么极品的家人,汪依桐无语之极。不要说公婆不肯帮忙带小孩,就是肯,汪依桐也不放心让他们带。她担心近墨者黑,孩子会出现品格问题。
  但是,娘家大嫂才生下女儿,那个时代,只有两个月的产假,大嫂生产之前请了一个月,刚做完月子,就回医院上班了。母亲要照顾一大家人,实在辛苦。汪依桐想着等哥哥的女儿长大些,自己再生二胎,到时候母亲也能抽出空来帮忙带小孩。
  可是,这一拖,就到了八零年计划生育出台,汪依桐肠子都悔青了。
  亏得陈父陈母还对她冷嘲热讽,说什么,“看看别人家夫妻上班都生了两个孩子,就你金贵,这下好了吧,想生也不能生了吧。”
  汪依桐心里的气呀,真是没法说。她好几天没有开口说话,胸闷了好些天。还是后来母亲开导她:“好仔不需多,我看文干是个懂事的,一个儿子就能抵别人好几个。再说,你生什么气呢?你公婆的为人你又不是现在才知道,现在你是生哪门子气呢!”
  闷了几天,汪依桐也想通了些。想起母亲以前常说,“嫁人不是嫁一个人,而是嫁一家子。如果公婆不好,以后吃亏的还是你。”
  如果世上有后悔药吃,汪依桐想,她一定会吃吧?可惜没有。还好,儿子的学习成绩好,不用她操心。于是,汪依桐把心里的憋屈化成了工作的动力,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成为了医院的技术骨干。
  也因此,汪依桐才有了到省城进修,再次把儿子送回青山镇的事情。
  唯一让汪依桐庆幸的是,陈家还有一位让她有了几许安慰的人——那就是小叔子陈志光。汪依桐嫁入陈家时,陈志光才读初中。
  陈志光没有考上中专,她便鼓励小叔子读高中、考大学,而陈志光也没有辜负二哥二嫂的一片苦心,刻苦努力,最终如愿考上了大学。
  后来,陈志光不想在乡镇做教师,汪依桐还想把他调入市级高中。但被陈志光阻止了,他与兄嫂一番长谈,说自己要放弃铁饭碗,下海经商。
  汪依桐起初不同意,还是陈志越劝她:“如今这个时代,机遇很多,也有很多人丢掉了铁饭碗出去创业。如果志光确实有这个志向,就随他去吧。”
  汪依桐又拿出积蓄,交给陈志光。可是,她却被陈母的埋怨,“就是你让志光丢掉铁饭碗去打工的吗?真是最毒妇人心!你自己为什么不丢掉医生这个职业,却要我的光儿丢了铁饭碗?”
  即使汪依桐多次解释,陈志光也解释又解释,可是陈母认定的事,他们就是解释百遍,也没有用。
  公公婆婆都认为,“从小,志光就听他二哥的话,如果不是他们夫妻怂恿,我光儿怎么可能丢掉辛苦得来的工作。”
  为此,汪依桐又成了让陈志光丢掉铁饭碗的罪魁祸首。
  陈志光安慰汪依桐夫妻,道:“二哥、二嫂,你们放心,我会为你们争口气的。爸妈不是通情达理之人,我知道二嫂受委屈了。以后,我创下的所有家业,都有文干一半。你们给我的启动资金,就算入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