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 完结+番外 (冰莲清妍)


  “啊?怎么这么快就没了?”陈秀霞露出失望的表情,眉毛也皱成一团。
  曾文芳解释道:“我爸妈他们以为大家要年前才会出来买新衣服,没有考虑到这么早就有这么多人买衣服。”
  陈秀霞的朋友道:“年前几天虽然便宜,但很多好的款式都卖完了。所以,我们几个都是提前买好新衣服的。还有,上次我跟你说了,我大嫂也想要这种风雪衣的款式,文芳,你能不能让你家里人拿一些大些的码数来。”
  曾文芳连连应承。其实曾文芳说的是实话,她家穷,每次都是在年前三几天,妈妈才会去给她姐弟买新衣服,俗称“捡货脚”。如今,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呢,就有那么多人在备新年衣服。如果早知道,她就是借钱,也得多进些货。
  还有这毛线衣,她想着大家可以自己织,拿得也不多,昨天已经卖光了。如果……
  曾文芳想起上一世时,青山镇九十年代初就有了私人开的毛织厂,村里好些小姐妹就在毛织厂打工。曾文芳想到这里,有些兴奋:那她可不可以早一步把毛织厂开起来呢?
  大堂姐在渔港市,好像进的就是毛织厂或是制衣厂。感觉开毛织厂并不复杂,需要织机、锁边机、棉纱或毛线、工人,还要什么?嗯,还要能接到单子。当然,本钱,技术指导这些也必不可少。
  曾文芳这么一想,觉得还是有些复杂,凭自己如今的实力还开不起来。
  “唉,知道好多可以赚钱的门路又怎么样,还是要等机会、等机会!”曾文芳有些沮丧。
  “姐,你说我可以要两套新衣服?两套?”曾文芳想起妹妹又惊又喜的神情,又不由哑然失笑。
  是啊,比起上一世那个凄凉没有新衣服穿的春节,如今的生活已如天堂了。自己可不能贪心,哪有一步登天的事情呢!
  “文芳,你家进的货太少了。”陈秀霞埋怨道。
  曾文芳哑然失笑,想想也是,陈秀霞兴冲冲地带五六个朋友来,结果只有两个朋友买到衣服,还少了一件毛线衣,她能不埋怨吗?
  “很快会有的,我家人明天就会去进货,下个圩日,就有货了。”
  “真的?”陈秀霞不由眼睛一亮,急切地问道。其他几个小姑娘也两眼晶亮晶亮地盯着她看。
  “真的!”曾文芳肯定地重复道。
  “太好了!”陈秀霞一把抱住曾文芳,高兴地嚷道。
  曾文芳没站稳,差点一个趔趄摔跤,她不由苦笑:那个班上同学公认的安静文雅的小姑娘呢?真是这个家伙吗?
  “行,我们就不去别的档口看了,就等文芳家的货来。”陈秀霞对其他朋友挥挥手。
  几个小姑娘跟着一起走了,还传来了快乐的小曲:“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我们的……”
  昨天,曾文芳接到梅姨的信,说今天上午就有一批人去荔园市进货。因为不去渔港东门的批发市场,所以明天下午货就能到阳光县城。而梅姨积压的货,也会整理好,明天下午一起托下来。
  梅姨信中一再叮嘱,让曾文芳明天下午六点钟准时到青山镇车站接货。
  曾文芳喜不自胜,看来,这个春节注定能赚一大笔钱。有了这笔资金,得想想,明年开春能做什么生意。这样一来,“哈哈……”后年,她就可以在镇里筹备一间毛织厂了。
  这种生活确实相当美好,这是曾文芳的心声。
  周日傍晚,曾文芳与罗明友一起去车站。果然,还是那部四轮小货车,还是那位年轻的小伙子司机。货车的货厢里,堆得满满的,都是衣服。
  “一共七大包!”小伙子拿出一封信交给曾文芳,“你看看信,就是上次那个送你坐车的大姐给的。”
  曾文芳一看,果然是梅姨的笔迹。一封信,写了这次进货分摊的费用,告诉曾文芳她店里卖得最好的几种款式,还说了下次进货的时间。信封里面还有两张进货单,除了曾文芳托上去的一张,还有一张是梅姨自己写的,是她积压的货单。
  曾文芳收好这些单据,要给小伙子付运费。小伙子嘿嘿地笑道:“那位大嫂已经付了运费,还说,以后你要托信,还是托我拿给她。”
  曾文芳感激地道:“好,这位大哥哥,谢谢你哦!”
  “小姑娘,你叫文芳吧,我叫黄小武,你就叫我名字吧。”
  “小武,这名字好听。我还是叫你武哥吧。”曾文芳虽然是四十多岁的灵魂,可如今也不过十四五岁,让她叫一位二十多的小伙子名字,她还是不好意思。
  “好的,文芳妹妹。”小伙子乐呵呵地说。
  通过几次接触,他对这位小姑娘印象特别深。除了托信、托衣服,他记得这位小姑娘还与另两位小姑娘托运了几次柿子。柿子钱,还是他收了再交给曾文芳的呢。如今,他们也算熟人了。


第六十章 两家聚餐
  曾文芳与罗明友回到石阶村,曾国生夫妻与文峰兄妹都已在罗家。同年娘朱秋容与王娟英正在准备晚餐,小红与文雪也在帮忙洗菜。三个小男孩却不知道跑哪里玩去了。
  曾国生在清点卖剩的服装,听到拖拉机的“突突”声,急忙跑到院子里来。
  罗明友把车停在院子里,曾文芳从车上跳下来,喊道:“爸,我们回来了!”
  “啊,这么多货?比上次还多?”
  曾国生没想到拖拉机里装得满满的都是袋子。
  曾文芳解释道:“不多,我们上次的货才卖了一周,就剩下不多了。还有一个月八天才过年,估计还要进几次货才够卖呢。”
  “可是,那么多人已经买了新衣服,后面买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到时候这么多卖不出去怎么办?”曾国生还是有些担心。
  罗明友却道:“那有什么关系?卖不完就明年再卖呗,衣服又不是水果,放不坏。”
  曾文芳笑了,也没有反驳。爸爸与同年爷比,确实缺了点气度。人家日子过得比自家好,肯定是有原因的。
  “还有三包是梅姨积压的货,她只需收回成本。我们可以看看情况,能卖高点价当然最好,如果不好卖,就低价卖出去。”
  “哦!”曾国生恍然,原来还有三包不需要本钱的货在那里呢。
  两家人一起吃过晚饭,罗明友把一盏亮晃晃的大灯接出来,在院子里高高挂起,大家在灯下清点服装,把服装分好类,准备好第二天要摆卖的货物。
  这一次进货主要是补货,但据梅姨这些天观察,今年男装还特别流行“夹克”和化纤面料的西装。所以,曾文芳还想亲自去进一次货,再拿一些不同款式的货来。
  最好,能带母亲一起去,让母亲慢慢熟悉行情,以后,即使自己在外面读书,家里人也能做好这个生意。
  回到曾家时,已是晚上九点。
  “一家人都跑哪去了?”曾国生回到房里,刚开了灯,外面就传来老太太满是埋怨的声音。
  “妈,我们去我同年家吃饭了。”曾国生解释道。
  “吃饭?他家杀猪了?”老太太奇怪,罗家这么早就杀猪了?
  往年,曾国生也会到罗明友家去做客,但全家人一起去的,一般都是罗明友家杀猪这一天,客家人俗称的“杀猪菜”。
  客家人一般是请人来杀猪,留下猪血(客家人称为猪旺)、猪杂、猪头、猪尾等给主人家,其他的就拿去卖钱。而主人家往往也会趁这一天,摆两三桌,请亲戚朋友来吃一顿。
  “妈,他家的猪还没有杀呢,不过,明友他、他今天买了些好菜,邀请我们一起去吃。”
  曾国生是敦厚之人,不太会撒谎,这话说得不甚流畅。
  “妈,您就别问了。他们分明是一起合伙做生意,赚钱了,所以在一起庆祝呢!”
  黄春莲走过来,眼里流露出羡慕嫉妒之情,语气里满满的嘲讽:
  老太太讶然:“真赚钱了?”
  曾国生一怔,低下头道:“妈,还没回本呢,哪有什么钱赚?”
  曾国生这也是太实话,因为曾文芳又把本钱与盈利都拿去进货了。这次补的货都是比较贵的,本钱要得也多。
  “没钱赚做什么生意,看你们每天早出晚归。做饭、喂猪、喂鸡都交给了小孩子,也不怕他们弄出什么事来。”
  听得儿子这么一说,老太太更不满了。她看不惯三儿媳妇早出晚归的样子,好像做什么大事。
  这些天来,老太太最不习惯的,是这个三儿媳妇越发大胆了。以前,只要自己眼睛一瞪,三儿媳妇就低下头,唯唯喏喏。如今,面对自己却能面不改色。晚归也不心虚,仍大大方方的,自己训斥她,她也不低头,还学会了顶嘴与辨解。
  以前这个时候,村里妇女和自己几个儿媳妇都要上山割草、砍柴。今年秋收之后,不见三儿媳妇跟着大家一起去割草。她以为三儿媳妇不满自己每次都拿她家的柴火,她还为此事训斥过。
  可是,后来,三儿媳妇去了两三天娘家。过了七八天又回了一趟娘家,竟然让罗明友用拖拉机运回了两大车柴火。
  那天,她看到坪里堆得像小山似的柴火,惊得目瞪口呆。
  “一个冬天的柴火就这样备足了?”她喃喃自语,好半天回不过神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